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30年教育教学精华(2014年修订本)
分类
作者 李镇西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30年教育教学精华(2014年修订本)》是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的代表性作品,畅销逾35万册,2014年最新改版修订。

经典的教育案例,精彩的教学生涯,30多年的从教精华集萃,感动千千万万教师!

本书体现了李镇西的教育观、学生观,以及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其中有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其“爱心、民主”教育,素质教育的思想和实践让广大教师感动、折服,“未来班”的模式演绎着教师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情怀,令人向往。

内容推荐

《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30年教育教学精华(2014年修订本)》是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30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释了李镇西教育观、学生观,以及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其中有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变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是中学教育的核心”“把班主任的权威转化为学生的集体权威”“班级管理要以‘法治’取代‘人治’”“解放班主任和班主任的自我解放”“童心是师爱之源”“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教育呼唤民主、科学、个性”……其“爱心、民主”教育,素质教育的思想和实践让广大教师感动、折服,“未来班”的模式演绎着教师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情怀,令人向往,很多身处“迷茫”中的教师表示从中找到了方向,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30年教育教学精华(2014年修订本)》集中展示了作者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作者的教育表达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他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融会其中,发人深省,撼人心魄。

本书为教师培训、进修、自身素质提高的教材首选!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

 一本书点燃了我的理想之火

 愧在初为人师

 好教师有童心和爱心

 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

 民主教育的内涵

 在平等中培养平等

 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定美好的基调

 把童年还给童年

第二章 提高教师的素养

 做有思想的教师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学习陶行知伟大的师爱精神

一、奉献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

  只要你的心

二、理解之心:“我们要懂得儿童”

三、平等之心:“拜小孩为老师”

四、责任之心:“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追随苏霍姆林斯基

一、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

二、素质教育的先行者

 阅读和写作,提高教师素质

 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

 请尊重学生的选举权

 应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

 青年班主任怎样提高科研修养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第三章 育人之道

 “我们与他们不一样!

 培养学生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

 怎样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

 用人格魅力征服学生

 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

 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教师

 从“他律”到“自律”

 警惕“素质教育”变味

 “减负”不仅仅是少布置作业

 教师对学生应博爱

第四章 走出教育误区

 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

 罚站任安妮——我永久的痛

 无意中伤害了童心

 拳头,竟对准了学生

 那一夜,我通宵未眠……

 绝不培养告密者

 教育也是“遗憾的艺术”

 警惕专制的“爱”

第五章 班主任工作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评语能否换张面孔

 为自己的班起一个名

 形成班级管理独特的基本模式

 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班主任的苦与乐

 班主任的解放

 做胸襟开阔、心灵自由的班主任

 展开小组竞争增强班级活力

 假集体主义倾向的防止

 怎样处理“早恋”

第六章 班级管理以学生为主体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者

——谈学生干部的培养

 以集体的力量影响学生

 培养学生干部的自治能力

 权威转化——学生自理的良策

 班规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

 “法治”管理的意义

 教育惩罚与民主教育

第七章 锻造卓越人格——“优生”的培养

 对“优生”培养的思考

一、引导“优生”树立志向

二、帮助“优生”认识自己

三、教育“优生”保持童心

四、激励“优生”超越自我

五、训练“优生”受挫心理

六、培养“优生”创造能力

 杨嵩:在顺境中不断战胜自我

 黄金涛:日记中的心路历程

第八章 转化“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

 让“后进学生”享受成功

 把更多的关爱给“后进生”

一、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

二、科学: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个性:不以分数论英雄

 我的“后进生”转化手记

 我和万同的故事

我当了一回“福尔摩斯”

“新官”未能烧到“三把火”

未曾料到的“知名度”

他给自己找了个“帮助人”

《烈火金刚》手抄本的诞生

“未娶媳妇就想不认娘

“我们才是你真正的哥儿们

我替万同回绝了一封“情书”

再次作弊以后

语文考试得了76分

“纠察员”成了偷盗者

在集体目光的关注下

“我感谢同学们对我的帮助”

国旗下的讲演者

烛光里的泪花

附:万同后来怎么样

第九章 学生青春心理健康教育

  心灵在呼唤

  “难道我真的得了什么病吗?”

——一位少女的谈话录音

  青春期心理教育的途径与形式

  心理辅导通信选

我是不是变坏了?

我怎样改变自己孤僻的性格?

男女同学交往引起别人误解怎么办?

什么样的自我是最美的?

