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舟的孩子》是一部小小说集。作者刘七平用细腻的笔触诠释“爱”“美”“梦想”“感动”等美好的事物,通过一个个篇幅短小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正能量和责任感。书稿文笔流畅,语言优美,境界很高,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适合广大青少年学生阅读。
《寻找舟的孩子》作者刘七平用细腻的笔触诠释“爱”、“美”、“梦想”、“感动”等美好的事物,通过一个个短小精悍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正能量和责任感。《寻找舟的孩子》中的故事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
老人和牛
老人蹲坐在田埂上,一边吧嗒吧嗒地抽着烟,一边注视着不远处的一头老黄牛。
老黄牛埋头吃着草,不时抬头望一望身旁的小黄牛。
小黄牛不满半岁,三心二意地吃着草,这儿嗅嗅,那儿闻闻。这时,一头和它差不多大的小黑牛朝它走来,身后跟着一头黑母牛。小黄牛来到小黑牛跟前,亲昵地嗅着小黑牛的身体,像兄弟一般亲昵。黑母牛忽然用牛角顶小黄牛,吓得它赶紧往老黄牛身边跑。老黄牛冲过去,和黑母牛角斗起来。
“去!老东西!”老人大喝一声,连忙跑过去,用鞭子把黑母牛赶走。
黑母牛打不过老黄牛,识趣地带着牛崽,朝山脚下的溪边跑去。
第二天清早,老人也趟过了这条小溪。他沿着一条山间小路,把老黄牛赶到了山的那一边。山的那一边还是山,山谷是一块块荒地,没种庄稼。人们把牛赶到山口后就把牛绳解开,让牛自由吃草,然后当日天黑前来这里寻牛。有些牛吃饱后会自己走到山口,等候主人的到来;还有些牛却流连其间,往山谷深处进发,需要主人进山寻找。老人的老黄牛一向老实,属于前者。可今天是个例外,直到夕阳下山了,老人在山口也没看见老黄牛的影子。
“一定是小黄牛捣乱,不肯回家。”老人一边往山里走,一边嘀咕道。
走了很远的山路,老人还是没找到老黄牛。天已经黑了,老人还不甘心回家,直到儿子拿着手电筒来迎接,他才不情愿地往回走。
第二天上午,老人又独自进山寻牛。烈日当空,老人已是满头大汗,却还没看到牛的影子。老汉沿着牛的脚印往前找,终于在一个不高的山涧找到了老黄牛。它正卧躺在小黄牛身边,舔舐着它的额头。 “小家伙,谁叫你乱跑,一定是跌下去后爬不上来了吧。”说着,老人把小黄牛抱了上去。老黄牛纵身一跃,也跳到了路边。
老人在后面赶着牛往回走,脚步像路边的山泉一样轻快。走累了,老人把老黄牛系在一棵大树下,吧嗒吧嗒地抽着烟。凉风拂过,老人身子一激灵,惬意极了。
老人瞅了一眼天边的云层,把烟头扔在一边,急忙起身往回走,边走边嘀咕:“这天气,说变就变,要下雨了。”
果然风云突变,电闪雷鸣。老人赶在下雨前回到家,把牛赶进了牛棚。这时,几个小伙子往山里跑,一边跑一边喊:“山里着火了,快救火……”
事后老人才知道,自己刚才歇息的那棵大树附近着了火。林业局派人到现场调查,发现了一个没抽完的烟头。
因为有目击证人,老人一时成了纵火嫌疑犯。儿子生气地说“早就让你别养牛了,现在都是机械化操作,还有几户人家用牛耕田啊……现在倒好,你成嫌疑犯了,都是养牛给害的!”
“不是牛的错!我也没放火!”老人的火气也上来了,大声说道,“不是说可能是雷电引起的火灾吗?”
“现在谁说得清啊!反正以后你别养牛了,回头我就把牛卖了。”儿子摔门而出,扔下一句话,“老顽固!”
“你敢!”老人愣在原地,气得身子直发抖。
事后证明,老人是清白的。老人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儿子趁他不在家,悄悄把老黄牛和小黄牛卖给了镇上的牛贩子。当晚,老人痛骂了儿子一顿,不吃不喝。一夜没睡。
第二天清早,老黄牛拖着一段扯断的牛绳,自己找回来了,身旁跟着疲惫的小黄牛。
老人搂着老黄牛哭了半天,然后给它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大餐。
儿子见状,坚持要把牛送回去。老人举起手中的牛鞭,大喊道:“你试试!把钱给人家送回去,道个歉,现在就去!”
儿子站着不动。老人的嗓门更大了:“快去啊。你再敢把牛卖了,干脆把我也卖哕!再不行,咱就分开过日子,井水不犯河水……”
儿子不忍心听下去。其实儿子也知道,自从母亲去世以后,父亲就把牛当成了亲人,当成了命根子。
儿子进屋推出一辆蓝色摩托车,朝镇上急速驶去。
P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