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组织纪律
做一个有素质、有纪律、懂规矩的人
成功者需要自律!自律让你更出色!特别是在步履维艰的创业阶段,要想让你的工作有起色,你就必须要管住自己、管好自己。耍想成功,你就必须得做一个有素质、有纪律、懂规矩并且受人尊重的人,做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一康宏集团董事长 林国良
我们的目标是,把我们的团队打造成能打硬仗、持久战的特种部队,所以我们不仅要有能力,更要守纪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在市场竞争中被敌人吃掉。
当前,我国的经济环境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国大陆诞生了很多成功的商业案例,然而,即便形势再好.也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和创业者。进入职场,成为一名职业人士,仍然是多数人选择的生存之路。但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职业人士,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能通过不断地努力和不断地学习。因为成功的职业人士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极强的综合能力,无论他现在身处哪个行业,从事何种职业,要想在其中立足并且取得成功,都离不开其自身出色的综合素质。
成功不能靠任何人,成功只能靠自己!珍惜工作、珍惜机会,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成功离不开拼搏,成功更离不开个人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所以,要想成功,我们就要努力做一个守纪律、懂规矩并且受人尊重的人!
组织纪律以及为了维护我们的职业道德而制定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都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因为这是企业对员工的最低要求。精心维护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地执行上级领导分配的工作任务,是维护企业工作秩序的基本保证。
一个团队,如果纪律不严明,这个团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在市场竞争中根本不可能具备竞争优势。“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一个世人皆知的道理,这其中凝聚了无数人通过无数次成功与失败总结出来的管理经验。方圆和规矩都是一种限制不合理行为的约束,这种约束不但会规范我们的行为,还会帮助我们成长。
无论是创业还是工作,首先要明确的就是组织纪律。在现实工作中,有些员工在原单位工作了很多年,有些员工原来就是个小老板,这些人可能在头脑中存在着想做“老油条”的错误思想。但我要奉劝这些要做“老油条”的员工,秉承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不但不能帮助你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企业的管理要求,反而会让你的行为影响到你在别人心中的正面形象,你的行为会让别人以为你很无知、很不懂规矩。
所以,正确的理念应该是:不管你以前是做什么的,到了一个新的公司,你就必须先端正态度,从零开始。要想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首先就要具备正能量,把原来学到的“好东西”(优点和经验)带到新公司里来,别把养成的“坏习惯”(恶习和缺点)也带到新公司里来,“坏习惯”要改正要抛弃。千万不能穿着旧棉袄,更不能错误地认为,以前有些工作经验或者做过领导,现在就不需要学习了。
正规的企业要有正规的组织观念和上下班制度。一个公司就像一个国家一样,要有大有小,有组织纪律,因为这体现了企业里每一名员工的基本素质。我们要用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让外界感觉到,这里的员工很有素质、很懂规矩。
在工作中,有的人不但做不到服从组织纪律,更做不到约束自己,甚至有的人连董事长、总经理都没有勇气称呼!如果你连这种勇气都没有,先不用说到正规的大企业、大公司里去工作了,就算将来自己做个小企业,也无法做成正规的企业。因为你不懂规矩,没大没小,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规范,什么叫正规,所以你的企业也不会做大、做强。P1-3
作为一家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我亲身经历了创业的酸甜苦辣,并且亲眼见证了无数年轻人的命运沉浮,有创业走弯路的,有创业成功的,一切都跟自己的思想导向有关系。从创办第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至今,转眼已有近20年的光阴。回首漫漫创业征程,我有很多的心得体会,很想迫不及待地说出来,与大家共享,所以,就有了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书。
