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献琳编著的这本《温病条辨语释》以向心堂本排印的《温病条辨》为蓝本,其中药物计量,悉照原样,使用时可按公制换算。编写体例,在每节条文之后,分【校勘】、【词解】、【提要】、【语释】、【按语】、【方解】和【临床应用】数项。本书对每节原文进行了全面地解释和阐发,以求尽量加深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体会。同时融入刘献琳先生的临床经验,内容源流分明,既可成为中医临床医师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为广大中医院校师生学习温病提供捷径。
《温病条辨》为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所著,以创立三焦辨治体系为特征,是温病学的代表之作。由于吴氏对条文的解释,有些过于玄奥,不易理解。刘献琳教授自青年学医之始对《温病条辨》就深有研究,而且结合临床对应用三焦辨证有体会,1983年编写了《温病条辨语释》一书。
《温病条辨语释》以人民卫生出版社根据问心堂排印的《温病条辨》为蓝本,其中药物剂量方药剂量仍照原样,使用时可用公制换算;
每编写体例,原文之后列有校勘、词解、提要、语释、方解、临床应用和按语数项。校勘是对原文中脱误或有疑义的字和词,根据其他版本或注家,所作的必要校正;词解是对原文中的古词义,进行注解;提要是该条的内容概要;语释是对原文的详解,包括阐理、述症、释方、解药,既包括医理,也包括文义,既条分大意,也缕析字词,使读者深刻理解原文及医圣的辨治思路、学术思想及特色;方解是根据原文的病机、治法,解释方药组成的功效主治、配伍意义;临床应用主要根据《临证指南医案》、《南雅堂医案》以及其他文献记载和个人临床经验,将该方对其他疾病的应用也做扼要介绍。
《温病条辨语释》做为《温病条辨》原文的参考书,适用于有一定中医或温病研究基础的在校中医院校师生、临床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