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遗产,没有钱,也可以为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没有遗产我们为孩子留下什么(穷爸爸创造的教育奇迹)》记录的,就是这样的父亲和女儿—起走过的漫长而艰苦的旅程。由于家境贫穷,父亲让女儿受了很多委屈,但女儿仍然毫无怨言地跟随着,有时甚至反过来鼓励父亲,让父亲重新获得勇气。
有个词叫做“苦尽甘来”。通过辛勤努力,静子最终进入高丽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完成了自己的第—个梦想,那就是“考取最顶尖的大学,进入竞争最激烈的专业,并获得奖学金”。
对于无法给孩子留下什么遗产,不能像有钱人家那样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并因此而感到心痛的父母,倘若这本尚有不足,但饱含了辛勤与努力的书能为你们带来小小的安慰与希望,我便再无所求。
《没有遗产我们为孩子留下什么(穷爸爸创造的教育奇迹)》的作者是韩熙锡。
《没有遗产我们为孩子留下什么(穷爸爸创造的教育奇迹)》内容介绍:在没有请家教或进行任何补习的情况下,能够让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吗?如果从现实角度考虑,很遗憾,这基本上不可能。通常的观点无不认为,补习和学习成绩成正比。参加补习后成绩仍不如意的原因通常是缺乏耐心和决心,因此虽然失败,但大多数人仍然对补习的效果持肯定态度。然而,有一位父亲,从没有送孩子去补习班,却将孩子培养为英才。其中的原因只有一个——没有钱。
家境贫穷,但他对孩子的爱却不输于任何富爸爸。为了让孩子得到尽量好的教育,他戒烟戒酒,努力创造好的环境,为孩子全身心投入。他无法像其他人那样送孩子去补习班,但为了孩子,他却尽到了一位父亲所能做到的一切,一个身为父母的人应该做到的一切。相信这位在艰苦条件下为了孩子倾尽全力的父亲,会为更多陷于苦恼中的父母带来希望和勇气。
《没有遗产我们为孩子留下什么(穷爸爸创造的教育奇迹)》的作者是韩熙锡。
第1章 贫穷的父母也有梦想
从孩子小学六年级的成绩单中看到现实
结论就是我的孩子学习差 | 打两份工,也依然是穷爸爸 |
贫穷制造夫妻矛盾
贫穷的父母能为孩子做什么
上初中后的第一张成绩单 | 除了补习班,就没有其他路吗 |
在第一名的教科书中找到答案 | 戒掉最喜欢的酒和烟
想要改变孩子,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
不要拿孩子的成绩发火 | 没有钱也可以做很多事情 |
剪贴报纸专栏 | 死缠着老师
穷爸爸辛辛苦苦领悟的学习指导技巧
1. 我能够和孩子们沟通的理由
2. 电视是舍不得放弃的视频教科书
3. 在考试期掌控氛围
第2章 穷爸爸最悲壮的武器是“勤奋”
英语,到底该如何学习
从首尔大学高材生那里听到的秘诀 | 英语要大声学习
学习是孩子的工作,父母有另外的事情要做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习的基石 | 爸爸探访补习中心 |
从入学考试说明会得到的收获
获得第一名的经验非常重要
初中的最后一张成绩单 | 假期中学习计划要尽可能缜密 |
因为担心孩子的学习而患上心病 | 每天去图书馆的爸爸
静子打造坚实的学习骨架
1. 初中要打好英语语法基础
2. 数学,在解题之前首先要理解概念
3. 读书是征服语言领域的王道
第3章 让孩子明白,管理成绩与管理人生
并没有不同
老师赠予的比学习更大的教诲
让人绝望的因缘 | 另一个烦恼,学费
教育是苦苦的等待
初中与高中,天差地别 | 竞争越来越激烈 |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保持现状吧 | 父母需要做的是不分神,而是关注孩子
如果连父母也无法顶住压力,孩子会加倍困难
到了高三后,孩子变了 | 越是困难,越不能走捷径 |
除了家人,谁能够安慰我
穷爸爸辛辛苦苦领悟的学习指导技巧
4. 称赞也需要研究
5. 不要让孩子为了学习而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
6. 想要了解孩子们,就要走进其中
第4章 站在悬崖上的孩子会试图展开翅膀
贫困的家庭,深沉的老大
不想活得像爸爸一样 | 催人泪下的自我介绍书
2000天后的结算
比考试的孩子更焦躁不安的一天 | 漫长旅程的终点
穷爸爸辛辛苦苦领悟的学习指导技巧
7. 与女儿不同的儿子教育法
8. 赞美吧,EBS
后记 我依然是穷爸爸,孩子却将要展翅高飞
“爸,我们已经放假了。”
“啊,是吗?”
