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楚汉英烈传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洪胜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英雄一杯,豪气干云,不看昨日黄花开谢。英雄二杯,荡气回肠,忘却是非恩怨无痕。英雄三杯,只为英雄。

铗剑长歌笑傲苍穹。英雄为君酒三杯,然诺尽吐五岳轻。纵教醉卧沙场眠,谁人敢笑不英雄。

豪气冲天,赞古今英雄;心欲争霸,看楚汉风云!

内容推荐

秦末动荡之势,群雄逐鹿中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舞台上,最瞩目的人物莫过于刘邦和项羽这对好友。然而造化弄人,胸怀大志的项羽,一生以反秦为己任,结果却落得乌江自刎,性命不保;而出身市井的刘邦本无争霸之心,偏偏最后竟得到天下的竟是他。如果要说得天下与否是由时势或命运决定,倒不如说是性格决定了命运。

项羽有一班贤士良将在身边,包括范增、英布、其叔父项梁和族弟项庄等,可惜他刚愎自用,不纳诤言,结果忠良逐一求去。相反,刘邦知人善任,推心置腹,韩信、张良、陈平、萧何及樊哙等都愿意为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对好友为了权利、地位、美人、江山,在战场上相互杀戮,血流成河,祸害苍生……

目录

引言

第一回 施暴举胡亥即位 斩白蛇刘邦落草

第二回 阻大泽陈胜起义 取陈县葛婴建功

第三回 陈胜称王诛葛婴 吴广进军战李由

第四回 项梁乘乱占会稽 萧何修书定沛中

第五回 周文受命取函谷 苏角临危守戏下

第六回 章少府危城保昏君 周将军月下追勇将

第七回 章邯趁雪破陈兵 周市借乱立魏国

第八回 武臣渡河平赵土 韩广北伐得燕地

第九回 刘邦伐薛失丰邑 章邯征陈得曹阳

第十回 阻荥阳吴广遇刺 伐武关宋留就擒

第十一回 负重任蔡赐就义 失人心陈涉死节

第十二回 李良反赵弑武乒 刘邦投楚纳张良

第十三回 樊哙大战砀山 黥布扬威青坡

第十四回 陈婴东阳附旺族 项羽襄城屠降军

第十五回 沛公借兵取丰邑 项梁拥王定盱眙

第十六回 张良仗义兴邦 魏咎自焚亡国

第十七回 田荣痛失故土 项羽一战章邯

第十八回 猛将再屠城阳 项羽二战章邯

第十九回 少府设计斩项梁 郎中图谋除李斯

第二十回 秦相腰斩咸阳 赵将败退武城

第二十一回 平虏将纵兵击李齐 书生帅敛军弃赵歇

第二十二回 刘季孚命伐关西 王离蒙难投河北

第二十三回 败将负气攻危邑 英雄仗义诛幸臣

第二十四回 英布孤军深入 项羽破釜沉舟

第二十五回 诸侯作壁上观 项羽三战章邯

第二十六回 项羽巨鹿擒王离 刘邦昌邑遇彭越

第二十七回 郦生献策取陈留 樊哙施勇围开封

第二十八回 杨熊失策丧荥阳 张良定计得轘辕

第二十九回 沛公绝河却司马 少府拒津乞救兵

第三十回 赵丞相指鹿为马 蒲将军渡江破敌

第三十一回 章邯殷都降项羽 沛公阳城逐吕龄

第三十二回 张良奇谋袭宛城 赵高毒计弑秦君

第三十三回 郦生诱敌下蛲关 子婴诛奸献咸阳

第三十四回 刘邦约法存子婴 张耳夺印逐陈余

第三十五回 项羽新安坑秦卒 英布函谷破沛军

第三十六回 潜霸上项伯夜访 宴鸿门樊哙护驾

第三十七回 项羽火烧阿房宫 刘邦得封汉中郡

第三十八回 项籍彭城逐义帝 陈余襄国击张王

第三十九回 萧何月下追贤士 刘季坛上拜大将

第四十回 韩信暗度陈仓樊 哙勇取好畤

第四十一回 灌婴巧取栎阳 郦商勇夺三郡

