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磊、关国锋、郭小阳《1942饥饿中国》内容介绍:数十位亲历者记忆复原1942大饥荒,比小说、电影更真实。在陕西宝鸡,百分之七十的人是“河南籍”,这个城市相当一部分人是难民的后代。西安,火车站旁棚户区,昔日逃荒少年今已四世同堂。灾荒亲历者用记忆复原的1942大饥荒之惨烈和沉痛,以及个人和家族被这场灾荒彻底改变的命运,比小说和电影更真实。近百幅图片展现灾荒现场、历史遗存,沧海变为桑田,至为震撼!3000千里重访之路,为你展现第一手的历史细节,再现一段沉没的历史。记者历时半年,行走3000里,重走那条连着一个民族血脉的逃荒路。搜集第一手的历史细节,探访几经变迁的历史现场,感受亲历者的苦难记忆,以及在逆境中成长的生命力。记忆不可磨灭,灾荒从未远去。
孟磊、关国锋、郭小阳《1942饥饿中国》是交织着饥饿与恐惧的一年:300万人饿死,300万人逃亡,中原大地,饿殍载道。这是被遗忘的一年:历史文献鲜有记载,相关统计也都含混不清。这是1942年,旱灾、蝗灾、兵灾交加的河南,一场大饥荒正在肆虐。
时隔70年,大多数亲历者已经去世。《河南商报》几经筹划,派出7名记者,沿当年难民逃亡线一路向西;历时半年,行走3000里,搜集第一手的历史细节,重返几经变迁的历史现场,访问历经劫难的灾荒亲历者,力图复原那一段被掩埋的历史。
1942年,许多个人与家庭的命运被彻底改变,难民潮直接改变了某些城市的格局。1942年,几位记者的呼喊改变了千万人的命运;一个政府的沉默让它彻底失掉了民心,一支曾经的劲旅却在民众倒戈的奇观中仓皇溃散……
《1942饥饿中国》是一本畅销的史料书籍。
2012年7月7日,郑州市花园口,黄河日复一日默默东流。如今这里已是一个风景名胜区。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更是有大量游人。这倒是把花园口村带繁华了,村民们靠着黄河,养家糊口,发家致富。
在花园口村附近,是“花园口事件记事广场”,附近不远就是“扒口处”。
1938年,因日军进犯,蒋介石决定“以水代兵”,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此举造成89万人死亡,1250多万百姓受灾,史称“花园口事件”。
扒口处如今长满荒草,除了一座高高竖起的纪念碑,已经丝毫看不出当初的痕迹。
旁边,是忙着做生意的花园口村民,一个做游船生意的年轻小伙子,每见游人路过,都热情地凑上去问:“坐船吗?”
指着这个纪念广场,问他是否知道当年花园口事件,小伙子匆匆答道:“俺这里没淹,别处淹了。”接着就问:“坐船吗?”
据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水务局宣传科长祖士保说,当年他们曾到村里了解情况,发现所有的亲历者都已去世,一个老太太自称是亲历者,但核对了一下,年龄不对,“1938年她顶多两三岁,能有多少印象?估计也就是听村里老人讲过”。花园口决堤处的纪念碑
黄河花园口决堤堵口记事碑下,来自周口的农民工老葛和几个工友正坐着歇息。
因为是7月7日,恰逢抗日战争纪念日,一些学生在进行爱国教育宣传,一拨一拨的人,在纪念碑下听讲当年国民政府扒开黄河大堤,导致豫东成为“黄泛区”,89万人死亡、390多万人逃荒的事。
老葛们听得入神,待学生走完,几个人就开始讨论:
“既然当时都淹了,那现在的花园口村民,还是原来的吗?都是后来搬进来的吧?”
“不对,当时花园口村的人应该没被淹,他们事先知情,都已经跑了,主要是开封、商丘、周口那边的人不知道,正睡着觉,水‘呼啦’就淹过房顶了。”
“当时不是有收音机了吗?为啥不用收音机通知大家水来了,赶紧跑?”有人问。
“那会儿也就大城市有收音机,乡下哪有?就算有,日本人就要打过来了,哪还有空通知?” 这么一说,大家若有所悟。老葛还是有些愤愤的,“啪啪”弹了几下烟灰,他的老家周口,当年也是被水淹的灾区。
碑文的一面,刻着“济国安澜”四个字,落款是“蒋中正”。老葛看了半天,说:“我觉得吧,‘济国安澜’这个‘安’字得改改。”
“咋改?”
“改成‘济国淹澜’,你把国家都淹了,还安个啥?”
老葛们不知道,国民政府当年决定扒开黄河大堤,是为了抵挡西进的日军,绝对不会事先走漏消息,要是被日军知道了,换条路线进攻,这大堤就白扒了。扒开大堤后,他们按照事先周全的计划,立刻把责任推到了日军头上,对外获取国际舆论同情,对内转移老百姓的怨恨。从这个层面上,别说当时没有收音机,就算人手一部手机,蒋委员长可能也不会把这个消息透露给将要被淹死的89万黄泛区人民吧?
从一开始,蒋委员长就是准备把河南当“牺牲品”的。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到了他在1942年的做法。
这样看来,农民工老葛们,和蒋委员长相比,显然太天真了。国民政府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
“花园口决堤事件”,和1942年有着绕不开的重大关系。
1942年,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前线暂无大的战事。数得着的,也就是当年1月蒋介石代表中国参加太平洋会议,当年4月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而此时的河南,并非稳定的大后方,半省沦陷,依旧处于中日交锋的前线。
早在1937年11月初,日军突人豫北占领安阳,到1938年2月底,华北地区大部沦陷,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几乎全被日军占领。5月徐州会战后,日军大举进犯豫东,12日占领豫东门户永城,接着夏邑、商丘、宁陵、民权诸县先后沦陷。6月6日,日军占领河南省会开封,后继续西犯郑州。
在日军进攻郑州前夕,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以阻击日军西进。
决策一层层下来,具体执行决堤的任务,落到了53军头上。于是,53军新8师参谋熊先煜,和工程师及工兵营几个人,到现场勘察。
都知道这是件造孽的事。P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