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千年帝都物聚万代(上下西安博物馆漫步)/陕西博物馆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赵荣
出版社 陕西旅游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中国博物馆的里程碑

虽然早在商代我国就出现了类似博物馆的机构,但是作为特殊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以及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实际上起源于欧洲,直到鸦片战争以后才作为“开民智”的重要举措引进到中国。在百年来的风雨历程中,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几经兴衰。其间,有一座博物馆是应该被人们特别记住的,那就是以原陕西省博物馆藏品为基础,于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开放,被誉为“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博物馆”以及“中国博物馆走向现代化标志”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说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就必须提及建于1944年的陕西省博物馆和已故的周恩来总理。

1944年6月,为保存国有文化、激发民族意识、促进学术研究,当时的陕西省政府利用西安碑林、西京图书馆所藏的历史文物、西安民教馆的工艺陈列品和前陕西考古会收藏的各种文物,成立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址设在西安碑林,负责对全省各地所有史迹文物进行调查、保护、征集、修复,同时兼管碑林前孔庙,这是现代在陕西成立的第一座省立博物馆。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被陕甘宁边区政府接收。1950年5月,归属西北大区管理,改名为西北历史文物陈列馆。1952年1月,又改称为西北历史博物馆。1955年6月,由于西北大区撤销,西北历史博物馆又归属陕西省政府管理,馆名也改定为陕西省博物馆。1963年,新建的西安石刻艺术室正式对外开放,从此,历史陈列、石刻艺术和碑林就成为陕西省博物馆的三大常设陈列。

随着陕西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陕西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已达数十万件之多,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与此同时,藏品丰富但场地狭小、展示环境差等问题也日益困扰着博物馆。早在1961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陕西省博物馆视察时就感叹:“碑林拥挤,空间太小,光线太暗,看起来不方便。”1973年6月20日,周恩来总理陪同越南民主共和国总理范文同再次来到陕西省博物馆参观后,有感于陕西作为十三朝古都的特殊历史地位以及丰富的文物遗存,感到当时的陕西省博物馆展厅狭小、库房黑暗潮湿,当即对陪同的陕西省委负责人说:“陕西文物很多,展室狭小,在适当的时候,新建一个博物馆。”并且明确指出,新建馆的馆址可选在大雁塔附近。

从1977年开始,筹建新馆被视作实现周恩来总理的遗愿被正式提上了日程。当时的国家计委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将新馆建设列入了国家基建项目。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把陕西历史博物馆新馆工程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1.44亿元。1986年11月28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工程正式奠基,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开放。至此,周恩来总理的遗愿终于得以实现。

作为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新建成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无论在建筑功能、陈列展示还是文物收藏保护技术和

唐风古韵

在当今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博物馆,均被本国和世界人民看作具有无比价值的历史宝库和艺术殿堂。对于具体的地区或城市而言,博物馆则是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而出现的,因而博物馆的建筑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博物馆的发展也逐步证明,一座成功的博物馆建筑不但要为藏品的收藏、展示、研究提供最佳的环境和条件,而且还要在建筑上成为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集中反映。而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仿唐式宫殿建筑就被公认为是最恰当、最集中地反映了陕西历史文化的特点。

众所周知,陕西是中国最重要的古文化发祥地之一,西安是著名的十三朝古都。而在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都城都是以宫殿为中心来经营城市的,因此,以宫殿形象作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应该是最恰当的。此外,西安虽然是千年古都,但是战乱中宫殿全部荡然无存,如果新建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设计能反映传统宫殿建筑之精华,无疑将为古都增色添彩并能更好地发挥建筑的精神功能。基于上述考虑,新建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采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古建筑专家张锦秋女士的仿唐式宫殿式建筑方案。至于选择唐风建筑,这一方面是由于西安曾经是我国历史上极盛时期的唐王朝的都城,这座古城的建设及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建筑应保持盛唐文化的延续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唐代建筑逻辑与现代的建筑逻辑有许多相近之处;更重要的则是由于盛唐的博大、辉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与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是一脉相通的。也就是说,仿唐建筑风格既反映了千年古都西安的历史风貌,也体现了现代西安开放、进取的城市精神。

