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一政客(美国总统的白宫首席幕僚)》由王国章所著,囊括诸多美国政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其中有从苦苦挣扎的“第一夫人”到实权在握的国务卿希拉里,她集各种矛盾和争议于一身,却几乎统御了整个美国的社会及政治生活;还有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力的副总统理查德·布鲁斯·切尼从尼克松总统时期的一名白宫实习生,到福特总统时期的白宫办公厅主任,到里根总统时期的共和党领袖,再到老布什总统时期的国防部长,最后是小布什总统时代的副总统这一个人政治生涯的顶峰;康多莉扎·赖斯,美国政治家,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非裔美国国务卿,她传奇的政治生涯一直是全世界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本书作者从多个角度切入,全面生动地为读者讲述了他们叱诧美国政坛的传奇人生,揭示他们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的全过程。
《美国第一政客(美国总统的白宫首席幕僚)》由王国章所著,从“第一夫人”到国务卿的希拉里,她几乎影响着整个美国的社会、政治生活;康多莉扎·赖斯,美国政治家,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非裔美国国务卿,她传奇的政治生涯一直是全世界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理查德·布鲁斯·切尼,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副总统,同时也是一位等待历史评说的功过兼有的政客……这些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政客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不平凡的经历。
《美国第一政客(美国总统的白宫首席幕僚)》就是通过对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政坛风云人物的传奇事迹进行详尽的描述,进而从客观的角度讲述了他们走向成功道路上所发生的一个个经典事例。
第一章 基辛格:
犹太人在美国政坛上的政治旗手
1.艰苦卓绝的难民生活
2.基辛格的军旅生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3.从学术界向政界的转变:基辛格命运的重要选择
4.终结越南战争——基辛格的明智之举
5.珍宝岛事件:中美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基础
6.基辛格秘密访华,促成中美建交
第二章 希拉里:
从第一夫人转身为白宫第一政客
1.初露头角的未来政坛之星
2.州长夫人之路,为人主白宫奠定舆论基础
3.克林顿竞选总统之路上的最佳管家
4.第一夫人的白宫历史,尽显“铁娘子”风范
5.第一夫人变身参议员,成为美国颇受争议的政坛女强人
6.“白宫计划”:希拉里向权力巅峰发起的战争
7.希拉里——走向政治新台阶的国务卿
第三章 奥尔布赖特:
充当美国单边主义的鹰派先锋
1.受到命运偏爱的女人——奥尔布赖特
2.世界权力的回归:奥尔布赖特战胜罗斯·加利
3.强势做派的延续,奥尔布赖特式海湾危机处理方法
4.索马里战争:奥尔布赖特扮演“急先锋”角色
5.干涉波黑内政,奥尔布赖特再做“急先锋”
6.卢旺达大屠杀的祸端——移植制度
7.奥尔布赖特的中国政策
第四章 鲍威尔:
美国火神派成员中的另类“鹰爪之鸽”
1.香蕉凯利走出来的黑人少年——鲍威尔
2.越战中的黑马骑士:借问沙漠军刀如何出鞘
3.“伊朗门”交易,为鲍威尔的政治之路埋下伏笔
4.看四星上将如何掀起“沙漠风暴”
5.鲍威尔的世纪战争:入侵巴拿马
6.鲍威尔的国务卿之路一四处奔波的救火队员
第五章 赖斯:
站在总统背后的黑人女国务卿
1.黑人少女的成长之路
2.华丽转型:政府官员的破土而出
3.布什家族的忠实幕僚,绽放在小布什背后的黑玫瑰
4.众说纷纭的“实用理想主义”外交理念
5.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转型外交”政策
6.白宫黑珍珠,是迷失还是自我放逐
第六章 切尼:
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副总统
1.幸遇“伯乐”,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白宫办公厅主任
2.跻身共和党领导层,成为众议院有名的“情报事务专家”
3.国防部长以“正义事业”为名,力挺巴拿马战争
4.“鹰派”主导思想下的海湾战争之“沙漠风暴”
5.小布什的最佳拍档:美国近代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副总统
6.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总统经济政策顾问的座右铭
7.追捕恐怖分子本·拉登,尽显铁腕政策
8.力挺伊战,彰显“鹰派”作风
1923年5月27日,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出生在德国菲尔特市,其父母都是教职人员,信奉正统的犹太教。在当时,基辛格的家庭属于中层阶级,甚至其父中学校长的职务使得他们在中层阶级里属于佼佼者。在当时的德国犹太人中,基辛格已经算是非常幸运的了。基辛格的父亲是一个严肃的人,他对基辛格的要求近乎苛刻,但他的母亲却和蔼可亲。因此,虽然父亲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对基辛格进行严厉批评,但母亲还是会给他无微不至的关爱。总体而言,童年时期的家庭生活,还是给基辛格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但在当时,大的环境正在发生改变,并一路走向恶化。
基辛格出生的年代,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战后经济的萧条和民众的怨恨使得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当局为了缓解矛盾,再次打出民族主义的“底牌”,条顿族和雅利安族的纯净性成为契机,犹太族则成了众矢之的。身为犹太人的基辛格当然也不能幸免于难,其家庭的生活境况一日不如一日。最终,犹太人开始被禁止上学和参加集会活动,这对于犹太人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但还是个孩子的基辛格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忧虑,他只知道自己不能上学读书和观看足球比赛了。基辛格对足球运动比较偏爱,被禁止观看球赛后,他开始私下组织伙伴踢球,并乐此不疲。而对于观看足球比赛,实际上也没有严格的监察,于是,基辛格经常掩藏犹太人的身份,挤在人群中观看比赛。但意外还是有的,因为难免遇上一些非犹太裔的熟人,基辛格还是会被人认出来,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他就难免会遭受一顿毒打。不过,虽然基辛格不会打架,但逃跑的功夫还是有的。所以,社会情况的恶化,并没有阻止基辛格对于足球的热爱,他仍然一如既往地组织比赛和观看球赛。
