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第二节 理论综述——既有研究的进一步描述
一、基于DEA方法的研究
二、基于博弈论方法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本书结构框架
一、本书思路形成过程中的两个问题
二、本书的结构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本书的创新点
三、本书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国R&D竞争力的省际经验证据——基于截面数据的分析
第一节 中国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
二、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型的构建
三、区域科技竞争力实证研究
四、综合分析
五、总结与对策建议
第二节 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效率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
三、投入产出指标、环境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四、实证结果分析
五、我国各省高技术产业效率总体及区域分析
六、主要结论
第三章 中国R&D竞争力的省际经验证据——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第一节 中国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效率、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省际
面板数据的DEA-Tobit实证研究
一、研究工具与方法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三、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二节 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
三、投入产出指标、环境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四、实证结果分析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三节 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研究——基于HMB指数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三、数据来源及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四、实证结果分析
五、结论
第四章 中国R&D竞争力的理论模型探讨——国内视角
第一节 研发能力、外部性与市场结构——以知识寻供型研发为例的模型
分析
一、相关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二、模型的构建及相关假设的提出
三、相关假设的理论分析
四、模型分析的政策含义
第二节 混合双寡头模型下的R&D竞争:不确定性和模仿视角
一、文献回顾及问题的提出
二、模型设定及理论分析
三、混合双寡头与私人双寡头之福利比较:一个例子和拓展
四、主要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第五章 中国R&D竞争力的理论模型探讨——国外视角
第一节 FDI视角:跨国厂商研发量的经济模型分析
一、文献回顾及问题的提出
二、模型的构建以及相关假设的提出
三、相关命题分析及结论
四、理论模型的政策含义
五、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第二节 研发先进性的内生选择和互动——FDI框架下的一个理论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以及相关文献研究
二、基准模型的构建及相应的经济学分析
三、基准模型的若干拓展
四、理论模型分析的政策含义
五、进一步的讨论
第三节 混合双寡头、研发能力与资本结构——国际R&D竞争视角下对
战略贸易政策的再审视
一、文献回顾及问题的提出
二、对柳、程(2009)模型的一个简单回顾
三、基准模型——对柳、程(2009)模型的一个推广
四、线性模型的例子——对基准模型的一个扩展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六、关于民营化的进一步思考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