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墨西哥诗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墨)克鲁斯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墨西哥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看悠久的历史,但在赵振江和段继承编译的《墨西哥诗选》只介绍该国诗人用西班牙语写的诗歌。本书按时间顺序,介绍主要的是巴罗克、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先锋派和后先锋派以及活跃在当今诗坛的诗人。

内容推荐

 墨西哥是一个文明古国,诗歌创作在其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墨西哥诗选》以时间为序并本着“厚今薄古”的原则,系统地介绍了该国从以结构复杂意向模糊为特征的巴罗克风格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先锋派再到活跃于当今诗坛的诗人共46个,收其诗作160首。

在赵振江和段继承编译的《墨西哥诗选》中既有17世纪墨西哥最早的女诗人胡安娜·德·拉·克鲁斯,也有20世纪后期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克塔维奥·帕斯,更有多个活跃于当今诗坛的60后诗人。他们的诗作真实反映了墨西哥各个历史阶段的时代风貌和社会生活。

目录

序言

修女胡安娜·伊内斯·德·拉·克鲁斯(1651—1695)

对一味责备女性、自己言行不一的男人们的反诘

点点珠泪慰痴情

我难于接近的宝贝的身影……

抱怨命运:厌恶陋习、取悦缪斯

揭穿对女诗人肖像的赞扬……

同一企图谣曲

曼努埃尔·阿古尼亚(1849—1873)

致罗莎里奥的夜曲

萨尔瓦多·迪亚斯·米龙(1853—1928)

致格洛丽亚

打开池塘的闸门

曼努埃尔·何塞·奥冬(1858一1906)

播种

寄托

曼努埃尔·古铁雷斯·纳赫拉(1858一1895)

复活

倘若你死丢

那时

蝴蝶

路易斯·贡萨加-乌尔比纳(1868--1934)

我望着她去了

独自

阿马多·内尔沃(1870—19191

倘若一根刺将我刺伤

你,还在等候……

平静的海洋

恩里克·萨莱斯·马丁内斯(1871--1952)

扭断那天鹅的脖子

明天,诗人们……

没见过海的姑娘

何塞·胡安·塔布拉达(1871--1945)

俳句

李白

拉蒙·洛佩斯·贝拉尔德(1888--1921)

早开的花

妹妹,让我哭吧

我的表妹阿格达

卡洛斯·佩利塞尔(1899一1977)

风暴与宁静:怀念莫雷洛斯

在波哥大致赫尔曼·阿尔西涅加斯

何塞·戈罗斯蒂萨(L901一1973)

海岸

停顿

谁给我买个橘子?

海梅·托雷斯·波德特(1902—1974)

平静的歌

乡村的春天

相邀出游

谣曲

哈维尔·比利亚乌鲁蒂亚(1903—1950)

气流

爱情十行诗

杜撰真理

夜曲

萨尔瓦多·诺沃(1904一1974)

归来

我的生活像个湖泊

奥克塔维奥·帕斯([914一[998)

两个身躯

诗人的墓志铭

你的眼睛

石与花之间

太阳石(节选)

永恒(节选)

说与做

借鉴

鲁文·波尼法斯·努尼奥(1923一)

我亲爱的女友……

穷人的火

我不幻想……

罗萨里奥·卡斯特亚诺斯(1925—1974)

寓言和迷宫

空屋

饭后

海梅·萨比内斯(1926—1999)

就是如此……

我并非真的知道……

死亡是退隐……

托马斯·塞戈维亚(1927—2011)

如果我寻找你梦见你追逐你……

反“我”

深沉的夜晚

爱德华多·利萨尔德(1929一)

革命,我伸出手……

致卡夫卡

威武的老虎……

胡安·巴纽埃洛斯(1932一)

实质

一月是小草

何塞·埃米剩奥·帕切科(1939—)

叛国

相遇

老友重聚

蛛丝

致感兴趣者

不受欢迎者

史前

狼的共和国

何梅罗·阿里吉斯(1940一)

