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润林编著的《动物学》是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前提下,在比较了国内不同版本动物学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动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将讲义内容系统化的结果。全书由绪论和28章组成,对迄今为止所有的动物门类分别给予了介绍。读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取舍。考虑到当今各有关高校所设专业和课程在学时上的差异,本书以动物演化为主线条,本书在阐述各门类动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方面,根据各类群动物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有的分开介绍,有的汇总说明,其目的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避免重复。本书在全部无脊椎动物门类介绍后,单列一个独立的章节对无脊椎动物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脊索动物门后也有类似的总结。
徐润林编著的《动物学》是由编著者借鉴国内外动物学新近文献资料和相关教材,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编写而成。全书南绪论和正文28章组成,选用了目前最新的分类体系,以动物演化为主线,在强调结构与功能适应性的前提下,介绍了各门类的结构特点;兼顾到应用方面的需要,各类动物的生态与地理分布以及资源利用等也给予了介绍。书中设两个章节分别集中比较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结构特点及演化关系。每章后均附有思考题,供读者在阅读时参考。各章及正文后列出了主要参考文献,供读者对感兴趣的内容检索阅读。
《动物学》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动物科学、医学、农学、养殖、海洋生物学以及环境保护等专业以及相关的专业人员参考。
绪论
第一节 生物的分界与动物界
第二节 动物学及其分科
第三节 动物学发展简史
一、西方动物学的发展
二、我国动物学的发展
第四节 研究动物学的目的和意义
第五节 动物学的研究方法
一、描述法
二、比较法
三、实验法
第六节 动物分类的知识
一、分类依据
二、分类等级
三、物种的概念
四、动物的命名
五、动物的分门
拓展阅读
思考题
第一章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第三章 中生动物门及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第四章 多孔动物门(Porifera)
第五章 刺胞动物门(Cnidaria)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第七章 纽形动物和环口动物
第八章 线虫动物门(Nematoda)
第九章 轮虫动物门(Rotifera)
第十章 其他原腔动物类群
第十一章 环节动物门(Annelida)
第十二章 与环节动物有关的其他小门类动物
第十三章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第十四章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第十五章 缓步动物、有爪动物和五口动物
第十六章 腕足动物、外肛动物和帚虫动物
第十七章 毛颚动物与异涡动物
第十八章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
第十九章 半索动物门(Hemichordata)
第二十章 无脊椎动物门类的比较与演化
第二十一章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第二十二章 圆口纲(Cyclostomata)
第二十三章 鱼类
第二十四章 两栖纲(Amphibia)
第二十五章 爬行纲(Reptile)
第二十六章 鸟纲(Aves)
第二十七章 哺乳纲(Mammalia)
第二十八章 脊索动物各类群的比较与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