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1个北京大妞的旅行日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笑嘉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刘笑嘉编著的《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1个北京大妞的旅行日记)》内容介绍:刘笑嘉:“在路上,我有了大块的时间用来回味平日里的生活,记忆仿佛将生活换了一副面孔。喧闹的通通快进,宁静的变为定格画面,真正震动心弦的俱无声无息,一帧一帧,逐格展现。也许这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只因最好的旅行,是通往自己的内心。”

内容推荐

刘笑嘉编著的《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1个北京大妞的旅行日记)》内容简介:生活有千万种,幸福就是过上你真正想要的那一种,而无论过什么样生活,培养自己自信、智慧、独立、坚强的品质才是最重要!

2012年7月,土生土长的80后北京大妞刘笑嘉辞掉工作打算单身去旅行。父母和男朋友对于从来没有离开过北京的她非常担心。经过和他们焦头烂额的PK,她终于上路了。一路上,她不断的把自己的见闻和思考,写信给父母和男友,希望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她想要出去看看别处的世界,见识了不同,才有选择的机会。同时,她也在不断的反省中,理解父母的担忧、男友的顾虑,读懂他们的爱,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

《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1个北京大妞的旅行日记)》是一本畅销的成长旅行小说。

目录

chapter1 我怕青春就这么溜走了

 写给爸爸和妈妈

 写给峰

chapter2 青春啊,要么迷茫,要么疯狂

 最长的一天——青藏铁路

 曾经念念不忘的,现在却不值一提——纳木错

 不必等到五十才知天命——博卡拉

 被“虚耗”偷去了快乐——费瓦湖

 素衣清颜惹艳遇——奇特旺

 第一次搭车遇“色狼”——中尼公路

chapter3 看看别处的世界,问问自己的心

 孤独是跟自己对话的机会——喜德林

 打破计划,享受意外——那曲

 自由需要被束缚——昌都

 无语相见欢,多言互伤害——龙灯草原

 慢慢来,我的急脾气——阿坝

chapter4 在路上,我才读懂了你们的爱

 好多好多个自己——大研古镇

 身安心不安,身不安心才安——沙溪古镇

 给咱家修个家谱吧——和顺古镇

chapter5 生活不必有答案,可以平静,可以精彩

 做自己热爱的事——成都

 心不静,哪里都嫌闹——大理古城

 戒掉模仿的习惯——洱海

 路途波折才有趣——鸡足山

 难以摆脱的假想力——巍宝山

chapter6 谢谢你陪我一起走下去

 分开过七夕——拉萨

 同路而行——抚仙湖

 带我回家——元阳

chapter7 见识了不同,才有选择的机会

 当时特淡定,后怕得要命

 万里归一

 你为什么而活

 蝴蝶效应

试读章节

最长的一天——青藏铁路

2012年7月末的一个下午,我填了离职申请表,最后一次领了工资。

回家时,老爸老妈都不在家。幸好,不然他们一定又会唠叨我半天。

新闻说,北京今天傍晚会下这个夏天的第二场大暴雨。

趁着天还未阴透,我赶紧背上50升的登山包,去北京西站。临出门时,我最后一次检查自己的火车票:T27,硬座,终点是拉萨。

到西站会合了晓萌,她带了三大袋吃的,说是她爸买的,刚把他老人家劝回去。我还窃喜,幸亏今天下大暴雨,才有了理由劝我爸别来送我。

离检票还有两个小时,和晓萌去肯德基边喝饮料边等。好像是5月,我俩是在人人网的旅行小站里认识的。晓萌还在上大学,她的学长浩哥是拉萨一所高中的老师,暑假时回上海学习,教师宿舍便空了出来,我们去拉萨时可以住在那里,住宿费能省不少。就这样,我辞了职,晓萌放暑假,我俩都可以出发了。

离检票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候,老爸打电话给我,说已经到了西客站广场,但是没票进不来。我去外面接老爸的时候,发现天已经阴得跟黑锅底一样了。离开了空调房,身上立马被汗弄得黏黏的。

接过老爸拎的两个大袋子一看,其中一袋里装满了方便面和榨菜,另一袋里装满了面包和香肠。原来刚刚回家时,他去超市给我买吃的去了。我说就快下雨了,车会很堵,而且我也有伴儿,让他放心。又说这些吃的我自己都带了,够吃好几天的,东西太多,实在拿不了,好说歹说才让老爸把两大袋吃的原封不动拎了回去。

火车开动的同时,大雨倾盆而下。瓢泼的大雨洗刷着每一扇车窗,这座生活了25年的城市像被雨水浇融般渐渐模糊,只剩下斑驳的光影。火车上的人,都像逃难一样,逃出北京这个粘住了许多人的城市。

旅游旺季,我俩都没买到卧铺票,我带了一个睡袋内胆——说白了就是一块安了拉锁的床单,把它铺在过道的地毯上,钻进睡袋里睡觉。即使餐车来了,也不用起来,翻个身就能钻到旁边的座位底下,餐车可以顺利通过。本来还想趁着这次旅行,好好虐待虐待自己,减个肥什么的,餐车从身边轻松经过那一瞬间,立刻判断自己不用减肥了。