昨天和今天

当影子入睡肘……

请让我……

夜在一个破裂的苹果上死去……

在山顶上

天使的时代

格洛丽亚·赫尔韦兹(1943一)

晨祷(节选)

阿莱杭德罗·阿乌拉(1944一)

回家

插曲

续篇

埃尔萨·克罗斯(1946一)

酒神女祭司

弗朗西斯科·埃尔南德斯(1946一)

瞬间感觉

罗伯特·舒曼如何被魔鬼征服

安东尼奥·德尔托罗(1947一)

风筝

传染

保守私密的习惯

马里亚诺·弗洛雷斯·卡斯特罗(1948一)

营造师

生日

事物的真谛

马尔科·安东尼奥·坎波斯(1949一)

矛盾

爸爸妈妈

猴子之家

从博南帕克寄出的信

《永远!》

何塞·路易斯·里瓦斯(1950一)

鸽舍山

科拉尔·布拉乔(195l一)

从这里的阳光

大地,请给我你的夜晚

让那细雨落下

阳光洒在雪花石膏的池塘

蝴蝶

边缘润滑之水

那空间,那花园(节选)

阿拉伯骑士(节选)

夜晚

维克托·曼努埃尔·门迪奥拉

参观

肉体的新娘(节选)

花盆

比森特·吉拉尔特(1954一)

风,火,风

菲利波·利比(节选)

西尔维娅·托马萨·里维拉(1955一)

小酒馆的姑娘

玛嘉丽的乳房

木头的味道来自你的大腿

坐在楼梯中间

一个女孩

我的老爸

爷爷来访

豪尔赫·巴尔德斯·迪亚斯一贝莱兹(1955一)

天穹

分界线

阳台

女神花

过去的藏书

摄影师和女模特

伊斯梅尔

贝罗尼卡·沃尔科夫(1955—)

库迈的希比拉

洗衣妇

路易斯·米格尔·阿吉拉尔(1956一)

报复

十九行诗(谣曲)

何塞·马里亚·埃斯皮纳萨(1957一)

素描温存

门之歌

玛丽亚·巴兰达(1962一)

迷幻公园(节选)

胡安·卡洛斯-巴乌蒂斯塔(1964一)

最后的新闻

豪尔赫·费尔南德斯·格拉纳多斯(1965一)

物种

幽灵

流亡

眼睛

萨穆埃尔·诺约拉(1965一)

自知之明

先锋是草莓或在工作日

焦虑

神秘的零

恩兹娅·贝尔杜奇(1967一)

短波收音机

小径上的雪

擦洗灰尘的人

塞纳河畔的姑娘

宇航员的困惑

跳水运动员

我看见(不要离开我)

从里斯本归来(节选)

胡利奥·特鲁希略(1969一)

柠檬

跳舞欢庆

剪枝条的女人

近视眼的探戈

试读章节

风暴与宁静:怀念莫雷洛斯

  ——致何塞·克雷门特·奥罗斯科

请想象:

一把利剑

插在花园中间。

那便是莫雷洛斯。

请想象:

一块岩石

击中杯盘狼籍的节日地毯。

那便是莫雷洛斯。

那便是莫雷洛斯。

我有形象却没有语言。

烈火。岩石。利剑。

因为没有任何东西

比语言更加悦耳和动人心弦。

如果用语言呼唤莫雷洛斯:

语言会来自在几公里外注视我们的

峥嵘的石丛中间:                

特波斯特兰岩石的狂飙近在咫尺,

特波斯特兰岩石的风暴奔腾向前

林涛怒吼的条条山谷,

飞鸟、细雨、石梯蜿蜒,

当夜色从岩石的回响中逝去,

朝阳在上面抖动光的梦幻。

烈火、岩石、利剑犹存。

这便是极鲜明的语言。

它们能焚烧、摧毁、杀伤。

啊!假如我能抛出心脏

辟开高山!

用岩石畅抒己见,用烈火谱写诗篇!  

