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在咖啡馆遇见爱因斯坦/了如指掌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卡洛斯·I.卡拉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20世纪的前三分之一无疑是非凡的几十年,物理学在此期间经历了两次划时代的革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位历经两次变革的关键性人物,现在正端着一杯咖啡坐在我们对面。

能够与伟大的时代变革联系在一起的人无疑是凤毛麟角,他们都是人类最杰出的智慧之光。20世纪初,为了解释物质和光的平衡状态(黑体辐射),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即能量的传播只能通过不连续的小能量包。19世纪中叶,麦克斯韦将光解释为一种电磁波……”这是来自卡洛斯·I.卡拉的《在咖啡馆遇见爱因斯坦》的节选部分。

内容推荐

爱因斯坦,有史以来最有天分的科学家之一。

对于成功,爱因斯坦给出了一个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工作,Y代表娱乐。那么z呢?z代表“把嘴闭上”。

别被爱因斯坦的“z”吓坏了,其实他一生接受采访无数,他也会欣然接受我们的访谈。瞧,这会儿,他正端着一杯咖啡坐在我们对面,给我们讲述他一生的波澜壮阔……

1905年,为何称为奇迹之年?

如何解释空间弯曲现象?

他为何致信罗斯福总统,促成核武器的制造?

他是否相信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

他是怎样处理宗教信仰与科学之间的关系的?

他为什么热爱音乐,而且能弹得一手好钢琴?

《在咖啡馆遇见爱因斯坦》将告诉你。

在卡洛斯·I.卡拉的《在咖啡馆遇见爱因斯坦》中,爱因斯坦将为您讲述他的家庭、身边最亲近的女性、宗教信仰,及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中的其他故事。我也将通过这些话题为您展现他生活和科学事业的全貌。

目录

Foreword by ISR ROGER PENROSE

序言

INTRODUCTION

导读

ALBERT EINSTEIN(1879-1955):His Life in Short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生平简介

NOW LET'S START TALKING

现在,谈话正式开始……

COUNTING ATOMS

测定原子

THE YEAR OF WONDERS

奇迹之年

OF TIME AND SPACE: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时间和空间:相对论

ABOUT TIME

关于时间

MASTERPIECE

成名作

QUANTUM THEORY AND REALITY

量子理论和物理实在

THE EQUATION

质能方程

THE BOMB

原子弹

UNFINISHED BUSINESS

未来的事业

THINKING WITH IMAGES

图像式思维

RELIGIOUS BELIEFS

宗教信仰

FATHER AND SONS

父与子

EISNTEIN'S WOMEN

爱因斯坦身边的女性

ON THE SHOULDERS OF GLANTS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MUSICIAN AND SAILOR

音乐家个水手

NOTES

REFILL?

试读章节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生平简介

他有一张俊朗的面孔和一双几乎能洞悉一切的清澈明亮的深黑色眼睛,他是奇迹的缔造者。他修正并完善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提出物质和运动的存在会使时间、空间发生收缩或膨胀。他在一页纸上写下了一组凝结了其智慧结晶的、放之全宇宙皆准的方程——揭示了自然的真实面貌。他那无与伦比的思想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实际上,小时候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并未显现出特别的天赋。1879年3月14日,他出生在德国南部的乌尔姆市,父母都是犹太人。1岁时,举家迁居慕尼黑,并在那里一直生活到15岁。在他两岁的时候,妹妹玛雅出生,自此这个四口之家过着温馨的中产阶级生活。

快到3岁时,爱因斯坦还不会说话,父母怀疑他发育缓慢并带他看了医生。至于医生当时说了些什么,我们当然无从得知,总之他最终能像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讲话了。他后来解释说,那是因为他立志要说完整的句子。需要讲话时,他会首先在头脑中构思好一个句子,觉得不错才会讲出来:这样人们肯守会夸他是个语言天才。

爱因斯坦的母亲玻琳对音乐情有独钟,并将这种热情灌输给两个小孩子,要求他们要学会一种乐器。爱因斯坦6岁开始上小提琴课,虽然到14岁时就停止了,但这种热爱却伴随了他的一生。

爱因斯坦在学校的成绩一直不太稳定。他小学时就读于一所很有声誉的学校,期间一直是个分数拔尖的好学生,甚至还跳过级。但是进入中学后,他就开始严重偏科,喜欢的数学和拉丁语课成绩出类拔萃,而不感兴趣的希腊文则差得一塌糊涂。他的希腊文老师甚至还曾预言他将来肯定一事无成!

