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廉政(香港反腐风云)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黄晓阳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香港一个极其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香港经济开始快速发展,随着一批中国籍商人在香港商界脱颖而出,香港社会的上层结构开始悄然改变。经济的发展以及市民的暴增,也促成了物质资源的进一步紧张。这正是一个经济腾飞的前期,社会各行各业均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触发这一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抗战中香港被日本人占领,英国却无力保护香港市民,抗战胜利后,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力度较从前有所减弱,也开始逐渐推行一些民主制度。随着中国内地战争的结束,大量的人口涌入香港,他们之中,绝大多数都有一些身家,这些人聚集于香港的同时,也将财富带进了香港。一方面,他们在香港消费,促进了香港社会的物质交流和货币流通;另一方面,他们也在香港发展生产,增强了社会的造血功能。此外,人口的暴增又导致了住房的紧张,形成了潜在的房地产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香港开始有了几个支柱产业,比如房地产业、金融业、制造业、转口贸易以及海洋运输业等。人们似乎一夜间发现香港变了,高楼大厦多了,街上跑的小车多了,市场丰富了,人们的衣着光鲜了,精神面貌也变了。当然,繁华也带来了诸多副产品,比如贫富悬殊越拉越大,富人多起来的同时,穷人更穷了。

人们意识到,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自己必须跟着富起来,否则,就被这个社会淘汰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普罗大众产生了一种对金钱的疯狂,只要能够赚到钱,他们会不顾一切。各种赚钱的门道也就因此派生,其中也包括那些不正当的甚至是不合法的门道。

非法的赚钱手段,普遍存在于香港黑道。香港黑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与香港的地域政治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鸦片战争后,香港成了英国人的殖民地,为了统治当地的中国人,英国人采取了极其强硬的措施。中国人在香港地位非常之低,生活异常艰难。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和英国人斗争,要和英国人斗争,没有组织不行,因此,他们之中便产生了帮会组织。后来,这些帮会组织渐渐演变,有一部分演变成了以占地盘和掠夺经济地位为目的的黑社会组织。民国以后,尤其是蒋介石掌握国民党政权以后,国民党希望自己的力量能够对香港产生影响,却又不能随便往香港派出军队,因此国民党方面派出一个少将军官,前往香港组建了一支黑社会帮会性质的部队,这股势力后来成为香港黑道的新锐力量。国民党逃往台湾之后,再无力支持这支黑社会组织了,这个组织只好和国民党断奶,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黑社会帮派。

黑社会组织的生存离不开警察的保护。可以说,没有警察队伍尤其是高级警察的腐败,黑社会组织根本不可能有存在的土壤。到了20世纪60年代,香港便形成了警匪一家、沆瀣一气的现实。世界范围内,黑社会组织的生存主要靠两大财源,一是黄赌毒,一是收取保护费。但在香港,黑社会组织的数量太大,市场太小,经营黄赌毒以及收取保护费不足以维持黑社会组织的日常支出,黑社会组织的经营话动因此扩大到所有可生利部门,包括娱乐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由于社会缺乏公正透明的游戏规则,众多的小经营者开始受到冲击,黑道组织找他们收保护费,警察也找他们收保护费。收保护费在香港被称为“收数”。腐败开始在这块土地上滋长,并且像某种毒菌一般迅速蔓延。

据有关资料记载,当年香港地区腐败的重灾区,一是执法团队,一是服务业。在执法团队中,整个警察队伍全军覆没。这种情况,到底严重到了何种程度,没有人能够准确地估计。一个名叫韩德的警司,他于1954年进入警察序列,至1973年因腐败入狱,从事警察职业19年,期间共攫取非法财产500万港元。他在入狱时面对记者时显得十分坦然,说:。我只是运气不好,碰到点子上了。贪污在香港警察队伍中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晚上睡觉、白天起床刷牙一样,非常自然的一件事。”他同时还表示,这种情形,在香港警察队伍中,是自上而下的,人人如此,谁都不觉得这是在犯罪。如果说这些人是罪犯的话,不可能将整个香港警察一窝端吧。

至于服务业,虽然不可能像执法团队那般容易来钱,可性质显得更为恶劣。比如在香港住院,病人如果不掏钱给那些护理人员,连开水以及便盆都得不到。一个病人如果要做手术,就得排队,何时轮上手术台,不在于医院是否有空余的床位,而在于病人家属是否打点好方方面面。更令人发指的是.连消防队救火也要给黑钱。一旦发生火灾,报警之后,消防员会立即到场,但到场之后,他们却按兵不动,只有收了“开喉费”后,才会打开“水喉”(消防水枪)。业主如果不出钱,消防员可以看着大火将一切烧为灰烬而无动于衷。P1-3

目录

序言  请饮“廉记咖啡”

第一章 出师第一案:廉政公署一战成名

20世纪70年代:动荡不安的香港

民众的愤怒被点燃,廉政公署临危受命

捉犯罪小鬼,打幕后老虎

这第一仗打得极其漂亮!

