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高速前行,中国人的心灵已经承担太多。若当下“赢家通吃”了,我们的心灵如何才能不投降?放纵欲望,是否真能谋杀心灵的虚无?面对命运或者人生的种种不公平,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那些在我们心中回响的疑问的声音,可以在此听到呼应的权威答案。
王蒙、余华、韩寒、于丹、梁文道、茅于轼、贾樟柯、俞敏洪、梁晓声等20余位精英思想者组成豪华阵容,解构中国人的烦忧,开出宏观和微观的“药方”,共同发出宏大呼唤,打捞人心的漂泊和虚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呼救人心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红旗出版社编辑部 |
出版社 | 红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路高速前行,中国人的心灵已经承担太多。若当下“赢家通吃”了,我们的心灵如何才能不投降?放纵欲望,是否真能谋杀心灵的虚无?面对命运或者人生的种种不公平,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那些在我们心中回响的疑问的声音,可以在此听到呼应的权威答案。 王蒙、余华、韩寒、于丹、梁文道、茅于轼、贾樟柯、俞敏洪、梁晓声等20余位精英思想者组成豪华阵容,解构中国人的烦忧,开出宏观和微观的“药方”,共同发出宏大呼唤,打捞人心的漂泊和虚无。 内容推荐 心灵迷失、拜金主义、道德沙尘暴……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高速旋转的红尘裂变中,中国人的心灵风暴,被无情晾晒,亦被有情救赎。中国人想走出这心灵的迷宫,就要弥补迷宫背后社会的伤口。20余位前沿思想者贡献最深刻犀利的思想力,解构中国人的烦忧,针砭隐匿的社会问题,打捞人心的漂泊和虚无。 目录 序 挺住,我们正在隐忍的心 第一章 我们的心灵虚无了吗 梁文道 “赢家通吃”时代,心灵别投降 周国平 拜心,别拜金 胡睿芳 中国人比美国人更“开放”? 李银河 性规范的流变 丹·奥尔布赖特 丢失的“规则手册” 第二章 小字宙的难时光 余华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韩寒 房地产先垮掉,年轻人才会有梦想 梁晓声 中国二代们的天空很吊诡 贾樟柯 孤岛上的民工 王蒙 呼唤经典 第三章 幸福为何成了传说 朱大可 中国信用危机三部曲 茅于轼 中国人的怨气从哪儿来? 熊丙奇 是谁在教小孩子撒谎? 吴丽民陈惠雄 GDP上升了,幸福感却下降了 秋风 文化断裂让个体向空虚裸奔 第四章 心失重,社会和理性怎么办 马未都 二流的制度也比一流的人强 王强 不教美德,就是一代代的恶性循环 马云 社会责任感是“万能密码” 周孝正 跳出“潜规则”的刺痛和怪圈 张抗抗 公民意识的现代崛起 第五章 砥砺“丛林”,做坚强的你 俞敏洪 人生而不平等,却无往不在打破枷锁中 袁岳 穷时富人一样过,富时穷人一样过 李开复 “砖墙”的存在,是在测试梦想有多强大 陈其华 由孝始,抵达幸福 于丹 儒道兼济,构建中国人格两岸 附录 中国人心灵解析报告 心灵调查问卷 编后记 试读章节 “赢家通吃”时代,心灵别投降 梁文道 我只想形容一种我们今天共同具有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直白地讲叫做“投降”,正面地讲叫做“虚无”。 这种虚无是什么意思呢?人类只要一开始觉得这个世界只能有一种运转方式,没有别的选择的时候,心灵就开始虚无了。也就是说,当人们开始不再追求更好的世界,因为觉得让世界更好是很累的,是徒劳和无聊的,是无能为力的时候,人心就虚无了。 如果说,中国现在存在一些道德方面的危机,这是我们社会的犬儒加上经济发展造成的问题。其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过贫富差距、罪恶、治安混乱,但它们不一定同时具备了今天中国的这种道德和精神上的虚无状态。 单向度的中国人 今天,我们大部分人都已经不再相信历史决定论,乌托邦精神也好,积极自由的主张也好,我们都不再相信,我们开始相信很实用的东西。但是很奇怪,慢慢发展下来,我们今天又走回到某种传统路线上来了。所以今天中国处在一种很特别的情况下,其实全世界都处在一种很特别的情况下:一方面我们所有人都说不再相信乌托邦,但是另一方面所有人也都觉得这个世界的生活方式不应该被改变,而应该就是这样。 今天,你如果去问一个美国人,市场经济是不是人类唯一的选择,他一定说是。