在设计思想上,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仿唐式建筑也由过去对单纯建筑功能的关注拓展到对这一场所的文化性的整体考虑。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按“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宫殿庭院式布局建造的高台基组合建筑,占地104亩,建筑面积约5.56万平方米。其建筑群主次分明、散中有聚、恢宏大气,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太极中央,四面八方”的空间构图特色。古色古香的建筑,馆合内外草坪上露天陈列的各种石刻文物,则使整个馆区呈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与其他古建筑或仿古建筑相比,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建筑没有红墙绿瓦那热烈的色彩,也没有雕梁画栋的工整精巧,但深灰色的琉璃瓦屋面,乳白色的面砖墙面和古铜色铝合金门窗、茶色玻璃,在四周花草树木的衬托下,却使整个建筑显得庄重、典雅、宁静,并呈现出一种石造建筑的雕塑感和永恒感,达到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高雅境界。可以说,在建筑总体美的前提下,传统与现代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建筑中得到了有机结合,取得了古今交融、浑然一体的效果,同时也实现了艺术形式与现代化功能的统一,因而,被视为“新唐风”建筑的代表作以及“古都明珠”——古都西安的又一重要标志性建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建成了一批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对这些博物馆建筑,大多褒贬不一,有的争议还很大。唯独对陕西历史博物馆,人们一致认为它是一座成功的博物馆建筑,自建成开放以来,人们对其建筑的称赞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且,就像人们参观故宫一样,作为西安市标志性建筑之一的这座博物馆建筑本身,也成了游客的参观对象,可以说,这座建筑本身给予游客的也许丝毫不亚于那些真正的文物。当然,只有将展品与建筑结合起来,你才会更加认识西安、认识陕西,也才会真正感受到什么叫辉煌与博大。  P3-8

目录

序言

 走进博物馆

 拥抱博物馆的世纪

社会历史类博物馆

 古都明珠华夏宝库——陕西历史博物馆

 景拥雁塔物聚万代——西安博物院

 骊山晚照阅尽沧桑——临潼区博物馆

 皇都京畿神州首邑——西安市长安博物馆

 山曲水折人文荟萃——周至博物馆

 曲水流饮千年风雅——曲江池历史博物馆

 汇集历史展示人文——陕西万达博物院

 珍品荟萃千秋风华——高陵祥顺博物馆

 筚路蓝缕艰苦卓绝——中共蓝田特别支部纪念馆

 明清老街红色古镇——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

 兵谏旧址英雄故居——西安事变纪念馆

 红色桥梁理想之路——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千古神医万民敬仰——西安市临潼区扁鹊纪念馆

 精研诗赋妙于音律——蓝田县蔡文姬纪念馆

 诗圣故居少陵名祠——长安区杜甫纪念馆

 民国元老书法巨匠——西安于右任故居纪念馆

 红色记忆百姓情怀——陕西毛泽东敬览馆

 传奇人生统战典范——蓝田县汪锋故居纪念馆

 舍己救人英名永存——罗盛教纪念馆

文化艺术类博物馆

 文化宝库书法殿堂——西安碑林博物馆

 美术世界心灵家园——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体育健身民强国盛——陕西体育博物馆

 金融文化历史镜鉴——西安钱币博物馆

 民俗聚珍传统荟萃——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民间艺术民间风情——陕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博物馆

 乡土工艺户邑落户——西安户邑民间艺术博物馆

 国际标准现代视角——西安美术馆

 镂金刻玉笔走龙蛇——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

 色挂形象艺术巅峰——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

 华金妙瓷流光溢彩——西安大唐芙蓉园艺术博物馆

 文化兴陕艺术助力——亮宝楼艺术博物馆

 品味大师享受经典——西安曲江书画艺术馆

 雕塑时光美化生活——西安曲江雕塑时光艺术博物馆

 高端交流经典荟萃——西安曲江富陶国际陶艺博物馆

 弘扬传统扎根社区——于右任书法艺术博物馆

 神游万里时空穿梭——中国音乐史博物馆

 牛刀小试无处不牛——西安经文牛文化陶瓷博物馆

 海天瓷韵盛世遗珍——西安美都艺术博物馆

 秦砖汉瓦雄昂大气——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

 瑰丽三彩唐人遗宝——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

 陶瓷艺术精品琳琅——西安大明宫陶瓷艺术博物馆

 西方净土佛陀世界——蓝田县水陆庵壁塑博物馆

 斑驳彩陶远古记忆——陕西元阳文化博物馆

序言

拥抱博物馆的世纪

西安市文物局局长 郑育林

当博物馆在一百多年前引入中国的时候,西安就注定要成为博物馆之都。

从人类开始拿起石头猎取食物,原始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身影。留下了改造自然,也同时改造自身的历史印记。

再后来,先民发明了制陶,这是人类第一次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伟大实践。于是,我们看到了丰富的彩陶文化。

再后来,城市出现,国家出现,这块土地承载了更加艰巨的重担,也留下了更加辉煌的历史,从文王迁丰、武王都镐,到后来纵横捭阖、开疆拓土的帝王们都对这里青睐有加:共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造就了千年帝都的荣耀。

然而,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内,普通民众只能从口耳相传的口头文学中获得一鳞半爪的信息,翻阅那些汗牛充栋的典籍是读书人的特权。

