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古代的十大礼仪/中华文化小讲堂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李婧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礼仪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促进了古代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当代社会中仍在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十大礼仪》主要介绍中国古代传统礼仪。因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史料浩如烟海,故在内容上只选取了古代礼仪中具有突出代表意义的十种礼仪进行阐述,且以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用礼仪为主。在形式上,主要采用故事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力图做到寓教于乐。本书由李婧编著。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的十大礼仪》主要介绍中国古代传统礼仪。因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史料浩如烟海,故在内容上只选取了古代礼仪中具有突出代表意义的十种礼仪进行阐述,且以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用礼仪为主。在形式上,主要采用故事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力图做到寓教于乐。

《中国古代的十大礼仪》让读者在知礼、学礼的过程中,领略传统礼仪文化的魅力,吸收其精髓,并在现代生活中将其发扬光大。本书由李婧编著。

目录

引言

一、诞生礼

 求子礼:麒麟送子的传说

 催生礼:催生娘娘到底是谁

 报喜礼:为何初生报喜要用红蛋

 满月礼:满月何故要游走

 百日礼:百家锁真是一百把吗

 周岁礼:贾宝玉不得父宠的小秘密

二、冠礼

 笄冠礼:男女的成年礼一样吗

 少数民族的奇特成年礼

三、婚礼

 六礼:婚礼和昏礼

 纳采礼:媒人为什么又叫月老

 哭嫁礼:新嫁娘哭泣为哪般

 正婚礼:拜堂洞房有讲究

 成妇礼:美食佛跳墙的由来

 回门礼:三朝回门带烧猪

四、丧礼

 丧礼:董永为何卖身葬父

 初死礼:寿终正寝的由来

 服丧礼:子贡居庐服丧

 葬礼:神秘的悬棺葬

五、祭礼

 祭天礼:神童相助修圜丘

 祭祖礼:女娲传说

 祭神礼:西门豹治邺一

 祭贤礼:财神的由来

六、家礼

 父慈礼:曾子杀猪守信义

 子孝礼:王祥卧冰求鲤鱼

 夫义礼:包拯铡美案

 妇顺礼:举案齐眉

 尊卑礼:西周分封制

 友恭礼:王览护兄

 侍养礼:涌泉跃鲤

 遗弃礼:孔雀东南飞

 德才礼:巧媳妇

七、少仪

 衣冠礼:君子死而冠不免

 举止礼:邯郸学步

 言辞礼:皇甫绩守信求责

 行为礼:曹操割发代首

 避讳礼:王锡侯之死

八、杂仪

 尊老礼:张释之敬老

 敬贤礼:燕昭王求贤

 尊师礼:程门立雪

 待客礼:禅宗待客

 饮茶礼:苏轼喝茶

九、宴饮礼

 饮食礼:鱼不献脊

 饮酒礼:张飞因酒送命

 座次礼:鸿门宴

十、节俗礼

 春节礼:年是什么

 元宵礼:汤圆的别名

 清明礼:寒食节起源

 端午礼:伟人屈原

 中秋礼:饮月蓝池

 重阳礼:桓景学艺

结语

试读章节

古人一直将“百”视为最吉祥的数字,因为百往往象征着圆满和完成。因此孩子在出生满一百天时,人们要举行庆祝祝福的百日礼。它是介于满月礼和周岁礼之间的一个重要礼仪,又称百岁、百禄,体现了人们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祈愿。一般都要设宴招待宾客,而宾客则要送上各种礼物如白糖、红糖、鸡蛋以及小孩的衣服等。因为是百日礼,所以这一天的活动都要在百字上做文章,因而在众多的礼物中最有讲究的就是百家衣和百家锁了。