沉默的宝剑剖开封闭的胸口:

空空如也:没有心脏器官。

呼啸的岩石击中身躯:

原来只是一具空壳,里面灰尘一片。

一向快活的大火烧向城市:

只碰到字据证件,无法蔓延……

这便是极好的语言,活的语言,

石上用烈火烧成的语言。

十五年前,从特波斯特兰的岩石间

我曾将莫雷洛斯的名字呼唤!

瓜乌特拉的芳香迷漫!我从化作桂冠的棕榈

跳进英雄主义的深渊:将莫雷洛斯高嘁!

看到脚下的王地由绿而蓝。

无声的皮靴震撼了一切,

阳光的手帕使他的前额汗迹斑斑。

十五年前,在阿卡布尔科

我曾将莫雷洛斯呼唤,

喧嚣的大海将我撞翻。

一道蓝中泛绿的电闪

夹杂隐隐的声音滚滚向前。  一声雷鸣劈倒风中的橡树。

我听到自己的内心将莫雷洛斯呼唤,

血液在动脉中骤然停止循环。

他喜欢大海,奔下高山,

生活中沉默寡言;但每句话里都孕育一场风暴。

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说出那样的语言:

烈火、岩石、利剑。

高呼莫雷洛斯,火光熊熊,

高呼莫雷洛斯,石破惊天,

高呼莫雷洛斯,利剑闪闪。

你曾是耶稣的一把宝剑,

或许曾使魔鬼胆寒。

平分土地的光荣属于你,

对你的铁石心肠不必求全。

光荣属于你,因为你的呼声是美洲的代表,

对你牺牲时的脆弱可以从宽。

光荣属于你,你使印第安人、黑人与白人平等。

光荣属于你,你是墨西哥人.也是本大陆的一员。

……

序言

墨西哥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看悠久的历史,但这里只介绍该国诗人用西班牙语写的诗歌。本书按时间顺序,介绍主要的是巴罗克、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先锋派和后先锋派以及活跃在当今诗坛的诗人。在19世纪以前,殖民地文学总是步宗主国文学的后尘。由于交通和通讯条件的限制,与欧洲文学相比,总是滞后的。修女胡安娜.伊内斯·德·拉·克鲁斯(1651—1695)是当时美洲大陆最重要的诗人,人称“第十位缪斯”。她的原名叫胡安娜·德·阿斯巴赫.伊.拉米雷斯,入修道院后才改名叫胡安娜·伊内斯·德·拉·克鲁斯。她是墨西哥文学史上的传奇人物,直至今日,她的诗品与人品仍具有非凡的魅力。

在当时的西班牙殖民地有两个文化中心,一个是墨西哥城,一个是利马。墨西哥大学就是1553年按照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的模式创办的。由于取消了向殖民地出口图书的禁令,宗主国和欧洲大量的文艺与科学书籍流向新大陆,这无疑有利于人文精神在那里的传播。否则,在宗教裁判所的严格审查与控制下, 胡安娜不可能拥有四千余册各种门类的藏书。所以说,超人的天赋、相对宽松的大环境和总督夫妇的关爱,共同成就了这一部“修女传奇”。

在短短44年的生命旅程中,胡安娜的创作时间长达36年。墨西哥当时的总督曼塞拉于1689年开始在马德里出版她的全集。第一卷题为《缪斯的洪流》,此前人们已将她誉为“第十位缪斯”:截至1725年,该书又在马德里、巴塞罗那、巴伦西亚再版了七次。此后又出版了《神圣的纳尔西索》。《缪斯的洪流》(第二卷)于1692年在塞维利亚出版,在1725年之前再版了五次。第三版题为《声誉与遗作》,于1700年在马德里出版,同样先后在巴塞罗那、里斯本和马德里再版了五次。就诗歌而言,胡安娜的作品主要有十四行诗65首(其中爱情诗20首,堪称新大陆17世纪最优美的诗歌)、谣曲62首、民谣16首。《初梦》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

