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电视媒体的传播与受众的活动、电视传播的文化品位与人文关怀、电视媒体经营与受众需求,电视媒体广告经营与受众市场等几个部分的研究,旨在揭示受众在整个电视传播过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好地将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宣传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这个论文集只是作者从事近二十年电视新闻报道工作的一个总结,既不代表他所有的思考,更不代表他未来的思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个电视记者的思考 |
分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作者 | 沈文泉 |
出版社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对电视媒体的传播与受众的活动、电视传播的文化品位与人文关怀、电视媒体经营与受众需求,电视媒体广告经营与受众市场等几个部分的研究,旨在揭示受众在整个电视传播过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好地将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宣传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这个论文集只是作者从事近二十年电视新闻报道工作的一个总结,既不代表他所有的思考,更不代表他未来的思想。 内容推荐 随着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多频道、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以内容为主体的竞争。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中国正在实施从“制造”到“创造”的伟大转变。电视内容产业作为创意产业的重要一项,创新是支柱和发展源动力。 目录 序言/1 关于电视传播/1 论电视传播的弱点及其弥补/2 论电视传播社会功能的两极化倾向/8 论电视科技传播/17 论大众传播中的“两栖传播”/24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30 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和权益保障/35 遵循市场经济和新闻传播的双重规律,打造长江三角洲电视传播业的“航空母舰”/51 关于电视新闻/61 也论电视新闻的定义/62 论电视新闻的负面功能/71 论影响电视新闻报道客观真实性的主观因素/76 电视新闻“精品意识”三论/84 深度报道,呼唤思考型记者/94 对电视新闻栏目化的思考/99 论电视新闻摄影美学的双重特性/102 论电视新闻中的画面复现/107 论电视新闻画面剪辑的特性与规律/110 浅谈电视新闻的标题/114 浅析经济新闻的三重特性/120 “给我拍电视?”——亦谈电视新闻报道的“三贴近”/124 追求新闻,不忘责任——评伊拉克战争中的电视传播/127 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宣传/138 实行三个结合,搞好人大宣传/144 关于电视专题/151 一次公关的胜利——《打下一片天》采访有感/152 做《记录湖州》节目的几点体会/156 对党教栏目定位和风格的再思考/160 关于湖州电视/163 浅谈湖州三大电视频道的科学分工与互补/164 对湖州电视台合并整合工作的几点建议/168 后记/173 试读章节 论电视传播的弱点及其弥补 在最近中央电视台召开的一次业务会议上传出这样一个消息:电视已成为当今大众传播领域中最主要的传播媒介。 比起报刊、广播来,电视要年轻得多。我国的电视传播事业则更为年轻。但是,电视传播的影响和作用已经超过了它的老大哥——报刊和广播。 电视传播之所以能后来居上,成为大众传播的主力军,是因为其有着以下一些得天独厚的长处: (1)视听兼备,形象性、真实性和现场感都很强,能带给观众直接感和参与感; (2)影响范围广,不受疆界限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文化和语言等障碍; (3)传播速度快,可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同步进行。 然而,电视传播也有其致命的弱点,那就是: (1)电视的声音和图像一瞬即逝,不留痕迹,无法看第二遍,也无法细细欣赏; (2)接受电视传播的选择性差,观众收看电视节目比较被动; (3)电视传播的文献资料性差,无论是图书馆、档案馆,还是广大的观众,都难以收集和保存电视传播的信息资料。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的弱点之外,电视传播还存在着质疑性差、比较性差等弱点。 电视传播的这些弱点,影响着它的进一步发展。