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雅编著的《情景喜剧的幽默翻译研究》对翻译视角下情景喜剧的幽默类型以及跨文化旅途中的种种制约因素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并通过自建的语料库对文化专属类幽默的翻译手段进行实证研究。在例证选材上,考虑到剧目的知名度、题材的广泛性与时代性以及译制手段的多样性,本研究主要集中于《成长的烦恼》(Growing Pains)、《宋飞正传》(Seinfeld)、《老友记》(Friends)等五部美国知名情景喜剧的汉译作品。
情景喜剧的幽默属于由画面、有声语言等多维表意符号融合而成的电视幽默,与传统幽默有很大差异,因而其翻译具有更为复杂的特殊性。董海雅编著的《情景喜剧的幽默翻译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尝试从翻译视角下对情景喜剧的幽默类型进行细分,着重探讨言语幽默中文字游戏类幽默和文化专属类幽默的翻译。通过基于五部美国热门情景喜剧汉译作品自建的语料库,《情景喜剧的幽默翻译研究》剖析了翻译策略与剧中文化幽默含量、译制方式、喜剧主题、译者的观众意识、幽默重构的可行性等因素之间的有机关联。这一研究可为影视剧中幽默的翻译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第一章 导论
1.1 影视翻译研究现状审视
1.1.1 影视翻译研究在西方:历史进展及学科地位
1.1.2 我国影视翻译研究现状
1.2 视听幽默与翻译研究: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
1.3 本研究对主要术语的界定
1.3.1 影视翻译
1.3.2 情景喜剧
1.3.3 译制
1.3.4 幽默
1.4 研究范围、方法与意义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情景喜剧的典型特征
2.1 罐装笑声
2.2 频繁的喜剧冲突
2.3 口语化、个性化的幽默语言
2.3.1 口语化
2.3.2 个性化
第三章 情景喜剧翻译:影视翻译框架下的特殊分支
3.1 情景喜剧翻译对象:幽默密集的多符号视听文本
3.2 情景喜剧的译制方式:配音译制与字幕译制
3.2,1 配音译制
3.2.2 字幕译制
3.3 情景喜剧幽默翻译的目的:“笑”果为先
3.4 情景喜剧译者的素质要求
第四章 视听幽默类型与情景喜剧的翻译
4.1 视听幽默与传统幽默之异同
4.2 翻译视角下情景喜剧的幽默类型
4.2.1 视觉类非言语幽默
4.2.2 视觉类文字幽默
4.2.3 听觉类非言语幽默
4.2.4 言语幽默
4.2.5 复合型幽默
第五章 情景喜剧言语幽默的跨文化苦旅
5.1 语言体系的差异
5.2 受众的文化认知差异
5.3 幽默传统及文化规范的差异
5.4 译制方式的选择
5.5 罐装笑声与译语观众的接受心理
第六章 情景喜剧文字游戏类言语幽默及其汉译
6.1 首音互换
6.2 字词拆分
6.3 别字法
6.4 双关
6.4.1 双关语译成相同或不同的双关语
6.4.2 双关语转换成其他幽默手段
6.4.3 非双关语译为双关语
6.4.4 双关语译为非双关语
6.4.5 编辑手段
6.5 谐音别解
6.6 押韵
第七章 文化专属类幽默的翻译
7.1 文化专属类幽默的互文特性
7.2 文化专属类幽默的文化缺省
7.3 文化专属类幽默的翻译方法:实证研究
7.3.1 直译
7.3.2 文化缺省项在译语文化的顺应与重构
7.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八章 结语
8.1 研究回顾
8.2 本研究目前的局限及发展空间
后记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