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风马旗早已超出单纯风景、单纯宗教、单纯祈福的意义,而是,将真、善、美铺陈在朴实无华的大地上,在吟唱着一首人性走向佛性的生命颂歌。
柴庆春、萧先太编著的《最美藏地时光》涉及西藏、四川、甘肃、青海等藏区的自然人文风光,精选专业图片200余张,以故事为主线,文字精彩生动,文图结合,带给你独特的美的体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最美藏地时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柴庆春//萧先太 |
出版社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藏地风马旗早已超出单纯风景、单纯宗教、单纯祈福的意义,而是,将真、善、美铺陈在朴实无华的大地上,在吟唱着一首人性走向佛性的生命颂歌。 柴庆春、萧先太编著的《最美藏地时光》涉及西藏、四川、甘肃、青海等藏区的自然人文风光,精选专业图片200余张,以故事为主线,文字精彩生动,文图结合,带给你独特的美的体验。 内容推荐 穿越藏区,大雪纷飞的东达山,游牧帐篷中飘来酥油茶的芳香;桑耶寺蔚蓝的天空中飞过来的生灵,还有东流而去的雅鲁藏布江;在道孚藏族民居,老人讲述我们并不熟悉的陈年往事;徒步行走在波密的原始森林和湖泊,迷了路,摔了跤,终于见到人烟。 柴庆春、萧先太编著的《最美藏地时光》是一本以读图为主的藏地旅行休闲游记,《最美藏地时光》涉及西藏、四川、甘肃、青海等藏区的自然人文风光,精选专业图片200余张,以故事为主线,文字精彩生动,文图结合,带给你独特的美的体验。 目录 在转场的日子里 阿里转山 丹巴处处美人谷 “孜廓”路上的嫣然一笑 同仁六月会 德格印经院 川西高原上的喇嘛运动会 郎木寺辩经 东达山,七月飞雪访藏家 拉萨的隐秘时光 青朴修行地 强巴林寺的早课 道孚民居 等候活佛 云深不知处 雪顿节晒大佛 然乌湖畔 塔顶阳光 无言的感动 大金川深处 扎什伦布寺之外 热贡艺术的殿堂 夏河的纯真少年 九曲黄河岸 桑耶古寺的午后 珞巴村的年轻人 罗布林卡看藏戏 试读章节 那次,经过半天一夜的班车颠簸,我在凌晨4点多抵达了阿里地区冈仁波齐峰脚下的塔钦村,寻一间旅馆蒙头大睡直到午后。第二天清晨,随着那些虔诚的信徒,我踏上了漫漫转山路的第一步。清晨的光线柔和美妙,回望纳木那尼,一抹浅红的云雾缭绕在山峰之上。最初的徒步也是轻松惬意的,边走边拍照,转山小道上投射出自己长长的身影。背着大包袱拎着暖水瓶的藏民在前面走得飞快,叩长头的同胞则双手套着木板,三步一叩首。他们要走多久呢?这样一队队人马让我感觉转山之路并不寂寞,扛铺盖卷的,背登山包的,拎编织袋的,叩长头的……转山道上,我们同样平等。 一个小时左右,到达第一个神山礼拜台,这里只能看见冈仁波齐小小的顶端。经幡猎猎飘舞,藏民都停下来念经祈祷。天气好得出奇,神山上没有一丝云雾,峰顶白雪皑皑,闪闪发亮。 午后时分,坐在路边石头上吃过简单干粮,继续前行,阳光越发炽烈,山体荒凉干燥,经过德斯西方礼拜台、两头磐、释迦牟尼脚印等一些传说中的典故之地,终于到了芝热寺。这里面对神山北壁,又被称为“恰擦岗”——信徒在这里可以向神山进行五体投地的朝拜和许愿。 当晚投宿芝热寺。傍晚时分,大家聚在招待所旁的小卖部,那里有温暖的炉火和热情的藏民。小卖部的师傅不停地把牛粪添加到火炉上,不停地给大家的水杯续水。转山的藏民手捏糌粑,喝着酥油茶和啤酒,还啃着泡椒凤爪,乐呵呵跟大家一起聊天。 翌日清晨不到7点起床,喝几口热水,啃两个面包,天还没亮就匆匆出发。在漆黑的暗夜中,一行人马完全凭着感觉前行。走着走着,突然感觉漆黑的夜幕变得深蓝继而逐渐发亮发白,对面一直黑暗的山顶有了亮光,而另外一边的天空也染上一丝绯红,我突然意识到,神山就要亮了!静静坐在路边守候,仅仅几分钟时间,天空逐渐发红发亮,金色的阳光照射在冈仁波齐的金字塔顶端,然后从顶端一点点往下移动,白色积雪逐渐变黄变亮,直到整座山头完全笼罩在一片金色之中。我屏住呼吸,一点不能言语,忘掉一切思想,唯有机械地按下相机快门。 亲历日照神山的好运让我精神振奋,力量倍增。接下来的路段是一片荒凉的山坡,小路两旁怪石嶙峋,满山坡到处是各式各样的衣服和布条——藏民们认为,这样代表着一次象征性的死亡,留下一滴血、一束头发或一件衣服,就表示告别过去的苦难,开始新生。在幽蓝晨曦的笼罩下,这面山坡显得异常神秘和诡异。 卓玛拉山口,海拔5700米,是整个转山途中最具挑战性的垭口。