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约翰·密尔自传(大师是这样培养出来的)》由约翰·密尔著,柏洋译。约翰·密尔是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罗素的教父。他的《论自由》是自由主义史上最重要的两本著作之一,《政治经济学原理》是第一本影响西方经济学教育达半个世纪的教科书。此外,还有《功利主义》、《代议制政府》等作品存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约翰·密尔自传(大师是这样培养出来的)/了如指掌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英)约翰·密尔 |
出版社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本《约翰·密尔自传(大师是这样培养出来的)》由约翰·密尔著,柏洋译。约翰·密尔是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罗素的教父。他的《论自由》是自由主义史上最重要的两本著作之一,《政治经济学原理》是第一本影响西方经济学教育达半个世纪的教科书。此外,还有《功利主义》、《代议制政府》等作品存世。 内容推荐 这本《约翰·密尔自传(大师是这样培养出来的)》由约翰·密尔著,柏洋译。约翰·密尔是自由主义史上最重要的两位哲学家之一(另一位是洛克),他的《论自由》近一百五十年来.已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刻广泛的影响,成为各种自由主义运动的理论源泉。大家普遍认为英美经验主义哲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是“隐身”的,他们的理论似乎和他们的个人生活经历无关,但密尔却给后人展示了一个丰满的自己,它虽没有引入入胜的情节和华丽的语言,但却完整地层现了一代巨擘的成长历程。即使在这本《约翰·密尔自传(大师是这样培养出来的)》中.他也坚持了自己一贯的作风:理性、审慎、克制,以及英国式的保守和绅士风度。他的伟大在于拒绝把思想和行为分开。 目录 童年时代和早期教育 少年时期所受的思想影响,父亲的性格和观点 教育的最后阶段,自学的初级阶段 青年时代的宣传事业,《威斯敏斯特评论》 成长中的一次危机,向前冲阶段 最珍贵友谊有开始,父亲去世,1840年前的著作及其他 晚年概略 试读章节 在写这篇自传的正文之前,似乎应该说明一下,我为什么要为纪念如此平凡的一生而写上这样一本书。我从来没想过,我所讲述的东西能引起任何公众的兴趣,无论它是一个故事也好,或是与我有关也罢。但我想,我成长和生活的时代是英国历史上最重视教育和教育改良的时代,也许,我应该记录下一些不同寻常、引入注意的教育经历。无论这种教育方法还产生了什么影响,都可以证明早期教育是能教给小孩子东西的,而且效果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好得多,用惯常的教诲方式教育孩子几乎浪费了孩子的童年时代。我还认为,在观念转变的时代,如果有人勇于探索,在不断地对自己和他人的思想有所吸纳的同时,又能有所扬弃,那么,若把他各个阶段的思想记录下来,想来不仅有益,而且十分有趣。但对于我而言,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动机,那就是希望借此向曾经帮助我提升智力水平与道德水准的人致谢。他们当中有人声名显赫,有人能力卓著,却尚未得到应有的赞誉;还有我最需要感谢的一个人,如果我不借这本书对他致谢,外界也许根本没有机会了解到他这样一个人。如果哪位读者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却还要硬着头皮往下读的话,那只能怪他自己了,我可没奢望他能手不释卷地看我的自传,我只求他能明白,这本自传并非为他而作。 1806年5月20日,我出生在伦敦,是家里的长子,我的父亲是詹姆斯·密尔,也就是《英属印度史》的作者。我祖父是安格斯郡诺斯沃特桥的一名小商人,(在我看来)也同时是个小农场主。父亲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因其天资聪颖而得到费特凯恩的约翰·斯图尔特爵士的关注,他是苏格兰财政部的一位贵族,而后又接受了简·斯图尔特夫人(约翰·斯图尔特爵士的妻子)和其他几位夫人成立的基金资助,前往爱丁堡大学深造。