第四十二回 曹敬伯智定咸阳 张子房计离彭城

第四十三回 军师遗书退楚 项王出兵征梁

第四十四回 战城阳田荣亡命 出函谷韩信告捷

第四十五回 守危城章平遭擒 失要所陈平赴险

第四十六回 田假失齐遭诛 项王大战田横

第四十七回 项籍依计围城阳 董老献策讨西楚

第四十八回 陈平摇舌下彭城 刘邦逃亡弃亲子

第四十九回 随何奉诏说英布 汉王引水破章邯

第五十回 灌婴荥阳击楚将 韩信雍丘平叛军

第五十一回 韩信受命扫外患 曹参挂衔除内忧

第五十二回 龙且大破九江王 周灌非议陈都尉

第五十三回 彭越砀山阻强敌 韩信夏阳渡奇兵

第五十四回 韩信奇谋取魏代 范增巧计得睢砀

第五十五回 项王施勇战阳夏 汉王一夺韩信兵

第五十六回 韩信背水破赵兵 左车献计收燕王

第五十七回 张良借箸发八难 陈平得金纵反问

第五十八回 施诈降纪信遭焚 连韩彭汉王复出

第五十九回 汉王一取成皋 靳歙大战贲郝

第六十回 淮阴侯平定河内 钟离昧智却赵兵

第六十一回 项籍勇取三川地 汉王二夺韩信兵

第六十二回 彭越截粮助汉 汉王二取成皋

第六十三回 韩信背义袭历下 齐王挞将失临淄

第六十四回 张良智激曹咎 汉王三夺成皋

第六十五回 拒强敌钟离昧立功 阻施暴外黄儿惊世

第六十六回 项伯进谏救太公 韩信掘水斩龙且

第六十七回 灌婴伏兵逐田横 傅宽纵火破田吸

第六十八回 田既焚城难韩信 项籍伏弩伤刘邦

第六十九回 韩信齐地称王 英布淮南分兵

第七十回 蒯彻夜说韩信 靳歙奇袭项冠

第七十一回 韩信计取下邳 项声兵出睢阳

第七十二回 项声驰勇斩骆甲 灌婴逞威诛薛余

第七十三回 彭越重据大梁 英布复夺九江

第七十四回 划鸿沟项籍回师 战固陵刘邦败兵

第七十五回 封相国郦商入梁 取彭城韩信助汉

第七十六回 钟离昧临阵降敌 淮阴侯进兵垓下

第七十七回 九里山十面埋伏 垓下营四方楚歌

第七十八回 饮残营霸王别姬 阻乌江英雄自刎

第七十九回 诸侯北伐降鲁地 汉王三夺韩信兵

第八十回 刘季称帝封诸侯 贾绾举兵伐临江

第八十一回 田横自刎葬洛阳 娄敬进谏都长安

第八十二回 汉帝兴兵征燕 卢绾无功得王

第八十三回 还关中汉帝制礼 伪出游楚王遭擒

第八十四回 宴洛阳高祖复封侯 攻马邑冒顿困韩王

第八十五回 战铜疑汉军大捷 奔匈奴韩王搬兵

第八十六回 晋阳城单于败绩 白登山汉主被围

第八十七回 陈平奇谋全高祖 刘敬拙计安冒顿

第八十八回 存太子计劫留侯 走柏人天佑汉帝

第八十九回 废张敖如意为王 连王黄陈豨谋反

第九十回 汉高奇计袭曲逆 太尉受命伐马邑

第九十一回 周勃平定二郡 陈旆败投匈奴

第九十二回 柴将军智取韩王信 萧丞相计除淮阴侯

第九十三回 袭大梁彭越遇难 封南越陆贾出使

第九十四回 走富陵刘贾战死 取荆楚英布逞威

第九十五回 薛公筹策定淮南 四皓谋计存太子

第九十六回 遭埋伏高皇中箭 遇火攻黥布损兵

第九十七回 高祖得胜还故土 英王兵败死异乡

第九十八回 萧丞相请苑遭牢狱 汉高祖刑马论诸侯

第九十九回 四皓共宴保太子 高祖升遐长乐宫

第一百回 曲逆侯设计护己 吕娥姁仗权徇私

第一百零一回 吕后毒害戚夫人 惠帝任用曹相国

第一百零二回 查奸情审侯遇险 排众难季生阻谏

第一百零三回 王吕氏陈周穷计 削刘族吕张图谋

第一百零四回 夷吕族二将功败 遭妇祸三王身亡

第一百零五回 传遗命吕后归天 发檄文齐王起兵

第一百零六回 灌婴敛兵据荥阳 周勃矫诏得北军

第一百零七回 朱虚侯威镇长安 琅琊王计迎代王

第一百零八回 周勃郊迎渭桥北 刘恒即位汉朝兴

后记

试读章节

施暴举胡亥即位 斩白蛇刘邦落草