胡安娜的诗歌创作深受西班牙巴罗克风格的影响。在诗歌技巧乃至个人爱好方面,她倾向于夸饰体的大师贡戈拉,尽管她在哲学、宗教和道德方面,更接近另一位格言体巴罗克大师克维多。

最早发现胡安娜·伊内斯·德·拉·克鲁斯的是西班牙历史学家梅嫩德斯·佩拉约(1856—1912)。他认为这位修女在17世纪是“超乎寻常和出类拔萃”的。墨西哥著名诗人、学者帕斯对她也十分重视并给予高度评价。帕斯还写了一本长篇专著《修女胡安娜或信仰的陷阱》。他认为,通过胡安娜的作品,人们可以了解殖民地社会致命的危机。

  19世纪初,西班牙语美洲绝大多数国家纷纷独立,但墨西哥诗人们所追求和憧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并未产生,相反却出现了军阀混战和寡头统治。理想的破灭导致了诗人们内心的困惑与苦闷。崇尚理性的新古典主义已不能表达他们的心声,解放个人情感的浪漫主义自然会对他们产生更大的引力;西班牙语美洲气象万千的自然环境、波澜起伏的历史进程和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又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色彩缤纷的艺术之花便在浪漫主义诗坛上竞相开放,长达60年之久。  西班牙语美洲浪漫主义的诗人们深受欧洲浪漫主义大师的影响,雨果、拉马丁、拜伦、歌德、海涅以及西班牙诗人索里利亚、埃斯普龙塞达、贝克尔都曾是他们效法的楷模。但是欧洲文学毕竟只为他们提供了思想启迪和艺术营养,他们的根是深深地扎在美洲大地上的。他们歌颂的是美洲的自然风貌,叙述的是美洲的人世浮沉,吟咏的是美洲人的喜怒哀乐。总之,他们不再是简单地移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的西班牙语美洲诗人中的佼佼者,多将自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而不像欧洲文坛那样明显地分为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

在大约60年的时间里,浪漫主义诗歌的进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不过它们之间并没有界限,而且诗人的特征与他们所处的阶段也不完全吻合。

在墨西哥,费尔南多·卡尔德隆(1809—1845)是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从年轻时起,他就追求自由,关心政治,曾在反对独裁者安东尼奥·洛佩斯·德·桑塔·安纳的战争中负伤。15岁开始写诗,主要作品是诗剧,最好的作品是风俗喜剧《三个中一个都不喜欢》。他的诗歌分为情诗、挽诗和爱国抒情诗三部分,主要受西班牙诗人西恩富戈斯、埃斯普龙塞达和法国诗人拉马丁的影响,通俗易懂、优美自然,著名诗作有《自由的士兵》和《暴君的梦》等。19世纪60年代,墨西哥出现了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伊格纳西奥·曼努埃尔·阿尔塔米拉诺(1834—1893)、曼努埃尔·马里亚·弗洛雷斯(1840-俺85)、何塞·贝翁·伊.孔特雷拉斯(1843-1907)、曼努埃尔·阿古尼亚(1849—1873)和胡安·德·迪奥斯·佩萨(1852—1910)等。在这一代诗人中,阿古尼亚的生平和作品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阿古尼亚16岁就开始在文学刊物上发表诗作。他生活散漫、才华横溢,在同辈诗人中颇负盛名。在医学院毕业的前一年,由于情场失意、穷苦不堪和学业荒疏等种种原因,于1873年12月6日服毒自杀,年仅24岁。在他最后五年所写的百余首诗中,代表作是《致罗萨里奥的夜曲》和《在遗体前》。罗萨里奥·德拉·佩尼亚是当时一个文学沙龙的核心人物。她周围聚集着一批浪漫主义诗人。阿古尼亚对她产生了一种柏拉图式的爱情,因为佩尼亚对这位诗人和剧作家只有敬佩而已,她倾心于另一位风流才子弗洛雷斯。阿古尼亚在《夜曲》中抒发了内心的苦闷和深沉的爱情。《在遗体前》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篇,表达了“遗体中的物质可以转化为新的生命”的思想。在艺术上,它比《夜曲》更加成熟,但《夜曲》更富盛名,因此,我们选译了《夜凸》。