 细心呵护心灵的幼芽

第十章 语文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语文:请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

 语文课堂教学随想

 我的语文教育观的形成过程

 我的语文教育的具体做法

 从《未来日报》到《石室晨报》

——介绍我班的“班级日报”

 口语训练——以说促思

 听力训练——以说练听

 阅读训练——以说带读

 写作训练——以说助写

 逼问激疑:让问题点燃学生的求知欲

 质疑公开课

 用感情融会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

——《冬天》教学课堂实录

 温馨的回忆

——一次作文评讲

【附录】镇西小语

试读章节

一本书点燃了我的理想之火

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在知青农场填报的志愿虽然全是“师范学院中文系”,但我看重的并非“师范”而是“中文”。填“师范”,是因为当时我一厢情愿地以为这两个字会让我这个小学教师子弟在录取时享受“加分”的照顾,使我早日离开农村;而“中文”则的的确确是我由衷喜爱的。从小学起便在学校大批判专栏上“发表”过大量“东风万里红旗飘”之类“诗歌”的我,自以为是“文学爱好者”,理应进“中文系”深造。但是,当时我很少会想到,那“动机不纯”的“师范”二字将决定我后来的人生走向。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刚刚从“十年浩劫”的噩梦中醒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从灾难中重新站起来的中华民族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天安门事件”平反、张志新冤案的披露、伤痕文学的轰动、朦胧诗的崛起、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科学的春天、中国女排扬威世界、中美建交……中国,拉开了改革的大幕,开始了新的长征。

那的确是“激情燃烧的岁月”,而激情的岁月必然产生激情的一代。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我们满怀激情地在“新长征”的号角声中开始了学习。梦想也罢,理想也罢,让中国早日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渴望。中国足球一次赛赢科威特的胜利,就足以让我和我的同学高呼着“中国万岁”在校园彻夜狂欢!不知今天的大学生怎么看待我们当年的纯真、赤诚和“狂热”。但愿他们能够理解,在那民族复苏的新时期清晨,足球的胜利已经不仅仅是足球的胜利,它寄托着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渴望腾飞于世界的梦想!

那时的我们,对祖国的未来真是充满了自信和希望,我们最爱说的话题是“四个现代化”,最爱唱的歌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再过20年,我们来相会,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80年代的新一辈!”正是在这样一种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中,我也憧憬着我未来的职业。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心境下,在大学毕业前夕,我偶然读到的一本书点燃了我的理想之火。这本书是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

直到现在,我在外讲学时还常常谈到,我是怀揣着一本《青春万岁》走进中学校园踏上讲台的。《青春万岁》描绘的是50年代初期北京某女子中学一个班集体的生活。如果从文学的角度看,王蒙19岁时写的这部处女作显然还比较稚嫩,但书中洋溢的青春气息却深深地感染了我,特别是郑波、杨嫱云们的理想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情怀,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我从书中感受到,在我们共和国的清晨,原来有过那么绚丽的霞光那么纯净的空气!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书中的主人公们都显得很“傻气”,或者说过于天真烂漫,但他们心里都充满了一种希望,充满了一种喜悦,充满了一种高歌猛进的豪迈与自豪,在他们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对于年轻共和国的坚贞信念!

而这种信念当时的的确确打动了我。

我很自然地想到了我即将踏上的中学讲台,年轻的心房一下被理想的激情和创造的冲动所鼓胀——我以后是教师,我可以通过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为我们的社会注入越来越多的新生命,我可以通过教育为我所热爱的国家做我能够做到的一切!我一定要把我带的班也建设成为《青春万岁》所描绘的那样的班级!

我非常明确地意识到,我不能把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仅仅视为教书,而应该把我的社会理想倾注在教育之中。

也许有人会笑我当时的天真,但那份纯真,那份庄严,那份责任感,我一直保持到今天。这可能是我日后在教育上能够取得一点成绩的原因之一吧!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禁不住为当年的纯真与庄严而感动!

那年——1982年春天,我离开四川师范大学前去四川乐山一中报到时,我的背包里真的有一本王蒙的《青春万岁》。我有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我有足够的热情把我的学生都培养成“郑波”和“杨嫱云”。  P2-3

序言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曾经风光一时的澳柯玛空调在做广告宣传时这样说。

“做最好的自己!”我多次这样对学生说。

“做最好的教师!”现在,我这样对自己说。

几个说法矛盾吗?我认为不矛盾。

“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但是,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这里的“自己”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张三李四;而具体的张三李四都是有具体职业的,因此,“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20年前,我在给一位高三学生的信中曾这些写道——

谁都渴望成为英雄豪杰、伟人巨匠,但受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等制约,真正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的,只是少数。“人比人,气死人”,因为你比的人,处于人类文明的金字塔尖,当然越比越觉得自己无能。但是,请别忘了,虽然也许你永远成不了“家”,但通过努力,你却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你。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的确,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即将毕业,可能升入大学,可能参加工作,但志愿与职业的选择现在还不能取决于你自己。你以前的理想都是很好的,但现实并非可以随心所欲。因此,问题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要成为最好的——

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

这话是写给学生的,其实也是写给我自己的。

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作家,但后来却当了教师。实话实说,参加工作最初几年我是想过离开学校去报社去电台电视台的,之所以没有走,学生的依恋当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没门路”,我才死了这条心。

