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俾斯麦的一生(尘封信札背后的真相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乔纳森·斯坦伯格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俾斯麦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天赋又最矛盾的政治天才,他与拿破仑并肩而立,与希特勒一脉相承,《俾斯麦的一生(尘封信札背后的真相上下)》(作者乔纳森·斯坦伯格)全景再现这位天才政治家的一生,注重从思想轨迹方面解读他的内心世界。

对俾斯麦生活细节的叙述生动再现了他的性格特点,窥见其 “铁血”面具下温情的一面,同时更注重从历史细节解读其惊世骇俗的政绩,让我们看到人类在运用权力时极度展现的个性有多么伟大,又有多么不幸。

《俾斯麦的一生(尘封信札背后的真相上下)》囊括了有关俾斯麦的所有资料,有亲人、朋友、敌人的记录,当时的媒体资料,俾斯麦本人的作品集,如《思考与回忆》等,甚至许多见过俾斯麦的名人,如英首相迪斯累利等的回忆录。

内容推荐

《俾斯麦的一生(尘封信札背后的真相上下)》是根据俾斯麦本人以及他的朋友、对手和共事者的回忆写就的,将有关俾斯麦的正史记载和引人入胜的个人轶事结合起来,成就了这本一流水准的传记。

《俾斯麦的一生(尘封信札背后的真相上下)》(作者乔纳森·斯坦伯格)透过俾斯麦的性格分析,全面介绍了他从步入政坛到大权旁落半个世纪的政界生命轨迹。展现了俾斯麦如何一手造就德国的政治风气——这种以顺从独裁、厌恶妥协和极端保守的反现代主义为特色的政治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俾斯麦下台后几十年间整个国家的灾难。借此,作者间接指出了当代竞争性威权主义政权的发展前景。通过德国这个例子,他提醒人们需要密切关注的重点,是处在权力顶端的精英阶层放松权力控制的意愿,而非新兴阶层的固有属性。

目录

前言 俾斯麦的“自御” 001

第一章 生为普鲁士人的意义 001

第二章 “疯狂的容克” 019

第三章 政坛新秀 069

第四章 外交官生涯 115

第五章 没有谁可以取代他 153

第六章 “我打败了他们!战胜了所有人!” 195

第七章 统一德意志 277

第八章 衰落之初 335

第九章 “死犹太佬”的客房 389

第十章 大权旁落 461

结语 他给德国留下了什么 505

编后记 521

试读章节

1815年3月20日,俾斯麦来到这个世界的12天前,拿破仑逃离了圣赫勒拿岛,私自结束流放,回到巴黎。他所到之处,犹如被施加了魔法,拿破仑帝国起死回生。一年前,战胜拿破仑的同盟国才宣判了这个帝国的死刑。1815年6月18日,滑铁卢之战为一场帝国复兴的春秋大梦画上了句号,但对整个欧洲、也包括俾斯麦所在的普鲁士而言,拿破仑带来的影响还生生不息。拿破仑传播并推行了法国大革命的法律与政府管理,这是历史为俾斯麦留下的第一笔遗产。

俾斯麦家族庄园所处的谢恩豪森地处邦联小国勃兰登堡。这个小村镇怎样先后成为普鲁士王国和德意志帝国的核心?倒不是因为那里自然资源丰富。克里斯托弗 克拉克(Christopher Clark)在他的作品《铁血王国》(Iron Kingdom)中精彩地展现了普鲁士的历史,其中这样描绘俾斯麦童年的生活环境:

这里没有任何显眼的地标。流经此处的都是缓缓蜿蜒的溪流,没有莱茵河与多瑙河那么雄壮。森林的树种比较单一,大部分生长着桦树与冷杉……“沙地”、平坦、“沼泽”和“未开化地带”这些词语反复出现在早期对这里的描述中。即使是对它最顶级的溢美之词也少不了这些老套的说法。勃兰登堡境内的土地大多贫瘠,有些地区含沙太多,土质疏松。在这样的环境下,树木无法生长。

这样一个没有发展前景的小邦国能在欧洲最强大的王国里占据核心位置,这全都有赖于1640年至1918年统治这里的君主。他们最突出的共同点是长寿。在那个时代,继任最高权力的宝座潜伏危机,君主突然的死讯就可能让一个进入现代化初期的国家失去稳定。霍亨索伦家族把持的王室存活了下来。“大选侯”腓特烈 威廉一世1640年至1688年在位,腓特烈大帝的统治时期是1740年至1786年,1797年至1840年的君王则是威廉三世。而俾斯麦毕生效忠的普鲁士国王及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威廉一世从1861年起君临天下直至1888年,终年91岁。霍亨索伦家族统治的平均时间是33年。这个王族不但寿命长,也在法国大革命以前的几个世纪里推出了两位最有能力的君王:“大选侯”与腓特烈大帝。后者或者是统治现代国家最贤能的国王。

