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铎编著的《古今沧桑话金州》内容介绍:一座古老小城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了,残存在记忆中的小城印象也渐渐淡化了。金州城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的年代,人们把城墙砖拆下来,砌了高炉。钢铁没能炼出来,一座美丽的城却毁掉了。慨叹之余,今天再走进金州城,连一块城墙砖也看不到了。好在能用文字记录,也有影像记录。让后人们能看到从前的金州古城,看看老辈子的金州人是怎样生活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古今沧桑话金州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徐铎 |
出版社 | 大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徐铎编著的《古今沧桑话金州》内容介绍:一座古老小城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了,残存在记忆中的小城印象也渐渐淡化了。金州城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的年代,人们把城墙砖拆下来,砌了高炉。钢铁没能炼出来,一座美丽的城却毁掉了。慨叹之余,今天再走进金州城,连一块城墙砖也看不到了。好在能用文字记录,也有影像记录。让后人们能看到从前的金州古城,看看老辈子的金州人是怎样生活的。 内容推荐 徐铎编著的《古今沧桑话金州》内容简介:两千多年历史的金州,拥有深厚的文化土层。出生于金州的徐铎,多年来一直关注并致力于本土创作,写一部金州的书是他多年的愿望。金州古老的遗存越来越少,民俗与民间文化也在渐渐地消逝。怀着一种义不容辞的使命感,徐铎将金州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仁人志士、风物传说及市井风情写进了书中。 难能可贵的是,这部书不仅是在叙述金州的历史,也将已经不复存在的金州古老风貌以真实的影像展现在读者面前。该书得到了我市著名摄影家李元奇、薛家玺、蒋永贵,以及地方志专家徐建华等的鼎力相助,他们提供了近300幅珍贵照片。 《古今沧桑话金州》是一本中国散文。 目录 名胜古迹 金州老城 大黑山 响水观 胜水寺 石鼓寺 虎头山 扇子山 卑沙城关门寨 金石滩 挂符桥 曲氏井 蚂蚁岛 蛋坨子 钓鲸台 镇妖石 万人坑纪念馆 城山头 仁人志士 无产阶级革命家——关向应 开国中将——万毅 爱民豪杰——刘心田 抗日将领——徐邦道 金石书画家——刘占鳌 文史老人——孙宝田 民国良才——王永江 乡土诗人——郑有仁 书法老人——王克清 花鸟画家——金肇平 金州州官——涂景涛 抗倭名将——刘江 金县县长——曹世科 书画奇才——邹明西 宫廷画家——李西 清官廉吏——谈广庆 金州城里的那些个人 风物传说 消逝的名楼、名匾、名联 稻米的故事 红枪帮与落凤沟 阎举人的大院 西门外的龙 鱼卤面 大海蛎子擀面 驴肉包 刘豆腐脑 酸菜疙瘩汤 北屏山的生日晚宴 扣泥卡 面鱼儿和水饺 骨胶厂的骨头和狗 寻找祖先 亚洲第一长廊 河套人海口 错鱼礁 三辆车岛 相亲石 龙王床 老鳖湾 神蒿草 鬼眼香童 九龙壁 定海神针 奔马石 龟裂石 海浩 海市蜃楼 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大连人对于大黑山并不陌生,很久以来都是这样。大黑山是辽南的名山,据史书上记载,从明朝时起,当地人就称这座大山为大黑山。清朝时,大黑山又称之为大赫山。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这座山被称作大和尚山。有人说,是因为日本人笃信佛教,才给了这座大山这个名称。当年的大黑山,草深林密,据说时常有老虎出没。于是,金州当地的老百姓也叫大黑山为老虎山。今天,人们都称这座大山为大黑山。大黑山的山势险峻挺拔,巍然屹立于金州城东,犹如巨人的臂膀,簇拥着整个古城面向渤海湾。由西向东远眺,自南到北,大山的造型又像一尊巨大的卧佛。前几年,有摄影爱好者拍摄过大山如同巨佛的照片,佛头冲着南天,佛脚踏着北方,巨大的腹部高高隆起,真的就是大肚能容佛的自然造像。细细观看,蜿蜒起伏的山峦,似乎构成了一个个佛头造型。有人说,山即佛,佛即山,似乎能从观望这座大山时引发联想而感慨。 大黑山,海拔六百六十三点一米。与名山大川相比,大黑山没有什么令人称奇之处。但是,在辽南,她是较高的一座山峰,而且山势幽深壮美,山中树木繁茂。有人称她是“大连第一山”,并不意味她的高大,而是她距离金州城仅五公里,距离开发区也只有一点五公里,是距离大连最近的一座大山。千百年的沧桑岁月,大黑山里古迹众多,一直延续至今。因为地理上的优势,大黑山一年四季游人不断。 从大黑山南麓走进大黑山,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凤凰山下的凤凰口。凤凰山是大黑山最南侧的一座山峰,两山之间,有一条道路通往大山深处,路旁便是一条河。