却说秦始皇驾崩后,二世皇帝胡亥登基,海内大众无不引颈观其新政,只望他能纠正先皇之过,任用贤人,废除苛刑,赈穷济困,以安天下。孰料胡亥非但无始皇之聪,却胜始皇之酷,亲宦官、远忠臣,集昏君、暴君于一身。

胡亥乃是秦始皇少子。初秦始皇出巡郡县,崩于沙丘,托孤于丞相李斯、中丞相赵高,遗诏立长子扶苏为后。然赵高向辅胡亥,乃怂恿李斯,趁秦始皇尸骨未寒,合谋鸩杀扶苏及大将军蒙恬,私立胡亥为主,这便是秦二世。秦二世登基伊始,为使帝位稳固,竟将秦始皇子女三四十人尽行处死,初露其蛇蝎之心。世人听说,多有怨言。秦二世不安,赵高又进言道:“此事何难?陛下可将刑法加重,将有罪者连坐诛杀,直至灭族;大臣敢不平,尽可杀之,以警世人。先帝故臣,多居功自傲,难以驯服,何不尽行贬之,更置陛下所亲信者为朝中要职。如此贫者富,贱者贵,群臣得恩惠而竭力效忠,陛下可高枕无忧,肆志宠乐也。”秦二世赞道:“此忠诚之言。”遂重申法令,不但未能将始皇帝遗下暴制予以改善,反而赋役加重,刑法增酷,使得万民不堪重负,无以聊生。群臣见朝纲败坏,去者大半,余者人人自危,更不敢进谏寻事。

是年九月,秦二世以为大事略定,便将秦始皇棺木奉葬于骊山。骊山与咸阳相距百十余里,景色宜人。秦始皇在世之时,谓此山风水极绝,定为安寝之所,使劳工毁人宗庙,筑下皇陵。其方圆十余里,墓穴深达三泉;墓内珍宝无数,机关重重。因其规模宏大,动工之初,从海内征召役徒计七十余万,工程之大,今古罕见;所用工本,几已倾空国财。今后世奉棺入葬,非同小可,若要完工,不仅钱财难及,人力亦差。秦二世便颁诏各郡县,令各地加紧征税,敛收钱物,征添工役,筹办劳力。各地大小官吏接圣旨,哪敢怠慢,只得火速征办。

也该得是秦朝气数将尽,此诏到了泗川郡沛县,却引出了一位反秦英雄。此人身高七尺八寸,相貌堂堂。面如冠玉,眼若流星,隆准龙颜,浓眉大目,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不善言语,却多机变;性不张扬,极能忍耐;心灵胸阔,常有大度;仁而爱人,喜好施舍;遇事不独断,好三思而后行;不好读书,却极有悟性,乃当世豪杰也。姓刘名邦,表字季,沛县丰邑阳里人。排行第三,长兄刘申字伯,二兄刘喜字仲,后得少弟刘交字游。刘季少时不务劳,专游历天下,结交海内名士,故识得人之贤庸。及成年,试为县吏,任泗水亭长,自以高节,廷中诸吏,皆不在眼中。常日喜好酒色,多醉卧于王媪、武负酒家,二人因常见龙附其体,异之,故多免其债。刘季曾服徭役于咸阳城,见到秦始皇出行,车乘华丽,人马相随,喟然叹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单父人吕公,名文,字叔平,好相人卑尊。避仇至沛县,因与县令有旧,人多往贺。主吏令诸大夫道:“进不满千钱者,且坐堂下。”待刘季至,却虚呈礼单云:“贺钱一万!”昂然坐于堂中。吕公闻说甚奇,出门迎人,寒暄之间,见刘季相貌堂堂,谈吐不凡,顿生敬意。异日邂逅,愈识其贵,遂以长女许配刘季为妻。长女名雉,字娥殉,容貌美艳,百里挑一。吕媪以刘季无为,怪吕公将其女妄嫁庸者。吕公笑道:“刘季乃非常之人,自非你等女子所知也!”刘季先妻早亡,遗一子名唤刘肥,如今孤身已久,骤然得此佳丽,自是美事一桩。后吕氏过刘家,先生一女,无名,小字阿元;次生一子,取名盈儿。一日天热,一老父过于田间,问乡人讨水喝,吕氏见他饥渴,施之饭食。老父因相吕氏道:“夫人乃天下贵人也!”吕氏怀抱盈儿,手牵阿元,使其相之。父指盈儿道:“夫人之贵,得于此男!”老父方去,刘季归来,闻言追及,问道:“闻公善于相人,能相我乎?”父久视其面,徐徐颔首道:“乡中夫人、婴儿皆是福相,似与君同,却又有异。君之尊贵,更不可言也!”刘季谢道:“果如君言,不敢忘德!”