远望山口的经幡,仿佛路程并不太远,可是这一段道路海拔升高,坡度渐陡,每走一步仿佛都背了沉重的包袱,气喘吁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往上挪动,终于在一个小时后顺利到达垭口。满山的经幡让人震撼,对面山顶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那一刻,我的心里有些激动。 没作过多停留,沿一条狭窄陡峭的碎石小道下山,碧绿如玉的托吉错(慈悲湖)静静躺在谷底另一侧。下到平地,前方出现一段突兀的白色冰川,那样静静躺在乱石路上,就算有刺眼的阳光照耀,依然显得如此寒冷料峭。我以为已经走下垭口,没想到最难走的路还在前面。前方坡度陡降,几乎无法称之为路,全是很小的碎石,滑溜难行,只有顺着前人的足迹,身体呈半蹲姿势,一步一步从坡顶滑到底部。每一步都走得胆战心惊,稍有不慎就会摔倒滑下坡去。终于顺利到达谷底,看见了平坦的河谷和小路,河边小桥旁扎有几顶帐篷,这就是传说中又一处帐篷客栈了,歇脚的藏民在里面喝着热热的酥油茶。 前方路远,不敢多加停留,接下来是一段遥远漫长的平路。没有垭口和陡坡度,可就是这段路,却是总共55公里转山路中最让人绝望和崩溃的部分。道路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完全不知道走了多远,我的双腿只能机械迈动,走得精神完全崩溃。直到再次转上一道山脊,能够遥遥望见前方温婉秀丽的纳。木那尼,精神才为之一振,我知道,塔钦不远了。又花了大约半小时走完最后几公里,终于在下午6点疲惫地回到圣地宾馆。 回想转山的两天,除了艰辛,更多的却是一种幸福的满足感。为什么要去转山?我认真地想了想,发现自己仍然无法给出准确答案。有一些事情,直到你老了那一天,或许才会明白,年轻的时候没有去做,以后就再没机会做了;或者,其实真的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理由,仅仅就是那么简单:因为,山就在那里,我享受这样累并快乐着的过程。 P25-27 序言 那一刻,我听到了心灵的回声 有朋友曾问我,在藏区最让你感动的瞬间是什么? 不知为什么,尽管让我感动的人和事是那样的多,而那一刻我脑海中浮现的,只是雪山下五色风马旗“扑啦啦”被风吹动的画面。 藏族同胞认为,印满经文的风马旗,经过风的吹动,可以把敬畏神灵和祈求护佑的美好愿望,吹送给上苍神灵。风马旗每被风吹动一次,就等于诵读经文一次,人们的虔诚祈福就会传达给神灵。 蓝天白云下,皑皑雪山放出耀眼的光芒,放眼望去,看不到任何被世俗沾染的迹象。四周一片寂静,只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高原的风忽然吹来,身边的风马旗发出“扑啦啦”的声音。那一刻,我好像听到了心灵的回声。 久居城市,终日忙碌,我们已经忘记了倾听心灵的声音;高楼林立,压缩了生存的空间,也压缩了心灵的世界;车辆飞驰,加快了生活的节奏,也忽略了心灵振动的频率;步履匆匆,要快点赶到下一个目的地,而心灵却失去了方向;偶尔驻足,片刻喘息,还没有来得及炫耀,又被人群裹挟着卷入物质的洪流。 于是,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出游,走向西部,走向藏区。在藏区旅行,总是充满美好的记忆:大雪纷飞的东达山,游牧帐篷中飘来酥油茶的芳香;桑耶寺蔚蓝的天空中飞过来的生灵,还有东流而去的雅鲁藏布江;在道孚藏族民居,老人讲述着我们并不熟悉的陈年往事;徒步行走在波密的原始森林和湖泊,迷了路,摔了跤,终于见到人烟时的内心狂喜…… 在众多美好的记忆当中,我最感动的瞬间还是风马旗被风吹动的那一刻。因为那一刻,我懂得了:藏地风马旗早已超出单纯风景、单纯宗教、单纯祈福的意义,而是,将真、善、美铺陈在朴实无华的大地上,在吟唱着一首人性走向佛性的生命颂歌。此刻,我的耳边,又响起仓央嘉措的吟诵: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瞬,我飘然成仙,不为求长生,只愿保佑你平安的笑颜;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歌,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日,我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能与你相遇……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