该基金的设立旨在为苏格兰教会培养青年才俊。我父亲在那里接受了常规教育,获得了传教士资格,但他从未真正从事过该职业,因为他太了解自己了,深知自己不可能相信这个教派或其他任何教派的教义。有几年,他在苏格兰为多个家庭做家教,其中包括特威代尔侯爵家。但他最终定居伦敦,致力于写作事业。1819年,他受聘于东印度公司,这才有了除写作之外的其他收入来源。 在父亲的一生中,有两件事不能不提:一件其实很平常,另一件却极不寻常。一件是,他当时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只能靠向期刊投稿这种不稳定的方式维持生计,可是他居然还能娶妻生子,组建了大家庭;这种行为无论从理智上、还是从责任上,都与他的人生观,至少是后半生坚持的人生观大相径庭。另一件是,这种生活方式需要异常充沛的精力,从一开始,他的处境就很不利于写作,结婚也没给他带来什么积极因素。那么多年,他只靠写作,光是养活~家老小,还能做到从不欠债,也不捉襟见肘,就已经相当不易了。但他居然还能坚持自己的政治和宗教观点,引得当时所有权贵和英国普通富人对他空前绝后地厌弃;父亲是一个信念非常坚定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写出背弃自己信念的东西;而且只要环境允许,他会尽可能地把自己的信念融入到作品当中。可以说,他是一个做事兢兢业业的人,不管是文学方面的工作,抑或是其他工作,他都倾注全力,力求完美。尽管身肩重任,他却还是策划、启动并最终完成了《英属印度史》的编纂工作;整个工作大约花费了十年时间,编纂这样一部大部头作品,况且还是一部需要大量阅读资料、研究史书的作品,和其他作者(甚至是一些专职作者)比起来,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工作算是很快的了。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几乎每天他都要投入很长时间教导孩子。拿我来说,他在我身上倾注了超出寻常的精力、关爱和耐力,按他的构想,就是努力给孩子最高层次的智力教育。 一个做事恪守时间观念的人,很有可能在教育学生时也是如此,我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希腊语的,只听人说是三岁,我对这件事最早的记忆就是背诵父亲写在卡片上的普通希腊语单词表,后面附有英语意思。学语法已经是几年后的事情了,最开始学时,只涉及动名词的曲折变化,但是一学完单词以后,就马上着手学习翻译了。我模糊地记得我读过《伊索寓言》,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希腊语书籍;第二本是《远征记》,我对这本书的印象还深刻一些。我八岁才开始学习拉丁语,那时候,在父亲的指点下,我已经阅读了大量希腊散文家的作品,其中包括希罗多德的全部作品,色诺芬的《居鲁士的教育》和《回忆苏格拉底》;读了第欧根尼·拉尔修写的一些哲学家生平;还读了卢安奇的部分作品以及伊索克拉底的《全希腊盛会献词》和《泛雅典娜节献词》的部分章节。1813年,我读了柏拉图对话录(按普通排列顺序)的前六卷,从《尤息弗罗》到《泰阿泰德》。我斗胆认为《泰阿泰德》在此可以忽略,因为对于我来说有点晦涩难懂。但父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我尽力做到能力所及之事,还极力要求我做远远超乎我能力之外的事情。我和他在同一个房间里的同一张桌子上学习,他写作,我学希腊语,就这样,我完成了希腊语的所有功课。从这件事上或许可以看出,为了教导我,他还是乐于承担责任的。那时,没有希腊语英语词典,我又没有学拉丁语,根本无法查阅希腊语拉丁语词典。,所以碰到不认识的单词,我就不得不向父亲讨教。父亲其实是个急脾气,却甘心忍受这种无休止的干扰,而且还在这种干扰下写出了好几卷《英属印度史》,外加那几年必须要写的所有其他文章。 在那段童年时光中,除了希腊语,我唯一的一门功课就是算术了,也是父亲教我的。算术课的上课时间安排在晚上,我还能清楚地记得我学得多么不开心。课上所学只是我每天所受教育的一部分。另外一大部分是靠我自己阅读,以及父亲对我的口头教导,我们一般在散步时进行这种口头教导。从1810年到1813年底,我们住在纽因顿格林,当时,那里的环境和农村没两样。