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丹青记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刘春杰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家谱记载我的祖籍是江苏,祖上是明朝的一个官员,家谱上写的祖上的名字我不记得了,后来政治上出了事,朝廷要诛九族。祖上逃出一支,从南京逃亡到云南,最后在昆明县(现昆明市)住下。其实我们家是姓王,为了安全起见,后改名换姓,在王字上加了个人字,就变成现在这个全。可惜,“文化大革命”期间,家谱和我从德国带回来的珍贵资料、大量画册、珂勒惠支等名家的版画原作都被鲁迅美术学院的造反派抄走了。落实政策后,学院赔了我五千块钱了事。

我的爷爷全允中给我父亲讲,祖上带着家眷沿路靠要饭度日,逃到昆明以后,一无所有,全家人借住在庙里。我一生对寺庙有着极好的印象,就是从小常听长辈念及那个地方的缘故吧。祖上无法生活,但他是在官宦人家长大的,懂珠宝玉器,当时昆明有许多地摊出售石头,他发现了两颗不起眼的石原料,就用两个铜板买下来,拿回庙里,日夜打磨,果真是上好的宝石。后被珠宝店店主相中,卖了一些钱,租了一间房子,解决了一时的生存问题。

祖上逃亡到昆明,靠勤劳和智慧逐渐生活好了,后来家里又有人在当地做了小官,但再也没有回原籍无锡。到我爷爷那代,家里渐渐穷下来。爷爷全允中有一个特点,就是成天看书学习,也不愿意做什么买卖之类,就是学习,总想通过读书,光宗耀祖。就是这个念头,鼓励着他不放弃自己的努力,相信总有出人头地的时候。

清代晚年,他就去参加乡试,考了第一名。然后他又要去赶考,但家中没钱让他进京考试,京,是什么京就不知道了,可能是北京。几个街坊邻居给他凑了一些路费。奶奶说,全允中怀揣着乡亲们凑的钱,走了三个月旱路三个月水路到京,考上举人。那年整个昆明,就中了两个举人。全允中考取举人的照片我见过,穿戴很有派。他被选人京为官,没几年就要求回乡。朝廷又任命他为昆明县长,他以身体不好为由,都婉言谢绝。

回到家乡昆明,他就琢磨找个什么事儿干,来报答家乡的父老。干啥呢?他就进了慈善堂。之前他就自学了中医这门手艺。慈善堂是为贫困人们看病的群众会馆,他进慈善堂给乡亲们看了一辈子的病。因为他的德行,全允中在当地挺有名的。

我父亲叫全生初,他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虽然不富裕,但还过得去。后来奶奶病死,没过多久,全允中又娶了一个妻子。自从进了门,几年内她先后生了四个儿子。继母的那四个儿子都被送到学堂上学。这个继母就是看不上我父亲,也不让他念书,叫他出去打工,当学徒自己谋生。后来想把他毒死,这个继母就找一些水蚂蝗放人饭团给全生初吃,吃完后他肚子痛得死去活来,差点丢了性命。他说自己是端午节生的,是属鸡的,鸡就专门吃五毒,他的命真大,躲过一劫。但是,谁都没想到,一年之内,继母和她的那几个孩子得了流行传染病,好像是白喉病,先后都病死了。

家里就还剩下全生初这么一个男孩了。他的奶奶对他挺好,关心照顾全生初,这让他得到一些温暖。奶奶长寿,八十岁多才去世。他出去做学徒工,能挣些小钱贴补家用,加上全允中的微薄收入,家里生活上过得去了。看到能干的儿子,全允中搓着手掌很懊悔地对儿子说:“哎呀,那几年让你受罪了。”其实我爷爷知道后娶的妻子虐待儿子的事,但他当时有些怕年轻的老婆,不敢管得太多。我父亲并不怨恨他,也不认为是自己的父亲心眼不好。他那时候在土布店里站柜台卖土布,每月有点工资。自己学着打算盘练写字,也偷空学习文化,在家他还跟全允中学些中医。那时候我们家里人有点小病,都是他看。  他每天晚上背白布送到染坊,早上背回来摆到店里,一次一百多斤,背了三年。他说:“一定要给我的老祖母画张像,她太可怜了,一辈子照顾我,把一点点吃的都留给我们吃,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一张像样的照片都拍不起。”就要请画师给她画张像。那张画现在好像还在。父亲请画师来家里画像,还办了一桌酒席作陪,让奶奶坐在中间,给她画了一张炭像,那张画像约七十公分高。他用三年背布得来的钱,只够请画师画一张祖母的炭像。听父亲讲这件事我很震惊,心想我要学画,将来学成免费给穷人画像。三年的工钱就勉强够画一张像,太苦了。后来我就自己学画,也请不起老师,没有画样,就去借同学的《芥子园画谱》。借来临摹,描来描去,天天画,后来画得不错了。P3-5