第二章  警界大地震: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一封举报警察的投诉信

四大华人探长与黑帮交好

他的这次入狱成了许多探长的命运转折点

香港警察暴动,总督签署特赦令

第三章  佳宁王国的崩溃:空手套白狼的资本游戏

一夜暴富的佳宁神话

一直帮忙的恒生指数开始和他作对

蕉林里出现了一具无名尸体

17年穷追不舍,换来3年监禁

第四章 公屋贪污案:风暴部队十面埋伏

冲破特赦令 宁愿承认渎职,也不承认受贿

老人家,请跟我们去廉署

几十万港元贿款与数十亿社会代价

第五章  廉警握手:双剑合璧,一剑封喉

海外信托倒闭带来了雪崩效应

和高智商罪犯巧妙周旋

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战斗打响了

特殊使命

第六章  联交所冲击波:证券史上的黑色星期一

一则传言引发的绝密任务

恒生指数15分钟狂跌650点

反常的背后必有内幕

黎明行动到了决战阶段

第七章 天王坠落:“铁面判官”也当了犹大

“耶路撒冷”行动开始了 深夜通缉令

三个月的狼狈逃亡 长达两年的马拉松式审讯

第八章  证人神秘死亡:这些罪行是冷血阴谋

一则黑道密杀令,证人在出庭前被杀

除了老死狱中,他没有第二条路

一起意外爆炸引出了重要线索

美国佬玩起了法律游戏

第九章  广南集团贪污案:交易是假,诈骗却真

农业银行发出了一纸“荒唐”的投诉信

为了猎到鹰,廉署专门组建财务调查小组

缺口被打开,犯罪线索浮出水面

面临香港舆论攻击

第十章  明星顶包案:交通肇事竟引起了全港震动

廉署竟连车祸也要管?

如果罪名成立,谢霆锋将负刑事责任

谢霆锋忏悔录

他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坐监生活

即使进了监狱,他也是传媒关注的焦点

第十一章  火百合行动:高级警官竟是妓女“保护神” 警队大规模行动居然无功而返

在市民眼里,他简直就是香港神探

廉署为冼锦华设下了一个套

妓女们的证词

敏感神经被触动,董建华紧急调停

第十二章  铁证如山:极度贪官落马,卧底遭遇质疑

数钱的快感让他陷入了巨大的灾难

香港最为典型的成功者

在贪污过程录像面前哑口无言

峰回路转的审判

第十三章  双城故事:上海首富周正毅在香港遭遇滑铁卢

一夜20人被拘捕

每一个富豪都有自己的传奇

他将高风险的资本魔方玩得风生水起

就在周正毅春风得意之时,麻烦也接踵而至

只有曾荫权能解这道难题

第十四章  舞影行动:娱乐圈大佬身陷泥沼

杨受成被请去廉署“饮咖啡”了

为了替儿子宣传唱片,麦绍棠投入千万元

娱乐圈造星黑幕

打击娱乐圈黑幕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敲山震虎后便鸣锣收兵

第十五章  驿马星行动:与“廉署克星”的较量

小公司掀起大波涛

这是一场王位挑战赛

廉署和媒体打起了笔墨官司

第十六章  创维数码风暴:大富豪盗窃3000万?

廉署偏向虎山行

黄宏生的怪癖:在小钱上斤斤计较,却花大钱来摆平小事

黄宏生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敌人团队

这位大富豪却是世界上最穷的人

第十七章  响箭行动:“内地演唱会之父”遭遇当头棒喝

响箭行动引起轩然大波

让无数明星竞折腰的幕后推手成了阶下囚

警队明星从12楼一跃跳下

17封明星求情信

第十八章  曾荫权遭廉署调查:特首没有特权

廉署“破天荒”调查特首

没办法,谁叫他是特首?

这次事件是我终生最大的教训

调查特首背后的廉政启示

结束语 “公正”二字,千金难求

序言

咖啡自问世以来.深受国内外许多人喜爱,尤其是恋爱中的男女.约会的时候,坐下来一边品着咖啡一边品着浓情,咖啡和浓情相得益彰,情便和面前的咖啡一般,浓烈且酣畅。

全世界只有一个地方的咖啡令人生畏,那就是香港廉政公署的咖啡。

凡是被请进廉署问话的人,工作人员会出于礼貌问一声:“想喝点什么?茶还是咖啡?”

