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紫藤萝瀑布(精)/名家书坊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宗璞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宗璞所著、杨柳编写的这本书《紫藤萝瀑布(精)/名家书坊》共分为四辑,第一辑《三松堂依旧》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师友的怀念之情。第二辑《荧火》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和旅途中的感悟和思考。第三辑《过去的瞬间》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的岁月的感触和记忆。第四辑《冷暖自知》是作者对自己的创作的思考。这部散文集是不可多得的编选佳作。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隽永而精致,读来让人既能感受到知识又有文字的美感。

内容推荐

由宗璞所著、杨柳编写的这本书《紫藤萝瀑布(精)/名家书坊》是“名家散文丛书”的一种,也是宗璞的随笔集。宗璞是个情感细腻、文笔优美的女作家,因为有感于生活、感叹于人生而提笔著述,愿得与他人分享自己关于生活的一点小见解。读她的书就仿佛是在和朋友倾心畅谈,在她的书中,总会有那么一丝温暖牵动人心。

目录

三松堂依旧

 安波依十日

 一九八二年九月十日

 对《梁漱溟问答录》中一段记述的订正

 今日三松堂

 梦回蒙自

 三松堂依旧

 漫记西南联大和冯友兰先生

 人和器

 给古人少许公平

 水仙辞

 霞落燕园

 忆旧添新

 三幅画

 悼张跃

 《丛竹间燕园的家书》读后

 久病延年

 刚毅木讷近仁

 大哉韦君宜

 向前行走

 忆朱伯崑

 祭李子云

 握手

萤火

 秋色赋

 墨城红月

 热土

 萤火

 爬山

 澳大利亚的红心

 羊齿洞记

 岭头山人家

 “热海”游记

 孟庄小记

 促织,促织!

 比尔建亚

 拾沙花朝小辑

过去的瞬间

 我的澳大利亚文学日

 不要忘记

 彼得?潘的启示

 彩虹曲社

 从“粥疗”说起

 星期三的晚餐

 《世界文学》和我

 京西小巷槐树街

 客有可人

 药杯里的莫扎特

 《幽梦影》情结

 祈祷和平

 “字典”的困惑

 过去的瞬间

 一封旧信

 雕刻盲的话

 谁是主人翁

 乘着歌声的翅膀

 我与人民文学出版社

 散失的墨迹

 “大乐队”是否多余

 考试失利以后

 铁箫声幽

 云在青天

冷暖自知

 冷暖自知

 行走的人

 痛读《思痛录》

 耳读《朱自清日记》

 耳读王蒙旧体诗

 无尽意趣在“石头”

 采访史湘云

 漫说《红楼梦》

 《我这九十年》序

 紫藤萝瀑布

 我的创作六十年

试读章节

安波依十日

一九八二年九月十一日,我们来美国的事情已完。这天只和家人往游新泽西天然动物园,是计划中雎一的余兴节目。

哥伦比亚大学东院招待所的房间进口处有小楼梯,约七八阶。清晨出门,父亲上楼时脚步不稳。这几天确实太累了。问他哪里不舒服,他说很舒服。见他兴致勃勃,谁也不愿扫兴。我们在校外小店进早餐,和父亲的挚友卜德博土话别。他很为只有孙女没有孙男而遗憾,笑说自己是老封建。早餐后他站在街角处看我们驱车离去。他是个瘦削的老人,白发如银。街上空无一人,也没有风吹起他的衣角或白发。父亲在车中招手。我想,他们两人恐怕再难会面了。

天然动物园的景致若使贾宝玉来评点,当说它造作。狮子懒洋洋睡在路旁,金钱豹躲在不知何处;猴子爬到车顶上,鸵鸟歪头往车窗里瞧,都希望得点好吃的。据说非洲的天然动物园大不相同,要“天然”很多。这里的游乐园,连同动物园一起,有一个招徕游客的名字——“大惊险”。可是我们都没有多少惊险之感,真正的惊险场面出现在返回纽约的路上。

路是平坦的,虽然很少颠簸,总不同于家居。父亲是很累了,但他还是说“很舒服”。他额头不热,手却冰凉。“千万等回国以后再生病。”我心里说。这时忽然听到异常的声音,咔嚓咔嚓,有节奏地响着。哥哥把车开到路边停下。