火车经过青海湖“烂泥湾”时,从火车上可以望见五彩的经幡在远处飘扬,马儿、羊儿和牦牛悠闲地散着步,黄色的花海铺满了铁路的两侧。婺源的油菜花进了四月已有败相,刚察县的油菜花七月里却正艳。出门前怕火车上无聊,在手机里下了好几部电影,结果一眼都没看。有火车外的风景和一火车的人相伴,怎么会无聊呢。

每次到站时,我都下车去吸吸新鲜空气,就连凌晨1点半到达格尔木时,我也从睡袋里爬起来,下车看看。其实外面黑咕隆咚,什么也看不见,但是还有两站就到拉萨了,兴奋得睡不着。

火车翻越昆仑山口,海拔4767米。我的鼓膜有些胀,嗓子开始疼。出门前的三个礼拜,每个礼拜日的下午准时发烧一次,我是带着点病根儿出的门。知道带着感冒上高原是件很危险的事,但是在北京的那个办公桌前,我再也坐不住了,就不管不顾地出发了。随着海拔的升高,我也越来越难受,还开始咳嗽、流鼻涕。

坐在我隔壁的是位姓马的中医,马大夫和我聊了一路,这时发觉我不对劲,给我号了脉,立马断定我需要刮痧。没有刮痧板,就用5毛钱硬币代替。没刮几下,我的脖后就出现了深紫色的痧,马大夫说我内火过旺。

刮痧疼得我吱哇乱叫,引起隔壁座位一群波兰人的极大兴趣。他们商量了一阵后,派出一位帅哥做代表,过来问我们在做什么。我当然不会翻译“刮痧”这个词,只好说是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science,也不知道他听明白了没有。接着我俩居然操着各自国家特色口音的二把刀英语聊了起来,从iPhone5一直聊到了汇率,而且是他说他的,我说我的,还都挺高兴。

谈话是以马大夫的强烈制止结束的,她说我一定要好好休息,还让我张开嘴。我莫名其妙地张了嘴,接着“噗”的一声,她把一吸管药吹进了我的嗓子里。我一点准备没有,呛得直咳嗽。

火车上比从北京出来时人少了,还有不少人挤在一起打牌消磨时光。马大夫找到一个三座并排的空座位,让我躺下来,又把自己的冲锋衣给我盖上,嘱咐晓萌在旁边照看我。晓萌立马扔下手里的牌,把自己的眼罩固定在我额头上,怕我受空调的寒,然后蹲在我身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我,把我和马大夫都逗乐了。

马大夫说,晓萌你让她睡觉吧,睡一觉捂出汗就好了,你这么不错眼珠地盯着她,她怎么睡啊。晓萌很乖地哦了一声,然后坐在对面的椅子里,还是使劲儿地盯着我看,好像我会突然蒸发了似的。

我就在如此吓人的关切目光下昏昏睡去。醒来后,果然发了一身汗,浑身轻松了许多。感觉好像睡了很久,一看手机,才一个小时而已。还是底子好啊,我都忍不住感叹自己的恢复能力,一个小时前还一副要死的样子,睡醒就精神抖擞,还到处聊天听导瑟。只不过没听导瑟多久,就被马大夫喊回去乖乖睡觉。

火车里开始释放氧气,温度不断下降,不少人把羽绒服都拿出来穿。毛衣、雨衣、睡袋内胆,还有借来的抓绒冲锋衣,我把能穿的都裹在身上,包得跟个木乃伊似的,躺在过道里的地毯上。

一觉醒来,火车正穿过可可西里无人区,藏羚羊零落其间,轻快地跳跃着,云都低到了山包包的下面。  翻越唐古拉山口时,海拔5231米。透过车窗,可以看到雪山在远处若隐若现。有些高原反应严重的人开始吸氧,也有不少人因为长期无法平躺而脚部浮肿,还时不时有人抱怨打火机打不着火了。P17-20

序言

自序旅行,不是成长的唯一方式

2012年,万众瞩目的世界末日没有如期而至,但我确实经历了重生。

我像突然开了窍,开始接触哲学、宗教这些从前被自己视作洪水猛兽的东西,继而做了从前认为极不靠谱的事——辞职、长途旅行。

似乎我才睁开眼睛,好好看了看周围的世界。我发现自己一直深信不疑的东西,也并非无懈可击、完美至极,我试图找寻它们跑偏了的根源。对,就是那个大家最近常挂在嘴边的词——颠覆三观,这醍醐灌顶般畅快。过去像睁眼瞎一样活着,这一年我才真正不只看,还看见了。

那些时光不再是匆匆经过,遇到的事情和人也不再是一片片模糊的影子。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切的结果都是自己的选择造就的。

原本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一条路,我只是机械地前进,没有动力,全凭惯性。现在突然间变成了许多条,无论选择哪条,都会让我充满了前行的动力。