至秦二世元年,刘季年已四十八岁。沛县令接得秦二世圣旨,收集人夫,点齐百余牢中囚犯,令刘季押送至成阳充任劳工。刘季领命,出了县署,收拾行装,定于次日动身。县中好友来为刘季饯行,几个便来到了路旁酒店。

刘季平日待人傲慢,朋友自然不多,县吏中只有三人,却不一般。

第一人身长七尺,慈眉善目,忠直谨慎,德厚温良,沛县主吏掾萧何,丰邑人也,熟谙法律,其办事之才,在砀、泗无人能及。秦御史常欲征其入都,萧何固辞,因而未行。这正是萧何高明之处,知秦朝不能长久,故却之以避其祸。萧何平素寡言,却极善识人。初与刘季相交,不以为奇,曾与人言道:“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后与刘季偶叙,言谈之中,得知他志向远大,实非寻常之人,遂改颜相对,待之甚厚。萧何位高于刘季,常以吏事护之,刘季有难,萧何必为相助。刘季徭赴咸阳,众吏各送奉钱三钱,唯萧何一人奉五钱,刘季因而常叹道:“必报此多奉二钱之恩也!”遂以师礼待萧何。

第二人容貌伟俊,声如铜钟,能文善武,知晓阴阳,沛县吏掾曹参,字敬伯,官职位于萧何之下,沛人也。性勤俭,好学。八岁从师学文,甚得器。十五岁再从师习武,又有成。及长成,居县为豪吏,与萧何相善,共为刘季左右。

第三人面如紫玉,形若奔狼,忠诚耿直,秉性刚毅,沛县厩司御夏侯婴,亦沛人。自幼好武,弓马娴熟,武艺高超,素敬刘季,每送使客还过泗上,必与刘季相语,倾谈至日移天暮之时。夏侯婴曾试补县吏,因与刘季相戏,为其失手所伤。刘季为亭长,伤人当重罪。人告于县署,刘季矢口否认,夏侯婴亦自当其责,虽经复审,夏侯婴皆未告罪,终使刘季脱祸,而夏侯婴因而坐罪,掠笞数百,牢狱岁余。刘季感其忠,是为莫逆之交。

刘季与三人语,常道:“萧公文才雄冠于天下,可为治国栋梁。汝二人皆是大将之才,他日必出头于世。”县中诸吏无有不为刘季所狎侮者,是有此言,可见与三人之交。

四人人到酒店坐定。酒过三巡,萧何捧酒谓刘季道:“刘公此番西行,万事皆当小心。萧何夜观天象,望见太白再经天,秦国当有大难。公此间至都中,切不可造次。若见祸至,当留心以避。”刘季道:“萧公休要担忧,大丈夫行于天下,何惧之有?”曹参道:“萧公之言是矣。某闻曾有石陨于东郡,其石有字云‘始皇死而地分’。石,阴类也,为群阳不附。今朝中赵高弄权,阉竖当道,当应此验。若此时天下乱,吾等当随刘公设计御,故望刘公此行小心从事。若见都中有何变动,也好共谋出路。”刘季笑道:“二公之言,刘季当深记,小心便是了。”P4-6

