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法官和他的刽子手/世界侦探推理名著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瑞士)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瑞士德语作家、剧作家。他青年时期先后在苏黎世和伯尔尼攻读文学、神学和哲学,毕业后在苏黎世《世界周报》任美术与戏剧编辑。1946年迁居巴塞尔,开始职业作家生涯。相继于40—60年代创作了《罗慕路斯大帝》、《老妇还乡》、《物理学家》等名作,奠定了他在世界戏剧界的声誉。曾获德国曼海姆城颁发的席勒奖、瑞士伯尔尼市颁发的文学奖、意大利广播剧大奖等。

《法官和他的刽子手》收入迪伦马特的两篇代表作《法官和他的刽子手》和《司法》。

内容推荐

《法官和他的刽子手》收入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的两篇代表作《法官和他的刽子手》和《司法》。《法官和他的刽子手》讲述了贝尔拉赫探长为追查大罪犯加斯特曼的罪行,多年跟踪,与其斗智斗勇,却因为种种原因总是让狡猾的加斯特曼成功脱逃。直到这一次,探长的得力助手施密特被人枪杀,他自己的生命也因为胃病而来日不多,于是他精心设计了一场一箭双雕的好戏。

《司法》呈现给读者的是,州议员柯勒博士在戏剧大饭店的餐厅里开枪将温特教授击倒。当时,州警察局长正跟一位好友在离死者几张桌子远的餐桌吃饭。检察官认为,警察局长同柯勒是好友,不宜介入此案。这桩案子由赫伦少尉受理。一场闹剧便由此上演……

目录

法官和他的刽子手

司法

试读章节

克莱宁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这个乡村警察还从来不曾遇见过流血案件。他在路边来回踱着步。初升的太阳透过浓雾照射着死者,使他感到很不舒服。克莱宁走回汽车旁,从尸体的脚边捡起一顶灰色的毡帽,戴到死者头上,压得低低的,完全遮住了太阳穴上的伤口。他这才觉得舒服些。

警察又走回到朝着特万镇的那一边,擦去了额头上的汗水。他终于作出了决定。他把死人推到副驾驶的位置上,小心地扶正,用一根在车厢里找到的皮带把没有生气的躯体固定住,然后自己坐到驾驶座前。

马达由于缺油而不转了,但是克莱宁毫不费力地就将车沿着陡直的马路滑入特万镇,开到了“大熊”旅馆前面。他在那里加了汽油,没有让任何人认出那个高贵的、一动不动的身体是个死人。克莱宁最讨厌骚乱,只要他认为有理由,他总是保持沉默。

然而,他开车沿着湖边向比尔行进的时候,雾越来越浓了,再也看不见太阳了。早晨像世界末日一样阴暗。克莱宁开着车,汇入了一条汽车形成的长链。一种无法解释的原因,使得汽车一辆接一辆地缓慢地爬行着。“即使是雾天,也用不着这么慢!”克莱宁不由自主地想着,“这简直像一支送葬的车队!”死者一动不动地坐在他身边。偶尔,路面略有不平,死者就像一个充满智慧的中国长者似的频频点头,使得克莱宁始终不敢尝试超车。他们到达比尔时,已经非常晚了。

关于此案的主要情况的调查结果尚未从比尔方面公布时,伯尔尼的贝尔拉赫探长已经知道了这个不幸的消息,他是死者的上司。

贝尔拉赫曾长期在外国生活,先在君士坦丁堡,后来在德国,以刑事学家闻名于世。最后,他担任了美因河上法兰克福警察局的局长。可是一九三三年②,他回到了祖国。他回国,并非因为热爱他经常称之为“黄金的故乡”的伯尔尼,而是因为他赏给了当时德国新政府的一个高级官员一记耳光。在法兰克福,人们对这次暴行议论纷纷。在伯尔尼,人们的评价随着欧洲的政治情况而变化,开始是极为愤怒,然后说应该谴责。但是,可以理解,最后说法完全变了,认为这是一个瑞士人所能采取的唯一行动。不过,这已是一九四五年的事了。