这是廉署为客人准备的饮料,无论是那些成为嫌犯被请进这里来的人,还是来这里工作的人,都可以选择这两种饮料之一。香港廉署的反贪力度太强了,只要是被请进问讯室“饮咖啡”的人,几乎难以逃脱罪名。天长日久。廉署“饮咖啡”成了一个“被调查”的代名词,只要被廉署请去“饮咖啡”,便意味兼“你有麻烦了。”

在香港,如果有人前往廉署办事,出来后一定要对同伴朋友解释:“我是去过ICAC,但没有“饮咖啡”。”此时所说的“咖啡”,就不是真正的饮料咖啡,而是表白自己并没有涉嫌贪污腐败罪案。

香港廉政公署向所有来此的人提供两种免费饮料,咖啡或者茶.=者任选其一。实际上,这两种饮料,并不仅仅只提供给那些因为犯罪嫌疑被抓进这里或者被请进这里的准罪犯,也不仅仅限于采此办事的其他人等,包括廉署工作人员也可以免费得到这两种饮料。正因为如此,所有来到廉署的人,均可以拥有=选其一的优待。因为饮廉署咖啡在香港成了一个特殊名词,加上香港人又十分迷信,就算是去廉署办事,出于某种忌讳,他们也会拒绝饮用咖啡。只有内地的一些记者,知道廉署咖啡闻名于世,去廉署采访的时候,会特意要一杯咖啡来尝一尝,品味一下这里的咖啡是否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味道不一样。

与其说香港廉署的咖啡有名,不如说廉署本身有名。

总部设在德国柏林,以提升政府公信力、遏止贪污腐败行为为主要目标的国际反贪组织,亦称国际透明组织,每年都会对全球各国及地区的商界人士、分析员和一般市民进行“清廉指数”调查。这项调查进行了多年,而且抽样的范围极富有代表性,因此,准确度极高。据这个组织所做的调查显示,香港的“清廉指数”,在回归之前,排名世界第18位,而1999年则排名第15位,2000年排名第16位,2003年又上升到第14位,其后的几年,排名基本保持了这一位置。成为整个亚洲排名仅次于新加坡的“清廉之都”。

此外。设于瑞士的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亦进行一项“全球竞争力”调查.这项调查报告显示,1999年,香港排名世界第7位,2000年排名世界第14位。对照这两个排位,有人得出一个结论:清廉指数和全球竞争力是成正比的,清廉指数越高的国家或者地区,其全球竞争力也就越靠前,显示其全球竞争力强,国民平均所得高,经济发展程度好。

世界著名的研究机构美国传统基金会和经济自由指数报告连续9年将香港评选为全珠最自由的经济体系,他们指出,香港的成功基于4大原因,其中首要的就是廉洁的政府,其次才是法治精神、独立司法制度和低税率制度。而国际咨询机构政经风险顾问公司2003年分别抽样调查了1072名在亚洲工作的外籍雇员,了解他们对全球各地廉洁情况的看法。报告显示,香港排名世界第14位,比前一年上升一位。

不仅一些国际机构对香港的清廉指数进行评估,香港廉署自己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评估,他们每年都会在市民中进行抽样调查,以考察自己的工作业绩。近年来,廉署的这项调查显示,98%的香港市民对廉政公署的工作表示肯定和支持。

一个部门的市民支持率高达90%以上,这简直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亚洲其他一些国家的反贪部门,恐怕连进行这样一项调查的胆量都没有,更别说能够获得超过五成以上民众的支持。

这些正面的数字,或许有人不相信,也可能有人认为会有遗漏甚至以偏概全的现象。那么,我们来举一个反面的数字。

近些年来,香港廉政公署因触犯法律被司法机关调查或者起诉的,每年平均不超过3人,在廉署1310余名职员中,仅占2‰。而且,这些触犯法律的职员中,几乎没有一例与职务犯罪相关。

以2004年为例,这一年中,香港廉政公署相关人员涉及非刑事投诉有20多宗,其中有几宗是被查实的,其余的均查无实据。所谓非刑事投诉,亦即一般性的程序以及态度方面的投诉,1300余名工作人员干了一年的工作,其中只有20名次有市民对他们的工作表示不满,这个数字相当有说服力,也难怪廉署的市民支持率高达90%以上。同样是这一年,整个廉署工作人员涉及刑事的事件有三宗。对于这三宗事件,廉署内部极其重视,L组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工作,结果发现,其中两宗查无实据,只有一宗涉及比较轻微的非法借贷。即使如此,廉署也非常慎重地将案情向律政司报告,最后,律政司经过研究,决定不提出检控。

香港地区法律或者是廉政纪律中,没有任何一条规定廉署工作人员不能投资股票交易,对于那些在廉署工作10年以上的资深人员来说,他们的收入不低,均是中产阶层以上人士,有了积蓄便想到投资,而股票是投资的最好途径。因此,将自己的钱投进股市,应该不算是过分的事,更与职务犯罪扯不上关系。但事实却是,香港廉署1300多名职员中,竟没有一人投资股票。这在80%以上的人投资股票的香港,又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廉署的一名高级职员说,香港是世界金融之都,廉署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维持金融秩序,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可能接触到与股价变化相关的信息,比如某公司的财务状况之类,利用这种消息赚钱是很容易的。这名高级职员表示,廉署人员之所以不参与股票交易,是因为他们觉得,如果这样做了,对普通投资者不公平。