后来曾有学者就此指出,基辛格对于足球爱好的坚持,隐约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点,即圆融变通,但他也有自己的信仰和坚持。
童年的基辛格并非一个贪玩的孩子,事实上他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读书。熟悉基辛格的人都知道,他的身上有一股学究气。当时,基辛格的母亲甚至有些担心他会变成一个书呆子,因此她从未阻止过基辛格对于足球运动的喜爱。后来,基辛格的弟弟也曾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那时,哥哥每天无论去做什么事,总是会随身携带一本书,并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阅读。”基于此,基辛格的父母将他送进了乌尔兹堡的犹太神学院。在这里,基辛格接触到了大量的书籍和优秀的犹太导师,他的眼界也开阔了很多。但留给基辛格最美好的童年印象,却是远在乡间的外婆家,那是一处农场,有自然的风光和农家的设施,每到夏天,基辛格都会来这里消暑。可以远离神学院的枯燥生活,可以避开父亲的严厉苛责,基辛格甚至还会在外婆家狂奔嬉闹,把外婆一家搅得不得安宁。然而,好日子最终还是走到了尽头,磨难即将降临在犹太人的头上。
P3-4
政客如明星一样一直是世人最关注的对象。无论是他们的政治生活,还是他们的私生活都是永不过时且令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但是政客又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界明星,他们是一个国家更高层次的代表群体,而第一政客则是这一代表群体当中的顶尖人物.是明星中的“明星”。因此,在世人眼里他们是神秘、严肃且高高在上的,他们的生活中也没有普通百姓的日常琐事。但是,当你翻开这本《美国第一政客》,真正深入他们的生活时,就会发现他们的生活中除了世人眼中一贯存在的一面之外,还有另一面:一般人的喜好、痛苦和欢乐,曾经的努力奋斗,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以及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实现辉煌人生时的感慨。所以,在这本书当中读者能够汲取到为事业和人生而努力奋斗的强大力量。
作为美国第一政客,固然要体现出美国这一超级大国的风范。虽然这些第一政客们小心谨慎地维护着美国各个方面的利益,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难免出现失误,不仅令美国自身受到损伤,还给其他国家带来伤害,以致最终将自己推向了公众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另外,这本书也表明,遵循美国政客之间的游戏规则是这些第一政客们能够最终爬到国家权力机构顶层的重要因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这旬名言在这里同样适用。因此,只要认真研究这些第一政客们的成功和失误,就能从中获得指导性的收益。
其实,这本书中阐述的主要内容和传达的明显信息并不局限于上面所说的那些方面。这本书通过列举基辛格、希拉里、赖斯、拉姆斯菲尔德、切尼、帕内塔等美国历史上十二位政府要员,折射出整个美国近现代的政治面貌、经济发展历程、军事战略部署和动态,以及社会文化生活发展的方方面面。例如,基辛格力促越南战争的结束,将美国从越战的泥潭中拖了出来,结束了美军的噩梦。“9·11”恐怖袭击以后,拉姆斯菲尔德和切尼力促美国投入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两场战争在实现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也令美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两者相比,美国不但没有从战争中占到便宜,还拖累了自己国内的经济,不断引起民怨。帕内塔则是一个令美国经济在克林顿时期出现了“黄金8年”的传奇性人物,也使克林顿成为美国近现代史上受到美国人民好评极多的总统,他作为情报界的外行在任职美国中情局局长刚刚一年多时就解决了困扰美国8年多的恐怖组织头目拉登,为奥巴马总统赢得了很高的支持率。而就在帕内塔抓获了拉登不久以后,奥巴马又将国防部长的位子给了他,这一次帕内塔又弄出了一个《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美国最新军事战略部署计划。这一计划指出美国未来的全球战略计划将做出重要调整,亚太地区成为他的重点关注目标。可以说,这些方方面面都是读者研究美国近现代发展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些研究读者自然能够发现美国的对外策略,以及美国的“霸权主义”作风。
因此,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总结,可以看出这本《美国第一政客》一方面可以对读者起到励志的作用;另一方面读者也可以从中吸取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除此之外,读者也能够从中感受到政客之间的一些游戏规则,对那些希望仕途畅顺的读者来说,也不失为一种指导;还可以了解到美国近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对读者研究美国这一世界超级大国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这本书通过对美国第一政客们的深入探究,不但体现了美国自身的发展,而且表明了美国一直以来坚持贯彻的外交政策和它的“全球计划”。这一点是此书传达的信息中最重要也最明显的一点,需要读者们深刻领会其中的内涵。
美国政客只对全美整体利益让步。
——《金融时报》
众多美国政客对中国的言论是完全错误的。
——《华盛顿邮报》
拜登的激烈言辞体现出了两党在为提高国债上限而争论的激烈程度,民主党内其他的政客也不乏类似的言辞。伊利诺伊州民主党内其他的政客也不管类似的言辞。伊利诺伊州民主党众议员路易斯·古铁雷兹称茶党是“纵火犯”。他说:“我不喜欢这种妥协,我投票赞成是为了灭火。我们必须制止纵火犯。”
——《新闻晚报》
政客不仅能通过微博、社交网站为自己的政治主张寻找支持和反馈,并迅速采纳民意,还可以凭借它们动员草根力量,完成召集志愿者、筹款等关键的选举活动。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