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秦浦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现代人都希望找到一套有效、实用的为人处世之道,其实我们的前人已经形成了这样一套系统的成功智慧,我们完全可以从前人的经验中去寻找,事半功倍地摸索自己成功的做人、做事之道。

对于儒家、佛家、道家,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经这样打比方:儒家好比粮食店,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释家是百货店,日常用品,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济世救人。可见,道家本着顺应自然的态度,是自我实现之后的自我超越。儒家教人进取,用积极的态度去认同和构建社会规则,力争在社会上能够建功立业、生活圆满。学习道家、儒家做人、做事的成功哲学,密切结合实际生活,可以解决很多现代人最关注的人生问题,诸如事业管理、婚姻家庭、为人处世、职场进退等诸多方面。

秦浦编著的《道家做人儒家做事》综合道家、儒家智慧,帮你全面地解读其思想精华,把传统智慧运用于现代生活,在做人处事与修身养性方面提供帮助和借鉴。用最经典、实用的人生哲学指导自己日常的做人做事,会更顺利地成就事业和人生。

时代在变化,如何做人、如何做事,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和思考,打开本书,也许你将会找到答案。

内容推荐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由秦浦编著。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竞争的时代,也是一个成大事的时代,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如果你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么你只不过徒有满腹经纶而无所用;如果你一味老实耿直,不懂应变之道,那么你也只能处处碰壁,逃脱不了平庸的魔掌;如果你素来争强好胜,百折不弯,不懂屈伸进退,那么你也只能吃亏在后,赔了夫人又折兵;如果你总是心直口快,不加掩饰,不知用晦于明、藏巧于拙,那么你也只能聪明反被聪明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大量有关道家、儒家做人、做事成功与失败的生动事例告诉我们:做人要聪明不外露,做一个糊涂的精明人;要把握好做人的尺度,万事都要留有余地;要学会低头,能屈能伸,“忍”字当先;要灵活为人,水流不腐,人“活”不输;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要外圆内方,行欲方而智欲圆……做事要有看待事情的特殊眼光,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希望;要抓住机遇,敢于冒险;要把所有的精力集中于一点,专注突破;要学会选择,懂得放弃;要敢于决断,该出手时就出手;要从全局出发,能谋善断,运筹帷幄;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开发思维,力求创新;在面对挫折时要力争奋发,以毅力和坚忍勇攀高峰……掌握了道家、儒家做人、做事的方法,必能帮助你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在人生道路上左右逢源,大大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处处受欢迎,事事皆顺利,从而成就卓越人生。