1688年,“大选侯”驾崩。他留下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度,当时现役士兵3万多人。腓特烈大帝的父亲腓特烈 威廉一世(1713-1740)是所谓的“军曹国王”。他统治期间,普鲁士的军队规模扩大到8万人。这位国王是虔诚的加尔文教徒。他会坚决打击那些没有正确传道的牧师。但腓特烈 威廉二世,也就是腓特烈大帝(1740-1786)从军事与民事两方面改变了父亲统治的影响。他是天生的王者—既是胜利的统帅、启蒙的君主,也是哲学家和音乐家。他的遗产在普鲁士此后的历史长廊中熠熠发光,俾斯麦继承的正是他的普鲁士。腓特烈大帝明确规定,只有贵族才适合发号施令。而俾斯麦的出身—拥有普鲁士土地的阶层是提供服务的贵族。这个阶层垄断了军队和政府部门的高层机构职位。腓特烈大帝在他的“1752年政治信仰”(Political Testament of 1752)中这样声明:

(普鲁士贵族)为自己效力的国家献出了生产的产品,奉献了生命。他们的忠诚与美德赢得了所有君主给予庇护。帮助那些已经变得贫穷的贵族家庭保留土地所有权是(君主的)一项责任。这样的国家就无需畏惧内讧与叛乱……这个国家发布政策的一个目的就是维护贵族阶层。腓特烈大帝应该回报国内贵族,他知道该这么做。仅以冯 克莱斯特(vonKleist)一个家族为例。腓特烈大帝在任时发起的战争之中,单单1756年至1763年的七年战争就使这个家族的30位成员捐躯。而他们不是唯一做出如此牺牲的家族。P2-3

序言

奥托·冯·俾斯麦缔造了德国,但从未统治它。他曾是三位皇帝的臣子,却没有任何一位帝王可以随时解除他的职位。1890年3月,有一位皇帝这么做了。那一次,俾斯麦的公开讲话缺少了所有我们通常称之为魅力的特质。而就在1878年9月俾斯麦个人权力与名誉达到巅峰的时候,当时的一家报纸《施瓦本商业之神》还这样描绘俾斯麦在德国国会的一次讲话:

……

而这位“未来的历史学家”可能对此只会部分表示同意。以上是霍尔斯坦1906年后写下的文字。那时他还孤身一人,身为高级公职人员,他受到制定外交政策的机构所迫才如此怨愤。霍尔斯坦对德国国情及所处环境深感绝望。他从1861年起认识俾斯麦,一直很熟悉对方,曾经爱戴俾斯麦。即便如此,这位未来的历史学家也必须承认,俾斯麦已经变得粗俗,霍尔斯坦发现其他人也意识到了这点。但在外交事务方面,我认为,俾斯麦从未像他通常处理国内事务那样——丧失理智,怒不可遏。在外交领域,他变成了囚徒,受制于自己无法控制的那些力量,但又可以完全理智地行动,始终尽其所能仔细地处理事务。这位外交高手从未丢下自己的看家本领。国内事务方面,虽然俾斯麦在引进现代事故、残障与老人保险系统期间也显示出睿智与远见,但又因为他个人对社会主义的恐慌与仇恨蒙蔽了双眼,无视其他的社会问题。在开始回顾俾斯麦的人生经历之时,笔者与读者都不应过早地判断霍尔斯坦的指控是否公正,而应承认我们必须面对一位人类史上最有趣、最有天赋又最矛盾的人物。

后记

俾斯麦作为史上一位最伟大的政治人物,为他作传者可以列出一串长长的清单,赫赫有名者甚众,埃里希·艾克、A.J.P.泰勒、维尔纳·里希特、埃德加·福伊希特迈尔、爱德华·克芮恩克肖、奥托·弗兰兹、罗塔·伽尔等,其他与俾斯麦有关的专著还有几十本,滨州大学凡·派特图书馆列出了20l部标题中含有“俾斯麦”的作品。

这本传记是根据俾斯麦本人以及他的朋友、对手和共事者的回忆写就的,将有关俾斯麦的正史记载和引人人胜的个人轶事结合起来,成就了这本一流水准的传记。透过俾斯麦的性格分析,全面介绍了他从步入政坛到大权旁落半个世纪的政界生命轨迹。展现了俾斯麦如何一手造就德国的政治风气——这种以顺从独裁、厌恶妥协和极端保守的反现代主义为特色的政治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俾斯麦下台后几十年间整个国家的灾难。借此,作者间接指出了当代竞争性威权主义政权的发展前景。通过德国这个例子,他提醒人们需要密切关注的重点,是处在权力顶端的精英阶层放松权力控制的意愿,而非新兴阶层的固有属性。

因本书更多地是从史料出发,并且涉及到很多历史细节,对于没有标准译法的人名、地名和专有名词,编者均保留其原文并加以括注,因原文有长达数百页的参考文献和注释,过于冗长,此次编校过程中给予删除,如有读者参阅,请发邮件至sdsjshiysanbu@sina.cn,编者会及时给予回复。校书如扫落叶,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0: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