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1篇
开发性金融思想基础
第1章 抓住经济活动主要矛盾
§1 中国现代化中长期建设任务相当艰巨
§2 发展中的中国必然存在宏观经济“紧运行”状态
§3 宏观经济紧运行深层因素是市场信用体制落后
第2章 实事求是探索解决矛盾的办法
§1 传统办法解决不了中国市场信用体制落后问题
§2 国家开发银行积极探索开发性金融发展道路
§3 开发性金融主要特征
第3章 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信用学说
§1 深刻认识信用活动的本质特性
§2 深刻揭示信用活动的基本规律
第4章 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l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开发性金融的思想源泉
§2 开发性金融高度重视现代信用责任
§3 开发性金融积极推动现代信用文化建设
第5章 慎视21世纪发展趋势和动力
§1 正确认识消费为动力的全球化
§2 加快推动城镇化为动力的全球化
§3 两个引擎综合分析
第2篇
开发性金融理论内涵
第6章 规划是核心竞争力
§l规划的战略价值
§2 中国特色发展规划的基本要求
§3 建立战略信用空间研究模型
§4 建立战略期权研究模型
第7章 市场信用体制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l 市场信用体制落后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2 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新途径
§3 开发性金融经济增长模型分析框架
§4 开发性金融经济增长模型重要释疑
§5 开发性金融经济增长模型实践因素
第8章 组织增信,加快市场信用体制建设
§1 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2 政府职能转变
§3 中国政府职能转型
§4 开发性金融是政府与市场的桥梁
第9章 组合融资防范系统风险
§1 开发性金融高度重视风险防控
§2 组合融资是风险防控的有效途径
§3 建立开发性金融组合融资模型
§4 开发性金融组合融资实践
第10章 金融社会化和社会金融化
§l金融社会化和社会金融化内涵
§2 开发性金融支持金融社会化战略
§3 积极探索人口资源环境动态分析模型
§4 积极探索建立民生金融机制
第11章 抓党建、办银行、促发展
§l 深刻认识经济建设在新时期党建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2 实现党建工作与银行业务的有机统
§3 党建增强开发性金融特色和力量
§4 积极探索开发性基层党组织建设
第3篇
开发性金融运行机理
第12章 资金来源
§l 中国需要债券银行
§2 开发性金融债券是有效融资机制
§3 开发性金融债券与宏观政策传导机制
§4 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转型仍然需要坚持“债券银行”
第13章 运行机制
§1 政府入口
§2 金融孵化
§3 市场出口
第14章 治理结构
§l 开发性金融治理结构的特殊性
§2 国际金融机构治理改革经验和启示
§3 开发性金融治理改革的基本构想
§4 开发性金融治理改革是渐进的过程
第15章 管理模式
§1 管理模式创新
§2 风险管理模式创新
§3 业务管理模式创新
§4 战略合作模式创新
§5 信用建设模式创新
§6 绩效考核模式创新
第4篇
开发性金融创新发展
第16章 国家开发银行改革转型与商业银行改革不同
§l 高度重视国家开发银行改革转型出现的新情况
§2 谨慎处理国家开发银行转型出现的新情况
§3 新情况原因分析
§4 处理新情况需要国家开发银行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
第17章 推动商业形态开发性金融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1 不同金融形态的特点和作用
§2 商业银行形态开发性金融的内涵和特点
§3 积极探索商业银行形态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
§4 国际开发性金融的启示
§5 高度重视新形势下开发性金融的地位和作用
第18章 全球变革中的中国金融
§1 金融危机加剧世界格局变化和国际战略调整
§2 加快金融发展是提高中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第19章 金融外交是谋取国家利益的工具
§1 金融外交的本质和背景
§2 英美金融外交启示。
§3 中国金融外交思想的内涵
§4 人民币汇率改革与金融外交
§5 金融支持“走出去”战略
§6 开发性金融积极支持“走出去”
第20章 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1 正确处理应急和中长期发展的关系
§2 正确处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
§3 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4 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
§5 正确处理政策性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