目录

代序

八十自述

一 昆明城下我的家

二 珍贵的月饼

三 北行列车

四 严苛的老师

五 剪不断,理还乱

六 “特务”岁月

七 老骥伏枥

八 臣无粉本,并记在心

九 工作室里的年轻人

十 郁风索画

十一 我法我派

十二 我说当下

全显光年表

附录一 我的老师

附录二 离形去智,返璞归真——我的老师全显光

序言

有问:“你为什么用了半年的宝贵时间写了这位老人的传记?”我答:“他要是真的大红大紫,就会有很多能人追着来锦上添花,还轮到我做这件事吗?话又说回来,全老师原来很有影响,但他三十余年不办展览,不宣传,不是‘明星’完全是他自己的选择。”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和全老师保持了二十余年的联系。现在我们虽然天各一方不常见面,但我时常想起他,在心里对他的一生做过无数次梳理。全老师年少丧母,家境贫穷,青年时幸运进入大学,本科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更令人羡慕的是,几个月后他又被公派到德国留学,一去六年,得大师耳提面命,学得真经。面对这种势头,没有任何人可以怀疑这位年轻人的未来。然而进入中年后,命运开始无情地戏弄他了。人生失去了方向,十年“文革”中受挫,运动的结束也并没有多少改变他的命运。这一切似乎和他早年得到太多、路途太顺有关,大概是老天在和他开一个玩笑。全老师大概也看破红尘,所以以静制动,不求名利,隐居江湖。

去年11月我专程到沈阳采访老人家,为了方便,干脆住在他的家里。三天三夜,看到如今八十二岁高龄的全老师和夫人天天忙里忙外,相互关心彼此照顾,快乐地画画,平静地生活,我真是感受到什么是幸福了。如今往事如烟,他笑谈人生,并为自己不是什么大人物而庆幸。他说如果当年他把精力都用在争名夺利上,搅在人事纷争中,容易劳心劳神,费尽心机,自己可能早就见了阎王,那还怎么画画呀?他的絮叨不仅涤荡我的心灵,还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同时我也体会到个人力量的微弱,一个人的命运与前程,有时候是由不得自己的意愿的,它随时会被社会的某一个浪潮抛向另一个方向。即便这是一个小小的局部动荡,哪怕是职场的纠葛,也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这就是所谓命运。

十几年前我就想为老师写本传记办个展览,他并不同意,但我一直极力劝说,终得到允许。正如全老师所说,他的艺术人生,尤其是那些失败的教训,会给我们后来者以启示。

幸运可能是一时一刻的,挫折却随时存在,我们要学会如何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小氛围,不以物喜不为名累,快乐地做喜欢的事儿,学会如何用智慧绕过那些人生的沟沟坎坎,抵达自己理想的彼岸。因为,名和利毕竟不是我们活着的唯一理由。

我始终认为,研究一个艺术家的个案,并非完全是个人的文本资料的简单收集。谁都知道任何历史都是由无数个人史构成,然而个人史往往最容易被忽视。我们书写个人史,便是通过一个艺术家经历的“事件”、“活动”、“生存状态”来折射那段历史。个人史就像一面镜子,照亮观者的心灵,教人智慧,同时也用事实诉说。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人的个体命运显得那么微乎其微,就如一粒尘埃,随时会消失在无情的风雨中。正因如此,具有人文的温度与情怀显得尤为重要。

谨以此书,献给默默耕耘在艺术园中的我的老师全显光,也一并将此书献给青年朋友们。

刘春杰

内容推荐

《丹青记》为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全显光老的口述回忆录,由与全老有二十余年交情的刘春杰先生采访、编写,资料翔实,同时具人文的温度与情怀,真挚感人。

全显光从苦难少年成长为辽宁鲁迅艺术学院的学生,随后留学莱比锡,1961年回国后又经历文化浩劫时代,后创立自己的工作室,虽后有受到排挤但其作为艺术家的才能是压不住的。全显光亲历与目睹了社会上的黑暗现实,饱受了势利之徒的打击,以艺术的方式作出了回应。《丹青记》文后并附有全显光年谱,对于读者了解全老这位美术界泰斗助益颇多。

编辑推荐

文画结合的口述史。全显光,我国当代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家。《丹青记》是全显光教授八十载的人生回眸,写这位大师的童年、少年、留德、回国,从艰苦环境里初习画艺,多方拜师勤学苦练,到重塑艺术思想,直至构建博大的艺术体系。由与全老有二十余年交情的刘春杰先生采访、编写,资料翔实,同时具人文的温度与情怀,真挚感人。

这不仅是一次人生的记述,更是艺术和人生精神的不断求索。

多次获得“当年中国最美的书”奖的版画家刘春杰,倾情编写并指导本书封面设计。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2: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