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儿童文学领军佳作(小说卷2)/儿童文学典藏书库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李秋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儿童文学》领军佳作(全5册)——领中国儿童文学前行之路,汇百万大刊十年精品之作;镌刻感动、承载经典、照亮心灵、守护童年。

《儿童文学》(上)的“文学佳作”栏目是该刊主打栏目。所刊作品故事精彩、文辞优美、想象丰沛、意蕴丰厚、耐人寻味或贴近时代,生动活泼,深得当代少年之喜爱:或构思独具匠心,风格独树一帜,试独领创作之先河。李秋沅等著的《儿童文学领军佳作(小说卷2)》所收作品均出自“文学佳作”之栏,融审美、思想、故事为一体,代表着当下原创中国儿童文学的最高水准。

内容推荐

《儿童文学》杂志的“文学佳作”栏目是该刊主打栏目。所刊作品故事精彩、文辞优美、想象丰沛、意蕴丰厚、耐人寻味。或贴近时代,生动活泼,深得当代少年之喜爱;或构思独具匠心,风格独树一帜,试独领创作之先河。

《儿童文学领军佳作(小说卷2)》集合了自2001至2010年这十年间在《儿童文学》上“文学佳作”栏目中刊登过的优秀小说作品,融审美、思想、故事为一体,代表着当下原创中国儿童文学的最高水准。既是一次《儿童文学》对文学佳作的整理和回顾,也是回馈给长期以来支持《儿童文学》的读者一份文学大礼。

《儿童文学领军佳作(小说卷2)》由李秋沅等著。

目录

茗香

狗、狗、狗(三则)

能行走的野豆角花

想变成云朵的绵羊

拴秧儿

水字兰亭序

猫王

王老师

山羊妈妈

绰号时代

哑树

紫云英

这一刻,是无言的辉煌

我和吵架王

再见,老王家的狗

瓷变

护林员的春天

最后的狼群

病毒,正在扩散

当时光流逝

古琴操

报告文学

颤抖

沉默

契约

雪峰绝顶展英姿

灵儿的翅膀

试读章节

茗香

◎李秋沅

木棉岛人都叫她番婆。

番婆不是木棉岛人。她做姑娘时是岛外李庄上有名的美人,祖上出过翰林,番婆从小住的是祖上留下的李家大院。大院破落了'风光就如窗棂上的漆木雕花般褪了色,但是院内孩童的读书声却不曾断。她十八岁做了木棉岛上东鹰布店老板番仔洪的续弦,番仔洪是南洋客,娶了她不久,没留下—儿半女,便得了暴病一命呜呼。番婆孤零零地将自己藏进木棉岛上的番仔楼,一晃十几载。

李庄的饥馑从我出生前就开始了。吃野菜汁长大的我,满四岁了还站不稳。

一天,母亲塞给我一个番薯,泪汪汪地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吞下。

“妈妈,还要。”成天吃刺苋和猪母菜充饥的我,拉着母亲的衣襟讨。母亲蹲下来,用冰凉凉的脸贴着我的脸说:“乖孩子,舅舅带你去番婆家,番婆那里有好吃的东西吃。”我欢喜地呵呵傻笑,牵着舅舅的手,让他带我走。舅舅把我放进箩筐里,担着我走。走出了老远,母亲突然追了,上来,抱着箩筐里的我哭,眼泪鼻涕滴滴落下'啪哒哒糊了我一身。舅舅吼了她几声,担起我,快步往前。我哇地哭了,看着舅舅脚下扬起的尘土隔开了我和母亲。母亲的身影越变越小,小成了一个点,融入黄土道里。

舅舅把我担进了木棉岛上的番仔楼,番仔楼里的番婆托人从李庄抱个女孩过来养。

“叫什么名字?”她走近我,抚着我的头问,一袭墨绿的生丝旗袍满了我的眼。

“阿宁。”我脆生生地答,“我要我妈妈。”

“乖女不怕,妈妈让婆婆来陪你。快,叫婆婆。”一股淡淡的清香覆住我,番婆蹲下身,拉住我的手,对着我笑出了一口齐整的白牙。她并不老,三十来岁模样,却硬要让我叫她婆婆。

“婆婆。”我怯怯地看着眼前这个脸盘白净得像天上月亮的女人,声音在喉咙里打转。

番婆递给我一块我从来没见过的、黄灿灿的炸米糕,我头也不抬地吃了。待我吃完,回过神来,舅舅也不见了。

我成了番仔楼里的孩子。

四岁的我,才刚能分辨梦境与现实。突然之间,四岁前的真实就虚化作一场梦,母亲的脸,母亲的微笑,母亲的哭泣,藏进了梦里,就再也走不出来了。

番仔楼用一道雕花铁栅栏隔开了楼里楼外。栅栏内,有满园紫的鸢尾、白的茶花、粉的月季,有干完了活、捧着副茶具泡茶的花工林叔,有在楼内忙前忙后收拾的林婶,有临窗研墨作画的番婆。栅栏外,是我所不熟悉的另一番天地:邻家的孩童嬉闹着,隐约听得见后山上英华中学里学生的出操声。黄昏时分,番婆拉着我的手,开了院门出外散步。我们时常遇到放了学的英华学生,戴着白帽,穿着白衫黑裤的学生制服,夹着书本,神气十足,还时常会迎面遇到一位身材颀长、俊朗斯文的先生。他见了番婆,总客气地停下寒暄,寒暄过后,侧身让我们先行。走了老远,回头还见他站在原地。

“那是英华中学的李先生,学问十分了得。和番婆一样,精通书画。听说,原也是你们李庄的,后来去了日本留学……”林婶这么对我说,“其实,他和你番婆倒是天造地设的—对。唉……”

“少胡说。”番婆突然冒了出来,慌忙打断林婶的话。

年幼的我弄不明白自己怎么突然就身处这么一群人之中,我曾愣愣地看着番仔楼里满园紫色的鸢尾,看着番婆的笑脸,陷入困惑之中:是否我还在梦中?梦醒后,他们又将突然消失,把我抛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园子里去?

