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花儿与少年/中国童话美绘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黄蓓佳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想给孩子们的,是一次华美的阅读享受。用饱满和浓烈的文字,引领他们走进民族的历史,走进人类在童真稚拙的年代里想像出来的天地,同时也领略中国的汉文字之美。

“中国童话美绘书系”收录了黄蓓佳重述的《花儿与少年》、《牛郎织女》、《泸沽湖的儿女》、《橘子里的仙女》、《欢喜河娃》、《小渔夫与宝镜公主》、《碧玉蝈蝈》、《美丽的壮锦》、《亲亲的蛇郎》等故事。

本书为其中一册《花儿与少年》。

内容推荐

《花儿与少年》是中国童话美绘书系之一,由黄蓓佳编著。

《花儿与少年》简介:

货郎模样俊俏且爱好吹笛。一天,他偶遇一位带着仙气儿的白胡子老汉。在老汉的指点下,他结识了美丽的荷花女。货郎用美妙的笛声赢得了荷花女的心,两个年轻人真心相爱了……

为了与爱人厮守,荷花女与货郎私奔至一处偏僻的山洼。她日夜不休地劳作,希望让货郎过上好日子,可货郎却渐渐厌恶了婚后的生活。他爱上了一个漂亮的小媳妇,不知不觉地掉入了一个香艳的陷阱中……最后,货郎为自己的贪恋美色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的尸骨被荷花女埋入土中,长出了柔弱的含羞草,仿佛在为他的薄情而羞愧。

目录

把最美好的童话给最美丽的童年(序)

花儿与少华 黄蓓佳

以经典之笔,传递经典魅力——我对中国童话的重述构想(后记) 黄蓓佳

黄蓓佳重点作品目录(附件一)

黄蓓佳儿童文学作品主要获奖记录(附件二)

试读章节

货郎是一个模样俊俏的小伙子。还得谢谢他的爹妈先天就把他生得好:颀长的身条儿,玉色的皮肤,眉眼鼻子样样在地方,怎么看怎么舒服。

他不光长相好,嗓音也好,笛子吹得更好。虽然没有人教过他,也没见他正经八百学过多少,但是笛子拿到手里,三摆弄两摆弄,他就能把它吹响了,吹出好听的曲调儿来了。怎么说呢?货郎的聪明全在这上头,他从小注定了是块走村串乡做生意的料。一年四季,他穿一身干干净净的紫花布衫,戴一顶麦草编的宽边帽,挑一副咣当作响的货郎担,东庄跑到西庄,南乡跑到北乡,一个铜板一个铜板,有滋有味地做他的小本生意。每次他走到一个村头上,担子一放下,后腰里就抽出那杆紫油油的竹笛,几个指头摁住笛孔,笛子横放在嘴边上,试一试笛音,快乐的小曲儿就活蹦乱跳地飞了出来。货郎的笛子一响,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全村的狗先开始兴奋,奔来奔去地吠叫,一家家地跑动,喊人,拖着主人家孩子的裤腿往货郎担子这边撕扯,热情得像是货郎的义务推销员。

这样,货郎每到一个村子,因为人缘儿好,生意跟着就好。姑娘买他的胭脂擦脸,小媳妇买他的绒花插头发,孩子拿废铜烂铁换他的麦芽糖、米花糖,老太太买个耳扒掏耳朵,老头儿买根挠痒痒的“老头乐”。那些当家主事的男人和女人,就买些针头线脑、油盐酱醋、锅碗瓢盆回家派用场。货郎担挑进村头的日子,就是这村里小小的节日,大人乐,孩子笑,狗儿叫。买东西的人,看热闹的人,站着听他吹笛子的人,心里都是满足和快乐的。

