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序二
前言
《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图版说明
综述
0.1 自然环境
0.2 植物多样性
0.3 菌类多样性
0.4 动物多样性
0.5 旅游资源
0.6 社会经济概况
0.7 经营管理
0.8 保护区评价
第一篇 自然环境
第1章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地质地貌概况
1.1 地质概况
1.2 地貌概况
第2章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水文概况
2.1 地表水水文特征
2.2 地下水动态特征
2.3 水质评价
2.4 水文气候特征
第3章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气象概况
3.1 日照
3.2 气温
3.3 降水
3.4 自然灾害
第4章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土壤概况
4.1 土壤类型
4.2 土壤分布
4.3 不同类型土壤特征特性
第二篇 植物多样性
第5章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植被
5.1 引言
5.2 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
5.3 主要植被类型概述
第6章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
6.1 苔藓植物的科属种组成
6.2 优势科属的统计分析
6.3 苔藓植物区系分析
6.4 苔藓植物群落与生态分布
6.5 苔藓植物区系和生态分布格局形成的影响因素
6.6 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名录
第7章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
7.1 蕨类植物的科属组成
7.2 蕨类植物区系成分
7.3 蕨类植物区系的特点
7.4 结语
7.5 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名录
第8章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
8.1 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8.2 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
8.3 与邻近山地植物区系之间的联系
8.4 植物区系特点
8.5 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名录
第9章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重点保护植物及珍贵树种
9.1 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9.2 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
9.3 国家级珍贵树种
9.4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
第10章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
10.1 苔藓植物资源
10.2 蕨类植物资源
10.3 种子植物资源
10.4 植物资源保护、发展与开发的对策
第三篇 菌类多样性
第11章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
11.1 大型真菌概述
11.2 大型真菌名录
第四篇 动物多样性
第12章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概述
12.1 野生动物种类组成
12.2 动物区系特征与分布特点
12.3 主要动物资源数量变动的原因分析
12.4 保护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5 保护和管理的建议
第13章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
13.1 哺乳动物名录
13.2 种类组成及区系分析
13.3 哺乳动物分布型
13.4 重点保护动物及其生物学特征
13.5 保护措施及建议
第14章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鸟类
14.1 种类组成与区系分析
14.2 重点保护鸟类
14.3 中国鸟类特有种
14.4 重要经济鸟类
14.5 重要鸟类的生物学特性
14.6保护措施
第15章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
15.1 爬行动物名录
15.2 种类组成与区系分析
15.3 分布型
15.4珍稀、特有爬行动物及其生物学特性
第16章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
16.1 物种组成及丰富度
1 6.2 区系分析
16.3分布型
16.4 生态型
16.5 重点保护两栖动物及其生物学特性
16.6 重要两柄动物的生物学特性
16.7 两柄动物新种及其生物学特征
第17章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鱼类
17.1 种类组成
17.2 区系分析
17.3 珍稀濒危鱼类及其生物学特性
17.4 重要经济鱼类
17.5 保护建议
第18章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昆虫
18.1 部分以鸡公山为模式产地的昆虫
18.2 鸡公山珍稀昆虫
18.3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名录
第五篇 旅游资源
第19章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
19.1 鸡公山旅游概述
19.2 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综述
19.3 保护Ⅸ景观资源
19.4 保护区人文资源
19.5 鸡公山历史人物考
第六篇 管理及评价
第20章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状况
20.1 保护区基本地理情况
20.2 保护区周嗣乡村社会经济概况
20.3 建议
第21章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管理体系
21.1 概述
21.2 管理系统
21.3 管理规章制度
21.4 科学管理论证意见
第22章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评价
22.1 地质、气候的典型性
22.2 复杂的生物多样性
22.3 生物区系的南北过渡性
22.4 生物种类的稀有性
22.5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22.6 保护区科学文化价值
22.7 保护区面积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