贝尔拉赫关于施密特案件所作的第一个指示是:调查工作在最初阶段务必严守秘密——这一指示是根据他的亲身经历作出的。他表示:“人们知道得太少,报纸却宣扬得太多。两千年来,情况都是如此。”

见尔拉赫显然对“保密”期望过高。他的“头头”路西乌斯.路兹博士和他的意见相反。路兹在大学里念的也是刑事学。这位官员由于脾气好,在伯尔尼社交界被称为巴塞尔大叔。路兹刚刚访问过纽约和芝加哥的警察局,返回了伯尔尼,表示对“瑞士联邦首都制止犯罪的工作处于如此原始的状况”感到震惊,这是他在和警察局长弗莱贝格尔坐同一辆电车回家的路上公开说的。

就在同一天早晨,贝尔拉赫再一次和比尔方面通了电话,然后动身去班蒂格街舒勒家,施密特就住在他们家。贝尔拉赫走进老市区,越过了纳迪克桥。他习惯于步行,因为根据他的看法,伯尔尼对于“电车和诸如此类的交通工具”来说,是一个过于狭窄的城市。

贝尔拉赫吃力地攀登着呈螺旋形上升的石阶。因为他已年逾六十,所以在这种时刻,他感到特别吃力。但他还是尽快来到舒勒家门口,按了按门铃。

舒勒太太亲自来开了门。她是一个矮矮胖胖的、模样雅致的妇女。她立刻请贝尔拉赫进屋,显然认识他。

“施密特昨天晚上出差走了,”贝尔拉赫说,“走得非常突然。他让我给他寄一些东西去。清您带我到他的房问去一下,舒勒太太。”

她点了点头。他们穿过走廊,经过一幅装在沉重的金色画框里的画像。贝尔拉赫看了一眼,画的是死岛。  “施密特先生现在到了~IUL?”胖太太问,边说边打开房门。

“在国外。”贝尔拉赫一边回答,一边抬头看了看天花板。

房子坐落在一片平地上。透过花园的门,人们可以看见一座小园林,里面耸立着棕色的古老的枞树。这些树大概有毛病,因为针叶厚厚地铺了一地。这个房间肯定是整座房子里最美丽的一间。

贝尔拉赫走向书桌,重新环视了一下四周,发现躺椅上撂着死者的一条领带。

“施密特先生不见得去热带了吧,贝尔拉赫先生?”舒勒太太好奇地问。贝尔拉赫略感不安,说道:“不,他没有去热带,是到纬度更高的地方去了。”

舒勒太太眼睛睁得滚圆,双手举到头上拍了一下说:“我的上帝,是去喜马拉雅山了吧!”“差不多,”贝尔拉赫回答,“你猜得差不多。”

他打开放在桌上的文件夹,立即把它夹在腋下。

“您找到需要寄给施密特先生的东西了吗?”

“我已经拿了。”

他又环视了一下四周,就是避免再看到那条领带。

“他是我们有房客以来最好的一个,从来没有和女人在这里闹什么风流韵事,也没有出别的事。”舒勒太太保证道。

贝尔拉赫走到门口时说:“说不定什么时候我派人或者我自己再来。施密特还在这里留下了重要文件,我们也许还有用处。”

“我会收到施密特先生从国外寄来的明信片吗?”舒勒太太殷切地问,“我的儿子在集邮。”  .

贝尔拉赫皱起眉头,凝视着舒勒太太,抱歉地回答:“恐怕不会。由于这类业务而出差的人通常不寄明信片,这是不允许的。”

舒勒太太又一次把双手举到头上拍了一下,绝望地说:“警察局连这个也禁止。”