“还没修好吗?很难修吗?”
静子一边问,一边走进锅炉室,好奇地端详着我的“战果”。
看来还得请人。我来到院子,掸了掸身上的灰。这时候,妻子提着菜篮子走了过来。
“修完了吗?”
我脱下手套,说道:
“不行,完全搞不定,看来得叫人来修。”
“会花很多钱的……”
妻子的脸沉了下去。
修理工到的时候,我正在用从邻居家借来的电暖气取暖。打招呼的同时,我突然注意到静子的书包放在房门前。
“既然已经放假,成绩单应该出了吧?”
听到这,静子从被窝里钻出来,翻开书包,把成绩单交给了我。
妻子也不知不觉凑过来。看完成绩单,我偷偷瞅了一眼妻子。果然,她原本冻得通红的脸庞变得更加僵硬。还不懂得察言观色的静子自然不理会这些,径直钻进被窝里和弟弟们一起玩耍。
小学成绩单不记录每个科目的具体成绩,只有老师们对孩子学习能力的概括性介绍。不过仅凭这些,就能大致猜出孩子的成绩。
结论当然是——孩子学习差。但用这么长一段话来解释这个结论,我还是第一次遇到。恐怕老师是想尽可能全面详细地介绍情况,不给孩子带来伤害。我十分感激老师的良苦用心,同时也对孩子的表现感到难过。
下面是我还记着的部分。
“性格安静,不太爱说话,不太喜欢和同学一起玩。喜欢独自一个人,特别是上课时经常会望着窗外发呆。”
“性格安静”的评论很中肯。静子原本就是个内向的孩子。但上面竟然说她不太喜欢和同学一起玩。或许我有点夸张,难道她是个惹人讨厌的孩子?如果真是这样,当然不可能有朋友。
另外一条评论,“上课时经常会望着窗外发呆”,这句话呢?不用说,当然是完全不听课的意思。
“静子!你过来!”
妻子发出尖锐的声音。
“妈,怎么了?”
静子并不知道我们看完成绩单后有多么愤怒,亲昵地贴过来,明亮的大眼睛一眨一眨地望着妈妈。面对如此天真无邪的目光,妻子紧握的手慢慢松开了。
“算了,没什么事,下次再说吧。”
静子略带疑惑地看了我一眼,又看了看表情僵硬的妈妈,歪着头跑进了房间。
只剩下我和妻子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我又欠了一份人情。
静子的大姨给她买了件中学校服。穿上校服的静子漂亮极了。在我看来,就算被称为“校花”也不过分。
静子穿着校服在镜子前转来转去,高兴得手舞足蹈。看着兴奋的孩子,大姨的脸上也充满了笑容。
“哎哟,咱们家静子已经是中学生了呢……”
大姨温柔地抚摸着静子,问长问短。面对此情此景,我看了妻子一眼,她也在看我,眼中充满了歉意与感激。
这时,电话响了。打电话的是我一个做装修的朋友,比我小三岁,不过因为在这一行混了很久,也不会对我使用尊称。
“是我。你明天能出来吗?”
“有什么事?”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也没有固定工作。所以,只要有体力活,我一般都会照单全收。
“拆一栋两层旧楼,明早6点银行门口集合。” 拆这种房子需要用锤子砸。大工程一般会用推土机,这种小工程只能用人力一点点拆。 第二天早上5点,我悄悄地从被窝里爬出来,穿上衣服,带上装着工作服的包裹准备走。
“早去早回。”
即便小心翼翼,尽量轻手轻脚,可还是惊动了妻子。
“嗯,我走了,你再睡一会儿吧。”
一出门,外面飘着雪花。从家到约定的地方有三站地。本来准备搭公交车,不过为了驱寒,我临时决定走着去。等气喘吁吁地到达约定地点,朋友的面包车没挂油门正在那里等我。还没坐稳,车就开动了。
目的地是登村洞。过了城山大桥,终于来到工地。这时还不到7点,天灰蒙蒙的。
其实,我是个作家,写作才是本职工作。可作家也得养家糊口,想吃饭就得卖作品,而像我这种默默无名的小作家写的作品,几乎没有哪个出版社会要。在文学创作领域,作品内涵固然重要,但远没有名气来得有效。站在出版社的立场,与不出名的作家合作显然会冒相当大的风险。
因此,我出版的作品寥若晨星,少人问津。仅凭卖书的收入根本无法维持生计,我只好另谋出路,做起了兼职。
不过幸运的是,虽然默默无闻,孩子们在父亲的职业栏里却总是会写上“作家”。更令人感激的是,直到现在,老师中也没有一个人去问孩子们,他们的爸爸到底写了些什么书。P3-7
如果以经济收入为排序标准,我家仅比最低收入阶层高一点,排在倒数第二。换言之,我是这个时代的父亲中,最无能的人。
我是一名作家,代表性的非正规职业之一。大红大紫的著名作家,通常家境都会很好,不过他们在所有作家中只占1%。剩下的99%都像我一样,没有一部成功的作品,默默无闻。
20岁的我,因为酷爱漫画,靠着热情投身于漫画剧本创作,但没有成功。后来,我又开始写武侠小说,也没有引起太大反响。在创作漫画与武侠小说的这段岁月里,我已经组建家庭,并有了三个孩子。
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会带着自己的饭碗。”不过很遗憾,那仅仅是老一辈人的经验,在我们的时代全然不适用。这一点,我醒悟得太晚了。
自从明白不好好学习就很难找到好工作之后,烦恼便接踵而来。当然,我一直很穷。或者说,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更不幸的是,被赶向绝境的不只是我,还有我的孩子们。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生动形象的谚语已经渗透到孩子们的教育中。作为家长,孩子的教育已经超越了我的作家事业,成为给我带来最大压力的事情。
该做什么?到底要怎么做?
