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独语,悲哀的独语,或者狂暴的独语,黑色的门紧闭着。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一个永远找寻的灵魂死在门外。每一个灵魂是一个世界,没有窗户,而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
这是一部从特殊角度编选的散文集,它感时伤怀,饱含着回忆的怅惘、丧友的痛苦、逝去的悲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灵魂的伤痕(悲情散文精品)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鲁迅//郁达夫//庐隐 |
出版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温柔的独语,悲哀的独语,或者狂暴的独语,黑色的门紧闭着。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一个永远找寻的灵魂死在门外。每一个灵魂是一个世界,没有窗户,而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 这是一部从特殊角度编选的散文集,它感时伤怀,饱含着回忆的怅惘、丧友的痛苦、逝去的悲哀。 内容推荐 一篇好的散文就如一杯浓浓的醇酒,令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这是一部从特殊角度编选的散文集,它感时伤怀,饱含着回忆的怅惘、丧友的痛苦、逝去的悲哀。作者均是现代散文大家,鲁迅、郁达夫、朱自清……文字凝重洗练,又优美细腻,字字珠玑,诉说着或浓或淡的悲愁,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读者既能得到情感上的熏陶,又有一种艺术的享受。对于文学爱好者.更是值得赏饕、收藏的佳品。 目录 序 感怀编 希望 影的告别 春愁 无题 儿女 灯蛾埋葬之夜 陶然亭的雪 胡子的灾难历程 夜 寂寞 独语 送阿宝出黄金时代 成年 三诗人之死 泪与笑 扇上的烟云 我的梦,我的青春! 人彘 残梦与怅惘 灵魂的伤痕 弦 怨别编 将离 冬晚的别 惜别 别话 一个人在途上 别离的故事 离别 白蔷薇 北风 楸之寮 远方辑 作别 离合悲欢的三天 哀恋编 初恋 我的伤痕 牧羊哀话 春雨 四月之忆 芳邻 不算情书 水样的春愁 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 初恋 哭摩 择偶记 遗简 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 情画 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 雷峰塔下 墓畔哀歌 墓 无情的多情和多情的无情 思乡编 乡愁 离乡的滋味 社戏 辞缘缘堂 桃园杂记 故乡的食物 乌篷船 哀歌 故都的秋 失眠之夜 藕与莼菜 想北平 北平的冬天 我是扬州人 忆江南 苏州拾梦记 “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 编后 试读章节 希望 鲁迅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 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 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了?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是悲凉飘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 我只得由我来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裴多菲·山多尔(1823—49)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什么?是娼妓: 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 这伟大的抒情诗人,匈牙利的爱国者,为了祖国而死在可萨克兵的矛尖上,已经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 但是,可惨的人生!