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亲子情商教练/把情商当回事系列
分类
作者 李雪梅//肖堰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我们不少人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慨:学校毕业若干年后,在老同学聚会上,突然发现上学时成绩不怎么样的同窗反倒“混出个样子”了,而当年的学习标兵却成就平平烟消云散了。更有甚者,笔者高中班上的学习委员,最终是被送进了安定医院!

如果高智商不一定就意味着人生有成,那么,究竟是什么起了更重要的决定作用?

这个问题激发了西方心理学家探究的兴趣。他们想知道,为什么同样面对光着脚的人,卖鞋人有的感到绝望,而有的却看到了机会;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中,有的人能上善若水,随形就势,而有的人却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不同的行为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并最终决定了不同的命运。——这真的是“天生性格”使然么?人的“素质”究竟是些什么?

经过数年的研究和实证,西方心理学家们终于探究出其中的玄机,这就是:情商。

情商概念的提出,一举结束了“智力第一”的时代,更被誉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具有突破性历史意义的研究成果。

美国的梅耶和萨洛维、巴昂以及戈尔曼博士对情商的研究,代表了这个领域里的三个主流流派。尽管他们对情商的诠释各有侧重,但不外乎以下五大类能

(1)识别、理解各种情绪和情感,并能非破坏性地表达它们的能力;

(2)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能本着协作的态度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

(3)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情绪情感的能力;

(4)管理变化以及由变化引起的情绪情感的能力,适应并解决个人以及人际系问题的能力;

(5)保持积极心态并自我激励的能力。 其实,早在古希腊,大思想家亚历士多德就提出“只育脑,不育心的教育,本称不上教育”,强调的正是情感教育。因为,那时的心理学先驱们认为,大是思维产生的地方,而人的情感则发生在心脏里面。

西方心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揭示出,大脑既是思维也是情感的中心,并,与它们对应的脑组织,分别是脑皮质和边缘系统。而这,也正是情商的生理剖基础。心理学在近年的最伟大发现之一,就是搞清楚了情绪的产生机制:我的大脑中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情绪唤起通路(见图1.17),他们分别为两套不同心理反应系统服务。

一条通路是这样的:耳鼻眼等感官系统接收到外部信息后,会把它传递到丘丘脑就象一个总控室,负责信息的分发转运。通常情况下,丘脑会将大部分信息传送到脑皮质,由思考中枢认知外部事物的内容和意义,并处理为我们对事物的看法,然后再将看法传送给情感中枢,由一个叫“杏仁核”的组织,为它附加上适当的情绪反应,最后通告给脑部的其他区域以及全身,从而采取相应的行动。

这个心理反应系统,思维和情绪共同参与了决策过程,是我们大脑的一个运作常态。美国的专家曾对大脑边缘系统受损的病人做过研究,发现他们处于一种能够知道但无法感觉的困境,因为无法把赢钱和输钱的概念与情绪联系起来,尽管他们的推理能力完好无损,但在赌局中仍然无法对是否投注作出恰当的价值评估,也就无法采取理性、恰当的行动。由此可见,情绪是进行有效决策的重要因素。只有智商情商都高,才能使决策和行为达到最优化,而低情商只会制约高智商的充分发挥。

相比之下,另一条通路则支持了一个更快的心理反应系统:作为情绪总管的“杏仁核”,就象一个情感数据库,储存着一个人过往的情感体验,特别是愤怒和抑郁这样的消极情绪。它担任着大脑的情绪前哨,当接受了外来的讯息后,会对之进行盘查,从数据库中检索任何与之为敌的证据,一旦证据成立,就如同触动了恐惧的警铃,它就会立即点燃神经引信,发动全身总动员。美国纽约大学的莱杜克斯博士近年发现,在杏仁核与丘脑之间,居然存在着一个神经元,这条捷径,使得丘脑接收到的外部信息可以直接传输到杏仁核。这意味着,即使缺乏思维的参与,杏仁核也可以先斩后奏,在潜意识层面上对信息作出快速的筛选和情绪反应。

这种大脑被情绪劫持的情形,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不过脑子”。一方面,这个自动运作的情绪回路是个安全装置,使得人类身处险境时能快速做出应激反应;但另一方面,由于这个快速心理反应系统似乎对某些刺激具有固定的敏感性,而且还会从诸如“被蛇咬”的经历中学习和记忆一怕井绳”的情绪反应,所以,如果我们的杏仁核里没有储存足够的、有效的情感经验,一旦一时冲动进人“感情用事”的心理反应模式,我们就难免会作出令人追悔莫及的愚蠢举动。

