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蒋中正日记揭密(从风雨飘摇到大局初定)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阮大仁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国民党撤守台湾岛,“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外蒙古案”,蒋中正“总统”连任谜团……这位国民党最高长官在人生起伏最大、事业最重要、斗争最激烈关头的在做什么?在想什么?蒋中正侍从秘书之子阮大仁重磅作品,阮大仁编著的《蒋中正日记揭密》中所提及人物大部分他曾亲见、或与他家庭熟悉:蒋介石、陈诚、蒋经国、陈立夫、张群、王云五等都与阮毅成交往甚秘,外加上蒋中正侍从秘书的职位,秘史掌握颇多。

内容推荐

225篇珍贵日记,11场重大事件,128位国民党高官将领上演过的历史舞台剧。阮大仁编著的《蒋中正日记揭密——从风雨飄搖到大局初定》选择在蒋中正人生起伏最大、事业最重要、斗争最激烈关头的历史事件,力求真实再现蒋中正的心境:蒋中正准备撤守台湾;“外蒙古案”、“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阅读《蒋中正日记揭密——从风雨飄搖到大局初定》,你将进入中国当代历史上这个风云人物的精彩内心世界。

目录

自序

1948年5月6日~1948年5月24日

陈立夫阻挡张群“组阁”之政争兼谈李培基落选案之影响

1954年~1990年

陈诚、严家淦脱颖而出之经过

兼谈蒋中正与李登辉政治手法之不同

1963年

一九六三年蒋中正日记中的两条令人惊奇的记载

1961年

叶公超“大使”去职之经纬 ——“侮辱政府”、“奸诈欺骗”、“卖国汉奸”三罪并发(一)

1961年

叶公超“大使”去职之经纬 ——“侮辱政府”、“奸诈欺骗”、“卖国汉奸”三罪并发(二)

1961年

叶公超“大使”去职之经纬 ——“侮辱政府”、“奸诈欺骗”、“卖国汉奸”三罪并发(三)

1961年

叶公超“大使”去职之经纬 ——“侮辱政府”、“奸诈欺骗”、“卖国汉奸”三罪并发(四)

1963年

一九六三年“行政院长”陈下严上之原因(上)

陈诚下台是为必然,严家淦上台则是偶然

1963年

一九六三年“行政院长”陈下严上之原因(中)

陈诚下台是为必然,严家淦上台则是偶然

成了“行政院长”?蒋中正为何在与陈诚翻脸之后,又选择了一个自己“不喜之人”?

1963年

一九六三年“行政院长”陈下严上之原因(下)

陈诚下台是为必然,严家淦上台则是偶然

1949年5月~1949年6月

一九四九年蒋中正抵台行止略记

试读章节

因为读到了赵宝熙先生对拙作的赐教,我才去仔细阅读了蒋中正先生有关的日记,撰成此文,一方面以答赵先生,二方面也在对此次政争提出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蒋先生是当事人,一如陈立夫先生,其所记述者亦为主观。蒋先生批评陈立夫“狭隘不平”,只顾自己的立场等,其实蒋先生自己也犯了同样的毛病。例如在五月十七日下午“立法院”选举“副院长”一事,我同意陈立夫先生的看法,蒋先生之走避出京,是在暗中包庇反陈的“团派”,此由其日记有关此事之评语,是在检讨陈立夫之为人行事,并未深责“团派”,更且在事后并未实施其在事先对陈诚所提出来的警告,可知他对“团派”之反陈实为纵容也。不过,我在此也要检讨陈立夫及“C C”诸公的政治智慧。张群并非“团派”,是“政学系”,五月六日“中常会”之通过“张案”及“陈案”,是一个包裹性的相互承诺,“团派”对陈立夫的骚扰性杯葛,是与张群无关的,“C C”因之反对张群“组阁”,而与蒋先生公开反目,是不智之举。

本文所记述的是在一九四八年五月到一九四九年一月之间,大约七八个月的国民党政府在南京之政局。此为内战失利,财经崩溃,蒋先生的政权岌岌可危之时。在这段时期内,蒋先生的日记是以军事方面为主,“立法院”及“行政院”之事务并非其主要之考虑。

此外,在拙作中我提及洪兰友先生为“C C”“四大天王”之一,萧铮(青萍)先生为“四小天王”之一,承赵先生问及其他各位是何人?所谓的“四大天王”、“四小天王”是我在少年时听长辈们谈天时得知的,印象中赖琏(景瑚)先生是另一位小天王,先生在联合同秘书处工作多年后退休。至于其他各位,目前我已记不得长辈们说的是哪些人了,抱歉。不过,在大陆末期及来台初期,“C C”位居部院长者,除了二陈兄弟不列名其中之外,另有朱家骅、张厉生、谷正纲、张道藩、程天放、余井塘等人,推想其人选当在诸公之中也。