父亲的身体又需要坚持锻炼,每天早饭前都在通往霍恩西的林荫小路上散步。这时候,我会陪在父亲左右,野草闲花的最初记忆和前一天的阅读成果相互交织,共同编织成那时那景。向父亲作阅读内容汇报完全出于自愿,而并非是被父亲强迫的。我边读书,边在纸片上做笔记,早上散步时,就按笔记上的内容给父亲讲故事,因为我读的书大部分都是历史书。以这种方式我读了很多书:罗伯逊的历名著作,休谟和吉本的作品。但当时以及后来的很长时间,沃森的《腓力二世》和《腓力三世》才是我的最爱。书中描述的马耳他骑士英勇抵抗土耳其人的事迹,荷兰反叛省份抵制西班牙的顽强,都激起了我强烈而持久的兴趣。我第二喜欢的历史著作是胡克的《罗马史》。那时,我还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希腊历史,只在学校课本上看到过节选,以及由罗林编纂的《古代史》翻译本中,从马其顿国王腓力开始的最后两三卷内容。霍恩翻译的普鲁塔克的作品我也读得津津有味。在英国历史方面,休谟停笔后,我记得读过柏内特的《当代史》,但我只喜欢里面的战争篇章。我还读了《年度纪事》里面从开头到大约1788年的那部分历史,父亲从边沁先生那里借来的几卷书里漏下了这一部分。困境中的普鲁士的弗雷德里克、科西嘉爱国人士保利,都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说美国独立战争,因为少不更事,我站到了错误的英国立场上(直到父亲拨乱反正)。父亲经常和我一起讨论我读的书,他亦常借此机会给我讲解一些概念,比如什么是文明,什么是政府,什么又是道德和心智养成,然后让我用自己的话复述给他听。他还让我读了很多我不感兴趣的书,同样也要向他复述。在这些书籍中,米勒的《英国政府历史观》在早先享有盛誉,父亲也对其倍加推崇。另外还有莫斯海姆的《基督教会史》,麦克里的《约翰·诺克斯传》,甚至还有休厄尔和拉提的《贵格会教徒史》。他喜欢让我领略书中主角在艰难环境下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和智慧,以及顽强战胜困难的精神。在这些书里,我还记得比弗的《非洲大事记》,还有柯林斯在其书中对新南威尔士第一批移民的描述。还有两本书我百看不厌,一本是安森的《航海记》,大部分年轻人都喜欢;另一本是《环球航海记》(我认为是霍克斯沃思撰写的),共四卷,从德雷克开始,到库克和布干维尔结束。那时,我几乎没有玩具可玩,也没有儿童读物看,有也是亲朋好友送给我的,《鲁滨孙漂流记》是最好的一本,我小时候一直都喜欢读这本书。父亲也不是完全不让我读消遣的闲书,他偶尔也会开恩。不过,他自己本来是几乎没有这类书的,为了我而借了几本,我记得有《一千零一夜》,卡佐特的《阿拉伯故事集》、《堂吉诃德》和埃奇沃思女士的《通俗故事集》,还有当时已小有名气的布鲁克的《上流社会的傻子》。 八岁起,我开始和我的一个妹妹学习拉丁语,我一边学一边教她,然后再由她向父亲汇报课程。后来其他兄弟姐妹也陆续加入,成了我的学生,白天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备课。虽然我很以此事为累,因为我要像对待自己的功课一样认真对待他们的功课。但实际上,我从中受益匪浅,通过授课,我学得更全面,记得更牢固。教学时向别人解释难点,这种实践即便对于小孩子来说也是极有用处的。就其他方面而言,我童年的经历并不适合于小孩子互教的方式。可以确定的是,当时的教学效率极其低下,师生关系更是糟糕透顶。就这样,我学完了拉丁语法,读罢科尼利厄斯·内波斯的作品和恺撒《回忆录》的大部分内容。除了要督导这些课程外,我后来又自学了很多内容。 开始学习拉丁语那年,我初次接触到了希腊诗人的作品,其中以《伊利亚特》为首。父亲见我已在此方面颇有进展,便开始让我读蒲柏的译作。此书成为第一本我最喜爱的英语诗作品,而后又成为我多年的挚爱,从头到尾读过二三十遍肯定是有的吧。这是一本叙事和韵律著作的优秀典范。后来我发现有很多男孩子其实并不喜欢这本书,但我却因此觉得此书更值得一看了,而且从理论和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年少的我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是油然而生的。在那之后不久,父亲又开始指导我学习几何和代数了。P1-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