由此不难理解,我们的生理结构已然决定了,任何的教育,如果只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情商训练,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全人教育;任何的老师,如果没有在学生的杏仁核里储存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不是一个真正尽责的灵魂工程师;任何的父母,如果有意无意地向孩子的杏仁核里投放了消极的情感经历,就不是一个会爱孩子的父母。

有了高情商,孩子才可能拥有更持久的学习动力,更积极的人际关系,更广阔的职业前景,才可能更乐观地面对挫折,更主动地融入社会,更自信地承担责任。至少,即便他不会画画弹琴跳芭蕾,也极有可能忘掉了老师教的那些个数学公式,但可以肯定地说,有了情商这个生命罗盘,他绝不会因为一次考试不及格就跳楼,也不会失恋失业了就抄起刀子去杀人。P24-27

后记

有一次我主持情商夏令营时,开营那天见到一对母子,孩子兴高采烈,妈妈却愁眉苦脸地说:“这孩子太倔,脾气大,越长越不听话,看着就闹心。一想到要和他呆一个假期,我心里就打鼓……”听起来,这位家长送孩子来夏令营,与其说是让孩子高兴,却更像是想给她自己放个假。

“刚生下来时,天天抱着都舍不得放手,现在怎么弄成这样?”这位妈妈的沮丧和无奈,在我们接触过的家长中,似乎并不少见,而且往往是孩子越大,父母的感受越强烈。

看到那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上亲力亲为、煞费苦心,换来的却是孩子的抵触和对抗,叫我们很是着急:结果原本可以不是这样!只可惜,好多家长未必是不肯做,却是不知道怎样做,到头来落得个好心办坏事。我们编写这本工具书,就是想告诉大家:只要父母做对了,孩子养成好了,家长可以越来越轻松,亲子沟通也可以越来越愉悦。

做孩子的情商教练,其实是家长回归亲子快乐的一条捷径。

面对孩子成长中遇到的每一次情绪挑战,做教练的,就要不压制、不忽视、不逃避,欢迎“问题”,把它看作带领运动员下场训练的好机会。从小就训练有素的孩子,可以早早形成有效的情绪一行为模式,对不良习惯就有了免疫力。这样,教练当起来,也自然会越来越放松自如,而且在孩子的每一次出色表现中享受成就感,和孩子一起庆祝成长,就像书中介绍的肖堰和她的女儿那样。

做孩子的情商教练,也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定位。

不少家长在抚育子女时,常常为到底是该“抓紧”、还是该“放手”而左右为难,既怕管得太多了阻碍孩子的自由成长,又担心放手太早,孩子会栽跟头。而情商教练的角色则给了家长一个准星,因为它的职责很清晰:既要尽职尽责地陪伴、关注和引导孩子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为他们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持,同时,更要给孩子们充分练习情商技能的机会。因为,最终要上场应战的还是孩子们自己。

当然,做情商教练,也需要因材施教。

在书中,我们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亲子方法,但也未必每个家长用来都顺手。毕竟,每个孩子的天性不同,家庭成长环境和经历都各有不同。情商训l练不是流水线,而是帮助每个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点,同时尽可能避免这些特点与环境产生冲突。

因材施教,首先要求家长不给孩子过早地贴上定性标签,比如,“胆小”、“莽撞”、或者“脾气大”,而要关注具体的行为,寻找行为背后的情感需要。一个胆小的孩子可能是因为受过惊吓,需要重建安全感;也有可能是出于自我否定,需要建立自信。只有确切地了解每个行为背后的情绪,家长才能找到自己孩子最乐于接受的引导方式。

因材施教,还要求家长尊重孩子的天性,在天性的基础上延展他们的情商能力。例如,把“胆小”的孩子发展成“健康的慎重”,既免于危险,又不阻碍他们自我挑战;又如,培养“健康的害羞”,允许孩子含蓄,却又不羞于自我表达、自我保护。

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爱不是只需要全心投入的情感,而是~门艺术,要求掌握相关知识,并付出努力,否则每种爱的企图都会失败。而作孩子的情商教练,正是要求家长体会爱的艺术,掌握教练技能,实践情感智慧。不言而喻,这对家长自身的情商提出了挑战。但我相信,只要是爱孩子的家长,都会愿意为爱成长的。

说到家长自身的情商提升,我还特别想分享一点个人经历。虽然学过心理学,我也是直到接触情商,学做情商教练,才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情绪关注得太少,才发现自己的沟通方式竟如此暴力,这让我非常内疚。发现自己的过失后,曾有一段时间,我自责得甚至不愿看书,因为书里的字字句句都刺激我,历数我犯过的错误……我遇到过的一些家长也这样吐露过:“我没有做到最好!越看书越觉得内疚和自责。我该怎么办?”对此,我自己的体会是:与其让内疚干扰家长的成长和孩子的教育,不如把它就当作自我督促的动力,让过去的错误成为家长需要应对的又一个挑战。相信有一天,我们和孩子都会感谢过去的一切,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改变。