桀骜英勇如裴多菲,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着茫茫的东方了。他说: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飘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 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爱的翔舞。然而青年们很平安。 我只得由我来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哪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影的告别 鲁迅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去。 我不愿意! 鸣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乎呜乎,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什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春愁 章衣萍 都说是春光来了,但这样荒凉寂寞的北京城,何曾有丝毫春意!遥念故乡江南,此时正桃红柳绿,青草如茵。北京,北京是一块荒凉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水,没有花。灰尘满目的街道上,只看见贫苦破烂的洋车,威武雄纠的汽车,以及光芒逼人的刺刀,鲜明整齐的军衣,在人们恐惧的眼前照耀。骆驼走得懒了,粪夫肩上的桶也装得满了,运煤的人的脸上也熏得不辨眉目了。我在这污秽袭人的不同状态里,看出我们古国四千年来的文明,这便是胡适之梁任公以至于甘蛰仙诸公所整理的国故。朋友,可怜,可怜我只是一个灰尘中的物质主义者!当我在荒凉污秽的街头踽踽独步的时候,我总不断的做“人欲横流”的梦,梦见巴黎的繁华,柏林的壮丽,伦敦纽约的高楼冲天,电车如游。但是,可怜,可怜我仍旧站在灰尘的中途里,这里有无情的狂风,吹起满地的灰尘,冻得我浑身发抖。才想起今天早晨,忘记添衣。都说是春光来了,何以仍旧如此春寒?我忆起那“我唯一的希望便是你能珍重”的话,便匆匆的回到庙中来了。我想,冻坏我的身体原是不要紧的,因为上帝赐给我的只有痛苦,并没有快乐,我不稀罕这痛苦的可怜生命。但是,假如真的把身体冻坏了,怎样对得起那爱我而殷勤劝我的朋友? 近来,我的工作的确很忙了,这并不是工作找我,是我找工作。《小物件》中的目耳马伦教士劝小物件说:“在那最痛苦的生活中,我只认识了三样药,工作,祈祷,烟斗。”烟斗是与我无缘的;祈祷,明知是一件无聊的事,但有时也自己欺骗自己,在空虚中找点慰安;工作,努力的工作,这是我近来唯一的信条。在我认识而且钦佩的先辈中,有两个像太阳一般忙碌工作的人:一个是H博士,一个是T先生,H博士的著作,T先生的平民教育,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二生命了。从前,我看见他们整日匆忙,也曾笑他们过:“这两个先生真傻,他们为了世界,把自己忘了!”但近来我觉得,在匆忙中工作,忘了一切,实在是远于不幸的最好方法。我想,假如我是洋车夫,我情愿拉着不幸的人们,终日奔走,便片刻也不要停留。在工作中便痛苦也是快乐的,天下最痛苦的是不工作时的遐想。 P14-16 序言 钱谷融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陶谢李杜,直至宋元明清各代,都有不少风华绮靡、清丽绝伦的佳作。同时,中国也是一个散文的国度,早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庄子那样汪洋恣肆,如天马行空般的出神入化之作,以及像孟子那种如长江大河滔滔滚滚、气势雄浑的宏文。后来则既有像司马迁的《史记》那样的鸿篇巨制,也有像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那样的情味隽永的小品。自此以后,尽管王朝屡有更迭,国势时有兴衰,但“江山代有人才出”,历代都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中国的读书人可以说从小就浸染在这些诗文之中,朝夕讽诵,潜移默化,这些名篇的精华,几乎成了他们各自情性的一部分。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人文荟萃的礼仪之邦,以悠久的文明古国享誉全球,正是与这些源远流长、异彩纷呈的诗文传统密切相关的,令人遗憾的是, “五四”以后白话新诗,虽也出现过不少名篇佳作,但与我们祖先所创下的辉煌业绩相比,不但黯然失色,简直要令我们无地自容,自叹不肖。