可是,到了晚上,货郎收了摊子,一个人回到冷锅冷灶的家里后,就觉得空虚和寂寞。货郎已经二十出头了,村子里跟他差不多岁数的年轻人,孩子都已经抱在手上,大一点的甚至满地爬了,货郎还是一个人单过着。他的爹妈死得早,上无哥嫂,下无弟妹,做小本生意攒了几个小钱,吃饭穿衣是够的,置房子买地还谈不上。货郎每天走街串巷,也算见多识广,难免比村里的庄户小伙子心气高一些,相貌平常的女孩子给他做老婆,他日艮睛看不上;他看上的那些个女孩子,人家又嫌他无钱无势没有大出息。就这么着,货郎的婚事高不成,低不就,一天天地耽搁了下来。P1-6

序言

黄蓓佳还是那么年轻,我却认识黄蓓佳很久了。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曾经一起在江苏省政协的青年界别组。那个时候.我已经知道她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但出于对作家的崇敬,只能敬而远之,远远地眺望。

本世纪初,我们一起当选为江苏省民进的副主委。这个时候,才知道她是大名鼎鼎的儿童文学作家,是《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等深受孩子喜欢的作品的作者。也知道,她囊括了包含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冰心图书奖在内的几乎所有儿童文学奖项。但由于专业领域的不同,虽然距离近了,却只能悄悄地打量。

真正地走近黄蓓佳,是读了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寄来的由黄蓓佳撰文、一批优秀画家插图的“中国童话美绘书系”,并由此读了她的一些成人小说。

在中国作家中,黄蓓佳是难得的“双栖”明星。有评论家说,她一直联系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孩子的世界,一个是成人的世界;一个是童话的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并巧妙地借助两个世界间的视点转换与音质张力,来追问人性的问题和伦理的问题。正因为始终有着童年世界的情结,她对历史变迁和世道人心的表现就充满了生命的痛感,对生命与美的消逝、对成长的困境,充满了伤感。

黄蓓佳自己则说:“儿童文学的魅力在于其纯美。每写完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心里就像被洗过了一样,那么干净,那么透明,跟写成人小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享受。成人文学中,我会淋漓尽致地表达我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我生活当中不能去够到的东西,或者想了不敢去做的,我可以用文学来完成。”

其实,我更愿意把黄蓓佳看成是儿童文学作家,就像我更愿意把泰戈尔看成儿童诗人一样。即使黄蓓佳的成人小说,其实也有着儿童精神,所以她的成人小说即使写至人性幽微处,也并不绝望,总能闪耀着人性至美之光辉。恰如老子云:复归于婴儿。她正是以儿童的独特视角来观照成人的世界,如此既烛照出荒诞,却又不至虚无。

当听说黄蓓佳要重述中国童话的时候,我很开心。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多年前,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也做过同样的事情。他努力搜寻了意大利各地区的民间故事两百篇,通过重新书写使那些优秀故事得以保存。我认为,这不仅是一项文学的工作,更是一件文化寻根与固根的事业。无疑,黄蓓佳想做中国的卡尔维诺,她肩扛的是一份守望民族精神家园的沉甸甸的责任。

走近才会尊敬。当我读完经过黄蓓佳重述的《花儿与少年》、《牛郎织女》、《泸沽湖的儿女》、《橘子里的仙女》、《欢喜河娃》、《小渔夫与宝镜公主》、《碧玉蝈蝈》、《美丽的壮锦》等故事时,我从这些文字触摸到她的心,再一次感受到她的那份责任与情怀的炽热,对她的敬意也油然而生。

这些故事中的大部分,我们孩提时就听过、读过,但现在已经离我们的孩子渐行渐远了。正如她自己曾追问的那样:“那些童年时代铭刻在心的.纯真的、美好的、忧伤的、感人至深的故事,那些在各民族中世代流传下来的属于文学精华的东西,真的就要这么消失了吗?我没有丝毫救世主的意识,只是为此惋惜……我希望用我的笔让孩子们了解我们民族文化中美好的一个部分,值得让他们记住的一些东西。起码也要让孩子们知道,在我们过去的历史中存在过这些动人的神话。”