在本书截稿之际,我想寄语每个决心做好情商教练的家长在接手教练任务前,先调整好自身的情绪状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准备和孩子一起成长。

回顾成书的全过程,我不断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感谢”。首先感谢曾莉女士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在成书过程中不断启发我的思路,为我提供专业信息,成为我最有力的后盾。作为“把情商当回事TM”系列丛书的主编,在这本书中她也倾注了多年专注于情商教育事业的心血和专业研究成果。

本书从策划、写作到最后出版,凝聚了太多朋友和家长们的支持和帮助。他们中有密切关注情商教育的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梅建老师,有热心推动情商书籍出版并极富耐心的韩天放编辑,有严霄霏、曹馨允、鞠静、史瑞萍、冯果、孙凌、史光远、谷思艺、陈思源、张国辉等情智东方鲁勒情商教育团队,还有许许多多关注孩子情感成长的家长们:石金娥、刘新华、刘冬、成红心、罗文林、丁莉、丁玲、郭茜、曾凡文、姚晓鸿、曾芳……

尤其感谢“情商教练型妈妈”肖堰,感谢她不吝心力地回顾与女儿多年来的情感互动细节,为本书贡献了许多具体生动的案例。所有这些家长跟我们分享的亲子挑战和教练成果,经常让我感动,激励我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

此外,我还特别要感谢所有与我们结缘的孩子们,谢谢石雨的漫画,谢谢牛牛的日记,谢谢南南的故事,谢谢肖堰女儿的感言,还有所有参加过鲁勒 冬夏令营、情商训练课、情绪测评和辅导的孩子们,谢谢他们敞开心扉,让我们了解他们丰富的情感需要,更谢谢他们展示出积极改变自己的勇气和决心,让我们看到希望,也鼓励了我们所为之奋斗的事业。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感谢我的先生葛澄为了支持我热爱的事业所付出的一切,感谢爸妈总是在我需要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尤其感谢淘淘,谢谢你给妈妈机会陪你起成长。

李梅

2012年7月于北京

目录

第一章 父母的心房,是孩子最好的课堂

第一节 父母的情商,就是孩子心智成长的土壤

【情商小知识】家庭情感生态

第二节 成功的父母,必是孩子的情商教练

【情商小知识】情商教练

第三节 情商教练必要先己后人

【情商小知识】情商教练的做与不做

第四节 成长的任务和家长的挑战

【情商小知识】人一生不同阶段的成长危机

第五节 既育脑又育心,才是完整的教育

【情商小知识】情商与性格

第六节 学校不足家教补,补什么

【情商小知识】SEL技能

第二章 情商教练DIY

第一节 教练目标一:培养SEL技能之自我认识

一、警惕“情感荒漠化”

二、哪壶开,提哪壶

三、别让爱成了碍

四、让叛逆来得更健康

五、“问题孩子”只是遇到了问题的孩子

第二节 教练目标二:培养SEL技能之自我管理

一、备好“情绪急救包

二、学习是感性的

三、学会生气

四、当心“糠麸粽”(comfort zone)

五、在心里安一个“变压器”

第三节 教练目标三:培养SEL技能之社会意识

一、社会意识从“通情”开始

二、换位思考才知感恩

三、有同理心,才会人气旺

第四节 教练目标四:培养SEL技能之人际沟通

一、乐群的孩子更健康

二、助人为乐的“非道德动力”

三、顺人不失己的平衡木

第五节 教练目标五:培养SEL技能之负责任的决策

一、我的应对我做主

二、通情点心术,

三、青春无罪,激情有道

四、会找乐儿的孩子才阳光

第三章 三个舒心妈妈的分享

第一节 放心妈妈的“基建法”

第二节 操心妈妈的“陪伴法”

第三节 省心妈妈的“懒养法”

后记 学做情商教练收获亲子快乐

序言

纵观我国近年来的社会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全球化潮流、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经济迅猛发展、人口结构失衡、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以及间或爆发的恶性社会事件,都给国民心理带来巨大>中击。在这个背景下,广泛开展心理科学普及工作,促进心理学知识与技术在我国社会各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就显得格外重要而且迫切。

