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南北风云/南京政府那十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周龙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南京政府那十年》规模宏大,描述细腻,共约计分为五卷,百万字以上。本书是其第一卷《南北风云》,由周龙编著,起于“中山舰事件”,迄于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全书约22万字。

本书注重考据、辨析,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也注意文风的活泼。除了吸取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与最新解密材料外,本书也大量结合了第一手的回忆录、日记等,务必令读者耳目一新。

内容推荐

周龙编著的这本《南北风云》讲述了:

1926年7月正式开始的北伐战争,是一场令国民党成功问鼎中原的战争。可是在此之前,北伐取胜的条件几乎全不具备,即便在战争爆发之初,国民党集团的实力也远逊于北洋集团的实力总和,究竟是凭借什么有利条件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呢?当北伐军由珠江流域一路横扫至长江流域之后,各种矛盾一齐爆发了出来,一时之间,中国的命运再次走到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

目录

第一章 蒋汪的第一回合

 三月二十日的政变

 辞职引发的风波

 狗急跳墙为哪般

 苏俄的算盘

 鲍罗廷其人其事

第二章 国民党的五大巨头

 为革命而活的孙文

 无法盖棺定论

 人才难得的胡汉民

 书生意气的汪兆铭

 志同道合的廖仲恺夫妇

 政坛黑马蒋中正

第三章 北洋集团的五位大佬

 自比关岳的吴大帅

 狡猾过头的孙传芳

 徒劳无功的张作霖

 面目复杂的冯玉祥

第四章 乱成一锅粥的北方

 闹哄哄的北京政变

 反奉三角同盟的失败

 空前激烈的南口大战

 得不偿失的胜利

第五章 新桂系的崛起

 新桂系三巨头

 广西的再统一

 偏心的李济深与不凡的邓演达

 好佛的陈铭枢与单纯的张发奎

第六章 北伐战争的前奏

 两位政坛失意的湖南客

 一心要独霸湖南的唐生智

 外援不断的唐叶战争

第七章 两湖的激烈争夺

 北伐军的阵容

 血战汀泗桥与贺胜桥

 武汉攻防战

 底定两湖

第八章 再破孙传芳

 孙氏的和战大计

 大显神威的钢军

 孙传芳投靠奉张

 北伐军席卷江浙

第九章 走向“四·一二”

 幕后献计的黄郛

 作为国民党理论家的戴季陶

 作为蒋嫡系的何应钦

 迎汪复职与迁都之争

 夹缝中的陈铭枢

 清党是把双刃剑

第十章 反共大合唱

 东山再起的冯玉祥

 最后的五分钟

 东线的拉锯战

 武汉的和平分共

 蒋中正的第一次下野

附录一 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

附录二 国民革命军主要序列(1926年7月)

试读章节

这时,白崇禧正在广西省(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立初级师范读书。为了弥补北伐军的不足,陆荣廷又组织了广西学生军敢死队。时年18岁的白崇禧受革命的吸引,欣然加入了学生军敢死队,随军开赴湖北。最后,他来到了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武昌。

虽然没有参与战事,但白崇禧的军事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当时年轻的小白同学是那样兴奋,仿佛自己真成了一位革命军人:“我于夜间放哨,因天气寒冷,风雪交加,瞬时变成雪人。但我初上前线,内心兴奋无比,其热诚足以御外迫之寒气。”

看来他天性中有着热血、嗜斗的因子。随后,白崇禧果然弃文就武,相继入武昌陆军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与张作霖相反,白崇禧是南人北相,身高在1.7米以上,这也算是做一名军人的难得的先天优势。

1915年入保定军校的白崇禧被编人第三期步兵科第四连,同期共800多名学生,与他同一连队的还有黄绍竑、夏威、张治中等人。

军校的严格管理,加上白崇禧的好学精神,令他在学习上进步很快。可以说,白崇禧一生的军事基础就是在这个时候打下的。只是可惜,他未能走出国门,去见识一下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力及最出色、最现代的军事体系。

两年的军校生活很快就结束了,由于对这批学生的不信任,北洋政府让他们自寻出路。

长期以来,身为回教徒的白崇禧对于西北边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欲效法立功异域的张骞、班超,有志于到祖国的边疆去建立一番功业。他的毕业论文洋洋洒洒几万字,论述的就是边疆问题。到了交卷时间,他还在埋头疾书,似乎对此有说不完的话。