本书是根据我几十年的工作经验、管理心得、创业感悟,将商学院中的管理原理与自身的管理实践相结合,总结出来的一套独家成果。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让企业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走正确的路,做正确的事。只要认真阅读,相信你会悟出一些道理。
烂苹果不能吃,坏人品不能要。在我看来,人品比能力更重要,或者说,人品和能力一样重要。我最崇拜的企业家李嘉诚先生也说,做事先做人。我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句话,做一个有素质、有纪律、懂规矩的人。在这本书中,我反复讲到了人品的重要性,讲到诚信,讲到敬业,讲到责任,讲到团队,希望大家能够体会我的良苦用心。
针对中层管理者,我的忠告是对下属要以诚相待,要用心相处,不要随意开除下属,开除下属是领导无能的表现。开除下属受损失最大的往往不是你的下属,而是整个企业。办法是第一线员工想出来的,经验是第一线的员工总结出来的,我们要善待别人,尊重别人的劳动,学会放权和授权。这是很多商学院都会讲到的管理法则,也是我的切身体会。
责任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我的体会是,不要喊口号,不要讲太多为企业负责,为工作负责的漂亮话。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为自己负责,为家人负责。对自己负责,简而言之就是你想过上什么样的日子,你想拥有什么样的车子,什么样的房子,在工作中,你想挣到多少薪水,提升到什么职位。对家人负责的意思是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让家人享受好的生活。做到这些以后,你再谈为企业负责。
我来自福建莆田,莆田人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莆田诞生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家,所以在这本书中,有一节我专门提到了莆田人的创业观。
不管做什么事情,我的体会是永远不要跟别人比幸运,但一定要比毅力。在最困难的时候,考验你能否挺住,是否动摇,你是否禁得住考验?是勇敢的成功者,还是懦弱的失败者?很多人之所以能获得成功,不是因为他们远离了失败,而是因为他们能够走过失败。
成功来自行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行动力。行动是事业取得成功最基本的条件。行动有可能会失败,也有可能会成功。但是,没有行动的人注定会走向失败。
行动并非盲动,而要谋定而后动。因为如此行事,才能确保有备无患。在行动的过程中,要运用智慧,不能不计后果,不问得失,不管不顾地蛮干。要有把握地干。冒险不干,凭运气不干,赌一把不干。
光说不动,白天做梦!所以成功的前提是行动。行动有两种结果:一、失败;二、成功。冲过封锁线时,我们可能丢盔弃甲皮开肉绽,甚至伤胳膊断腿。但是只要能活着冲过去,我们就实现了目标。
面对失败时,我们首先要找到原因,要分析为什么这次会失败。造成失败的因素有很多种,如果我们能一条一条地去寻找、分析、研究、思考、总结,我们就能解决问题,战胜困难。错误可以犯,但不可以重复犯。我们应该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对于别人的错误与失败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我们是否引起重视了?是不是我们还要为失败去交学费?对我们每个人今后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经受一次自己(或别人)的失败,我们便记取一次教训;躲过一次伤害,我们会得到一次经验。所以说,失败过一次,就代表我们离成功更近了一步。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成功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成功走向成功。
将这本书命名为“管理的良言”,一方面是取自我的名字,另一方面,表明我的良苦用心。管理的理论过于纷繁庞杂,希望这些良言和忠告对你的人生和事业带来帮助。
成功一定有条件,失败一定有原因。《管理的良言》是作者(林国良)根据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验、管理心得、创业感悟,在实际工作中将管理原理与管理实践高度结合,总结出来的管理忠告,旨在让中国企业的员工和管理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走正确的路,做正确的事。
所总结的管理经验质朴而富有实战性。《管理的良言》提出了很多新颖而实用的管理原理,如管理的核心、组织能力的重心等,作者将这些内容整理成为组织纪律、领导力、协作、竞争、诚信等十个专题,共同构成了“管理的良言”。
《管理的良言》作者林国良是来自福建莆田的企业家,为中国最著名的“莆商”代表人物,莆商创造了中国民营医院管理的奇迹,占领了全国80%的市场分额。本书为“莆商”管理的集大成之作。本书受到了长江商学院的管理专家项兵先生的大力推荐。本书是一部中国原创的,从实践中来的探索中国本土企业管理工作的经典之作。它的价值在于:为本土企业的管理工作提供可操作的思路,为本土企业文化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本书的所总结的管理经验质朴而富有实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