再前行不远,又是一座山口。顺着山口往里面前行,山势越来越陡峭,林木越来越幽静,山口渐渐变成了峡谷,如同刀劈斧削,怪石嶙峋,直刺青天。到了关门寨,那雄伟壮观的古山寨大门让人仿佛走进了从前的那个时代。古时候,这里是屯兵的地方,是刀枪剑影闪烁之地……薛仁贵饮战马的饮水坑,尉迟敬德扳倒水井让口渴的士兵痛饮的地方,相传李世民曾经驻跸的唐王殿,还有滴水壶,还有仙人台,山行垒嶝,一步一景,那关门寨里不知浓缩了多少故事。苍鹰在碧空中盘旋,山崖之上,岩石缝隙里面居然生长着杏树。十八盘,不知多少古人在这儿行走过。那雕凿出来的石嶝已经磨损得有些平滑,有了许多沧桑之感。 走过关门寨,再向前行,那就是大黑山的怀抱之中。这大黑山怀抱之中形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气候,这里微风和煦,暖气融融,那几处平缓的坡地,生长乏着果树和庄稼。树林之中,掩映出几间茅屋,几处院落。树下拴着儿头老牛,草坡上有羊儿吃草。据古书记载,这里在汉唐时就被称为桃花浦、杏花浦。 大山的怀抱之中簇拥着一座寺庙,那就是赫赫有名的朝阳寺。朝阳寺与响水观相隔一道山梁,寺院的周边自古就多有杏树。与响水观不同之处在于,朝阳寺内雕有两条巨龙,而响水观只是在外墙上攀附着一条龙。寺院之内,建有一处别致的洗心亭。到寺内游览之余,拜过观音,再到洗心亭内小憩,甚是快哉。走出寺院大门,可以买几颗红艳艳的杏子。据说,进庙拜佛之后,再吃杏子,取杏子的谐音,你会很“幸”运。 翻过山粱,就是响水观。响水观是一座著名的道观,它的历史悠久,在金州人的心目当中,它应该算得上这一方土地上的名胜。因为后面有文章介绍,就不一一道来了。P18-20 序言 到过大连的游客,必能听到“没到旅顺,就等于没到大连”这句话,因为旅顺已成为北洋水师军港时,大连还是个不毛之地。但真要说说大连的发展史,就会发现金州置县已两千多年,设“卫”也六百年了,按现代的话说,金州是大连的“老领导”。近百年来,金州有发展,有进步,但变化不大。恰逢改革开放,全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金州诞生了,金州有了长足的进步。近三十年的开拓发展,金州现在又有了新名称——“大连金州新区”。 历史上金州是个米粮之川,更是花果之乡。特别是,百年之前,引进了外国的名优品种,经过科技培育及管理,“金州大樱桃”、“三十里堡红苹果”、“金州湾的香米”名扬海内外,倍受赞誉。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远在千里之外的辽西自梨出口,但在包装箱上所印的产地是金州三十里堡。可以说,金州五十年前就有了自己的品牌。 金州地域不大,但在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事不少,影响也很大。名人也不少。关向应、万毅等一批将领是金州人,政界、科技界、工商界、文化艺术体育界也都留下了不少金州人的名字。金州的历史是悠久的,金州的今天更有生机。大连是辽宁改革开放的窗口、龙头,而金州就是大连第二个百年的未来。 两千年的历史,必有丰厚的传统文化,但遗憾的是我们忽略了、破坏了,仅存的一点点也正在消失。 “没什么”,“无所谓”,一晃几十年。好在这几年有人清醒了,都在讲不能忘记祖宗,不能丢掉传统文化。大连著名的作家徐铎,勤奋努力,已有几百万文字问世,而且多才多艺。听说他要写一本金州传统文化的集子。有人问,为什么?他说,画画、写书法是我的爱好,著书是我的事业,但对传统文化,要挖掘它,记录它,保存它,是我这个金州人的责任。我同徐铎先生交往多年,我确信他不仅能干,而且是能干好的。现在,这本图文并茂的书就要面世了,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使我更高兴的是,老朋友李元奇以及薛家玺、蒋永贵、徐建华为这本书提供了珍贵的照片。 此书对过去的金州进行了写实,但也能深思今天的大连。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是对决策者的考试,也是平头百姓发言的平台。到过大连金州的人一定会说:“去对了。”想来大连金州的人就早点来吧! 谨以此文,代为小序。 后记 我是山东人,我生在金州,金州就是我的故乡。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已是花甲老人了。要抒发的感情,我已经在书里面抒发过了。后记,就是没有说完的话。 因为身体的残疾,我没有当过红卫兵,也没有参加遣反,也没能去大串联。反正,我舍弃了不少东西。但是,正是身体的残疾,我也有偏得。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我没有整人,没打砸抢,也没有做坏事。 小时候,我是在金县实验小学读的书,记得是丛连俊老师教我们写字课。在课堂上,他给我们讲天后宫大戏接子的故事。由此,我对写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姓孙,她是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师范生。