爱因斯坦讨厌枯燥乏味的学校教育,喜欢自学。他12岁时就开始自己钻研几何教科书,仅仅用了几个月就读懂了全书,甚至还能针对其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曾说过,正是“神圣的几何学”激起了他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大约同一时期,他从当工程师的叔叔那里得到一本代数学的书,并很快解出了其中最复杂的问题,这令叔叔大为震惊。

16岁时,爱因斯坦已经自学完微积分和解析几何。与此同时,他仍然很反感正规学校教育。那时他的父母由于经济问题已经迁居意大利,几个月后,他中学没毕业就跑去和家人团聚。父母对此失望至极,直到他保证要通过自学来参加大学入学考试,他们的情绪才稍稍平复。

然而,正当爱因斯坦自信满满准备参加苏黎世理工学院入学考试时,却发现自己不符合报考年龄。在他母亲与大学招生部门多次交涉并保证她的儿子是个天才后,他才获得考试资格。不过遗憾的是,他落榜了。除了数学和物理成绩优异,其他学科都差得不堪入目。爱因斯坦接受了理工学院校长的建议,决定先到一所瑞士中学学习一年,拿到毕业证后再去报考。一直三缄其口,据说孩子被送给别人寄养了。我们仅在1987年爱因斯坦和米列娃的通信中证实了这个孩子的存在。

1904年,长子汉斯·阿尔伯特出生,爱因斯坦当时正踌躇满志地忙于他的科学探索,一门心思扑在物理学研究上,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照顾妻子和孩子,他的第一段婚姻就在那时出现了问题。

1908年,次子爱德华出生。此后几年,爱因斯坦和米列娃的关系一度有所改善。然而,在频繁往来各地参加学术会议和演说的过程中,他和多位女性的关系变得亲密起来,尤其是表姐艾尔莎·洛文塔尔。后来他接受了大学开出的诱人条件,举家迁居柏林,艾尔莎当时也住在那里。米列娃猜妒之心日甚,婚姻的裂痕也愈来愈深。最终,这对夫妻在1914年分居,1919年正式离婚。尽管当时尚未获得诺贝尔奖,爱因斯坦还是向米列娃承诺,一旦获奖,将把奖金赠予她。1921年,他因在引领量子论发展中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改变物理学面貌的5篇论文。其中有3篇很受人瞩目,它们引发了两场科学革命,构建出了现代物理学体系。第一篇论文建立了量子理论,即原子和分子物理。另外两篇是关于相对论的,这一理论改变了我们对时空的认识。其中一篇推导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E=mc2,它阐释了恒星的燃烧原理,为核能释放和核武器制造开辟了道路。然而,1905年核物理学还未建立,人们对链式反应和核分裂的认识少得可怜,而这正是制造核武器的关键。1955年,爱因斯坦在探索宇宙运行过程中发现了质能方程,当时他曾这样写道:“任何可能的技术应用,在当时连一点最微弱的苗头也没有。”

其余两篇论文的发表使这一年成为奇迹之年,正如爱因斯坦本人所表述的那样,“为精确测定原子的实际大小找出了事实根据”,其中《分子大小

P21-23

序言

20世纪的前三分之一无疑是非凡的几十年,物理学在此期间经历了两次划时代的革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位历经两次变革的关键性人物,现在正端着一杯咖啡坐在我们对面。

能够与伟大的时代变革联系在一起的人无疑是凤毛麟角,他们都是人类最杰出的智慧之光。20世纪初,为了解释物质和光的平衡状态(黑体辐射),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即能量的传播只能通过不连续的小能量包。19世纪中叶,麦克斯韦将光解释为一种电磁波,科学界普遍认为这是对光的本质的最完美阐释。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在电磁波的基础上还要加上一句话:其最小构成单元是一些带能量的小粒子!此时人们才领悟到普朗克量子假说的重要性。起初大多数人认为爱因斯坦对光的描述仅仅是一种天真的想象,直到1916年,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密立根才证实了这一观点。波粒二象性悖论最终引发了一场量子革命,大约10年之后,量子论才得以建立。

不过,爱因斯坦的标志性成就无疑还是相对论——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空间、时间和引力的认识。实际上,这场物理学革命可以明确划分为两个阶段。1905年,爱因斯坦基于以下两点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其一是表面上看起来不可能成立的光速有限性,正如麦克斯韦成熟的电磁理论表明的那样;其二是无法通过局部测量表感知匀速运动。实际上,其他学者此前已经在研究这个问题,并取得了大量实质性成果,但爱因斯坦的观点无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而且他还从中推导出了一个极有价值的结论:质量与能量是等同的,并用著名的方程E=mc。表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1908年,德国数学家赫尔曼·闵可夫斯基用四维时空描述了上述思想。

尽管狭义相对论成就斐然——它是大量理论和实验研究的结晶,然而,1915年爱因斯坦创立的广义相对论却犹如一道响彻科学界上空的晴天霹雳。爱因斯坦非凡的洞察力促使他以引力作用为突破口,将相对性原理从匀速运动推广到任意加速度,并且他意识到这将导致闵可夫斯基的时空发生弯曲!然而,当时大部分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都难以接受这个观点,而且那个时代能够提供的事实验证也屈指可数。今天,广义相对论已然经受了实践的考验,甚至被用做确定宇宙深处质量分布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私生活方面,爱因斯坦是个热情向上且极具幽默感的人。他热爱音乐,喜欢拉小提琴,并热衷于航海,而且有很高的政治热情,是个虔诚的和平主义者。晚年,他极少在意自己的形象,尽管他年轻时相貌非常英俊。

总之,世界因他的到来而变得无比丰富。现在,就让我们去认识他吧!

罗杰·彭罗斯爵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20: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