既然只能当教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怎么才能高高兴兴呢?我就多想孩子们可爱的地方,尽量把课上好,尽量和他们一起玩儿,这样孩子们也越来越爱我了。每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能不高兴吗?也许有人会问:“难道就没有让你头疼的学生吗?”有呀!怎么可能没有呢?但我换一种眼光去看这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我便不再头疼了。换一种什么眼光呢?那就是“科研”的眼光。我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班集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后进生”的称谓)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乐。

那时候,我真的没有想过会有今天这么多的“头衔”,不过就是想做一个“最好的教师”而已: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我高兴,学生也快乐。做这样的教师,多么有意思!不是没有过挫折,不是没有产生过烦恼,但有一个信念支撑着我:只要我的心和学生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只要我人格的丰碑深深地铸进学生的心灵,我就无往而不胜!也曾遭到非议和误解,因而也有过灰心丧气的时候,但每当这时,我就问自己,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所谓“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或者干脆“骄傲”一点说,同样是教师,今天的李镇西和25年前的李镇西相比,可以说是“最好的教师”了。当然,和明天相比,和未来相比,今天的李镇西又不能算是“最好的教师”,不过不要紧,我还会继续自己和自己比,反正“做最好的教师”是我永远的追求,直到我教育生涯的终点。  很多人问过我:“你参加工作之初,想过今天会成为教育名人吗?”我真不认为我今天就成了什么“教育名人”了,但一晃25年过去,在旁人眼里,我的确也算“硕果累累”了:“头衔”一大堆,著作十多本。但要问我25年前我想过这些没有,我还真说不清楚。仿佛是刻意追求(我一直把学生的满意当作我工作的目标),又仿佛是无意之间(的确没有想过要去争名夺利),也许是“有意栽花”,也许是“无心插柳”,总之,和参加工作的第一天相比,现在的我的确有一些当初想都不敢想的成绩。最近给学生讲庄子,谈到“无为”“超然”,我引用了中国先哲所说的一句我最喜欢的话:“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讲苏东坡的《赤壁赋》,我自然谈到如何对待人生的进退得失利害荣辱,给学生讲了苏东坡的禅心。我还引用刚逝世的张中行先生的话:“一切都无所谓,这是外貌;骨子里却是有着坚实的壁垒,因而任何外力才攻不破,这是心境的彻底安然,所以可以算作最高的禅悦。”我这些话是说给学生听的,其实也是说给自己的。我知道,真正超然于世俗的人,是不会把“淡于名利”之类的话挂在嘴边的,但我不是那样的人,我知道我还是一个很世俗的人,但我愿意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所以我需要经常不停地提醒自己:时时刻刻汲汲于名利,即使暂时得逞,终将也只会被生活惩罚,这叫“多情总被无情恼”;而“只管攀登不问高”,“埋头耕耘不问收获”,尽可能做好每一天自己能做好的事,哪怕暂时遭遇挫折乃至不幸,最后也必将赢得人生的快乐,这叫“道是无情却有情”!

坦率地说,我现在感到累,的确累。本学期我上两个班语文课,连早读(每天早晨都有)和辅导课在内,周课时21节!此外,我还担任着学校的一些行政工作,还有教育科研课题,还有一些推卸不了的社会事务。上周的一天,我从教室出来往办公室匆匆走着,一边走一边下意识地拿着语文教材小声朗读着课文(这是我不自觉养成的习惯),结果被走在我后面的杨校长看见了,她笑着说:“李校长走路都在备课呀!”而这,就是我现在每天的生活常态。

不过,我为现在这种状态而感到高兴,不,准确地说,应该是感到内心的宁静。因为这种状态能够让我感到踏实,感到我不浮躁,没有被所谓“专家”的名声所累。毕竟我一直是和学生在一起的。

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从教25年来,风华正茂也罢,人到中年也罢,默默无闻也罢,“暴得大名”也罢,普通教师也罢,“教育专家”也罢……这一切都没有改变我的生活状态,那就是——

我一直都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零距离!

我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

所以,我依然每天坚持完成好我的“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

“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生活在学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

书评(媒体评论)

李镇西老师提出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与班主任专业化的精神是一致的。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追逐自己设定的目标,快乐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班主任和班主任专业化,是班主任自我发展的目标,也是班主任自我持续努力的过程。

——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班华

李镇西用他的爱心创造了他的教育辉煌,成为中国教师的杰出代表。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

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进程,教育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愿我们的教育界多出几个李镇西,那将是学生之幸甚,国家之幸甚,民族之幸甚。

——著名教育专家、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

他(李镇西校长)走的乡村平民教育之路是正确的,他和同事们通过“提升教师、关爱孩子和影响家长”三件事,让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富有创意,符合实际,抓住了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是高尚的,我向他们表示敬意。

——温家宝总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4: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