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倒退30年,10万家企业破产,5000万人失业,
你将在狄克逊·韦克特的《大萧条时代》看美国如何从史上最严重的危机中崛起!
市场混乱、股市低迷、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员工失业……
人们陷入了突如其来的经济困境。
他们忽然意识到昨天还异常繁华的世界,今天已经面目全非。
但是,生活不会因为艰难而停滞,他们必须勇敢面对。
从最开始的被动,到改变过去的错误,到对新生活的设计。
这是一个大萧条的时代!
这是一个充满反思的时代!
这是一个寻找机会、开创未来的时代!
它是历史,但也是今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萧条时代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
作者 | (美)狄克逊·韦克特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经济倒退30年,10万家企业破产,5000万人失业, 你将在狄克逊·韦克特的《大萧条时代》看美国如何从史上最严重的危机中崛起! 市场混乱、股市低迷、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员工失业…… 人们陷入了突如其来的经济困境。 他们忽然意识到昨天还异常繁华的世界,今天已经面目全非。 但是,生活不会因为艰难而停滞,他们必须勇敢面对。 从最开始的被动,到改变过去的错误,到对新生活的设计。 这是一个大萧条的时代! 这是一个充满反思的时代! 这是一个寻找机会、开创未来的时代! 它是历史,但也是今天! 内容推荐 狄克逊·韦克特的《大萧条时代》企图再现1929年开始的那场金融瘟疫的来龙去脉、发病周期和病程。作者从社会的各个角度进行了观察和描述:从身处繁华都市的失业工人,到逃离“尘土盆地”的受灾农民,从孤苦无依的老人,到饱受剥削的童工,从贫困的中西部佃农,到东海岸的知识精英……《大萧条时代》全面展现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经济危机中人们自身的疗救过程。其中很多观点至今仍不失其价值。 目录 第1章 从富足到寒酸 第2章 新的生活设计 第3章 换帅 第4章 百日新政 第5章 公民及其政府 第6章 行进中的工会 第7章 变革中的城乡 第8章 老地区和新区域 第9章 寻找机会的年轻人 第10章 寻求保障的时代 第11章 新有闲阶级 第12章 阅读、写作与革命 第13章 消费与科学 第14章 与命运约会 缩写对照表 人名、地名译名索引 试读章节 第1章从富足到寒酸 1929年10月中旬,展现在一个中产阶级普通美国人面前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繁荣兴旺的远景。上一年,刚刚走马上任的赫伯特’胡佛总统曾一本正经地宣布:征服贫穷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想,“我们尚未达致目标,但我们有机会沿袭过去8年的政策,继续向前,在上帝的帮助下,我们很快就会看到,把贫穷从这个国家驱逐出去的日子就在前头”。这是一项庄严的经济许诺,其中混杂着很快就会被通俗历史学家称之为“美国梦”的那种东西。更加自鸣得意的是,欧文。费希尔和其他洞悉华尔街秘密的经济学家们都信誓旦旦地向老百姓保证:他们正在凝望一个繁荣的“永久性高原”。 这块富庶的高地——比古老的新教徒赞美诗所珍爱的“乐土”更切实——看上去应该是一场始于内战时期的工业大发展的最终胜利。美国最近这场战争的结果,已经出现在大规模生产的力量中,混合着新技术的奇迹。甚至就在眼下,1929年10月的第三周,有总统及其他名流出面捧场,亨利·福特正在主办“电灯发明50周年庆典”,以纪念爱迪生和白炽灯的50岁生日。摩托车、浴缸、电冰箱、收音机,都是进步的试金石。在时尚和广告的刺激下,要想跟上潮流,所需要的行头不亚于最新潮的模特儿。营销手段带来的压力,甚至怂恿人们购买双份的奢侈品——每间车库里两辆汽车——在消费市场上,已经显示出过度的征兆,这倒不是因为所有美国人都在贪婪地吞噬俗世的商品,而是因为购买力的不均衡。 国家的政策和制度,与繁荣的中产阶级紧密纠缠在一起。1929年夏天,一位观察者写道:“郊区社群是美国占支配地位的群体。”