贝尔拉赫走了,离开这座房子使他感到很高兴。

他陷入了沉思。他一反往常的习惯,没有在施密特的办公室,而是在“剧场”餐厅用了午餐。他一边用餐,一边全神贯注地翻阅着从施密特的住所拿来的文件夹。将近两点钟时,他在短暂的散步之后迈上了联邦大楼的台阶,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等待施密特的遗体从比尔运到的消息。他放弃了再见一见他从前的下级的想法,因为他不喜欢看死人,认为还是让死人安宁为好。他连路兹都不想去见,但是他必须配合路兹的工作。他不再翻阅施密特的文件夹,小心地把它锁进办公桌的抽屉,然后点上一支香烟,向路兹的办公室走去。他心里明白,自己抽烟的自由将一如既往地触怒对方。几年前,路兹曾经提过意见,但是贝尔拉赫立即做了一个轻蔑的手势说,他在土耳其服务的那十年,就经常在君士坦丁堡他上司的办公室里抽烟。这个事实当然很有分量,但是谁能加以证实呢?P2-4

序言

在色彩缤纷的世界文学园林里,侦探推理小说是一株盛开着奇异的花朵、分外引人入胜的巨大乔木。《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对“侦探推理小说”这个词条是这样定义的:它是西方通俗文学的一种体裁,与哥特式小说、犯罪小说以及由它们衍生出来的间谍小说、警察小说、悬疑小说同属惊险神秘小说的范畴。侦探推理小说主要描写具有惊人推理、判断能力的人物根据一系列的线索,破解犯罪(多是凶杀)的疑案。它的结构、情节、人物,甚至环境都有一定的格局和程式,因此它也是一种程式文学。

但就是这种文学样式,在自己并不太长的发展历史中,创造出两个奇迹:其一,产生了一个读者不准其死去的文学形象“福尔摩斯”。英国作家柯南·道尔一八八七年在《血字的研究》中创造了他,从此福尔摩斯成为人类智慧的符号并承担起人类“保护神”的重任。这不仅标志着福尔摩斯这个人物形象在文学意义上的不朽,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世界读者对它的需求,这是从人类文学产生之日起任何文学形象所不能比拟的。其二,它产生了一位被称作“侦探小说女王”的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她生前,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她的作品就在一百多个国家发行了四亿多册,仅次于《圣经》。如果考虑到《圣经》的销售主要依赖于悠久的宗教历史和庞大的教会系统作为背景的话,那么克里斯蒂就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了。

不朽的人物形象、世界上最高的图书销售量,均是在侦探推理小说领域创造的。如果我们还不能就此下结论说侦探推理小说是最好的文学样式,那么至少可以说它是最受读者欢迎、极具文学魅力的文学样式。

自一八四一年美国作家爱伦·坡创作《莫格街凶杀案》之后,侦探推理小说便以其曲折的情节、强烈的悬念、严谨的逻辑为表现手段,闪耀着理性的光芒,以智慧文学的形式显示出独有的魅力,在世界文坛上脱颖而出。从此,侦探推理小说便在世界各国拥有广大的读者,有关图书始终占据着国际图书市场销售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成为其他文学类图书难以企及的畅销、长销的图书类型。究其原因,侦探推理小说强大的生命力无非是由它的内容和形式所决定的。首先,侦探推理小说的巨大魅力,在内容上与它在审美上的主体意识被读者认可有关。一篇(部)优秀的侦探推理小说,不管故事发生在何国何时,不论篇幅长短,它都不能缺少一位正面人物。这个正面人物继承的是世界文学传统,如史诗、悲剧中的英雄原型。在这个带有英雄色彩的正面人物即“侦探”身上,体现着人文精神和对人性的优点的描述,如正义、智慧、维护文明秩序,为纠正法制生活中的失衡、偏颇而奋不顾身等。他的主体人格应该是伸张正义、嫉恶如仇、尽忠职守、视死如归。这样一个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的文学角色被创造者赋予的理想的色彩,是人类在生存、繁衍、发展、进步、创造文明的过程中所必须发扬光大的。正如比利时著名诗人维尔·哈伦所说:“文学的主旋律是对人的肯定和人性的张扬。”因为信仰、理想犹如阳光对于万物,是被人类自己肯定、歌颂的,所以它便具有了永久的魅力。这种理想色彩的魅力,满足着人类对英雄的崇拜需求,也就是人类对自己理想的肯定。