目录

道家做人

见素抱朴,本分做人

质朴做人,本分做事

务求平实胜过标榜仁义

简单如一张白纸

保持天然本色,做真正的自己

贤孝世界未必清明

老实做人,规矩做事

收好一颗机心,放好一颗初心

机心如流毒

聪明才智也有负面效应

势利心愈重烦恼愈多

名心褪尽时,悠然见南山

外曲还须内直

彼此敞开,坦诚相待

收好一颗机心,放好一颗初心

人生如水,游刃有余

水中感悟做人道

守柔如雁过无痕

欲认识世界先认识自己

定住本心,不为外物侵扰

先忘我,才能技通乎神

淡看人生浮沉

曲到好处方为上

灵活应变,游刃有余

先无为,再作为

无用之中有大用

善争者以不争取胜

无言的教育更胜耳提面命

无为而为才是最高明的管理

无为不等于没主见

与其费力不讨好,不如晓之以利害

谨言慎行方无尤

老子有三宝,慈俭不为先

心界要比视界宽

心界决定境界

不以鱼缸的心看大海

慧眼一双不如明心一颗

强者无域,弱者自闭

另辟心径,别有天地

开放思维,发现世界

不做杀鸡取卵的事

“耐”与“恒”的境界

沉潜是腾飞前的准备

把眼光放长远

笑到最后才是大赢家

人生要耐得寂寞

成功在于点滴的积淀

执著于一点,成事在天缘

凝神于心,事半功倍

妄动易坏事,百忍能成金

做适合的事,耐恒久的烦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守拙护己,无可用就是大用

耍小聪明是一种无知

莫让才气反伤己身

与众不同未必是好事

上善若水,其用不穷

“呆气”往往是灵气

“自污”乃保身妙方

退步原来是向前

守住已有的便是富足

后退是为了向前

头要低,腰须挺

守住自我,不在凡尘琐务里忘形

最低处恰是最高处

以出世心入世行走

不让外在世界成为心的桎梏

简简单单,跳脱纷繁

公而忘私故能成其私

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意境

红尘过往客,何必斤斤计较

清心寡欲,适可而止

素描人生最美

相亲相厚,不如相忘江湖

出世人世间,做个半路人

关注内心,参悟人生

功成身退,如鱼得水

抱一为天下式

参透名利退全身

不争功劳,不矜成就

腾则为龙,潜则为蛇

进有尺,退有度

大隐隐于市的闲适生活

安贫乐道,身无分文也是“贵族”

平民的生活,贵族的风度

不知足,便是祸

物来而应,物去不留

什么是最大的快乐

一枚金币的幸福博弈

坦然无求一身轻

与其期待虚有,不如安守当下

人穷心不穷

幸与不幸在于自己的心态

平凡心是智,逍遥心是福

身心的自由最可贵

悲哀与幸运,不过是心念的选择

看破因由,发现生活的美

福祸一如,平常以待

无待的境界

幸福没有特权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智慧就在最平常的事物中

把生活当做一门艺术

达生需无为,养身先养心

生命自由流转,达生只需无为

如何达到心斋的境界

停下疲于奔命的脚步

何处来,何处去

达生先养心

摈却浮躁,心如止水

撇开小我,放大眼界

找到自己的心灵

儒家做事

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自做事

推己及人,换位思考

言必信,行必果

德行比才能更重要

修一颗赤子之心

不做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做人坦荡,远离忧惧

实践出真知,有行才有悟

人生有三大乐事

大爱者爱国爱天下

做人上人,养浩然气

顶天立地大丈夫

生与义的博弈

谦谦如玉,铮铮若铁

养一腔浩然正气

品格是最大的资本

关键时候,做好选择

傲而不骄,坚守气节

忧国忘家,不畏强权

时不我待,奋发有为

临危不惧,才是慷慨本色

和而不流,中庸为道

和而不流,中庸为妙

要方圆有度而不是圆滑世故

做到一半刚刚好

危行言逊,不落祸患

正直做人,聪明讲话

有勇无谋不是真勇

有所为有所不为:少管事,多成事

言多必失,不如沉默

不拘小节方能成大事

有所不求,才能有所得

尽力而为还须量力而行

反省的心胜过吵闹的嘴

不轻易下结论

进退自如,在藏露中求稳

屈伸自如,进退得宜

君子不器,左右逢源

君子求善贾,有张有弛

预留退路,后事无忧

循序渐进,稳中求胜

对人圆融,行事和气

一味耿介未必是件好事

低眉顺目比金刚怒目更具威严

婉拒,不可不修的一门技术

万事和为贵

大度宽容得人心

处世有时糊涂有时醒

谣言来袭,保持明静的心

有时糊涂有时醒

该出手时要出手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潇洒

有机会抓住机会,没有机会等待机会

有时不妨一笑而过

名利河畔知得失

阳光下的财富最受用

富人穷人都要讲格调

不以利害义,也不因义废利

比名利更重要的是人格

虚名只是个累人的噱头

患得患失是失败的先兆

争千秋事业,不争一时成败

谋职多算自己别算人

想想别人的需要

多琢磨事,少琢磨人

要做就做最好

思不出其位,活在当下

竞争要讲君子风范

要有独当一面的才干

人生难得是乐业

适心适意地交友

只身存天下的方法:别独自用餐

君子交谊如淡茶一杯

区分益友与损友

道不同不相为谋

量力而行,巧妙拒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欲得敬重,先敬他人

助人的原则:周急不继富

交对朋友先要识对人

行为比言语更可靠

真正的朋友轻财好义

安家智慧:有敬有爱

有爱有敬才是孝

对父母的爱随时可以表达

记住父母的生日

巧妙应对父母的过错

孝悌是人的一种本能

能听三分唠叨,可做一等孝子

游必有方,带着孝心去游荡

爱父母先要爱自己

照顾父母须要竭尽全力

孝是向下传递的教育

为学既要好学,又要善学

谦虚是最高深的学问

学问的“毛毛虫”越抓越多

不做学问的两脚书橱

学无止境,不进则退

慧眼识我“一字师”