在一次周会课上,孙老师让我们说一说自己未来的理想。那时候,我已经接触了课外读物。当别的同学们说要当工人当农民的时候,我说,我要当作家,我要当画家。孙老师说,咱们班四十多个同学,可是,只有一个徐铎要成名成家。我并不是说当工人当农民不好,我是说,一个学生,从小就要有理想。 从那以后,孙老师有意识地让我在寒暑假期间到学校图书室里当小管理员。那时候,我便读到了许多课外读物,包括长篇小说。从那以后,我写的作文总是全年级的范文。我还当了语文课代表,还当了美术课代表。五十多年后,孙老师恐怕也不会想到,她曾经鼓励过的一个学生,终于实现了他的理想,他成了一名能写出不错作品的作家。 我们这一代人,正是上山下乡的那一代知识青年。说是知识青年,其实我们才读了几天的书。我因为残疾,想上山下乡,人家也不肯接受我。我成了因病留城的学生。这也好,在这个时间段,我走近了金竹三先生,也走近了王克清先生。在老人们挨整批斗的岁月,能有一个大男孩走到他们身边,跟着他们学习绘画,学习书法,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1971年,我被分配到了街道小工厂当工人。我的一个优点就是,我不把自己的人生困苦看得太重,我也没想这些事情。 在街道小工厂里面,我遇到了王金周。王金周这个人的爱好十分广泛。他喜欢集邮,是个地地道道的集邮家。他喜欢收藏,他手里也有很多书,我从他那里读到了不少的书。看我喜欢写写画画,他还牵线搭桥,把我引荐认识了展览馆的那些美工们。一个人走出校门时,他遇到的这个人十分关键。如果我遇到的是一个庸俗之辈,恐怕我也不会有今天的作为。王金周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至今,他还经营着金州一家小集邮社,一生都在从事着他热爱的事业。 在街道,我遇到了我的另一位贵人,她叫尹桂枝,是工厂的主任。老师出身的尹主任看我喜欢写写画画,她特地给我买来了纸和笔,让我为工厂画马恩列斯毛伟人像。这时候,有人提出来,出身不好的、家庭有问题的人是不能画伟人像的。再说,伟人的画像到处都能买得到,何苦要让一个没有多少水平的学生来画呢?尹主任与他们想法不一样,她说,徐铎是个学生,我让他画伟人像,并没有别的想法,我就是给这样不幸的年轻人希望。虽然伟人像到处都能买到,但是,自己工人画的伟人像挂在自己的车问里面,会让我们的工人们产生自豪感。这件事情,恐怕尹主任早就忘记了,但我没有忘记,我也不会忘记。有人为我做了一件好事,影响到了我的一生,我能忘记她吗? 在这个街道小工厂里,我遇到了我的妻子许春荣,她也是个留城学生。因为同情,她走近了我。因为我的才气,也感染了她。在当时,她能毅然决然地走进了我的生活,需要何等的勇气。我知道,很多人只是同情我。曾经对我很好的一个女同学,当她走出校门的时候,她似乎成熟了,却毅然决然地与我决裂。如果让人知道了她在与一个身体有残疾的人相恋,她将无地自容。而许春荣顶着巨大的、难以想象的压力,给予了我爱情,这影响到了我的一生。从那时起,我就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做出样子,让所有曾经嘲笑过我的人感到汗颜,让他们自愧不如。 我和许春荣在金州结婚成家了,那是1977年的5月5日。我对许春荣说,也许我不会让你荣华富贵,但是,我能让你幸福,能让你自豪。 从那以后,我天天读书学习,夜深人静之时,我就拿起笔来,写金州城的故事,写金州城的那些人和事。我爱我的故乡金州,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城,文明有序的小城,也是一座充满着亲情的小城。许春荣能嫁给我,这给足了我人生的自信。 从1978年到198心年,三年时间,我终于发表了处女作。1984-年,我的小说终于在《鸭绿江》杂志上发表了。那时候,还没有金州人能在省级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 还是因为文学,1985年,我调到了金州区旅游局工作。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发现我、培养我的人,他们并没有因为我的腿脚有残疾而歧视我,他们给了我施展才华的机会,我也将自己的才华施展了出来。我由一个街道小工厂的工人,走进了政府机关,直至当了部门的领导。在开发金石滩的岁月里,我和金州文化馆的于耐寒老师、博物馆的王心令老师一起,为那些奇礁怪石命名,为这个神奇的地方写民间故事。为了能让金石滩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我与刘志红同志在北京工作了半个多月。1988年,金石滩终于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工作之舍,我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1996年,我当选了大连市作家协会的副主席。业余时间,我都用在了写作上面。多年的锲而不舍,也终于换来了今天的成就。让我感到高兴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作品也越写越好。