你哪怕很简单地问他,你觉得有一天人类会不会不再用信用卡,他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我们总有一个倾向,把短时期发明出来的东西当成是永远如此的东西,固有的东西。信用卡的历史其实只不过只有几十年,但是今天大部分的美国人对信用卡的依赖无限,买一个香蕉也用信用卡,它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好像从埃及时代大家就都在用信用卡了似的。 人类坐的姿态都可以在历史中演变,但是我们没法想象现在现实生活的改变。我们总倾向把一些事物当成自古就是如此的,是不可动摇、不可改变的,也就是一种对现实无条件接受的态度,不怀疑的态度。当你怀疑现实的时候,表示你的世界是二重的。在上世纪60年代一个美籍德裔的哲学家马尔库塞写过哲学著作《单向度的人》,批判当时的人都只剩下一个向度,认为人类只能够生活在现在这个向度下,而不会有立体的另一个向度的追求了。他这个想法其实是他的同辈好友、另一个大哲学家阿多诺想法的简化版,他提出人类应该追求的是什么呢?非同一性的身份认同,即不应该和自己完全同一,应该总有一面是被隔离的,和自己是矛盾的。有了矛盾的面向、理想的面向,人才会怀疑现实、批判现实,才会在现实的一些漏洞处发现它的虚无,去想象另一个世界。 电影《骇客帝国》里的世界就是一个单向度的世界,里面有些人活得很快乐,完全不曾觉察这个世界原来是虚拟的,他们就是活在单向度里的人。少部分人认识了世界的真相,开始反抗,他们就是起码有着两个向度的人,他们知道跟表象世界不同的一些东西,并想改变这个世界。这部电影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是要告诉大家不要盲从现实,不要以为你生活的这个世界如此美好,不要以为你的生活方式是自然而然的,它们都是可移的,可改变的,可挑战的,它们是可以变化的。 人类自古以来都在投射一个理想的、和现实不一样的世界,它的确导致了人类的很多灾难,尤其在20世纪;但是它也的确促成过一些美好的事情,只不过那些美好通常都很短暂,或者那样的改变是悄无声息的。但是,这一面其实从来都在人的知识结构里,在人自我了解的基础存在的结构里。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西方人很喜欢这句话,叫做“哲学起源于惊奇”。人真正能够做到的其实只不过是爱智慧,而不是成为智者,你只能爱智慧,但是不能拥有智慧,矛盾的地方在于这种爱是一种无穷无尽的爱,这等于是说人类永远在爱一个他得不到的东西,这就叫做哲学。 哲学上从字根上给人类的启示是什么呢?就是你永远都在追求一些你得不到的东西,你是得不到它,但是你一直在追求它,你无法摆脱它,这就叫做哲学。哲学就是要认清楚你有局限,但你试图突破这个局限,可最后你发现你突破不了,所以哲学也起源于一种失望,就是知道人类的局限。这样一条主线到了现代哲学更加明显,当康德写“三大批判”时提出人类知道理性认知的限度在哪里,但是限度以外的那一面的追求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 P3-5 序言 挺住,我们正在隐忍的心 时光机器行走到了21世纪的一零年代,一零年代中国人的心灵注定是一种结晶,它们的艰难转身,将被纪录在光明的史册中。 中国经过30年的一路狂奔,开启了一个中国时代,让世界为之心折。但是,任何一种发展都要付出代价,而在中国的发展中,最大的代价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的内心,在于人的精神世界。在外在的物质世界极大繁荣的时候,内在的小宇宙也开始发生化学反应。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浮生若寄,秉烛夜游,百岁常怀千岁忧。 人生,本来就有太多的漂泊感。在高速行进的中国列车上,中国用40年走过了西方国家400年走过的道路,社会转型期的重重压力负荷在人们的身心之上,乘客们萌生了百般的迷惘,巨大的焦虑,难耐的愁闷,甚至心灵在矛盾冲突中纠结疼痛,这都是正常不过的事情。或许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火车开得太快,“灵魂赶不上趟”了。 这是金钱的衡量标准貌似横扫一切的时代,但是更多的人开始反思,它真是我们生命中的真义吗?反思归反思,很多人依然不由自主地被推着走,做金钱和名望的囚徒,奔金钱、房子、车子和名气而去,想跳出世俗评判的标准而无孤勇。 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时代,分化的两极世界,让每个人都深切地体会到差异和差距,而不公平或者貌似不公平的感觉也空前强烈。