百家衣,是在婴儿百天时给他穿的衣服。所谓百家衣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一百件衣服,而是由一百个家庭贡献出的布片做成,故名百家衣。在古代,家里添丁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特别是对于那些世代单传的家庭来说,尤其重视新生儿。因此在孩子百日这天,孩子的爷爷、奶奶会向百家邻里亲朋去乞求布块。其中最爱向姓“刘”、“陈”、“程”的人家要布块,因为在老人们看来这和“留”、“成”谐音,都是吉利的姓氏,对于保佑孩子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这些人家的一小块布头或是一方旧布片,老人们也会珍重地留下来。此外,布块也是五颜六色的,但在各种颜色中紫色和蓝色最为贵重,也最难找到。这是因为“紫”与“子”谐音,人们一般不愿意把子送给别人家;“蓝”谐音“拦”,只要有蓝色的布块,妖魔鬼怪就收不走孩子。因此大多数人家都会把这两种颜色的布块留给自己家的孩子用。百家衣除了讲究做法以外,它的象征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百日里给孩子穿百家衣,是因为父母期望孩子能够健康、平安地成长,这就需要借大家的福气,而穿上百家衣就可以保佑孩子顺利长大,长命百岁。

既然百家衣不是一百件衣服,那么百家锁是不是一百把锁呢?百家锁也叫长命锁,是挂在婴儿脖子上的一种装饰物。它的历史比较悠久,最早在汉代时,每逢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悬挂五色丝绳来驱邪。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连年的战争加之瘟疫、灾荒的肆虐,人民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所以渴望安定和平的幸福生活,就用五色丝绳编成绳索,让妇女和儿童戴在手腕上,以祈求能够驱邪避灾、福寿延年。这种五色丝绳就被称为“长命缕”。到了宋代的时候,就用五色丝绳来编结,将其称为“彩线结”,不仅妇女儿童可以佩戴,男子也可以佩戴。直至明代,风俗发生了变化,大人已经很少使用,通常都用于孩子,作为他们的一种项饰。明清时期,银制“百家锁”作为一种饰物在民间极为流行,其主要功能是消灾、辟邪,保佑孩子长命百岁,被人称为“长命锁”。可怜天下父母心,当时的老百姓为了子女安康,为给孩子佩戴一把“百家锁”,得挨家挨户上门乞讨,每家乞得一文银钱,之后用这百文银钱制作成一把长命锁,挂在子女脖子上,或系于臂上。一把百家锁,体现了为人父母对子女的深深爱意。P12-14

序言

中国人自古崇尚礼仪,中国也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建立起了一系列礼仪,并逐步完善,礼仪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仪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促进了古代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当代社会中仍在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个人而言,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礼仪早已成为衡量其道德水准和素质高低的标准之一。由此,礼仪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个人的发展,都如同大树的根基,只有根深才能叶茂。

本书主要介绍中国古代传统礼仪。因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史料浩如烟海,故在内容上只选取了古代礼仪中具有突出代表意义的十种礼仪进行阐述,且以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用礼仪为主。在形式上,主要采用故事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力图做到寓教于乐。让读者在知礼、学礼的过程中,领略传统礼仪文化的魅力,吸收其精髓,并在现代生活中将其发扬光大。

后记

严格来说,礼仪这一概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两个概念,礼是内核,仪是形式,两者互为表里。礼仪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整套系统的程序。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其精髓早就深入人心,形成了完备的伦理道德和生活行为规范,进而内化为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并贯穿于生活始终。礼仪文化对整个社会历史的影响深远广泛,中国古代社会也因之而成为礼制的社会,成为礼仪之邦。

时至今天,礼仪在现代生活中仍与人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今天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有所差别,但礼仪育人的功能没改变,对塑造文明的社会风貌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学习并继承传统礼仪文化。

但学习古代礼仪文化,并不是要全盘照搬,机械模仿,而是要进行辩证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要领悟传统礼仪文化中所蕴涵的文明精神。这样才能真正学会礼懂得礼。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物质发达的现代社会,文明的礼仪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东方文化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当发扬民族文化,振兴礼仪之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