克服这些弱点,进一步推动电视传播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更是历史赋予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我认为,创办一种《电视附刊》是目前条件下解决电视传播弱点问题的有效途径。 这种《电视附刊》的性质和任务,近似于现在的各级《广播电视周报》,但内容更丰富,更详实,所以我们也可称其为《电视周刊》。 《电视周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预告下周的电视节目,介绍电视节目的内容,并刊登将要播放的电视剧、故事片的剧本或故事梗概;二、刊登上周已经播放过的电视新闻稿件,电视纪录片、专题片、文艺小品的解说词,同时配一些照片及有关创作人员名单;三、报道电视台及国内外电视界的新闻,刊登业务论文;四、开辟观众园地、观众论坛、通讯员园地等栏目,做好群众工作。 创办《电视周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这些作用和功能正好能弥补电视传播的弱点。 第一,文献性 电视传播的最大、也是最致命的弱点,便是节目内容一放就过去了,不留任何痕迹和记载。至今,各级图书馆、档案馆和情报信息网络对电视资料的搜集和收藏束手无策,无能为力,他们不仅无力承担昂贵的磁带费、录制费,也无法向读者借阅和复制,就拿电视台本身来说,也是很难收藏完整的资料。现在大多数电视台自制节目的文字稿都只有手稿,没有打印,再加上保管不妥,大多数不完整。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磁带使得各电视台不堪重负,许多电视台由于资金困难,保存条件差,再加上领导不重视,没有也无法完整地保存电视节目的录像资料,甚至连新闻、专题节目都没有保存下来。 《电视周刊》创办以后,所有电视节目,包括电视新闻、专题片、纪录片、文艺节目、广告节目,甚至电视剧、故事片等都可以以文字加照片的形式,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也可以择优发表部分作品(其实,全部发表也没有必要),其他作品则刊登篇目。这样,无论图书馆、档案馆、情报中心,还是普通的电视观众,只要订一份《电视周刊》,就可以很方便、很完整地收藏电视节目资料了。 第二,正规性 在我国新闻界,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报社记者瞧不起电视记者。这种现象的存在不是没有原因的,其主要原因是电视记者的写作水平普遍低下,与报社记者相去甚远。造成电视记者写作水平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电视传播主要靠图像和音响,文字不占主导地位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视记者写的稿子随图像传播一起稍纵即逝,不像报社记者那样留下大名和文章,白纸黑字,任人琢磨、评论。 《电视周刊》的创办,可以使电视记者采写的稿子也能以铅字的形式广为传播,永久保留,也能任人琢磨和评论。这一方面可以迫使他们下功夫练好笔头,写好文章,另一方面也能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第三,通联性 电视台是新闻单位,和报社、广播电台二样,它也有通讯员,也需要通讯员。但是,电视台的通讯员远没有报社、广播电台那么多,也不够正规。这是因为:一、许多报社都有专门联络通讯员的报刊或栏目,如人民日报社的《新闻写作》,新民晚报社的《新民晚报通讯》等,以此与广大通讯员保持密切的联系,让通讯员互相交流采写的体会与经验,并对他们进行比较系统的业务刊授或函授教育;二、报社通讯员的作品发表后,可以收集珍藏,而电视台通讯员的作品播出后却很难收藏,有时甚至自己连看都看不到,从而影响了他们投稿的积极性。 《电视周刊》可以开辟通讯员专栏,负责对通讯员的联络、教育、鼓励。新闻稿件或篇目的刊登,不仅方便通讯员收藏,也方便通讯员所在单位的考核、存档。这样,不仅可以建立和健全通讯员队伍,还可以提高通讯员采写新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互补性 电视传播是电子传播,靠的是无线电波,由于地理、气候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原因,电视传播还存在着许多死角,许多山区、海岛还无法收看到清晰的电视节目,甚至根本收不到。《电视周刊》的创办,可以把电视节目信息由电子传播转变为印刷传播,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传播到看不好、看不到电视节目的受众中去,发挥传播效益。 另外,由于电视传播是定时的、稍纵即逝的,观众收看电视节目是被动的,因此,许多人由于许多客观的原因而看不到电视节目。《电视周刊》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留下稍纵即逝的电视节目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仍能满足这部分观众的需要。如最近播放的50集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许多观众都没有、也无法看完整,他们就是通过阅读刊登在《广播电视周报》上的故事介绍来完整地了解剧情的。 