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既是语言和艺术的形式,也是思维和行为的模式,还是智慧和思想的体现。当社会生活、政治宗教、科学经济等各个领域的某些现象,不便明示时,都可用隐喻来表达。
一个人,走进花香;三个人,走进花影,一群人,走进花语。
读秦旭的《朱槿花》感受语言,去想,去悟,生命的真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朱槿花(秦旭诗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秦旭 |
出版社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隐喻既是语言和艺术的形式,也是思维和行为的模式,还是智慧和思想的体现。当社会生活、政治宗教、科学经济等各个领域的某些现象,不便明示时,都可用隐喻来表达。 一个人,走进花香;三个人,走进花影,一群人,走进花语。 读秦旭的《朱槿花》感受语言,去想,去悟,生命的真谛。 内容推荐 《朱槿花》是当代文人秦旭的一部诗歌选集。秦旭笔名秦言。作家、诗人。河南鹿邑人,与道教鼻祖老子同乡。年轻时,生活在豫东黄泛区农场。20世纪90年代初北上。现居北京。 《朱槿花》收集了包括朱槿花在内的90多少诗歌。整部诗集分为悟语、情语两部分为你展现一个诗人对于生命的思考,带你体验隐喻的魅力。 目录 第一辑:悟语 一个事件就像一座迷宫 干灵山觅倒 灾难使灵魂变勃 梦,不再是梦 存在的谜底在存在之外 乡情,以词语的方式 虚无,是悟的产物 别把自己关在冬季 活着,修心 都市碎片 一切,不可说 缩短守望的距离 一个词语突然爆裂 生活态度 茶的语境 北回归线上 短句 门外与门里 一个文字的灵魂 凝香的日子 微尘,浮游在母语之外 缘·悟 假象的背面 向西·向东 朱槿花 我习惯与我对话 做梦的左手 天涯尽头 异乡客 有人说正在下雨 有灵魂的文字 潜台词 读本只是一个结构 雨景·语境 一本书被暴雨淋湿 我,依旧是我 找到回家的路 明天被推迟 患病的意识 为我的祖国担当 这样的人,就是穷人 剖面上的人性 把对话关在房间里 海里的阳光 对话之一 对话之二 对话之三 对话之四 出离真实的真实 第二辑:情语 一种隐忍时常困扰我们 夏季滞留在心理上 一盆秋菊的延展 被激活的抵触情绪 是开始,也是结束 很想回家 《博伽梵歌》的启示 以我的方式,度过一天 螳螂之死 爱,把瞬间雕成永恒 抒情旋律 恐怖片 星尘:为爱飞翔 别离时刻 被嫁接的艺术 诗意的江南 爱到这个份上 游历,另一种感悟 冬天的结构 婉约祭歌 天尽头,两行泪痕 为爱,沏一壶暖意 红尘情歌 灵魂的归宿 雪中的玫瑰 莲花池日落 听《葬花吟》所想 桃花时节 把夕阳的叹息在山外拆除 对爱的注释 漏雨,落地成愁 有之复何求 半朵花 假如我就要死去 愁在清秋 月光淡然,星空无边 行匆匆,目匆匆 九里香 轮回印记 远方是浩瀚的愁 永远比生命短 忧有的眼神 太在乎,会让人误判 与冥想为邻 今夜,头顶一颗星辰 第三种生存方式 短语 试读章节 剖面上的人性 从现象中找一条缝隙 深入,探测灵魂的跨度 微笑像深渊,深不可测 言词像密码,需要反复推敲 精心布局的人 躲在枯叶下策划一次春梦 小聪明很得意地奔赴 构想的乐园,一句谎言 效仿合理,闪着光 谎言对面,正是午夜 江水趟过静寂的时间 通往古禅寺后山的台阶 立着六字真经 读经入融进山体 一座翻新的宝塔里 琵琶声,悲悲切切 神秘,让人浮想联翩 而猎奇或溯源,结果 很可能大失所望 事实在短路期间大片瘫痪 被激活的一一双眼睛 无力承载巨大的灰色 一只春燕在童年筑巢 把一段经历叠起来 印象留给语言和记忆 试着理解对话 找到逻辑点,或者 一个停顿的意图 而悖论把现实搅浑 玩笑攀上一一棵树 所有这些都依托活着 一个欲望搭扣一个欲望 像链条勒紧生活 深度酸化而病变的人性 试着用荒诞缓解饥渴 一一朵花的雌性气味 像蛊,掏空蝴蝶的意志 人的角色淡化 特写的意念在黑暗中 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 清晨滞留在某个小车站 2011年10月28日星期五 把对话关在房间里 把对话关在房间里 独自在天井,哈欠声 穿过树丛,撞到一面墙 七片音符舞动记忆 两个夜归人 惊扰了池塘的静谧。