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城编著的《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与经济周期研究》共分九章,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以中国长期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和特征、经济增长的阶段性规律、潜在产出增长率的测算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第二部分以中国短期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经济周期的规律性、中国的经济周期以及中国经济波动的最优控制区间等内容。第三部分的内容集中在第八章。在第八章中,作者把短期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的分析进一步扩展到了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和世界经济运行的领域,试图揭示世界经济周期的存在性和形成机制、世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规律,同时把中国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联系起来,试图揭示国际贸易周期,包括进口贸易周期、出口贸易周期和国际贸易政策周期的规律性和形成机制。最后一部分内容是经济运行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
张连城编著的《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与经济周期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潜在产出的增长路径与经济波动幅度的政策控制研究》的研究成果。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1~4章)以长期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经济增长的数量特征和结构特征;通过构建一个二维经济增长模型来揭示经济增长阶段的变动规律;测算了现阶段中国潜在产出增长率及经济增长路径的变动趋势,分析了潜在产出增长率与最优增长率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供给问题和政策建议。第二部分(5~7章)以短期经济波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经济周期存在的直接原因,并试图从经济制度本身解释经济周期存在的根源、形成机制以及经济周期的制度特征,同时讨论了中国经济周期性运行的规律、价格周期性波动的规律以及经济波动的最优控制区间和经济政策的国际传导机制,提出了稳定经济运行的政策建议。《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与经济周期研究》第三部分(第八章)将中国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国际贸易周期、国际贸易政策周期联系起来。试图揭示其中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规律,并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中国和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及国际贸易传导机制。第四部分(第九章)分析了经济运行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界定了政府的作用,得出了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悖论的结论,提出了应把国有企业纳入特殊企业的运行轨道,进行特殊管理的政策建议。
序言
第一章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和经济增长的特征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中国的崛起/1
第二节 长期经济增长因素分析/4
第三节 经济增长方式的划分——基于长期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角度/14
第四节 长期经济增长的特征/16
附录:美国和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TFP)/28
第二章 经济增长的阶段性
第一节 “N”字形二维经济增长模型/31
第二节 跨越经济增长阶段的技术、经济和制度条件/41
第三节 中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47
第四节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中等收入陷阱”/51
第三章 中国的潜在产出与经济增长路径
第一节 潜在产出及其测算方法/57
第二节 中国潜在产出增长率测算方法的选择/68
第三节 中国潜在产出增长率的测算/72
第四节 中国潜在产出增长路径的变动趋势/80
第四章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粗放型增长方式的特征——基于总供给的角度/83
第二节 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97
第三节 投资驱动型增长方式的特征——基于总需求的角度/100
第四节 从投资驱动型增长方式向消费驱动型增长方式的转变/111
第五节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渐进性、紧迫性和制度供给/113
第五章 经济周期的成因、制度特征和形成机制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定义、类型和阶段划分/118
第二节 用AD—AS模型解释经济波动和经济调整路径/126
第三节 经济周期的根源/137
第四节 经济周期的体制特征和形成机制/144
第五节 经济周期的社会经济制度特征/151
第六章 中国的经济周期
第一节 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律及体制特征/153
第二节 经济周期的波长与政策冲击/161
第三节 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走势/167
第四节 经济收缩的本质和经济复苏的条件/169
第五节 经济周期与价格波动周期/171
第六节 中国的通胀—产出环路/183
第七章 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与稳定经济运行的政策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188
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与我国宏观调控的历史回顾/193
第三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200
第四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209
第五节 经济政策效应的国际传导/213
第八章 世界经济周期与国际贸易周期
第一节 国内外学者对世界经济周期的研究/219
第二节 世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形成机制/223
第三节 经济周期与国际贸易周期/231
第四节 国际贸易政策周期/242
第五节 国际贸易视角下的中国和世界经济周期协动性研究/245
第九章 市场、政府、国有企业
第一节 市场机制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258
第二节 市场的局限性:市场失灵与市场机制的功能缺陷/259
第三节 政府的经济作用与政府失灵/264
第四节 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运行的历史演变与政府的职能/269
第五节 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274
第六节 市场与企业;国有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悖论/277
参考文献/289
重要术语索引/303
人名索引/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