当孩子们已经习惯将贫穷当做上天的“恩赐”,在同龄人中掉队,并放弃了追赶的时候,难道我只能束手无策地站在一旁围观?“你们要和那些在你们前面的富爸爸的孩子们走不同的道路,认命吧。”难道我就这样告诉孩子们?
绝对不能。
让孩子重蹈覆辙,走父亲辛苦走过的老路?那简直比任何灾难都可怕。
“如何让我的孩子与那些拥有富爸爸的孩子们一样,走在最前沿呢?”
当这个想法成为人生最大的目标时,首先摆在我面前的障碍就是“路在何方?究竟是什么样的路?”
没有钱也能走下去……从经济角度看,这是不劳而获的心理,但非要找到这样的路不可。
“我可以跑!”
当然,我无法亲自辅导孩子学习。我的想法是,在学习这项“马拉松比赛”中,我将成为教练,与孩子一起奔跑,直到孩子能用自己的力量跑进第一集团。
比如对大女儿静子(不方便透露真名,用小名代替,老二、老三也是如此),有时候,我会给她胡萝卜,和她成为最亲密的挚友;有时候,我会拿起皮鞭,变成令她敬畏的严师。
本书记录的,就是这样的父亲和女儿一起走过的漫长而艰苦的旅程(第二章中的“静子打造坚实的学习骨架”由静子亲自编写)。由于家境贫穷,父亲让女儿受了很多委屈,但女儿仍然毫无怨言地跟随着,有时甚至反过来鼓励父亲,让父亲重新获得勇气。
有个词叫做“苦尽甘来”。通过辛勤努力,静子最终进入高丽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梦想,那就是“考取最顶尖的大学,进人竞争最激烈的专业,并获得奖学金”。
对于无法给孩子留下什么遗产,不能像有钱人家那样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并因此而感到心痛的父母,倘若这本尚有不足,但饱含了辛勤与努力的书能为你们带来小小的安慰与希望,我便再无所求。
韩熙锡
于洗剑亭
因为高中校长的推荐,高丽大学免除了静子的大一第一学期学费。静子刚上高中时的教导主任,也就是现在的校长直到最后也没有忘记照顾静子。
入学仪式结束后,我试探性地问了静子:
“你们专业的孩子们怎么样?”
据说静子所在专业的学生几乎都来自特目高(注:特殊目的高中的简称,人们通常所说的天才学校,对外语、科学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进行精英式教育,在韩国学校中地位很高),所以我比较担心。
静子只是笑了笑,表示理解父亲的意思。
……
静子竟然有这种像刀一样锋利的一面。
“我想和美国那边的孩子们好好较量一下,而且想把工商管理专业中能学的东西全部学会,包括获得各种资格证书。爸爸不是也说过吗?以我们家庭的实力,只是上大学是不够的,需要到更高的地方,接受更大的挑战。不然,便不会有我们的落脚之处。”
没错,那句话我的确说了无数次。那是我的心里话。
“我要去那里学会一切!”
说完后,静子笑了,再次打开了书。
是的,我曾经对静子说过,如果只打算上完大学后就业,那干脆连大学也不用上。为了生计而就业当然是不可避免的。不过,要做就要做到最好,那就是让公司上门来请,而不是自己毛遂自荐。
看来,静子将每一句话都认真地记在心里,规划着自己的未来。
这个孩子未来会走到什么地步?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她即将离开我的怀抱,飞到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