反贪是一个世界性的主题,但对于腐败案件的容忍程度,世界各国态度并不完全相同。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适当容忍度,一是零容忍度。所谓适当容忍度,也就是规定一个数值,作为腐败案件的立案起点。之所以有些国家规定一个适当容忍度,基于一个法律上的争议,即受贿行为的界定。比如说,有些国家和地区所设置的零容忍度,在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很可能不合适。比如说某些币值低的国家,一美元往往可以兑现本国货币几千甚至几万元。比如说,像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如果收受价值一元的财物也可被定性为受贿,那也就是说,你只要抽对方一根烟,就可定性为受贿罪了。正因为如此,有些国家的容忍度是数百元,有些是数千元,甚至有些是数万元。也有很多国家,水涨船高,随着腐败现象的日趋严重,容忍度逐步升高。

对于腐败案件,香港执行的是“零度容忍”政策。香港廉署官员斩钉截铁地说:“哪怕贪一元钱。那也是贪,我们也要查。”香港之所以成为世界清廉之都,与这个“零度容忍”是分不开的。

在研究香港廉署多年来的工作实绩时,我们发现一个极其特别的现象,廉署对腐败抱持着“零度容忍”政策,每一个廉署工作人员都极其努力且敬业,被廉署送入监狱的罪犯不计其数。但就刑罚来说.香港却显得有些宽容.甚至给人一种处罚不力的印象。香港黑警察葛柏受贿近500万港元.结果被判有期徒刑4年,据说还属于最重的。事实也正是如此,仅因与腐败有关的罪名而入狱超过10年以上的,没有一人,而罚款倒是非常之高.最高达到1400万港元。与之相比,内地在对于腐败案的刑罚上却要严厉得多,被枪决的高官已经有很多人,但腐败之风仍然刹不住。如果内地也像香港一样,最高只判几年,结果会如何?那些贪官恐怕会更加明目张胆.因为就算他们坐几年牢出来,当不成官还可以当老板,还有大把的钱花。也有人说,那是因为香港高薪养廉。

这个所谓的高薪能高到哪里去?普通廉署官员的薪资只是比公务员高出10%左右,与中国内地目前公安司法人员和普通公务员收入比例是同等的,不错,一名普通廉署官员的月薪在1 6万港元上下.与内地公务员相比.这确实是一个较高的数字。然而,这个数字与香港普通的公司职员相比.并高不到哪里去。亚洲经济危机之后,香港经济多年处于低谷,普通公司职员的薪酬低至万元以下,而此前,连清洁工都可以拿到万元薪酬。就算普通公司职员的薪酬平均为1万港元,廉署职员的所谓高薪也没有高到一倍以上。

香港廉署令那些贪官噤若寒蝉。但是.如果将香港那一套照搬到内地来,是否有效,笔者以为颇值得怀疑。

当然,本书并非探讨香港廉署制度是否适合内地问题,笔者写此书,只是希望通过30余年来香港廉署所侦办的大案。对其概貌作一个透视。因为时间持续了30余年.而香港廉署所侦办的案件数以万计,笔者不可能一一列举,这确实是一件憾事。

内容推荐

黄晓阳编著的《廉政》《二号首长》作者黄晓阳打造现实版《拍案惊奇》。  

揭开大案要案重重迷雾,透视政治交锋幕后真相。  

看惊险刺激的黑白博弈,学高超绝妙的政治谋略。  

《廉政》华人探长遭调查引发警廉冲突:成立两年的香港廉政公署,在警队内部挖出了近20个贪污集团,数名警司级的高级警察和数百名警员被捕。1977年10月28日,大量警察砸毁了廉署办公室,导致了一场警廉冲突。 

上海首富周正毅落马:2003年6月,廉署逮捕了在香港上市的上海贸易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毛玉萍,并由此揭开了“上海首富”周正毅的高风险资本游戏内幕。  

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接受调查:香港特首曾荫权涉嫌接受“富豪款待”,廉署立案调查,而10多名立法会议员也决定启动调查机制,曾荫权可能成为香港首位面临被弹劾的特首。

编辑推荐

黄晓阳编著的《廉政》华人探长遭调查引发警廉冲突、一夜暴富的佳宁神话破灭、明星致车祸差人顶包遭到调查、上海首富周正毅落马、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接受调查……别奇怪,这一切只因为香港有廉政公署!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接受调查:香港特首曾荫权涉嫌接受“富豪款待”,廉署立案调查,而10多名立法会议员也决定启动调查机制,曾荫权可能成为香港首位面临被弹劾的特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23: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