2心11年,我获得了辽宁文学奖;同年,我当选了大连文学艺术界十大有影响的人物。我的长篇小说《大码头》出版以后,产生了很大反响,版权被买断,并将拍摄电视剧。这部书也第二次印刷,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今年,我的另一部长篇小说也得到了出版社的首肯,编辑们认为,这一部作品写得比《大码头》还要好。 我很欣慰,因为今年我六十岁了,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整整一个花甲子,我遇到了很多的贵人,也遇到了不少小人。我只记得贵人们的恩德,记得要向他们感恩。我却不记得小人了,一笑了之吧。一个人要有胸怀,要能包容。无论做人做事,特别是男人,没有胸怀的男人将一事无成。我还忘了告诉朋友们,今年是我的本命年,8月8日那天,中国作家书画院在北京成立,我当选了艺委会委员。写作是我的主业,写写画画是我的副业。一位著名的大艺术家看了我的画,他感慨了一句,绘画的技术层面,你不如专业画画的,但是,画画的不如你的地方太多了。对于书画,我没想得太多,我只是写作枯燥时,为了换换脑子,才涂涂抹抹,换种方式休息。 一次同学聚会,谈论起陈年往事,我只记得我不应该忘记的人和事,而对于那些不愉快的过去,我从来也没有为它耗费过∞思。该抛弃的抛弃,该铭记的不能忘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善待生活,善待别人。当年共同的写作者大都不复存在,自己能坚持下来,我为自己感到幸运。 移居大连已经十余年了,可我的心却一直在金州,这些年,我所做的梦,也一直没有离开过故土。老家的房子,老家的院落,老家的邻居们、同学们,还有朋友们。我在金州度过了自己的童年、青少年。在金州,我结婚成家,娶妻生子。到后来写作,渐渐地有了名气,人生的大事都在金州完成了。金州的文化沃土滋养了我,我也吸吮着故乡的乳汁,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成了一个能为社会著书立说的人。而今,我的乡音未改,鬓毛已衰。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年龄大了,精力也不充沛了。但是,我的经验多了,经历就更多了,一生的积累,到了此时可以全部用上了。更为难得的是,我不是一个功利写作者,我已经进入了自由写作的状态。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讴歌自己的家乡故土,我为金州写不少散文和随笔,收集起来之后,也是一部不错的书。我对金州没有什么贡献,我把这些写金州的作品整理成集子,也算是对金州的小小贡献。 今年夏天,肖盏峰副市长到我家走访时,听说我是金州人,说起了他曾经在金州任职的事。我开了一句玩笑,金州自古以来,任职的官自,还没听说出过贪官污吏。大家哄然一笑,其实,实情真就是这样。 金州小城,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在这块土地之上,没有大灾大难,算得上风水宝地。金州的文物古迹,金州名人志士,金州的风土人情,金州的风物传说,有些贵存,今天的人们能够看到,有些已经消逝了。我用文字把这些往事和故事记录下来,后人们能读得到,也算我为金州做下的一件功德之事。 金州这些年的发展也是惊人的,尤其是与开发区合并,改为金州新区之后,面貌更是焕然一新,不仅外在的风貌改变了,人的精神状态也大有不同。我相信,作为大连市对外开放的先导区,金州新区不仅不会丢掉昔日的辉煌传统,反而会把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最后,我要感谢李振荣老市长,因为他的文学与历史学养深厚,众人一致推举他来为这本书作序。本来我为他写好文章,没有想到,年已七旬的老市长竟然一字一字认真地写了起来。整整一天,他写了三篇稿纸,写成了这篇充满了智慧与幽默,并对金州寄予了无限希望的文章交给了我。多年来,振荣老市长对我关爱有加,他是希望我能写得更好,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时,我也要感谢李元奇、薛家玺、徐建华、蒋永贵先生,正是他们无私奉献了珍贵的照片,这部书才那样的完美。 我还要感谢金州新区旅游局的同志们,我也是当年金州区旅游局的“旅游战士”,当年旅游局的同志们因为能吃苦,能干活,被称之为“旅游战士”。1985年,金州旅游局成立的时候,全中国只有我们一个县级旅游局。今天,走近旅游局,与你们在一起,我有一种亲切感。今非昔比,今天的“旅游战士”们似乎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所以才将金州旅游搞得有声有色,在这块沃土之上,似乎有着挖掘不完的旅游资源。有这样的“旅游战士”发展金州的旅游事业,我相信,金州的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的各个领域,必将达到一个新高度。 最后,我要大喊一声:我爱金州! 徐铎 2心12年乡月19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