在落差里,我们脆弱的小宇宙每天在遭受现实的胁迫或者掠夺,在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中有太多的挣扎、比较、彷徨和不甘。 繁华的时代,有时却让我们的内心更加荒芜,像月球背面,冷漠而缺乏柔软的爱。从三聚氰胺、幼儿园屠童案、富士康N连跳到“天上人间”的艺术生“三陪”,中国人看够了大起大落的人生荒诞剧和悲喜剧,眼看着狂飙的戏码一次次挑战道德底线。如果说道德沦陷了,性欲泛滥成灾了,美女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了,那么在种种表象的背后,隐匿着深刻的社会、体制和发展的原因。 我们的国家要从少年成长为一个强大的青年,它必然要经历成长的烦恼。而这种烦恼中有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是关乎中国每一个人的心灵的——一种优美而艰难的心路超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进步,是我们这一代必将经历的一个过程。 于是,在世纪一零年代开启的迷茫中,我们成为了一桩重大使命的建设者,这种心灵建设是“润物细无声”的,是无形的,但它形成的集体无意识,将为中华民族的明天注入无穷的精华素。 红旗出版社邀请了20余位前沿知识分子直击当代人的心灵困境,发出了振聋发聩的集体呼声,去唤醒、拯救我们饱经沧桑的心灵和社会日益滑坡的道德。一场迫近的心灵战,即将在中国上演。 这是一本温情而犀利的书,这本书,是一个破题,一个引子,希望能引发更多的关于中国人精神状态和道德危机的关注,激发和深化人们长久以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这是中国学者写给中国人灵魂的一封真诚的情书。 我们需要答案吗?我们需要的或许是问题本身。 我们被出卖的幸福,将在这样的思辨中得到矫正——我们会发现,硬通货不是金钱,而是我们厘清方向后像大片大片的阳光般奔涌而来的纯粹幸福。 后记 在寻找中国人的心灵出路之时,在探索心灵困境和社会问题的勾连中,本书的主题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共鸣。心灵的问题,切中了每个人最直接的体验,事关每个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命题。 中国人心灵危机的破题和约稿,得到众多名家的深切认同和强烈关注,他们挥洒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奉献最深沉犀利的思想力,解剖问题,抚慰人心,并开出“良药”。对此,向本书的作者们致以深切的敬意和谢意! 在编辑本书的过程中,编者越来越深切地感觉到,心灵问题与社会现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书作者之一梁文道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道德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所以要安置好我们的心灵,需要先发展、完善好我们的社会,当体制和公平等问题不再成为瓶颈之时,我们的心灵问题或许会不药而医。 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也是追求幸福感的动物。所以,当社会转型期的重负压在我们的肩头的时候,我们何妨让自己意识到这种重负,或可在厘清了的心灵地图中,稍憩心灵,并寻找到自己的方向。 与此同时,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得到了许许多多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如袁敏、王英姿、徐澜、杨霞云、宋宾娜、裴建林、屠晨昕、林丹、陆芳、徐洁、郑琳、王湛、屠春、马骥、刘韦龙、陈萍萍、成璐等,在此诚挚致谢! 这本书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对这个命题探讨的完成。我们将继续关注中国人的心灵状况,探寻社会发展和道德重建之间的双赢道路。我们的邮箱是:redorange1118@163.com,欢迎尊敬的您发表读后感、参与讨论或者投稿。 最后,祝大家寻找到心灵的自由与幸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