举一反三,方是学问

学、问、思,为学的三驾马车

试读章节

聪明才智也有负面效应

提起《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人们一方面惊叹于她无与伦比的治家才能、应付各色人等的技巧,一方面又感慨于她的结局。她就是因“机心”太重而遭悲惨结局的典型。

正如那曲《聪明累》所唱:“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王熙凤在贾府算是一个“巾帼英雄”了,她想尽各种办法,使用种种计谋,想使贾府振兴起来,或者至少维持着大家的局面,同时也积攒些家私。然而她的努力,她的“鞠躬尽瘁”,却换来了贾府上下一片不满,最终也没有使贾家有什么起色,死后甚至连女儿也保不住。凤姐“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得”,“心性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少说着只怕有一万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她呢”,“从小儿大妹妹玩笑时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在那府里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细算盘”,“天下人都叫你算计了去”,“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都占全了。这些熟悉凤姐为人的各色人等对凤姐的评价,活脱脱展现出了一个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人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十分精明的人物,却落得孤家寡人,身心劳碌至死,最终又一无所得的下场,岂不正应了“聪明反被聪明误”那句话了吗?

凤姐比一般人更多地体验了痛苦的折磨,且不说她在背后遭骂挨咒,劳心竭力,绞尽脑汁,就是死时的凄凉和死后的寂寞也会使她更显苦楚。

王熙凤不可谓不聪明,但导致她悲剧结局的因素不也这是因为她“太聪明”吗?“聪明反被聪明误”,正是这句话,点中了很多人的痛苦根源。

世人常因自己的聪明才智而自命不凡,投机取巧,最后葬送的却是自己。所以,老子反对标榜圣人,反对卖弄世智辨聪。春秋战国之间,善于奇谋异术的高人,一个比一个高明。然而,那个时代的世局也特别的动荡不安,人命危如累卵,随时都有被毁灭的可能。由于老子处于那个时代,深深感到痛苦和不满,因此便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人们如果不卖弄聪明才智,本来还会有和平安静的生活,却被一些标榜圣人、标榜智慧的才智之士搅乱了。

纵观古往今来,不少人都是因为处世用尽心机,或者聪明太盛,结果因此招来杀身之祸。三国时期的杨修就是以耍小聪明最终遭祸的典型。

据史记载,杨修是曹操门下掌库的主簿。此人生得单眉细眼,貌白神清,博学能言,智识过人。但他自恃其才,竟小觑天下之士。

一次,曹操令人建一座花园。快竣工了,监造花园的官员请曹操来验收察看。曹操参观花园之后,是好是坏是褒是贬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拿起笔来,在花园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便扬长而去。一见这情形,大家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也猜不透曹操的意思。杨修却笑着说道:“门内添‘活’字,是个‘阔’字,丞相是嫌园门太窄了。”官员见杨修说得有道理,立即返工重建园门,改造停当后,又请曹操来观看。曹操一见重建后的园门,不禁大喜,问道:“谁知道了我的意思?”左右答道:“是杨修主簿。”曹操表面上称赞杨修的聪明,其实内心已开始忌讳杨修了。

又有一回,塞北送来一盒酥饼孝敬曹操,曹操没有吃,只是在礼盒上亲笔写了三个字“一合酥”,放在案头上,自己径直出去了。屋里其他人有的没有理会这件事,有的不明白曹丞相的意思,不敢妄动。这时正好杨修进来看见了,便堂而皇之地走向案头,打开礼盒,把酥饼一人一口地分吃了。曹操进来见大家正在吃他案头的酥饼,脸色一变,问:“为何吃掉了酥饼?”杨修上前答道:“我们是按丞相的吩咐吃的。”“此话怎讲?”曹操反问道。杨修从容地应道:“丞相在酥盒上写着‘一人一口酥’,分明是赏给大家吃的,难道我们敢违背丞相的命令吗?”曹操见又是这个杨修识破了他的心意,表面上乐哈哈地说:“讲得好,吃得对,吃得对!”其实内心已对杨修产生厌恶之情了。可杨修还以为曹操真的欣赏他,所以不但没有丝毫收敛,反而把心智用在琢磨曹操的言行上,并不分场合地卖弄自己的小聪明,也不断地给自己埋下祸根,最终因“鸡肋”事件被曹操诛杀。

