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之路:尼泊尔政体变迁研究》是国内首部全面梳理和探讨尼泊尔政体变迁的论著。作者王艳芬分析了尼泊尔在推行政治民主化与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曲折和挫折,揭示了过程的突出特征。尼泊尔深深依赖外援,对外部因素异常敏感,因而,其政体演变过程中突出和难以规避的弱点是深受国际势力的影响。书中对尼泊尔历史上两次影响政体发展的王宫屠杀给予了细致描述和分析。
《共和之路:尼泊尔政体变迁研究》由王艳芬编著。
《共和之路:尼泊尔政体变迁研究》内容简介:
尼泊尔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夹在中国和印度两大邻国之间,曾经是个多种宗教并存且长期以印度教为国教的雪域王国。作为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边缘化的周边国家之一,尼泊尔在我国学术研究领域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王宫血案的发生和尼共(毛主义)武装斗争的兴起把人们的视线聚焦到这个外人知之甚少的国家。
20世纪中叶以来,尼泊尔政治体制经历了多次演变。从古老的君主制与拉纳家族独裁制并存的二元体制转变到议会民主制,这是尼泊尔政体的第一次巨大改变。在民主试验十来年中,尼泊尔取缔政党,开始了回归传统的所谓基层民主制,即潘查亚特民主制或曰无党派评议会制度。凸显王权和传统评议会体制在尼泊尔延续了近30年,当第三次全球民主化浪潮来袭时,该体制在各个党派和全国知识界发起的人民运动中寿终而逝,多党民主框架下的君主立宪制得以恢复。但是,在政治与社会生活中长期被排斥的群体在民主化感召下掀起了部族民族主义运动,尼共(毛主义)恰恰成为这些受压迫群体的代言人,于1996年掀起人民战争并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2001年在王室的意外之灾发生后,尼泊尔君主之位落到贾南德拉国王身上,这位强悍国王的统治反而激化了尼泊尔的共和运动,沙阿王朝的君主制进入倒计时,直到2008年,通过不懈的斗争,尼共(毛主义)在制宪会议大选中以压倒多数赢得选举,顺利成为组阁的执政党,并选出了自己的总理。尼泊尔最终在取缔国教的基础上废除了国王,共和之光照耀到这个古老国度,其政体转变为世俗总统制民主共和国。
在半个多世纪政治体制发展变化中,君主和各党派都企图用自己的治国理念把尼泊尔引向现代化之路,但前者的集权倾向与后者的在民主口号下的分权倾向一直进行着不间断拉锯战,使得该国人民饱尝战乱之苦,其现代化进程充满艰辛和曲折。
绪论/1
一 选题由来及其意义/1
二 国内外学术研究动态/3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13
四 资料情况说明/13
第一章 历史回顾——从远古到近代的尼泊尔/15
一 加德满都谷地的传说/15
二 上古历史时代/17
三 古代王朝的兴起与更替/20
四 中古时期的尼泊尔/22
五 近代尼泊尔的诞生/24
第二章 黑暗时代——拉纳家族独裁制(1846~1950年)/27
一 拉纳家族的崛起/27
二 巩固家族政权的内政/39
三 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61
第三章 曙光初现——多党议会民主制的试验(1950~1960年)/73
一 反拉纳运动的兴起/73
二 拉纳独裁政权的终结/80
三 议会民主制试验的开端/97
四 多党议会民主制的衰微/106
第四章 无党派民主制——评议会体制的施行(1960~1989年)/119
一 评议会体制出台的历史背景/120
二 评议会体制的目标与特征/131
三 评议会体制的改革/139
四 评议会体制的作用及其弊端/152
第五章 破碎的民主——多党议会民主制的恢复(1990~2000年)/168
一 民主运动的复兴/169
二 民主制恢复后的政局/183
三 人民战争的开始/190
第六章 走向共和——尼泊尔政体新的转折(2001~2008年)/215
一 王宫血案及其影响/216
二 尼泊尔政府的军事化/223
三 国家的世俗化进程/238
四 共和运动与君主制的废除/247
结束语/269
参考文献/275
尼泊尔大事年表(1947~2009年)/289
拉纳首相名录(1846~1951年)/300
译名对照表/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