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再展开”,影响最大的就是20世纪出现的现代新儒学;当然也不仅仅是现代新儒学,还包括整个现代中国的“现代古典学”。邓曦泽先生撰写的《现代古典学批判》一书就属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该书是对中国的整个“现代古典学”——包括“中国哲学”、现代新儒学的研究范式——进行的一种方法论层面上的深刻反思,意在超越现代新儒学、“中国哲学”等现代中国学术的既有研究范式,而探索儒学、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再展开”以来的一种可能的“新开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思想学术启发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现代古典学批判--以中国哲学为中心/儒学与现代社会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邓曦泽 |
出版社 | 安徽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说到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再展开”,影响最大的就是20世纪出现的现代新儒学;当然也不仅仅是现代新儒学,还包括整个现代中国的“现代古典学”。邓曦泽先生撰写的《现代古典学批判》一书就属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该书是对中国的整个“现代古典学”——包括“中国哲学”、现代新儒学的研究范式——进行的一种方法论层面上的深刻反思,意在超越现代新儒学、“中国哲学”等现代中国学术的既有研究范式,而探索儒学、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再展开”以来的一种可能的“新开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思想学术启发意义。 目录 这是一本挑战书(自序) 总论 南辕北辙的现代古典学——以“中国哲学”为例 一、现代古典学的问题 二、现代古典学的方法及其无效与困境 三、突出困境之可能 背景分析与方法论 第一章 反古思潮的“反古逻辑”批判 一、国势衰微是反古思潮的历史境遇 二、“反古逻辑”:国势衰微,罪在文化 三、时人叙述的“反古逻辑” 四、“反古逻辑”的困境之一:存在者领域的三分法导致的困境 五、“反古逻辑”的困境之二:生存方式的三分法导致的困境 六、“反古逻辑”的困境之三:历史如何可能阻碍我们 七、附论:经济决定论的“崇古逻辑”批判 第二章 面对问题本身:问题、方法与效用 一、生存活动的基本结构 二、解读《论六家要旨》 三、“问题+方法+效用”的思路 核心论证:现代古典学之言说与生存困境 第三章 自我观与自他观:“中国哲学”言说方式之反思 一、“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实为言说方式问题 二、“A是B”,呈现的是B 三、“A是B”之B乃是生存语言 四、“中A是西B”这种言说方式导致的生存困境 五、自我观:走出困境、回归本位的基本路径 第四章论“中国哲学”的意义困境 一、解释生活即意义建构 (一)生活之问-答-行结构和思想源 (二)询问与追问 (三)义理学解释生活 二、“中国哲学”不能解释民间生活 (一)“中国哲学”不能解释民间传统生活 (二)“中国哲学”不能解释民间现代生活 三、“中国哲学”不能解释国家政治生活 拓展论证:现代古典学的全面困境 第五章 问题与方法:比较研究的可能性 一、比较的一般特征 (一)预设 (二)公共域、公共角度、公共标准与公共概念的确立 (三)比较的一般形式与言说方式 二、“中国哲学”作为一种比较哲学及其无效 (一)对比较研究的限定 (二)实为比较哲学的“中国哲学”的展开过程 (三)作为比较哲学的“中国哲学”的逻辑有效性问题 三、“问题与方法”的比较法:《论六家要旨》的启示 (一)《论六家要旨》为跨文化比较建立的可能性 (二)“问题与方法”的比较法之优点 第六章 断裂与传承:中国现代学术的学统问题 一、问题、基本思路与个例选择 二、个例分析 (一)冯友兰:援引理性入中学 (二)蒙培元:培植情感补世弊 (三)黄玉顺:言说生活归本源 三、传承还是断裂:二者的交织与困境 第七章 从熊十力看“中国哲学”的言说困境 一、命名的尴尬和言说的困难:从“现代”“新”“儒学”说起 二、自我观:熊十力对言说方式的自觉 三、体用不二通大道 四、时势造成的言说困难 五、我们仍在歧途 第八章 合法性、方法论、格义与言说方式之牵挂 一、破题:合法性蕴含的方法论问题 二、方法、格义与言说方式 三、合法性问题的三种发问方式和中国究竟有没有哲学 第九章 论德性与权力的断然分离——牟宗三没有理清的关系 一、德性呈现 二、德性与权力的断然分离 三、为政以德的政治诉求 第十章 走出历史的玩偶化——以古今对诸子百家的评论为例 一、近代对历史的玩偶化 二、古人对百家争鸣的评论 三、今人对百家争鸣的评论 四、摈弃目的论历史观,走出历史玩偶化 第十一章 始乱终弃:现代语境中的古典解释 第十二章 “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及其背后的国家命运 一、解析“中国哲学” (一)引论 (二)“中国哲学”概念中的“中国”和“哲学” (三)“中国哲学”的基本言说方式 (四)“中国哲学”的“哲学史”命运及其非法性 二、“中国哲学”的学术设定及其相应本质 (一)部分国人对中西关系的看法以及相应的学术设定 (二)“中国哲学”由比较哲学到依附哲学到解释哲学 三、合法性问题背后的中国命运 (一)伪问题背后的真问题 (二)以西为法背后的中国命运 (三)最大的真问题——中国命运 (四)中国命运之走向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之消失 四、对“中国哲学”的另行批判 (一)“中国哲学”的言说方式问题 (二)“中国哲学”的生活意义问题 (三)重新命名、重新解释与重新建构 (四)对待异文化的两种态度 出路:公共儒学进路 第十三章 正德利用厚生:从政治合法性到儒学公共性 一、政治合法性基础:正德利用厚生 二、造反与革命:合法性基础之呈现 三、儒学公共性:建构中华民族的公共交往平台 第十四章 论文化复兴对制度的依赖问题 一、王国维之死蕴含的文化与制度的关系问题 二、界定与基本思路 三、举例分析历史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适应程度 四、文化复兴对制度的依赖程度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