后记

终于听到了出版的消息,心情十分激动。回想起这十几年艰辛的努力,特别是那么多挑灯夜战的不眠之夜,心里还真有一些百味杂陈的感觉。

这于我是少年时代的梦想,为了圆这个少年时期的梦,我一写就是十五年。

我对严肃体裁的中国古典文学极喜爱,记得第一次看小说《三国演义》,是在年少轻狂的小学三年级时,看完后我发誓也要写一部成功的古典小说,并多次做过尝试,但由于知识面的局限,虽然在不停地努力写着,但后来回过头再看,小时候所写的东西,原来是那么的幼稚、可笑。

读书一直是我最热衷的事,特别是史书。从盘古开天,一直到民国年间,对于历史典故和朝代更迭,我如数家珍,并自信我能写出一本接近《三国演义》的历史战争故事,但究竟那一段可写,我却一直拿不定主意。

到了二十五岁时,我觉得不能再等了,这样下去我将会庸碌平生、一事无成,于是痛下决心,把前时所写的东西付之一炬,开始真真正正动笔写起来。这些工作之余的创作,自然是十分辛苦的,伴着岁月的流逝,青春渐去,直到三十五岁之后,我才将这本书写完。这十年里,我基本上没有多少玩的时间,也放弃了很多与同学、朋友、亲人共享生活的机会,其间,有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冷嘲热讽,毕竟这是一个现实的经济社会,我也理解。掩卷沉思,对于这十多年的付出,是喜是悲,我自己也说不清。

楚汉交战这一段历史,在民问、舞台上都流传了一些故事,大多数人也知道刘邦、项羽、韩信、张良、樊哙、萧何这些楚汉人物,但总体上来说,相对于曹操、袁绍、刘备、关羽、张飞、宋江、鲁智深、武松、岳飞、杨六郎、李元霸、秦叔宝这些后朝的人来说,影响程度似乎要逊色很多,这与这一段历史没有一本深入人心的书不无关系。于是我斗胆用了十年的时间,想要在这一方面出一点力,至于收效方面,却也不敢奢望。

在写楚汉这本书的十年里,我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如《汉书》《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历代人物传记》《历代大事年鉴》等。演义类的小说,战争和英雄是最吸引人之处,所以我在这方面花了大量的时间,参阅了《百战奇略》《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书,取其实战,加以改编,融入书中,争取写得丰富一些。写作中,我力求写得贴近史实,但又不失小说的吸引力。我不想用纯粹的现代文去写,因为毕竟是两千多年以前发生的事,现代文的叙述会显得拖沓冗长不够精练,难以准确表述,最主要的是失却古典小说的味道,故力求文白交汇,希望适合大多数人阅读。

书中我也写了一些神鬼、玄妙的东西,有的取自正史,有的是野史,还有的属自编。中国历史源远绵长,一直以来都有神鬼之说,且很多还有史为证,所以我认为写一点进去,增添一些玄妙色彩,仅此而已。

这本书写成之后,烦恼也接踵而至。这样大部头的书,我又不是名人,没有人愿意把它拿在手中翻上几页,甚至有人不相信是我独立创作的。无奈便将这本书发到网络上,希望通过网络能让大家接受这本书。

大约发了几个月后,我开始有所回报,除了有几人抄袭变成他们自己的外,更多的是读者通过短信、QQ、邮件等途径向我发来大量鼓励、建议的消息,还有热心的读者将书中的错误和不当之处指正出来。我通过这些,加上自己对全文的反复阅读,又进行了将近五年的修改和增减。比起初稿,自认已是成熟很多。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如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多多指教为谢!

谨以此书献给楚汉纷争中那些血雨飘飞的岁月里的英雄!谨以此书献给广大的热爱历史的读者!

感谢湖南人民出版社给我提供这次机会,更感谢全国各地读者给予我的大力支持,但愿本书能为大家所喜爱,但愿这些年的努力能让我成就一本成功的长篇小说。  刘洪胜 2009年12月12日凌晨于长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2: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