至于散文,在二、三十年代,尽管文人们已不再使用几千年来用惯了的典雅秀丽的文言,而改用被人讥为引车卖浆者之流所说的粗鄙的白话,却也写出了许多雍容舒徐、意味隽永的佳作,使一般对白话文不屑一顾的遗老遗少们,也不得不缄口结舌,不敢再行轻视了。 不过好景不长。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持续八年;继之以三年解放战争。十数年的战乱,文人们奔走救亡,流离失所,连摆一张书桌的地方都难得,哪还有从容为文的心情。而散文,恐怕是最需要一种从容自在的心情的。这种心情,即使在推翻了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以后,由于运动一个接着一个,似乎始终没有得到恢复。因此,几十年中,可以一读的散文,数量十分有限。新时期以后,经过拨乱反正,特别是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一切都走上了正常健康的道路,人们又开始能运用自己的头脑来思想,能自由地抒发自己的心情了。这就又逐渐出现了不少令人爱读的散文。由于政策的持续稳定,散文的繁荣势头,似乎正方兴未艾,实在令人高兴。 散文的范围、体式,最为广阔无边,门类之广,品种之繁,几乎历数不尽。中国的散文,一向是与韵文、骈文对称的,凡不属于诗、词、歌、赋以及曲子之类的篇什,都称为散文。但现在一般人所爱读的散文,则范围并不这样宽泛,指的只是关文,或者英国人称之为Essay的一类。二、三十年代的许多人,都把中国当时一些好的散文,溯源于英国的Charles Lamb,Thomas De Quincey,William Hazlitt等人的作品。其实,我觉得完全无需远攀异域,到海外去寻根认亲,咱们中国古代,也不乏这一类妙发性灵、独抒怀抱的名篇。不过,“五四”时代的新文人在当时为了向沉重地压在头上的古老传统开战,不得不求助于外力,而向异域去搬取救兵,这也是情理中事。特别是英国有一种所谓Familiar Essay的,有人译为“絮语散文”,因为文体的亲切、随便,侃侃而谈,无拘无束,对大家最有吸引力。我自己也是很欢喜这一类文字的人。记得在中央大学读书的时候,我是读的国文系,却也常常去旁听外文系的课程,像范存忠、俞大等先生的课,就都听过。听的最多的,是柳无忌先生的英国散文。柳先生最喜欢Lamb,我课余也常常把《Essays of Elia》拿来翻阅。今天执笔写此文的时候,半个多世纪前的往事,犹历历在目。柳先生今尚健在,但远处异国,他当然是并不记得我这个学生,尤其不会知道我正在怀着无限的温馨想念他呢。 由于散文是最广阔,甚至可说是漫无边际的一种文体,因此它是最自由,最容易写,也是人人能写,人人会写的一种文体。莫里哀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原先以为散文是一个十分堂皇的高不可攀的名字,后来知道原来自己每天所讲的就是散文,竞大为惊奇。然而,他当然不但不会写出好的散文来,就是说的话,也不但很少意味,甚至还常常会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散文,看来是最容易写的,其实也是最难写的。十多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中曾说过这样的话: “本来,一切文学作品都是要显示作者的性情和品格的,但在诗歌、小说和戏剧作品中,作者常常用韵律节奏、故事情节等把自己装裹起来,使读者不容易一下子看清他们本人的庐山真面目。散文则不然,作者毫无装扮,甚至不衫不履,径自走了出来。凡有所说,都是直抒胸臆,不假雕饰。他仿佛只是在喁喁独语,自吐心曲;或如面对久别的故人,正在快倾积愫。读者通过他的作品,一下子就看到了作者本人,看到了他的本色本相。所以散文是最见性情之作,既是最容易写的,也是最难写的。一切没有真性情的人,或者不是真有话要说的人,最好不要来写散文。”(《柯灵散文选》读后) 这意思就是说,散文要有真性情,它不受拘束,最忌造作,要自由自在,逞心而言。我以为散文的“散”字,下得很好。它不但不讲韵律,无需对偶,什么严整、匀称等等都可以在所不计,总之是无需刻意求工。但是,凡事总难免有一定之规,文章也得有章法,完全不守规矩,就有可能画虎类犬,刻鹄成鹜,不成文章。不过古人也说过“文无定法,神而明之”,或者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难就难在要能入“神”,要能成为“妙手”。