之后 一个想法裂成两半 红色的在体内,黑色的 从瞳孔里飘出 雄性的伎俩用羽毛伪装 深渊似的眼底,潜流涌动 我从某个辩论里抽出身 却遭遇秋风的洗劫 卡夫卡的路上落满枯叶 孤独在静态下,等着 为跳楼的观点收尸 尼采的思想被解剖后 屠夫拿走悲剧的心脏 种植在玫瑰园里,智者 忙着从女人身上挖掘人性 一个老和尚说:不要想爱情 一只青牛自语:辩言不善 申辩后的苏格拉底说:我去死 耶稣说:三日后我要复活 而烧酒与情爱像两匹瘦马 拉着破旧的空车到处乱跑 2011年11月10日星期四 这样的人,就是穷人 守着疏松的观念,如同 守着破旧的房子 目光圈养在狭隘里 用仿真的清高伪装欲望 拒绝翻过道听途说的围墙 同时,折断向导的解说词 这样的人,就是穷人 借安贫乐道标榜自己 仇富,像废水到处污染 口臭的怨气熏黄墙壁 谴责上苍的不公,悲叹 怀才不遇、生不逢时 这样的人,就是穷人 像石头拒绝水一样 紧闭心门拒绝光明 像瘾君子被毒品奴役一样 甘愿被陈规陋俗奴役 每日高枕发霉的自私 将功利推上神坛 这样的人,就是穷人 止步、观望、犹豫不决 纠结、郁闷、彷徨沮丧 不愿抬头看天空 只顾低头捡芝麻 不愿对接时代的脉动 自甘孤陋寡闻 这样的人,就是穷人 2011年10月17日 为我的祖国担当 我出生在这片土地 没有理由把你嫌弃 所谓的良知们 衍生出牢骚后的快意 一一边划破你的肌肤 一边吮吸你的血液 偏执狂失重的愤懑 抱怨者丢弃的垃圾 悲观者颓废的叹息 麻木者生锈的表情 消极的思想们 向我乞讨同质的观点 我像一堵墙一样 沉毅 不管意图如何 长在阴暗上的诅咒 唯恐天下不乱的人 一定别有用心 到处指责祖国的人 一定最可怜 我就在这片土地上 生存,乃至死去 化作泥土,依旧在此 所以,活着 我愿意 为我的祖国担当 2011年9月15日星期四P82—P90 序言 诗歌的修辞手法很多,隐喻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应用较为普遍。 隐喻是“意义的转换”,即从甲到乙的象征转换。也可解释为,赋予一个词本来没有的词义;或者用一个词来表达它本来表达不了的意思。 隐喻既是语言和艺术的形式,也是思维和行为的模式,还是智慧和思想的体现。当社会生活、政治宗教、科学经济等各个领域的某些现象,不便明示时,都可用隐喻来表达。 隐喻实质上不仅仅只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类认知活动的智慧结晶。是一种以词为焦点,语境为框架的表达现象。其目的是通过两个不同语义领域的互动,使人们对相关事件和语言环境产生联想,对新事物有个本质的认知。追本溯源,隐喻的产生,恰恰源于人类认知新事物的需要,而这种属性在当代社会依旧没变,即给人带来言外之意的认知效果和审美收获,同时从新的视角认知世界。 人生需要隐喻,生活需要隐喻,社会需要隐喻。有了隐喻。也就有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具有象征性的暗示,给予人们丰富的联想,进而由表象探究本质,启迪对体验的深刻感悟。 就诗歌本身而言,隐喻是诗歌的基本元素、内在的精髓和文本的亮点。这本诗集中大多数诗,都具有这一诗歌特征。比如,“一瓶矿泉水能喝出/两个人的幸福”。比如,“不会游泳的人坐在岸边/观赏心事”。比如,“坐在岸边等待海枯的人/最后发现自己枯了”。比如,“有人说正在下雨/就有人在伞的概念下避雨”。比如,“一个人走进花香/三个人走进花影/一群人走进花语”。 以上这些都是隐喻的诗句。诗人用诗的语言展示事物的本质时,隐喻的作用就比较大,这是因为,由于隐喻的内涵具有领悟的不确定性,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具有空间的可扩展性,即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诗歌才有了充分的表现力。也就是说,诗化的隐喻作为诗人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存在时,诗歌的表现力就增强了,诗歌的时空跨度也随之开阔了。 美国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认为“没有隐喻,就没有诗”。我认同这种观点,窃以为现代诗歌应该充分运用隐喻,使之充满张力、意义丰盈和赏心悦目,进而达到使读诗人透过意象深入诗歌内核,引发思考、启开想象和产生共鸣。 凡是隐喻的,都需要用心去看,去想,去悟,这就是隐喻的魅力所在。 2012年2月14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