番婆好丹青,自幼习琴学画,到了木棉岛后,笔耕不辍,画的水墨画在岛内颇有名气。虽然番婆在洪老板去世后,深居简出,但名声在外,求画者依旧络绎不绝。但这往来的人中,从未有李先生。印象中的李先生,总那么孤零零地站在我们身后,默默地目送我们离去。

那时,来番仔院求画的人中,有一位周先生,是木棉岛《鹭声报》的记者。周先生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文质彬彬,求画时,毕恭毕敬。得了画后,总是深鞠躬,低首至腰。林婶笑他的鞠躬可做学生样本,背后称他为“样板周”。番婆阅报,最喜读“十步”的艺评文章。“十步”的观点独到,文风犀利老辣又不乏幽默,古今中外典故信手拈来,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令人拍案叫绝。后番婆不经意得知,“十步”居然就是那位举止古板、礼貌周到的周先生,大跌眼镜。

从此之后,周先生与周太太就成了番仔楼里的常客。周太太也好丹青,周先生常携着娇小温和的周太太,同来番仔楼,他们就坐在园中的石桌前泡茶。茶香四溢间,周先生滔滔不绝地谈论世界局势,激昂澎湃。而周太太和番婆早寻了借口,上楼欣赏番婆收藏的字画去了。番婆并不关心世界局势,只要战事不打到木棉岛来,她能安心喝茶作画就好。周先生的忠实听众往往就是我和林叔林婶,我们三个睁大了眼睛听他说德军与英国人打仗,日本又和德国结盟。

P1-3

序言

文学佳作的魅力

徐德霞

在许多人的眼里,《儿童文学》作为一份品牌刊物,不是因为它有每月100多万的发行量,而是因为它始终如一坚持纯文学的品质,恪守文学艺术之本,不媚俗,不跟风,有定力,有追求。创刊50年来,发表了数以万计的文学佳作,培养了几代儿童文学作家。

今天,我们把近10年来该刊“文学佳作”栏目里的作品结集出版,目的也是为了将这些优秀作品更好地传承下去。

“文学佳作”栏目开设于1992年第1期,至今整整20年,始终是《儿童文学》最重要、也最夺人眼球的头牌栏目。

常言说,文如其人,其实刊物也如人,不同的刊物有不同的品性。如果把栏目比作人的骨骼,那么作品就是血肉,因此作为办刊人的我们才格外注重作家与作品,精心设置了“文学佳作”栏目,目的就是以最关切的姿态,最佳的版面位置、最有力的推介手段,将最好的作品推荐给读者。

《儿童文学》一贯坚持在稿子面前人人平等。“文学佳作”栏目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不论长幼、不分体裁和题材,只要初审、复审、终审都认为是当下最好的作品,就可以放在这个首位栏目中。限定优中选优,每期只选用一篇,至多两篇,配作者介绍、作者感言和作品小析,以有限的版面,全力推荐作家与作品。这一形式也坚持了20年。

作家们常常感慨,在《儿童文学》杂志上发表作品不容易。因为它的历史、它的地位、它的影响力等等因素,在这份刊物周围聚集了老、中、青、少,数百位、甚至近千位作家,能在该刊上发表作品确属不易,再从中拔出一两篇作品上头条,真可谓是优中选优、精品中的精品了。

翻检20年该栏目中所发作品,不仅小说、童话、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各色品种齐全,就作者来说,有享誉全国的名家、大家,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小作者;有年长八旬的老作家,也有十二三岁的少年;有屡上该栏目的成熟作家,也有崭露头角的新人,真可谓百舸争流,百花斗艳。今天我们将这些年来该栏目的作品一一集齐,组成一道文学盛宴,真诚地奉献给广大读者。

《儿童文学》设立“文学佳”栏目,其意义也不仅仅是收获了一大批优秀作品,而是在全国儿童文学作家心中搭起一座高台,凡是写作者无不想攻上这座高台,无形中也促进了创作的繁荣与发展。另外《儿童文学》“不拘一格降人才”“稿件面前人人平等”的作风,也为无数年轻作者实现文学之梦提供了机遇和平台。不知有多少年轻作者,因为在该栏目上发表了一两篇作品后,即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关心与培养,走上文学之路,并由此改变命运。该栏目使一大批年轻作者脱颖而出。

我们说:经典是永恒的。佳作距离经典也许还有_定距离,但佳作是有魅力的。今天重温这些作品,很多作品还会让我们心里怦然一动,为其感动,为其落泪。也许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如陈年佳酿,时间越久其味越香越醇厚,因为还有我们初读这篇作品时的一份心情勾兑在其中。

品品吧,这杯老酒。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9: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