这还是得靠功夫,就是说需要历练;要有修养,要使自己的学识品性能成为一个有滋有味的人。这些都是“功夫在诗外”,不是一蹴可及的事。我现在想讲的是,许多人都说散文要“形散神不散”,他们是从文章本身立论的。我却想从人的方面来讲这个“散”字。我以为这个“散”字,可以解为散淡的“散”。诸葛亮在司马懿大军压境、直逼城下的时候,万般无奈,只得摆起空城计来。不管历史上是否真有此事,京戏中诸葛亮的一句唱词“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听来不但回肠荡气,令人低徊流连,咏叹再三;而诸葛亮那种野云孤鹤般的襟怀,潇洒中难免有一点苍凉颓唐,更使人感到天地悠悠,世事沧桑,不由得平添不少感伤。而诸葛亮在这样的时会,能从容地自抒怀抱,说自己是个散淡的人,那是真够“散淡”的了。诸葛亮唯其是个散淡的人,所以后来尽管有违初衷,不得已做了刘备的谋臣,建立了不世的功勋,而他的文章,虽然为数不多,但流传下来的,也都是不乏真性情的好作品。这关键,我以为就在于诸葛亮是一个能够“散淡”的人。能够散淡,才能不失自我,保持自己的本真,任何时候都能不丧失理智的清明,做官能够不忘百姓,写文章能够直抒胸臆,绝无矫揉造作,装腔作势之态,这就自然能够写出些别人爱看的好文章来。 做散淡的人,当然也并非轻而易举的事。在荣利面前,有几个人真能漠然处之,抱“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态度?尤其在权势面前,谁又能依旧我行我素,昂然挺立,不稍低头?这真是谈何容易!但是,要写出好文章来,特别是要写出好的散文来,就必须先成为一个散淡的人。今天真能散淡的人,不说没有,但也真如凤毛麟角,着实稀罕。好散文之所以难得,其故多半正在于此。 散文是最自由的。大家都非常希慕自由的境界,都愿意能摆脱一切羁绊,特立独行,任情适性,过一种无往而不逍遥的生活。但这虽说不是绝无可能的世上少有之事,总也犹如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即,只能企慕,而万难得到的东西。不过,说到底,最高的自由,是心智的自由。心智可以说是天生自由的,永远自由的。谁能禁锢、剥夺你的心智的自由呢?不许你这么想,只许你那么想,但思想在你心中、脑里,你偏要这么想,偏不那么想,谁又能奈何你呢?孔子说:“求仁得仁”,正如你想做一个仁者,那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忸止你的。何况,我们现在谈的是写文章,尤其谈的是抒发性灵的散文,又不是叫你去议论朝政,写作一些惹事生非、惑乱人心的东西,谁会来剥夺你这种自由呢?今天是一个开明的时代,散文家完全享有自由的广阔天地。不过,尽管如此,恕我直言,却也不是所有的散文作者,都是善于利用这个自由的气氛,充分发挥散文的自由自在的长处的。原因就在于许多人还有不少私心杂念,想利用散文来达到他某种个人的目的,就是说他还不能做一个“散淡”的人。做一个散淡的人,的确不太容易,尤其是如果想求之于人,那不但要求过高,甚至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过,散文要写得自由自在,除了人要散淡这个比较艰难的一条路以外,还有一个简便易行,人人能做,人人可走的一条路,那就是做一个“真诚”的人。尽量说自己的话,既不要人云亦云地一味跟随别人,专拣别人爱听的话说;也不要故意标新立异,与人争奇斗胜。当然,为了保护自己,你也大可不必有意触犯时忌,讲一些危言耸听而无补大局的话。但你无论如何决不要发违心之论,说一些自己本不想说而且也并不以为然的话。这一点总该是能够做到的吧?能够如此,那么,你的散文即便写得并不怎样好,总也有值得看的东西在,总还不失为一篇多少有些个性的东西。 所以,概括起来,我对散文,要求的是真诚、自由、散淡。能够成为一个散淡的人,真诚地写作,就可以达到自由的境界,写出真正令人爱读的散文来。果能如此,那么中国的散文,将会日渐辉煌,不但可以无愧于我们祖先所创造的如此绚丽灿烂、光彩夺目的优秀散文传统,而且可以在世界的散文园地里,独树一帜,使人仰慕,引人赞叹。 后记 古人早就说过:“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韩愈《荆潭唱和诗序》),西人也以为,最关之音乐亦不离忧郁(雪莱《诗辩》)。这么说,选辑悲情佳作该是轻松、简单的。然而痛彻心肺的嘶喊或柔肠寸断的呜咽并不就是艺术。痛苦出诗人,固然;但好诗却也往往写在痛定之时,以理化情之后的悲哀余韵同样令人回味吧。在绝对称不上从容的时间里,集成这部散文,不敢求关善具备,惟愿所选各篇皆值得一读,至少我们是这样感觉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