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雨廷(1925—1991),上海人,当代著名易学家。生前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上海道教协会副会长。潘雨廷先生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先后师从周善培、唐文治、熊十力、马一浮、杨践形、薛学潜等先生研究中西学术,专心致志于学问数十载,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在国内外有相当的影响。潘雨廷先生毕生研究的重点是宇宙与古今事物的变化,并有志于贯通东西方文化之间的联系,对中华学术中的《周易》和道教,有深入的体验和心得。潘雨廷先生著述丰富,其研究涉及多方面内容,具有极大的启发性。他的著作是20世纪中国文化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潘雨廷编著的《潘雨廷学术文集》由张文江根据潘雨廷夫人金德仪女士保存的遗稿编选而成。
《潘雨廷学术文集》出版说明
文王数字卦初探
一、论天干地支与数字卦
二、初论数字卦与阴阳符号卦的转化过程
论孔子与“六经”
一、引言
二、历代认识孔子有汉、宋、清三变
三、直接考察孔子一生与时代的关系
四、孔子“志于学”至“而立”后的情况
五、孔子“不惑”至“知天命”后的情况
六、孔子周游列国以达“耳顺”的情况
七、孔子返鲁后以达“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情况
八、结论
论《德道经》的“执今之道”
论庄子的思想结构
论编辑成《周易》者的思想结构
卦爻辞的原始意义
十翼的形成
论《史记》的思想结构
详论《汉书·艺文志》,以见中国的“目录学”犹今日的
“系统学”
《参同契》作者及成书年代考
《参同契》的易学与服气之道
《易》与《华严》
引言
《易》贯《华严》颂
河图与《华严》十方五十三参
洛书与《华严》九会七处
普贤行愿显微
论初期佛教与吾国思想的相互影响
一、汉魏
二、西晋
三、东晋
论陈抟先天易与禅机的关系
论《周易》四百五十节文献与密宗的三密
论佛教之显密与易象
《悟真篇》及其功法
一、论《悟真篇》的象数结构
二、综论《悟真篇》的当下功法
三、并论《参同契》与《悟真篇》以究其功法
论王船山以易学为核心的思想结构
易学象数与现代数学
附录一 论朱熹以易学为核心的思想结构
附录二 拟写《道教史》之目录
附录三 潘雨廷著述目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