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忆郭钧/纪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55周年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希苓//予群
出版社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忆郭钧/纪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55周年丛书》编著者希苓、予群。

郭老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假如我们追忆他战斗和工作的岁月,不难发现在他的身后,在他的画卷上,有一条印满了坚实足迹的道路。我们从他深深的足迹,看到他坚持革命信念,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历尽艰辛。沿着郭老的足迹,会看到他坚持正确的办社方向,他提出办社要高水准,人员要高素质,工作要高效率,出书要高起点。大力弘扬《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去号召全体员工艰苦创业,为广大工农兵服务。鼓励全体编辑要以鲁迅、韬奋为榜样,在追求先进文化的道路上奋然前行,为我社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沿着郭老的足迹,会看到他甘为人梯、求才心切的人才战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能够惜才、护才、用才,他从不把人才与自己作比较,而把人才与事业作比较。事业需要人才,人才也需要事业,他也靠人才去发展党的出版事业。

内容推荐

《忆郭钧/纪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55周年丛书》编著者希苓、予群。

《忆郭钧/纪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55周年丛书》内容提要:在他逝世三十周年的日子里,和他熟悉的同志和朋友们,为了怀念他,写了纪念文章,表示心意,在建国60周年大庆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建社55周年之际,将文章汇集起来,出版一本文集,表示我们怀念之意,在此期间不少同志给予大力帮助,因此我向亲朋好友,以及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领导、责任编辑等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目录

第一部分 郭钧小传

第二部分 郭钧的老照片

第三部分 郭钧版画作品

第四部分 郭钧的文章

第五部分 友人忆郭钧

第六部分 亲人忆郭钧

试读章节

天津市部分美术工作者,近年来对杨柳青年画进行了一些学习和研究工作,并创作了新的作品。在这项工作中也曾遇到一些问题,这里写的仅是个人在参与这项工作的一点学习心得,十分不成熟,错误难免,望能得到J司志们的指正。

由于每个人的认识和修养不同,当我们刚接触到杨柳青年画时,对如何学习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杨柳青年画简单易学;有的。认为仅是学会它的形式;有的则认为就是色彩问题,以为色彩学好了就能像“杨柳青”……但是当我们到了杨柳青画店的现场,请教了老艺人,看了他们作画.同时欣赏了一些杨柳青年画资料,又经过临摹等过程,以至到自己进行创作时,就感到学习“杨柳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是经过几百年来无数老艺人的苦心经营,千锤百炼.所创造出来的一份宝贵艺术遗产,它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学问。我们如何去学j|它、发展它,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画家要使自己的作品民族化,就要不断地探索民族绘画的传统。除了向古典绘画学习,学习民问绘画也是一项重要的课题。不少人都认为.从民间的艺术中,最能直接地领会到劳动人民的生活风尚和情感。研究民间年画正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劳动人民的新的生活和情感。民问年画和民间的音乐、戏剧、舞蹈等,有着许多共同的艺术特点。研究这些特点,是探索和丰富年画艺术创作的重要途径。

研究民间年画的特点,以为仅是“形式”的问题,会导致创作的简单化。使丰富的内容无法得到充分的表现.妨碍年画创作的发展。几年来,我们就有这方面的缺点,比如有的同志在创作过程中偏重于注意像不像“杨柳青”的色彩和某些技法,色彩模仿得很像,但是采用的是西洋画的构图方法.结果内容和形式很不协调,也失去了年画的特色。学习杨柳青年画,是要去研究它的形式的,但学习形式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要探讨“杨柳青”这一民间艺术的规律性。这就不仅是表现在某一点上面,它体现在整个艺术的整体,包括艺术的处理、构思、造型……因此,不能把某些特点视为公式。比如“色彩强烈”这一概念,仅是年画表现的特点之一,不能说明所有的年画均是如此。杨柳青年画的色彩类别极为多样,不少年画的色彩是以清淡称美的。如清代乾隆年间的两幅对屏《游春仕女图》,色调就极为柔和,并不是强烈的大红大绿。整个画面却感到喜气洋洋,表现出春光明媚的境界。一幅年画在表现形式上需要什么样的色彩、线条、章法等,除了决定于内容和艺术情调的需要外,画家的风格和创作习惯还起一定的作用。我们看了杨柳青年画中不少题材相同的作品,不同时期,不同流派,其艺术处理及效果各有所异。如果我们学爿时是生搬硬套,仅是作重复前人的表现,则易损害它的发展与创造。

杨柳青年画的规律性知识.它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阔的,甚至包括制作程序。它是版画与绘画的结合,在作画稿时就要考虑到刻、印、着色的条件。这三方面的结合,彼此照顾,自然也就出现一些规律和特点。有时也产生了局限性,但是这些局限之处,久之却恰恰形成它独有的艺术特色。如大量复制,上色时用的“排笔”和“转笔”等技法.其艺术效果是其他画种所少有的。因此在运用杨柳青艺术规律的知识时,不能固定在某一点上,而是要全面地去研究与探索。杨柳青年画在表现上有着一定的程式化,它是历代艺人们在造型上所作的探索的结果。这些程式已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特色.同时它又与其他姊妹艺术如戏曲、舞蹈等有一定的渊源。比如老艺人常说,“作画如做戏,看画如看戏”。杨柳青年画中人物动态许多很像戏中的亮相,在欣赏时既宜远观又宜近看。

P9

序言

今天,我们召开纪念郭钧同志逝世30周年座谈会,意义非常重大。郭钧同志是我国著名的版画家、出版家,也是我们的老社长。

郭老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假如我们追忆他战斗和工作的岁月,不难发现在他的身后,在他的画卷上,有一条印满了坚实足迹的道路。我们从他深深的足迹,看到他坚持革命信念,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历尽艰辛。沿着郭老的足迹,会看到他坚持正确的办社方向,他提出办社要高水准,人员要高素质,工作要高效率,出书要高起点。大力弘扬《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去号召全体员工艰苦创业,为广大工农兵服务。鼓励全体编辑要以鲁迅、韬奋为榜样,在追求先进文化的道路上奋然前行,为我社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沿着郭老的足迹,会看到他甘为人梯、求才心切的人才战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能够惜才、护才、用才,他从不把人才与自己作比较,而把人才与事业作比较。事业需要人才,人才也需要事业,他也靠人才去发展党的出版事业。至今,他培养的人才已成为艺术界、出版界的栋梁。沿着郭老的足迹,会看到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贵品质。他常用“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作为接人待物的准则;有容德乃大,无欲志则刚。他积极倡导“杜绝奢侈,厉行节俭”的办社风气。他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坚持“利在一身而不谋,利在国家而谋之”的做人原则。假如我们继续沿着郭老的足迹走下去,就会发现已经通向了郭老平凡而伟大的世界。在那里,有他的战友和同事,有他的最美的画卷,有他的人生收获。郭老的足迹是用生命走出来的,一个普通的、鲜活的老人岿然屹立于我们眼前,唤起我们永恒的怀念。

当前,举国上下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恰逢此时。我们纪念郭老逝世30周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其目的就是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按照中央的部署,认真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并以百倍信心去战胜寒冬经济给出版业带来的困难,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

津美人在郭老的精神鼓舞下,历届老领导、老同志都为出版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此,我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并祝愿老领导、老同志健康长寿。这次座谈会得到局领导高度重视,张副局长亲临会场指导,在此,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目前,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处在爬坡较劲的关键历史阶段,特别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帮助我们,以便在未来的市场搏击中,做出更大的贡献,以告慰郭老的在天之灵!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1: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