从前觉得如果一个状态没出错,就没有改变它的理由,改变是件可怕的事。如今却发觉持久的不变才是最可怕的。我们总说挫折和贫穷是生活给我们的考验,富裕和安定又何尝不是呢?那些平淡、安逸的生活最容易被当作理所应当。麻木比灰心更能谋杀生活之心。

看垃圾电视、吃垃圾食品、生闷气、急脾气……一堆臭毛病,却懒得改。我们太放纵自己的任性的同时,又对真正应该放胆尝试的事情过于谨慎,故步自封。

左右我们选择的常常是已经存在于脑海中的经验,或是他人灌输给我们的观念。我们不愿意自己去想,捡起现成的经验拿来自用,觉得这样才省时省力。我们被不断增长的岁月推着往前走,从来不是因自发的动力前进,走在路上也从不问为什么——反正已经走到了这里,那就索性接着走吧。

整个成长的过程是与自己战斗的过程。我们不是与命运抗争,而是与自己的惰性和惯性斗争。

2012年的最后一天,我的日记本恰好也用到了最后一页。当我翻开这本日记的第一页,发现无意中,自己曾经写下的话,都已经做到了。

虽然不是满分,但幸好是在加分。仅仅依赖于他人的评价,永远无法自足。观照自己的每一个需求,补满自己的残缺,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不是在给一场无奈的独自旅行找个华丽的借口,也不是想为叛逆的后青春期喝彩。我只是站在自己家门口眺望世界,嘴里哼着一首骄傲的歌,哪怕欣赏的人只有我自己。你认为它是歌唱也好,噪音也罢,但它终究是我用心发出的声音。

我相信所有的年轻人,骨子里都是有一股叛逆的,没人愿意过天天重复自己或者重复别人的生活,但我们中的大多数还是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着按部就班地生活。

那些出发前的摇摆不定、反反复复、犹豫煎熬,还有听入耳的反对声音,统统都是“反安逸症候群”的症状。总有“假如我去了,我会不会失去现在拥有的很多东西”这种想法冒出来。其实,那些错失的“假如”从未存在过,可人总是喜欢为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惋惜不已。

懒惰比愚蠢更加无法原谅。到最后,我们真正后悔的常常不是做错的事,而是有机会、有能力做的时候,我们却没有做到的事。我庆幸自己趁着和别人一样生老病死之前,试着了解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能做些什么。

植物向上生长,才能争取到阳光;根要向下抓住土壤,才能在风中屹立不倒。植物的向上和向下,如同我们的向外和向内看,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只向内看是凭空想象,只向外看是走马观花,内在留不下任何痕迹。

感谢这段旅程,让我有时间消化已经拥有的东西。

我是个有父母、男友、工作和正常思维的非三失人员,主动失业,鼓足勇气,臆想着自己是排除千难万险,才得以完成这场旅行。瞅见身边那些父母支持、没有男友女友的朋友反而不敢迈出一步,我就一通恨铁不成钢。现在想来,何必每个人都选择旅行。

旅行并非成长的唯一方式。

北京的胡同、杨树、立交桥、绿化隔离带、街心公园……与我在旅行途中看到的那些令人动容的美景,一样地神奇、美丽。只是我常常见到,就认为它们稀松平常。

身体需要锻炼,经常不运动,肢体就会变僵硬。我们的心灵同样需要活动,否则人会变麻木,对生活中一切神奇的事物变得熟视无睹。

小时候,我们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神秘,每天都充满了惊奇,也许从卧室爬到客厅就能算是一场探险。但随着长大,那些神秘、惊奇渐渐被无趣、理所当然所取代。改变的不是那些神奇的事物,而是我们自己。我们被时间磨掉了童心。

成长总要付出些代价,比如用脸上的皱纹换心中的平静。但成长不等于要变得世故、沉闷、老气横秋,反而需要返老还童,重新唤起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向外看也不一定非要去远方,对日常所见不仅用眼,还能动心。去闻闻楼下大妈种在花园里的那朵月季,仔细听听春天的麻雀叫声和秋天的有什么区别,站在过街天桥上拍拍晚高峰堵车时尾灯连成的彩线,翻出小时候用过的彩色铅笔再画一幅难看的画,哼一遍幼稚的儿歌……只要能让你重新唤起对生活的新奇感,就去尽情地尝试吧。

但别忘了,时而把眼光转向自己的内心。宁静、平和、自信、智慧、独立、坚强、勇敢……那里住着我们想要的一切。越是用简单的方式,越能感受到它们的存在。

儿时的我很喜欢趴在地上玩蚂蚁,经常把蚂蚁带到远离蚁穴的地方。于是,蚂蚁不得不放弃工作,为了回家,开始一段旅程。很多人都像蚂蚁一样,从不思考究竟为何而活,每天只埋头干眼前的事。他们需要被一句话、一张照片、一个人或者一本书带到远离庸碌的状态,开始一段寻找心灵归宿的旅程。在路上,不同的人会找到不同的答案,那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我希望,这就是那本能带你重新上路的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