可以说,在中国心理学会主持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工作的这些年里,我亲眼见证了心理学在中国日益成为炙手可热的“显学”。我相信,这股“心理学热”正在推动国民心理素质建设,促进国民心理和谐发展,并为最终达成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伴随着这股心理学热潮,“情商”也来到了中国。尽管国内学者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还很有限,但它作为西方心理学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的一个重大学术突破,不仅在当时的学术界引起了轰动,而且在教育、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也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权威的<哈佛商业评论>甚至赞誉它为“上一个十年里最重要的商业概念之一”,情商的革命性意义就在于,它一举结束了“智力第一”的时代。

“情商”概念的提出,也刷新了人们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例如,对“健康”的理解。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十条健康标准中,有三条都与情商相关:“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也就是说,一个人情商不高的话,连起码的健康都不能保证。在第20届世界精神卫生日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没有心理健康,即无健康可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在一份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中指出,“学会共处”是对现代人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是这个时代提出的重要教育命题。毋庸置疑,”学会共处”所需要的,正是情商。

经过各国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二十多年的普及,应该说,现在人们对情商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情商所起的作用往往比智商更大。在国内,随着越来越多国外情商专著的引进,以及从事情商教育专业机构的出现,情商也越来越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这是心理学科普事业中,一个非常令人欣慰的动向。

这其中,我很赞赏曾莉女士和她所带领的“情智东方”团队所做的一系列开创性工作。作为国内专业情商培训的拓荒者,曾女士不仅把国外最新的情商研究和实践的成果带回国内,而且潜心致力于西方心理学与中国文化的对接,以及科研成果向实用产品的转化。她最新出版的<把情商当回事>一书,是国内尚不多见的权威之作,可以说为正在摸索中的国内情商事业送来了及时雨。

1995年,时任《纽约时报》科学记者的丹尼尔 戈尔曼博士,用一本畅销书《情商,为什么它可以比智商更重要》,使得“情商”一词风靡全球。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本土有了《把情商当回事》这样的中文原创情商普及读本,我为此感到高兴。更令我兴奋的是,《把情商当回事》刚刚推出不久,情智东方团队又马不停蹄地为中国读者贡献出把“情商当回事TM”系列工具书,在我看来,这体现出这群“情商拓荒者”的勤奋和专业。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人员,我特别支持<亲子情商教练》的出版,不仅因为它聚焦在儿童的情商养成上,更因为它是专门写给家长的一本实用工具书。

中国儿童中心2010年曾发布一份题为《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数据与分析》的研究报告,发现“我国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5.2%的儿童存在明显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显然,儿童情商教育势在必行,否则这样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多。

同时,这些数据也暴露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叶一舵教授,近期对福建省九个地市的762名幼儿、2033名在校小学生、1815名在校初中生和1481名在校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对孩子的伤害80%是来自家庭而不是社会。

我们知道,儿童是一个人性格、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引导和训练,相当于对他的大脑进行编程,孩子今后一生很大程度上将在这些程序的指引下度过,如果这个时候教导不当,不良程序带来的问题可能一时显现不出来,但往往会在青春期及成人期爆发出来,到那时候再矫正就是事倍功半了。

所以,本书将儿童作为情商教育的重点,意义重大并将泽被未来。同时,亲子情商教练强调了家教在孩子情商养成中的关键作用,并提供了实用可行的亲子方法,这也是非常切中要害和及时有效的。

我真心希望,所有爱孩子的家长和所有从事儿童教育的人士都能看到本书。

梅建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

中国儿童中·心研究员

鲁勒 儿童情商教育特邀顾问

内容推荐

作为把情商当回事系列工具书中的一本,《亲子情商教练》努力萃取西方心理学在情商领域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同时尽可能结合情智东方在国内开展鲁勒情商教育的一手经验,而且还特别邀请了肖堰女士,在“情商教练在行动”标题下分享她的亲子心得,为的就是,给望子成人的中国家长树一个教育“心”航标,为重视“育心”的父母提供一个亲子教育工具箱。

我们只是希望,通过我们的梳理和提炼,集成专家的研究、实践的经验、父母的心得,能以一本简单、实用、易行的工具书形式,帮助更多的家长补上“情商”这一课,从自发到自觉地成为孩子的情感教练,胜任“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个角色。

《亲子情商教练》的作者是李雪梅、肖堰。

编辑推荐

给孩子的情感世界提供有效引导的家长,就是孩子的情商教练。

作为把情商当回事系列工具书中的一本,《亲子情商教练》努力萃取西方心理学在情商领域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同时尽可能结合情智东方在国内开展鲁勒情商教育的一手经验,而且还特别邀请了肖堰女士,在“情商教练在行动”标题下分享她的亲子心得,为的就是,给望子成人的中国家长树一个教育“心”航标,为重视“育心”的父母提供一个亲子教育工具箱。

《亲子情商教练》的作者是李雪梅、肖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4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