后来,白崇禧便与徐培根等20多位同学申请到新疆的军队中见习,他们的理想是“训练一支边疆新军,为巩固国防、增强国防之用”。可是,由于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西伯利亚大铁路中断了。控制陕西的皖系军阀陈树藩不服从北京黎元洪政府的管辖,又切断了北京与新疆的联系。白崇禧等人只得无奈地放弃了梦寐以求的西北之行,暂时收起了自己的“西北梦”。  待到十年以后北伐初步成功时,白崇禧还准备率一支大军前往新疆经营,可见他对于大西北情有独钟。

1917年,24岁的白崇禧被分派回了广西,入广西陆军第一师第三团任见习官。当时,两广都是由陆荣廷控制的,陆氏的军队是完全旧式的,军队的中上层也都是旧将官在把持,这就造成了白崇禧等新式军官的强烈不满。

最后,他们不得不团结起来,干脆推翻了旧桂系的统治。

不久,广西当局成立了陆军模范营,他们趁机把很多无法安置的军校毕业生划人其中。

后来,新桂系元老中的白崇禧、黄绍弦、黄旭初、夏威等人都成了其中的一员。那时候,排长被称为连附。白崇禧等20多人都成了连附,他们轮流充当排长。这帮小军官们到处串联,每天都可以看到往来的身影。

那个时候,白崇禧在军事学方面的造诣已经得到普遍公认,而他的好友徐启明则以文学修养见长。学兵们经常来到白、徐两位连附的住所请教问题,学兵们常说:“我们从白连附、徐连附得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除了与同在军中的黄绍竑等人建立牢固的关系之外,不甘平庸、素有大志的白崇禧在这时就已经开始筹划未来一统广西的计划了。

1917年8月,孙文发动护法运动,陆荣廷表示支持。陆荣廷的外甥李白云时任广西边防副司令,他想到模范营借调几个人才。身为模范营营长的马晓军起初不同意,但在白崇禧等人的建议下便同意派徐启明前往。白崇禧当时私下里向徐启明透露了自己的盘算,认为徐此去可以抓住一支军队,以便于将来壮大自身的力量。

在湖南永州训练时,模范营内设了一个机关枪队,白崇禧、黄绍竑、夏威等保定军校时代的同学成了该队的实际负责人。他们三人的默契合作,为后来新桂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P138-139

序言

这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不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只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悲剧时代而已。

只是,这个时代距离今天非常切近,简直呼吸可及、触手可感,遂令我们耿耿在怀。

本系列图书共分五卷,以百万字的篇幅勾勒了一幕时代史诗大剧,全面地讲述各个方面的情况,使得大家更容易理解一些诸如以下的重大问题:为什么在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会采取不抵抗的立场?为什么汪精卫会有从“主战’,到“主和”的态度转变?为什么蒋介石始终坚持对13隐忍?为什么国民党内部的反蒋派都喜欢打“抗日”的旗号?为什么这十年中国的重工业没有太大起色……

从1927年到1937年这十年,是一个腐败横行、民生极苦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丰富多彩的时代。但随着日寇的入侵,一切都成了梦幻泡影。

由于这段历史人物众多、头绪繁杂,史料的问题更让人头疼,虽然时间跨度不大,但正如有些人所感叹的——治民国史,比研究宇宙史都难!因此,在这样一个内外煎迫、忧患重重的时代,“南京政府那十年”重点描写国民党方面的情况,尤其侧重于表现国民党内部的权力之争、派系之争,也就几乎等同于描写一部民国版的《三国演义》。

通常学术书只是负责揭示真相,且表达非常枯燥,往往缺少人文关怀,难以满足普通读者希望从历史阅读、历史探究中获得教益、能量和趣味的渴求。因此,为力矫其弊,本书运用活泼的表达,将历史大事与人物的命运沉浮相结合,将“事的历史”变成“人的历史”,力求生动有趣。

不过,越是细节化的东西,越是难以辨别真伪,越是容易被扭曲。因此,很多时候只能大处着眼、大而化之。

好吧,不罗唆了。这是一个长长的故事,从头讲起是不可能的,那就让我们从它的脖子讲起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7: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