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气候变化》(译者蔡博峰、陆军、刘兰翠)由经合组织公共管理与领土发展部和环境部共同出版,其核心内容最初是在《城市竞争力与气候变化》和《城市、气候变化和多级政府》两个工作文件中发布的,前者属经合组织区域发展工作文件系列,后者属经合组织环境工作文件系列。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共10章。
《城市与气候变化》(译者蔡博峰、陆军、刘兰翠)分为三个部分,共10章。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化、经济增长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城市地区的影响,气候行动的经济效益,多级管理,金融工具和激励政策,地方与国家的气候政策衔接等。
《城市与气候变化》可供环境、城市、气候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缩写与缩略语
执行摘要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发展趋势
第1章 城市化、经济增长与气候变化
世界城市化进程
城市与经济集中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
城市形态非常重要——蔓延式扩张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2章 气候变化对城市地区的影响
城市气候影响和脆弱性
海岸洪涝风险
降水与暴风雨影响
高温影响和热岛效应
干旱和水资源短缺加剧的后果
城市不作为的代价
参考文献
第3章 气候行动的经济效益:城市层面
城市政策对全球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影响
城市层面的环境与经济增长:从冲突到政策互补
城市气候政策的其他效益
参考文献
附录3.A1城市与气候变化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IMACLIM-R和OECD大都市
数据库
模型与方法
模型中仅实施气候政策的主要结果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竞争力政策
第4章 城市政策工具集
城市管理和政策互补
城市空间密度和空间结构与应对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战略规划
参考文献
第5章 城市对绿色增长模式的贡献
推动绿色增长,促进就业:城市和区域的作用
通过区域生态创新,实现系统性变革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管理
第6章 多级管理:概念框架
确定分析结构的方法和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地方与区域管理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气候变化行动计划和政策背后的规划过程
城市和区域政府之间的协作
参考文献
第8章 地方与国家的气候政策衔接
地方-国家政策衔接的主要依据
制度模型:地方-国家气候变化合作
将气候变化融入现有国家、区域和城市发展框架中
消除地方行动中的全国性障碍
要点总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金融工具和新开支需求的资金筹集
金融工具和激励政策
新的城市开支和新的资金来源
收入来源的最佳组合
参考文献
第10章 从制度建设入手,提高地方认识,强化行动实施
分析-审议能力和政策网络
开发全套工具,支持城市层面的决策过程
城市政策网络与气候变化
要点总结
参考文献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