“左边轮子坏了,”哥哥宣布,“得换下来。”

车后有现成的轮子和工具。哥哥患严重的关节炎,无法操作。嫂嫂和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新轮子拖下来,工具装好,摇了半天,也没有卸下旧轮子。“以前我几分钟就能换下来。”哥哥慨叹。现在没有办法,只好找出白手巾绑在车上,向开过的车求助。

车子一辆又一辆风驰电掣般从我们身旁过去了。谁也不注意路边停着车。我们奋斗了约一个多小时,车停着,没有冷气,太阳直晒,车里热如蒸笼。父亲仍是照他平常一样,老实地坐着,绝不催促,绝不焦躁。

不远处又有一辆车停下,也是修理什么,嫂嫂跑过去求援。那是一家波多黎各人,全都黑黑的,很有吉普赛人模样。男的过来了。他摇了几下千斤顶,就把车身顶了起来,迅速地换上新轮子,从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向他致谢时,才发现他并不会说英文。

无怪乎卜德老先生想要个孙子呢。车修好了,大家决定先到最近的一个站上打尖。这时父亲脸很红,有些气喘,可还是说“很舒服”。哥哥陪他去盥洗室,过了很久还不出来。我有些着急,托一个男孩进去看看,他一会儿就出来了,说:“那位老先生晕倒了,要叫救护车。”我愣住了,直盯着他,他忙又说:“已经醒了,像是好了。”这时哥哥扶着父亲出来了,还有两个美国人陪着,送他躺在一个长椅上。两人之一是医生,他敲敲听听,一面命餐室的人拿冰袋,老人是在发烧。医生说心脏没问题,返回纽约应该是可以的。

父亲躺着,完全清醒,还是说没有哪儿不舒服,还一再说回哥伦比亚。我们想起他的丹毒旧病,看他的左腿,果然有一点鲜红起来了,觉得有些把握,便决定返回纽约。从父亲晕倒起,只有有用的人上前帮助,并无闲人围观。

车子在落日斜晖中疾驶,大家都不说话。父亲起先微笑着说没有什么,后来我叫他,只哼一声。走了一段路,他忽然垂下头,怎么叫都不回答。他又晕过去了!等不得到纽约!我叫起来。就在最近的一个收买路钱处要了救护车,我们的车停在路边等候。

父亲斜靠着我,完全不省人事。难道真的不能回家了么?我们一定得一起回去!旅行前就商量好的,无论遇到什么事也要回去!记得吗?我们庭院中十年浩劫失去的竹子还没有种,书案上还有未完成的书稿,还有我那重病的弟弟在等着,盼着。啊,父亲!你可一定要和我一起回去啊!

不到五分钟便开来一辆车,跳下两个壮汉,把父亲抬上担架,给他吸氧。紧接着又来了一辆车,这才是装载病人的车。救护人员身着黄色工作服,在浓重的暮色中十分醒目,使人精神一振。他们敏捷地把父亲抬上车,我坐在他身旁,车子往最近的医院开去。

于是父亲住进了波思·安波依地区医院。我又开始了一段侍病生活。

自七十年代始,陪侍卧病在床的二老双亲是我的生活内容之一。记得一次从城里开会回来,疲惫得恨不能立刻倒下,再也不起来。可是母亲发高烧,正等着我送医院。有时是父亲重病,需要马上治疗。每次都要跑来跑去找救护车,找担架,找抬担架的人,求不尽的人情,说不完的好话。比较起来,这次是顺利的。

安波依医院是普通的公立医院,论级别,可能相当于海淀医院,还不如海淀医院宽敞。来就医的都是平民百姓。依我看来,它很好了。它有两头自动起落的床,有活动磅秤,每天称体量,把病人一卷,吊起来,毫不费事。点滴抗菌素不是每天扎针,而是在臂弯里埋进针头,用时打开。每天抽血化验,缺什么便补给什么。每人床头有电话,床对面墙上有电视,付钱使用。这都是美国人缺不了的东西。这些大概都是工业发达,医学先进的表现。(P003-00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3: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