经过黄蓓佳重述以后的这些民间故事,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和故事原型的风格,同时增加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语言的流畅优美也让故事更具有文学性与可读性。我相信,这样的改写,是可以实现黄蓓佳最初预期的,即“给孩子们一次华美的阅读享受,用饱和浓烈的文字,引领他们走进民族的历史,走进人类在童真稚拙的年代里想象出来的天地,同时也领略到中国的汉文字之美”。

而这套“中国童话美绘书系”不仅是对中国童话的一次简单的配图,在一定意义上是再次的创造。一方面,黄蓓佳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丰富了原作,另一方面。这是在忠于原作的文字基础上,用绘画的语言进行了再度阐发。

美绘本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图画书,但已经具备了图画书的基本元素与功能。我曾经说过,在儿童的眼里,图画就是一种语言,而世界就是一幅图画。儿童正是通过这一张张图画慢慢认识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的,也就是说,儿童是把世界作为图画来认知的。儿童就是这个图画世界的国王。

儿童也是通过图画进入图书世界的。图画帮助儿童建立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也帮助他们建立了与文字的联系,建立了与另外一个浩瀚的知识海洋的联系。儿童由读图进而读书,由绘画进而写作,一切是如此自然天成。

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对于孩子们来说,童话无疑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所以,我要代表孩子们感谢黄蓓佳和为这套美绘本配图的画家们,感谢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做了这样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而我希望,有更多孩子通过黄蓓佳的这套美绘本,去感知到一个古老、久远而美好的世界,感知到一个充满神奇事物、一个真善美最终战胜假恶丑的世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一颗颗善良的种子。这些种子,日后只要有阳光雨露,迟早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更希望,父母们能够抱起年幼的孩子,共同阅读、品味这些泛着时光色泽的温馨故事。记得松居直先生讲过,儿童为什么不喜欢听电视里的人讲故事?因为电视里的人不会像妈妈一样把孩子搂在怀里。把孩子抱在怀里、把书本捧在手中,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让孩子与书、与父母,有着最温暖的感应,这是爱在流动的甜蜜时刻,将是让所有孩子一生都无法忘却的永恒。

相信童话的人,才会相信幸福,才能最终创造并拥有幸福。所以。能写出如此童话的黄蓓佳肯定是幸福的,而能读到这些童话的人们,也同样幸福。

2012年2月28日

后记

黄蓓佳还是那么年轻,我却认识黄蓓佳很久了。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曾经一起在江苏省政协的青年界别组。那个时候.我已经知道她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但出于对作家的崇敬,只能敬而远之,远远地眺望。

本世纪初,我们一起当选为江苏省民进的副主委。这个时候,才知道她是大名鼎鼎的儿童文学作家,是《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等深受孩子喜欢的作品的作者。也知道,她囊括了包含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冰心图书奖在内的几乎所有儿童文学奖项。但由于专业领域的不同,虽然距离近了,却只能悄悄地打量。

真正地走近黄蓓佳,是读了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寄来的由黄蓓佳撰文、一批优秀画家插图的“中国童话美绘书系”,并由此读了她的一些成人小说。

在中国作家中,黄蓓佳是难得的“双栖”明星。有评论家说,她一直联系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孩子的世界,一个是成人的世界;一个是童话的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并巧妙地借助两个世界间的视点转换与音质张力,来追问人性的问题和伦理的问题。正因为始终有着童年世界的情结,她对历史变迁和世道人心的表现就充满了生命的痛感,对生命与美的消逝、对成长的困境,充满了伤感。

黄蓓佳自己则说:“儿童文学的魅力在于其纯美。每写完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心里就像被洗过了一样,那么干净,那么透明,跟写成人小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享受。成人文学中,我会淋漓尽致地表达我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我生活当中不能去够到的东西,或者想了不敢去做的,我可以用文学来完成。”

其实,我更愿意把黄蓓佳看成是儿童文学作家,就像我更愿意把泰戈尔看成儿童诗人一样。即使黄蓓佳的成人小说,其实也有着儿童精神,所以她的成人小说即使写至人性幽微处,也并不绝望,总能闪耀着人性至美之光辉。恰如老子云:复归于婴儿。她正是以儿童的独特视角来观照成人的世界,如此既烛照出荒诞,却又不至虚无。