最后,容我在此指出来一点,即迁台以后,先陈诚,后蒋经国,都是属于“团派”的。亦即蒋中正先生在国民党中央及“行政院”之重用“团派”,并且长期放逐陈立夫出国,应当是他身受“cc”控制了三个国会之痛苦。此即在一九四八年内七个月中间,“C C”先是杯葛张群,后是杯葛李培基,都使蒋先生为之深痛恶绝也。“C C”在台湾因为“万年国会”而在国民党中央犹有~席之地,但是也因之在政府中长期成为少数派,此现象之产生,是种因于一九四八年“C C”在南京政府末期之表现。P29-30

序言

2010年12月,阮大仁先生出版《放声集》,虽属政论文字,但事涉1970年代台湾重要政治事件,所论集中在台湾的民权与人权上,从历史的角度看,诸多谠论,已成为台湾民主化的重要象征与文献;如论作者的写作态度,以“放声不愿误苍生,博学终为读书人”,大约可以概括。从政论转到历史研究,作者秉持同一心态:识力、风骨、坦然、洞见,完成的新书《蒋中正日记揭秘》,当为时下蒋中正研究风、民国热,添薪加材,延烧熊熊之火,格外引人瞩目。

收录在这本书的十一篇文章,是1948年至1963年间,以蒋氏父子为中心的史事,的确为所谓风雨飘摇到大局初定的十五年,留下了时代的可贵记录。蒋中正一生的政治生涯,跌宕起伏,虽说台湾时期最称安定,但小局面下,对内对外,依然波涛汹涌。撤退到台湾的蒋,最关怀的几件事,一是稳定局势寻求再起,故有党的改造、政治戒严、寻求接班人;二是念念不忘反攻大陆、“光复”故土,不仅坐而言,且起而行,直到1963年希望才告破灭;三是维系民国命脉,保有国际地位,故外交上亲美、巩固在联合国的代表权,成为每年耿耿于怀的大事。内政外交交错,政治案件往往因之迭起。其初,国民党内部派系、地域之见,仍时隐时现,化为权力之争,每见出招、接招戏码,CC派与政学系,见于1948年陈立夫、张群组阁之争;1963年陈诚、严家淦的下台与上台,也见“团派”与政学系的身影。1961年叶公超去职案,在蒋眼中,涉大不敬、“欺君”、“卖国”、抗命诸罪,内情扑朔迷离,经作者的分析,此事牵及中美间有关联合国代表权及外蒙入会案之交涉,对美外交第二管道的出现,加上叶公超洋派作风,辅以小报告的推波助澜,终造成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般人谈历史,看表面文章不难,要掌握内幕不易,作者于重要史事内情,每娓娓道来。读之于知人阅世增益颇多。

历史学者多深知,先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并由大事权衡历史关键问题为治史之道,大仁先生综论史事的典雅文字,正落在非易易的窍要论述上,此正见其智慧与才情。作者之所以有这套功夫,有家世的渊源,也有自修所得之涵养。大仁先生先祖性存(荀伯)先生,清末法政留学牛,曾与胡汉民、汪精卫等革命要人同学;其尊翁毅成先生在五四时期已崭露头角,活跃浙江学界,其后历任党政要职,留下的“从政工作日记”与口述历史,正足作者槲以为文的宝库。大仁先生个人才气不凡,高中时代众生懵懂时,他已有成熟文章面世;大学时代,与刘氏兄弟等,共享“上官鼎”笔名,引领众人进入武侠世界。1970年代的政论文章,分析时政,筹思振笔,发为时评,每见真情。待新世纪投入历史写作,以美国圣母大学数学博士,又读企管、电子计算器工程者,复见其文史根底之雄厚,不论史事论断、人物月旦,于公私夹叙中,有想像但逼真;于太史公笔法中,有感喟不失其公义,所谓智烛机先、谈言微中,发人所未发、见人所不见,尤使专业史家自叹弗如。

2007年蒋中正日记公开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学者趋之若鹜,个人因此连续三个暑假也附会风雅,得晤大仁先生。犹记当时每逢傍晚时分,多数同道聚集咖啡厅,海阔天空论议抄录日记心得,更且品评时政。大仁先生往往放言高谈,其丰富见闻,开阔眼界,纵论古今,谈笑风生,倾倒众人,而谈论史事之关键处,尤有肯棨之见。如今大仁先生以近几年来相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史事文字集结成书,虽为私家之作,但不可仅视为政坛秘闻。往事并不如烟,本书相关文字对现代史事提供之多元视角及精辟见解,于转型关键时期之历史,尤有见微知著之用,读者幸毋轻忽。爰以为序,并请大仁先生及前辈指教。

(吕芳上:台湾“国史馆”馆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