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毅编著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建立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规范研究为本书提出问题、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奠定了基础,而翔实的实证研究则为进一步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依据。具体而言,为了从总体上准确把握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本书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指导和帮助,有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也为本书的研究寻找到了切入点;另外,本书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重点探讨了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问题和评价主体问题,为随后几章的分析作了很好的铺垫;而在后面以实证研究为主的内容中,规范研究也始终是每一部分内容的基础。本书数据取得的方法包括试调查、访谈调查、问卷调查和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在数据处理的方法方面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这些方法的运用对本书的研究结论起了非常好的支撑作用。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2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理论概述
2.1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2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功能和设计原则
2.3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2.4 本章小结
3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主体和客体的确定
3.1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主体的确定
3.2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客体的确定
3.3 本章小结
4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4.1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4.2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4.3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具体设计
4.4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说明
4.5 本章小结
5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权数的确定
5.1 目前常用的几种权数确定方法及其选择
5.2 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权数
5.3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数
5.4 采用变异系数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确定权数
5.5 本章小结
6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合成模型的构建
6.1 企业绩效评价常用合成模型及其选择
6.2 指标趋同化
6.3 指标无量纲化
6.4 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6.5 合成模型的构建
6.6 本章小结
7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与影响因素分析
7.1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
7.2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
附录2 企业分类调查问卷
附录3 企业分类检验结果
附录4 具体样本
附录5 指标筛选
附录6 指标权数确定
附录7 2007—2009年企业绩效排名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