博物馆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1909年,在南院门诞生了一个-1做劝工陈列所的机构,1900年慈禧太后避“八国联军”之祸来到西安,次年返京时,各地所进奉的一些贡品如漆器家具、丝绸、工艺品等无法带走,后来就存在此处,并对外陈列。因此,民问皆呼为“亮宝楼”。后来还有一些著名的文物藏品也在这里收藏和展出。如唐昭陵六骏中的青骓、特勒骠、什伐赤、白蹄乌等四件石刻,曾悬挂在景云观的唐代景云钟等等。亮宝楼让西安的民众大开眼界,在这里人们看“宝物”、看动物、看植物,津津乐道,赞不绝口。可以说,劝工陈列所是一个虽无博物馆之名,而有博物馆之实的文化机构。在此基础上,几经演变,到1944年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成立,西安人开始有了清晰的关于博物馆的概念。

劝工陈列所是陕西最早的博物馆,陕西博物馆起源于西安,这是西安的骄傲。

不仅如此,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在新中国建立后获得了长足发展,1991年,陕西历史博物馆新馆以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的姿态立于博物馆之林。这是西安的自豪。

不仅如此,博物馆的视野还在扩大。早先,人们对博物馆的认识还停留在把玩古物上面,而西安半坡博物馆的开放,使人们得以进入原始人生活现场,那些原来只在传说中存在的社会生活,真正实实地摆在眼前——遗址博物馆的诞生,使人们获得了回视人类不朽创造力的机会。

不仅如此,秦王扫六合的气势、汉武唐宗的雄才大略,过去只能在古人的诗文里体会,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汉长安城遗址陈列馆、大明宫丹凤门遗址博物馆、大明宫考古探索中心、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唐皇城含光门遗址博物馆等博物馆的建立,使人们能够徜徉于曾经的帝王之乡,感同身受。

不仅如此,博物馆的领域还在拓展。人们渐渐发现,把博物馆仅仅当做古董铺是片面的。于是,西安植物园、陕西自然博物馆、陕西地质博物馆等一系列自然博物馆走进了西安人的生活,那里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不仅如此,人们渐渐发现,各行各业都应该建立自己的博物馆,这不但可能,而且必要。于是,西安钱币博物馆、陕西科学技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陕西省体育博物馆、健康博物馆、金威啤酒博物馆、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博物馆等纷纷登台亮相,成为职业教育的良好平台。

不仅如此,民间收藏家纷纷登堂入室,将自己的收藏品公之于众,由原先“秘不示人”的收藏家,变身为以“纵入观览”为目的的博物馆专家。既有倾个人之资兴办的陕西第一个民办博物馆——三泰自然博物馆、经文牛文化陶瓷博物馆,也有举企业之力打造的陕西万达博物院、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陕西元阳文化博物馆,更有为文化遗产不遗余力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以及探索社会力量致力文化遗产保护新路的大唐西市博物馆、秦砖汉瓦博物馆。

不仅如此,西安的高校博物馆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加入博物馆建设行列,西北大学历史博物馆、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西北工业大学的航空博物馆、航天博物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建筑博物馆、建筑材料与标本陈列馆、校史馆、音乐史博物馆、长安大学地质博物馆、海棠职业学院中医美容博物馆、西安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博物馆、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博物馆等,将博物馆建设一次次推向高潮。

西安博物馆走过百年历程之际,西安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意识到新世纪博物馆建设的责任和机遇,出台了“关于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依托丰富的文物资源,围绕“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的总目标,通过3年的努力,再建50~80座博物馆,使西安博物馆的总量突破100个,基本建立以国有博物馆为龙头,行业博物馆为骨干,民营和私营博物馆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并举、门类新颖齐全、布局科学合理、内容丰富多彩、富有地域特色的博物馆网络,在全国率先形成科技贡献度高,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新格局,把西安建成名副其实的“博物馆城”。

有人说,21世纪是博物馆的世纪。西安博物馆发展的历程、现状和趋势,都在印证着这个预言。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有犹豫的权利吗?

让我们一起拥抱博物馆的世纪!

内容推荐

《千年帝都物聚万代(上下西安博物馆漫步)》由陕西省文物局编:西安博物馆走过百年历程之际,西安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意识到新世纪博物馆建设的责任和机遇,出台了“关于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依托丰富的文物资源,围绕“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的总目标,通过3年的努力,再建50~80座博物馆,使西安博物馆的总量突破100个,基本建立以国有博物馆为龙头,行业博物馆为骨干,民营和私营博物馆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并举、门类新颖齐全、布局科学合理、内容丰富多彩、富有地域特色的博物馆网络,在全国率先形成科技贡献度高,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新格局,把西安建成名副其实的“博物馆城”。

《千年帝都物聚万代(上下西安博物馆漫步)》适合大众阅读。

编辑推荐

《千年帝都物聚万代(上下西安博物馆漫步)》由陕西省文物局编:有人说,21世纪是博物馆的世纪。西安博物馆发展的历程、现状和趋势,都在印证着这个预言。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有犹豫的权利吗?

让我们一起拥抱博物馆的世纪!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