《电视周刊》还能使观众在事前或事后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的文字内容,从而使观众在看电视时,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图像的观赏上,增加美的享受,同时促进电视图像质量和艺术水平的提高。P2-5 序言 在印象中,自沈文泉大学毕业后,我们没见过几次面,尽管湖州与杭州并不远。偶尔通个电话,大多是为什么事,几句话便完。他一直在电视台做新闻而且做得不差,对此我是早有所闻。前些年出了两本书(其中之一是关于“皖南事变”,这是他在大学期间就深有兴趣并做过大量案头工作的),他也曾经送我。然而,我的确不知道他还写出了不少理论探讨文章,直到他寄来《一个电视记者的思考》让我给作序。由此看来,他不仅是个多面手,而且相当勤奋。 翻完这近三十篇的文章,我觉得用“思考”二字作为书名,还是十分贴切的。从集子中的文章的确看得出,沈文泉在紧张工作之余,始终在不断思考。大到关于“电视社会功能的两极化倾向”,小到如“电视新闻的标题”;远的像“伊拉克战争的电视传播”,近的似发生在身边的“记录湖州”专题,都在他的思考之中。记得前些年的《现代传播》曾经发过一篇文章,题目好像是“技术的丰富与知识的贫乏”,批评中央电视台的某个节目过于重视技术应用,忽视了对人的尊重。这倒印证了一些人的忧虑,即在“电视人”这一称呼的背后,是否意味着人注定要被电视技术牵着鼻子走,从而失去了从业者应有的主体意识?沈文泉的文章倒是让我松了口气,至少他还没有,因为毕竟在思考。 沈文泉的这些文章是经验性多于理论性,就我们这些在学校吃学术饭的人看来,这自然是一个不足。可也正是因此,倒使得他的文章踏实,有比较强的现实基础和针对性,因为这都是些来自实践的感悟。比如“论电视新闻的负面功能”一文,里面所归纳和梳理的五个方面问题:助长官僚主义,为形式主义推波助澜,成为一种“礼仪”等等,很是中肯。再比如关于构成电视新闻精品意识的“三个意识”:政治意识、观众意识和作品意识,也颇有自己的想法。相比之下,在他这个集子的四个部分内容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二部分“关于电视新闻”,因为其中大多出自他在工作实践中所碰到的问题,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比较多,读后得到不少的启发。若不是多年从事电视新闻报道的工作,恐怕就难有这样的体会。 当然,任何思考也总有不完全的地方。就目前集子中的文章来看,有些问题的思考似乎还可以更深入一些,比如关于大众传播的“两栖传播”,现在更多的时候是与市场和商业的背景有关,不宜笼统地赞颂。有些论题也嫌大了些,如“打造长江三角洲电视传播业的航空母舰”,显然超出了自己的把握;假若能够再多一点阅读并运用一些较新的理论,分析观察的视野会开阔,文章也会有更强的说服力。 这个论文集只是沈文泉从事近二十年电视新闻报道工作的一个总结,既不代表他所有的思考,更不代表他未来的思想。我相信,只要他继续保持着一以贯之的勤奋和努力,必定还能拿出他的第二个甚至第三个思考的集子。到了那时,我仍然会很高兴地为他写序,只要我还能。 2006年5月于复旦大学 后记 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我是很不喜欢理论的,总想着要搞文学创作和新闻采访。这样的思想一直到了20世纪的90年代初才开始转变。 从1990年开始,我将自己在杭州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宁波培训班和浙江大学中文系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到的东西,以及在工作之余不断的自学中学到的东西,同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对电视传播和电视新闻宣传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和探索,并将这些思考和探索的成果——业务的和学术的论文发表在《中国新闻出版报》、《视听纵横》、《华东电视新闻交流》、《湖州师专学报》等报刊上,以及“中国影视网”上。 今年,我准备在去年申报过一次的基础上,再次申报“高级记者”职称,明年,又是我大学毕业20周年,为着申报正高职称的需要,也为了纪念大学毕业20周年,我对10多年来发表过的和部分没有发表过的论文共28篇汇编成这本论文集,加以出版。这也算是我从一个方面对自己从事电视宣传工作近20年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由于我的水平有限,书中定有不少不当甚至错误的地方,谨请读者诸君批评指正。如果本书能够对尚处在起步阶段的中国电视传播学和电视新闻学的发展有所贡献的话,对于我来说将是不胜荣幸的事。 在本书出版的时候,我要感谢我大学时候的班主任老师、复旦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教授黄旦博士为我作序;感谢我的朋友赵刚先生帮助进行封面和版式的设计;感谢《经济日报》原常务副总编、高级记者罗开富先生在出版方面提供的帮助;感谢范庭铨先生和湖州龙溪建筑责任有限公司提供的支持。 沈文泉 2006年3月7日于湖州大同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