在西班牙语美洲,现代主义诗歌与浪漫主义是紧密相连的。这里所说的现代主义与国内文学评论界一般所说的西方现代派不是一回事。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西班牙语美洲,30多年后,欧美文学界又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学现象也称作现代主义,这便导致了名称上的混乱。我们这里通常所说的西方现代派在西班牙语美洲叫先锋派。

西班牙语美洲的现代主义作家大都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他们热衷于纯粹的美,不承认文学的社会功能。他们将自己封闭在虚构的“象牙之塔”里,逃避眼前残酷的现实,没有勇气正视贫穷、落后和非正义的灭压迫人的社会。他们渴望摆脱西班牙殖民主义对他们的影响,创造自己的民族风格。他们从欧美、尤其是从法国文学中吸取了营养。他们推崇龚古尔兄弟所倡导的富于想象力的“艺术文笔”,赞赏勒孔特·德·李勒的帕尔纳斯派的诗歌理论,采纳象征主义诗歌中的音乐性及其朦胧的意境,将惠特曼的自由诗奉为楷模,甚至也不拒绝西班牙古老的、已经被人们遗忘的谣曲。几乎每一个现代主义诗人在格律上都有所创新,尤其是西班牙语中的自由诗,正是在现代主义运动中诞生的。他们憧憬虚幻的境界,抒发忧伤的情感。诗歌是形象思维的艺术,当然要有虚构和想象。

但现代主义诗人一般是借想象的翅膀,在虚无缥渺的幻境里翱翔,寻求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鲁文-达里奥称这种想象中的意境为“蓝色的世界”。蓝色象征着纯洁美丽的天空和浩瀚无际的海洋,它绝不会和尘世混为一谈。然而虚幻的意境,优雅的形象并不能掩饰现代主义诗人的哀怨和忧伤。天鹅纵然纯洁优雅,它那弯弯的长颈却像个问号一样,引起诗人对尘世的疑虑。诗人们不仅为国家命运而悲伤,也为个人的不幸而叹息。

他们中的许多人家业凋零,穷困潦倒,对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列强深恶痛绝却又无力抗争。命运的打击更加重了现代主义诗人的伤感情绪。他们追求世界主义和异国情趣。现代主义诗人所描写的常常是遥远的异国。日本、中国、印度是他们喜欢神游的地方。墨西哥的塔布拉达和阿根廷的卢贡内斯都曾将日本的“俳旬”移植到拉美诗坛。哥伦比亚诗人吉列尔莫·巴伦西亚还翻译了一本题为《震旦》的中国诗选。此外,他们为了逃避眼前的现实,还常常沉湎在古代的王国中。东方的公主、希腊神话中的仙女、法国的凡尔赛宫都是他们憧憬的对象。

总之,现代主义是一种贵族的艺术,尽管诗人们大多在政界或新闻界供职,过着平民百姓的生活;它是一种现代人的艺术,尽管它广泛融合着古代的文化;它是美洲人的艺术,尽管它有着深刻的欧洲文化的烙印;它是与现实社会密切相关的艺术,尽管诗人们大都陶醉在“象牙之塔”里寻求内心平衡和精神寄托。正如鲁文·达里奥所说:“你们在我的诗中会看到公主、国王、皇宫的陈设以及那些遥远国度或者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东西: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因为我厌恶自己出生的时代和环境。”由此可见,现代主义诗人对现实不满而又不敢抗争,便采取了消极回避的态度。然而这毕竟是“对艰难痛苦的现实的一种抗议”。现代主义作家强调自己作为人和作为艺术家的双重自由。他们互不雷同,各有千秋。