某些组织——共济会、商人午餐俱乐部、退伍军人协会之类——的团结和友谊所面临的越来越大的压力,以及其他像反沙龙联盟这样的组织所面临的道德麻烦,导致了严格的管制,他担心,这预示着“滋生未来法西斯党的群体,如果真有法西斯党的话”。巴比特没准脱掉了他整洁的绸衫、换上了褐色或黑色的,亦未可知;但是,对一致性—就其对物质成功的促进而言——的膜拜正大行其道。科顿·马瑟、本杰明·富兰克林、彼得-帕利和霍勒斯·格里利想必会懂得这个时代的精神,即使吃苦耐劳、集腋成裘的古训似乎已经被快速致富的捷径所取代。 1929年1月,这十年最有活力的周刊《时代》(Time)杂志向沃尔特.P.克莱斯勒欢呼致敬,推选他为“年度人物”,因为在过去12个月里,他把普利茅斯和迪索托牌汽车介绍给了公众,以1.6亿美元买断了道奇兄弟公司,并开始建造“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一幢68层的巨人”。眼下,在1929年10月14日《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出现了小威廉.里格利的面孔,接下来连续几周依次在封面上露脸的是:哈里.R.古根海姆、伊瓦·克鲁格、塞缪尔·英萨尔和托马斯‘w.拉蒙特——全都是英雄。华尔街崩盘之前的最后一期((时代》周刊登载了新创刊的《财富》(Fortune)杂志(以“绝无仅有的一年10美元的价格”)长达3页的宣言,宣称“人们普遍同意这样一句老生常谈:美国的伟大功绩就是商业”。另外几幅大广告是巴布森的《报告》(Reports)(“你的美元——你是否在连续而有效地工作?”),汉密尔顿牌手表(“你能告诉一个成功的男人他实现成功的时刻么?”),罗伯特’I.沃肖的新书《华尔街的故事》(TheStoryofWallStreat)(“汶些巨人正从本书的字里行间阔步走过,……就像中世纪的冒险家一样。……丹尼尔‘德鲁、吉姆·菲斯克、杰伊·古尔德、范德比尔特、希尔、哈里曼……以及很多其他人,他们的丰功伟绩令举国震惊”),以及一家到1932年破产时留下了数百万未付债券的投资公司S.w.施特劳斯公司(“他把他微薄的收入投入到稳妥可靠的优质证券中”)。它们代表了连续不断地击打普通读者心灵的刺激物。 大多数在1918年的“自由公债”中购买自己平生第一笔债券的美国人,都转向了更具投机性的股票。广告夸耀的是高价格,而不是便宜货——从派克大街上价值45,000美元的公寓和配备‘‘克雷恩牌路易十六酒店金质器具”的浴室,直到价值2.50美元的口红和价值50美分的剃须刀——为挣钱容易的一代人设定节制消费的标准。在这场向永久性繁荣高地攀登的比赛中,要想跟上趟,股票市场是显而易见的交通工具。1920年,美国有29,609个股票经纪人,十年的时间-里,这个数字跃升到了70950人。人们普遍注意到,大多数市民不再阅读报纸的头版,而是手忙脚乱地翻到金融专栏。小报和内情通报向缺乏经验的外行们提供建议。广播电台里汩汩流淌的是“老顾问”的声音,像教堂执事一样四平八稳,吟诵着塞缪尔.英萨尔自己的经纪人的智慧。 关于商业周期的神话,公众的兴趣不断增长。左右商业周期的,究竟是生产过剩,还是生产不足,是银行的运作、方法的创新,还是希望或恐慌的歇斯底里,抑或是太阳黑子,这些并不清楚。猜测披上了预言的外衣,希望抢先于计划。乐天派相信,老的经济规律已经失灵,另一些人则勉强承认,困难的日子可能回来,但每一场暴风雨过后,天空总归还会晴朗——倘若人人都能保持他阳光的一面的话,正如这个季节最流行的歌曲所告诫的那样。首…… P1-4 书评(媒体评论) 每一件板上钉钉的事情都在松动。 ——马克·康内利《绿色牧场》 那不是必然的结果,因为我们是巨大的,因为有些人很胆小,以至于怀疑我们的理想和我们的制度是否正当和有效,以至于认为,为了治疗我们的弊病,我们就必须转向国家控制的或国家指导的社会或经济制度。那不是自由主义,那是暴政。 ——赫伯特·胡佛 (1932年8月11日接受连任提名时的演讲) 历史证明,独裁专制并非产生于强大而成功的政府,而是产生于软弱而无能的政府。如果通过民主的方法,人民能够得到一个强大到足以保护他们免于恐惧和饥饿的政府,那么他们的民主就成功了;但是,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就会越来越不耐烦。因此,让自由得以持续的唯一可靠的保障,就是一个强大到足以保护人民利益的政府,以及力量足够强大、信息足够灵通到能够保持其对政府之最高控制权的人民。我们是一个富裕的国家;我们出得起钱为安全和繁荣买单,而无需额外牺牲我们的自由。 ——富兰克林·D.罗斯福 (1938年4月14日“炉边谈话”)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