当听说黄蓓佳要重述中国童话的时候,我很开心。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多年前,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也做过同样的事情。他努力搜寻了意大利各地区的民间故事两百篇,通过重新书写使那些优秀故事得以保存。我认为,这不仅是一项文学的工作,更是一件文化寻根与固根的事业。无疑,黄蓓佳想做中国的卡尔维诺,她肩扛的是一份守望民族精神家园的沉甸甸的责任。

走近才会尊敬。当我读完经过黄蓓佳重述的《花儿与少年》、《牛郎织女》、《泸沽湖的儿女》、《橘子里的仙女》、《欢喜河娃》、《小渔夫与宝镜公主》、《碧玉蝈蝈》、《美丽的壮锦》等故事时,我从这些文字触摸到她的心,再一次感受到她的那份责任与情怀的炽热,对她的敬意也油然而生。

这些故事中的大部分,我们孩提时就听过、读过,但现在已经离我们的孩子渐行渐远了。正如她自己曾追问的那样:“那些童年时代铭刻在心的.纯真的、美好的、忧伤的、感人至深的故事,那些在各民族中世代流传下来的属于文学精华的东西,真的就要这么消失了吗?我没有丝毫救世主的意识,只是为此惋惜……我希望用我的笔让孩子们了解我们民族文化中美好的一个部分,值得让他们记住的一些东西。起码也要让孩子们知道,在我们过去的历史中存在过这些动人的神话。”

经过黄蓓佳重述以后的这些民间故事,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和故事原型的风格,同时增加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语言的流畅优美也让故事更具有文学性与可读性。我相信,这样的改写,是可以实现黄蓓佳最初预期的,即“给孩子们一次华美的阅读享受,用饱和浓烈的文字,引领他们走进民族的历史,走进人类在童真稚拙的年代里想象出来的天地,同时也领略到中国的汉文字之美”。

而这套“中国童话美绘书系”不仅是对中国童话的一次简单的配图,在一定意义上是再次的创造。一方面,黄蓓佳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丰富了原作,另一方面。这是在忠于原作的文字基础上,用绘画的语言进行了再度阐发。

美绘本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图画书,但已经具备了图画书的基本元素与功能。我曾经说过,在儿童的眼里,图画就是一种语言,而世界就是一幅图画。儿童正是通过这一张张图画慢慢认识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的,也就是说,儿童是把世界作为图画来认知的。儿童就是这个图画世界的国王。

儿童也是通过图画进入图书世界的。图画帮助儿童建立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也帮助他们建立了与文字的联系,建立了与另外一个浩瀚的知识海洋的联系。儿童由读图进而读书,由绘画进而写作,一切是如此自然天成。

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对于孩子们来说,童话无疑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所以,我要代表孩子们感谢黄蓓佳和为这套美绘本配图的画家们,感谢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做了这样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而我希望,有更多孩子通过黄蓓佳的这套美绘本,去感知到一个古老、久远而美好的世界,感知到一个充满神奇事物、一个真善美最终战胜假恶丑的世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一颗颗善良的种子。这些种子,日后只要有阳光雨露,迟早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更希望,父母们能够抱起年幼的孩子,共同阅读、品味这些泛着时光色泽的温馨故事。记得松居直先生讲过,儿童为什么不喜欢听电视里的人讲故事?因为电视里的人不会像妈妈一样把孩子搂在怀里。把孩子抱在怀里、把书本捧在手中,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让孩子与书、与父母,有着最温暖的感应,这是爱在流动的甜蜜时刻,将是让所有孩子一生都无法忘却的永恒。

相信童话的人,才会相信幸福,才能最终创造并拥有幸福。所以。能写出如此童话的黄蓓佳肯定是幸福的,而能读到这些童话的人们,也同样幸福。

2012年2月2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