作为一个运动、一个时代、一个流派,现代主义文学经历了大约40年的时间。在文学史上,一般将何塞·马蒂的《伊斯马埃利约》(1882)的发表作为这个运动的开始;鲁文。达里奥的《蓝》(~888)的问世作为这个运动形成的标志。现代主义文学以诗歌为主,可以分为先后两个时期,《世俗的圣歌》(1896)的发表是它们的分界。1916年鲁文.达里奥逝世以后,现代主义诗歌走向没落,诗人们开始分化,各自以独特的形式反对异国情调和精雕细镂。现代主义诗歌逐渐为先锋派所取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的文学艺术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革。历史视野的开阔,现代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分化,精神危机的加剧,使人类的意识和情感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这样的形势下,年轻的知识分子倡导文学艺术与古典的乃至现存的模式彻底决裂,于是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一系列反对理性和现实主义的流派纷纷出现。这一系列新兴的艺术流派在西班牙语美洲统称为先锋主义或先锋派。

以创造主义和极端主义为代表的先锋派诗歌对西班牙语美洲诗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杂志应运而生,宣传它的美学主张和创作原则,如阿根廷的《多棱镜》(1921—1922)、《船头》(1924—1925)、《马丁·菲耶罗》(1925—1927),墨西哥的《视野》(1925—1927)、《当代人》(1·9 28—1931),古巴的《前进》(1927—1930),哥伦比亚的《新人》(1920),秘鲁的《阿玛乌塔》(1926—1930)和委内瑞拉的《星期五》(1937—1941)等。西班牙语美洲先锋派诗歌不仅受欧洲未来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文学流派的影响,而且还借鉴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艺术形式。典型的先锋派诗歌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受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的影响,将诗歌和绘画结合起来,如墨西哥诗人何塞·胡安·塔布拉达的某些作品。(2)追求语言的音响效果,而不考虑语言的意义。(3)用自由体诗句对“速度”和“机器”进行讴歌,如秘鲁诗人阿尔贝托‘伊达尔戈(1897—1973)的《对电梯纯真的演说》和《速度的激情》。(4)新奇的、无法言传的、多种含义的比喻。(5)运用表现潜意识心理活动的超现实主义意象,如秘鲁诗人塞萨尔·莫罗(1904—1956)的《骑马的乌龟》、巴勃罗.聂鲁达的《大地上的居所》等作品都是这方面的典型。(6)诗中穿插着信口开河的诙谐和幽默,如阿根廷诗人奥利维里奥’吉龙多(1 891—1967)的《供在电车上阅读的诗20首》就是这样的作品。形形色琶的先锋派诗歌,就个体而言,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什么显赫的成就,然而在总体上却造就了一代伟大的诗人。像塞萨尔·巴列霍、巴勃罗·聂鲁达、尼古拉斯·纪廉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他们之所以伟大,重要原因之一正在于他们没有循规蹈矩,没有拘泥于某一个流派的束缚,而是从不同的流派中吸取营养,博采众长,又独树一帜。

在墨西哥,先锋派诗歌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何塞·胡安·塔布拉达(1874—1945)。他早年属于现代主义诗人,认为“艺术处于永恒的运动中”,因而注意从外来的艺术中吸取营养。他在近50岁时,将日本的俳旬引进墨西哥,人们以此作为他转向先锋派的标志。正是这种不断开拓的精神,使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上世纪70年代以后,他又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认为他在西班牙美洲先锋派诗歌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在此期间,墨西哥比较重要的先锋派诗人还有卡洛斯·佩利塞尔(1899—1977)、何塞·戈罗斯蒂萨(1901—1 973)、海梅·托雷斯·波德特(1902—1974)、哈维尔·比利亚乌鲁蒂亚(1903—1950)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班牙语美洲诗歌在艺术风格上是先锋派的继续,在题材内容上是日常生活的投影。西班牙语美洲诗人已不再模仿他们的欧洲同行,也不关心自己属于什么“主义”。聂鲁达、纪廉等忠于自己历史使命的诗人依然在沿着“承诺文学”的道路不屈不挠地前进;另一些诗人,如奥克塔维奥·帕斯,则在“诗歌与人类”的迷宫中寻求着“现时”;还有不少诗人采取了玩世不恭和嘲讽现实的态度,通过支离破碎的诗句来反映色彩斑斓的世界。