与此同时,侦探推理小说是用故事的载体,反映着人类同自身存在的毒瘤——犯罪的斗争,是人类对自身文明进化过程的不断反思。文明与犯罪,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双生子,而人类是必须要前进的,因此,同形形色色的犯罪作斗争,则集中反映着正义与邪恶、文明与贪欲、“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较量,体现着人类对自身理想的坚定捍卫。在这种较量中,文学的真谛得到了阐述。从这个角度讲,侦探推理小说还应在“智慧文学”前面加上“理想文学”。

同时,关于侦探推理小说在文本形式上的魅力,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意大利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安东尼·葛兰西就做了研究。他写道:“侦探推理小说这类书籍为什么总是令人读得如此入迷?它们能使人们得到什么样的满足?符合怎样的兴致?它们能给予人们什么样的特殊幻美?……阅读时,人们在幻想着‘美丽的’、‘有趣的’冒险,这种冒险应是个人不受约束的主动的精神表现。”

好奇地逗留在事物面前,屏住呼吸并密切地注视它们的奇异性,这是人的特性。而正是这种好奇心,促使人类产生了区别于动物的伟大的想象功能。想象,这一人类本身所具有的天性,是人类生存、发展和创造文明的需要。正是想象才构成了人类行为中的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没有了想象,只知道追求近前的目标,人们就会减弱并失去活力。正是想象,激发着人类走向一个又一个未知的世界。在想象中去探秘,去历险,去体验英雄般的感受,人们这一古老的愿望正是在侦探推理小说中得到了满足。

作为一种智慧文学,侦探推理小说情节的主要框架是解谜,而读者的阅读实质上即是参与分析、判断、推理的解谜过程。对青少年读者来说,这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及探险、揭秘的心理,进而满足他们想象的乐趣、思索的乐趣、发现的乐趣、参与的乐趣,使他们在阅读的愉悦中不知不觉地进行了思维训练,提高了智能。因此,人们称侦探推理小说是“脑力体操”,这种脑力体操对当今的青少年尤为重要。

日本东京创造力开发研究所所长山上定也先生认为:“推理锻炼可以使头脑聪明,而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当及时掌握当代独特的成功利器——信息推理术,并把它和演绎法相结合,这能使你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以高超的创造力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这番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回答了孩子们为什么爱读侦探惊险作品的问题。一九九八年,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少儿读物工作委员会和中华读书报社联合进行的“中国的孩子爱读什么书”的调查结果显示,侦探惊险作品超过“卡通漫画”及“寓言童话”,独占鳌头。

基于以上原因,由北京侦探推理文艺协会和群众出版社联合策划,决定推出《世界侦探推理名著文库》这套丛书,作为献给全国热爱这一文学样式的广大读者的一份珍贵的礼物。北京侦探推理文艺协会是我国目前在侦探推理文学研究、创作领域唯一的专业协会;群众出版社则是最早翻译出版《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和大量世界侦探推理佳作的全国著名的出版机构,在此样式的出版上声誉卓著。协会与出版社强强联合推出这套丛书,意在从权威的角度向读者推荐世界侦探推理文学领域的泱泱名作,其中包括这一文学样式在一百七十多年发展历程中涌现出的众多流派的巅峰之作。与此同时,对收入本套丛书的每部作品,我们均特邀专家撰写导读文章,发挥他们各自独特的审美才华,对文库收纳的众文本进行阅读上的尽情评点,从而使广大读者更加明白什么叫精彩、什么是名著、悬疑之美是如何形成的……从某种角度上看,我们这种阅读加欣赏、点评的做法是希冀读者在读完文库后能有一个宏观上的史线般的阅读收获,即知晓在世界侦探推理文学领域有哪些优秀的代表作家,那些精彩绝伦的作品为什么能够影响至今。如果这些不是我们的奢望的话,那么丰富的知识信息定会使这些图书成为读者朋友阅读、收藏、研究这一文学样式的最佳文本。

爱因斯坦说:“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历是对神秘的感悟。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的基本感情。谁要是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那就形同行尸走肉……”让我们放松心情,敞开胸怀,捧上这些充满神秘、惊险、智慧并能引发我们的好奇心的经典之作!让阅读这些作品成为我们人生最美好的经历吧!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北京侦探推理文艺协会常务副会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6: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