《庄子·人间世》中庄子借圣人孔子之口说:“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泰至则多奇巧。”由此可见“机心”显现的形态。一个人如果总是以“机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迟早会遭到别人的打击报复,即使别人一时报复不了你,你也会因殚精竭虑,谋划保护自己的各种措施,以致劳神伤心。如果你想要得的东西始终得不到,又会陷入欲望不能满足的泥潭之中。用这样的机心去对待身边的各种人和事,你怎么能不心生痛苦呢?

苏东坡在其《洗儿》一诗中这样写:“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东坡对自己一生因聪明而受的苦真是刻骨铭心,以至于希望自己的儿子愚蠢一点,才能躲避各种灾难。所以说处世为人,千万不可被聪明所误,过于聪明正是许多人的痛苦之源。人生也是如此,人人都玩弄聪明才智,只会让世界繁杂凌乱,绝圣弃智,才能朴实安然地生活。

P15-16

序言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道家的做人学问,不是追求阴谋诡计,也不是一味圆滑世故,而是一种智慧和谋略,它既防止别人伤害自己,同时也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广交人脉,左右逢源,任何事都畅通无阻,从而成就卓越人生。儒家讲究持重、勤谨、正气、担当以及自省、中庸的为人处世之道。这种心态,让人们的人格不断圆融通达,变得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成为社会精英和伟大人物。现代人都希望找到一套有效、实用的为人处世之道,而我们的前人已经形成了这样一套系统的成功智慧,我们完全可以从前人的经验中去寻找,事半而功倍地摸索自己成功的做人、做事之道。

这是一个竞争的时代,也是一个成大事的时代,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如果你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么你只不过徒有满腹经纶而无所用;如果你一味老实耿直,不懂应变之道,那么你也只能处处碰壁,逃脱不了平庸的魔掌;如果你素来争强好胜,百折不弯,不懂屈伸进退,那么你也只能吃亏在后,赔了夫人又折兵;如果你总是心直口快,不加掩饰,不知用晦于明、藏巧于拙,那么你也只能聪明反被聪明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大量有关道家、儒家做人做事成功与失败的生动事例告诉我们:做人要聪明不外露,做一个糊涂的精明人;要把握好做人的尺度,万事都要留有余地;要经营好自己的人脉,八面玲珑路路通;要学会低头,能屈能伸,“忍”字当先;要灵活为人,水流不腐,人“活”不输;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要外圆内方,行欲方而智欲圆……做事要有看待事情的特殊眼光,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希望;要抓住机遇,敢于冒险;要把所有的精力集中于一点,专注突破;要学会选择,懂得放弃;要敢于决断,该出手时就出手;要从全局出发,能谋善断,运筹帷幄;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开发思维,力求创新;在面对挫折时要力争奋发,以毅力和坚忍最攀高峰……掌握了道家、儒家做人做事的方法,必能帮助你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在人生道路上左右逢源,大大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处处受欢迎,事事皆顺利,从而成就卓越人生。学习道家、儒家做人、做事的成功哲学,密切结合实际生活,可以解决很多现代人最关注的人生问题,诸如事业管理、婚姻家庭、为人处世、结交人脉、职场进退等诸多方面。用最经典、实用的人生哲学指导自己日常的做人做事,会更顺利地成就事业和人生。随书附赠儒家智慧读本《论语》小册子,帮你全面地解读其思想精华,把传统智慧运用于现代生活,在做人处事与修身养性方面为你提供帮助和借鉴。

时代在变化,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这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和思考,打开本书,也许你将会找到答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8: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