西班牙语美洲的当代诗人大都用日常口语来进行写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诗歌就是现实主义的。这种口语化的作品打破了规范化的语言规律和主题结构,既有对现实的反映,又有对现实的批判。西班牙语美洲后先锋派诗歌,如同它的叙事文学一样,向读者展示了想象力的发挥和语言的自由。对当代各种文化因素的充分利用使西班牙语美洲诗歌显得绚丽多彩,千姿百态。

就整体而言,后先锋派诗歌有以下三个特征:(1)在结构上是“开放型”的。就是说,每个读者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去体会诗中的含义,如同西班牙语美洲新小说一样,它要求读者积极地参与“创作”,而不是消极地接受诗人的创作意图,这就是奥克塔维奥·帕斯所谓的“运动中的诗歌”。(2)在语言上兼收并蓄,不再是仅仅以形象和比喻的运用为基础,而是运用不同时代的各种各样的语言,尤其是通过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使诗歌和散文互相渗透、熔为一炉。(3)在题材上以现实为出发点,但又掺入大量历史、社会、政治和批评的成分,通过幽默、讽刺和诗歌的概括来反映并揭露现实。埃尔内斯托·卡德纳尔的《诗篇》就是典型的作品。具有代表性的后先锋派诗人就是墨西哥的奥克塔维奥·帕斯。

1989年,瑞典皇家学院把诺贝尔文学奖授给西班牙小说家塞拉(1916—2002),1 990年又把此项殊荣授予墨西哥诗人和散文家帕斯(1914一1998)。接连两次把该奖授予西班牙语作家,这还是首次。因此,在帕斯获奖之后,各方面的反响也就异常强烈。正在加拉加斯出席里约集团会议的拉丁美洲八国 ——_阿根廷、智利、乌拉圭、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巴西和墨西哥——政府首脑当即决定联合向帕斯发出贺电,称他为“伟大的拉丁美洲人,我们大陆的骄傲”。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也亲自从马德里给帕斯打电话表示祝贺。在西班牙、拉丁美洲以及美国文坛,对帕斯的获奖几乎一致认为:授之有理,当之无愧。就连向来与帕斯有分歧的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也出人意料地先后打电话、发贺电给他的墨西哥同行。这位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贺电中说:“瑞典科学院终于纠正了它本身多年来不承认你广泛而又巨大的文学成就的不公正作法,对此我十分高兴。”诚然,在诸多评论中,也并非没有微词,然而即便是那些对帕斯获奖颇不以为然的作家,也不否认他是一位伟大的、值得尊敬的诗人。

帕斯的诗歌既有深刻的民族性又有广泛的世界性;既有炽热的激情和丰富的想象,又有冷静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他将古老的印第安传说和西方的现代文明融为一炉;将叙事、抒情、明志、咏史、感时、议政等各种素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又不时将东方宗教和玄学的闪光体镶嵌在字里行间,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是在形式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帕斯都超过了他的同辈诗人。我国诗歌界对帕斯并不陌生,因而在此无需做更多的介绍。

这本诗选是由我和我的老同学段继承共同翻译的。从修女胡安娜到何梅罗·阿里吉斯以及后面的科拉尔-布拉乔和豪尔赫·费尔南多、格拉纳多斯的作品是我译的(其中帕切科的前4首为范晔所译);其余22位诗人的作品是继承同志译的。我们在编选和翻译此书时,基本遵循了“厚今薄古”的原则,尽可能多选一些目前依然健在的诗人的作品,使大家对墨西哥当今诗坛有个大致的印象。

墨西哥全国文化艺术委员会(coNAcuLTA)对本书的出版提供了慷慨的赞助,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杨晓明和胡真才两位同志为本书的筹划、编辑和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本《诗选》从选编、翻译到成书,由于时间仓促,疏于推敲,谬误之处,敬请读者和同行指正。

赵振江

2012.6.1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5: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