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本书都曾试图抓住艾略特波浪理论的本质,但是它们不是搞得比原来更复杂,就是使分析过程变得过于简化。《应用艾略特波浪理论获利》充满了深遂的真知灼见和交易系统样本,它一步步地讲解波浪理论机理,同时指出何时应用艾略特波浪最有可能获利。该书清晰易懂,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是投资者的良师益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应用艾略特波浪理论获利(珍藏版)/技术分析经典与实战丛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美)史蒂文·波泽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无数本书都曾试图抓住艾略特波浪理论的本质,但是它们不是搞得比原来更复杂,就是使分析过程变得过于简化。《应用艾略特波浪理论获利》充满了深遂的真知灼见和交易系统样本,它一步步地讲解波浪理论机理,同时指出何时应用艾略特波浪最有可能获利。该书清晰易懂,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是投资者的良师益友。 内容推荐 本书列举了很多直白易懂的例子,告诉读者怎样应用艾略特波浪理论。根据其多年运用艾略特波浪理论的经验,作者提出了以下有价值的内容: 回顾了技术分析有效的原因和机理,展示了艾略特波浪理论适用的情形。 揭示了市场可能出现的基本形态和复杂形态,分析了一般情况下出现这些形态的市场条件。 概括了创建一个有效的交易系统的流程。阐释了当市场不断通过价格、成交量等向你提供新信息时,不断修订交易系统的方法。 分析了怎样从多个时间周期来看市场,这样你就能知道会出现什么级别的价格折返以及可能的收益/风险情况。 目录 推荐序 前言 致谢 第1章 数浪的基本原则 1.1 基本模式 1.2 投资者心理与人气 1.3 技术分析和波浪理论的心理基础 1.4 正确的图形 1.5 基本构成:驱动浪 1.6 基本构成:调整浪 1.7 基本构成:波浪特征’ 1.8 逆向思维陷阱 1.9 波浪的技术特征及所反应的情绪 1.10 道氏理论与波浪理论 1.11 价格走势的分形特征 1.12 驱动浪、调整浪与时间周期 1.13 实用波浪识别原则 1.14 多时间周期分析 小结 第2章 复杂形态 2.1 复杂的调整形态 2.2 艾略特波浪与经典的技术分析 2.3 失败的第5浪 小结 第3章 大浪或小波:测算技术 3.1 黄金比率 3.2 折返 3.3 交替的倾向 3.4 平台形对锯齿形 3.5 三角形 3.6 价格预测与目标 3.7 时间周期 3.8 斐波纳契天数 小结 第4章 插曲:脱离股票市场,波浪理论是否还适用 4.1 波浪理论不要求价格永远上涨 4.2 股票市场价格上涨的原因:不仅仅由通货膨胀引起 4.3 1929~1942年大萧条时的三角形 4.4 波浪理论适用于所有市场 第5章 制定艾略特波浪操作计划 5.1 操作的时间周期 5.2 了解你的风险偏好 5.3 计算机生成的数浪 5.4 从多时间周期中寻找潜在操作机会 5.5 了解基本面情况和市场人气情况 5.6 保持思维开放 5.7 准备开始 第1步 准备与初始研究 第2步 浏览长期数据 第3步 缩短时间周期 第4步 操作时间周期分析 第5步 观察更短期的图表 第6步 细节 第7步 监控 小结 第6章 综合分析 6.1 泡沫破灭:英特尔公司 6.2 美元与日元 6.3 热巧克力 6.4 运用波浪理论进行短线操作 小结 第7章 基于波浪理论的操作者心理 7.1 操作与分析是两回事. 7.2 了解技术指标的心理基础 7.3 控制自己的情绪 7.4 知识和智慧是做好操作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7.5 让自己免受群体影响 7.6 交易系统 7.7 搞清楚为什么下单 7.8 了解你的操作对象:不仅仅是走势图 7.9 不要忘记波浪特征:确信你的数浪与市场人气一致 小结 第8章 未来的波浪 8.1 技术分析师要关心经济 8.2 2003年的世界状况 8.3 美元何去何从 8.4 日本熊市结束 注释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1.9 波浪的技术特征及所反应的情绪 下面我将勾画出人们在各种波浪中常见的技术特征和情绪特征。这非常适用于长期分析(因为当牛市调整1%时,还没有人写文章建议停止投资)。不过,许多短线人气指标和技术指标在各种时间周期和各级波浪的分析中也是有效的。为了便于分析,我将使用股市的常用术语,即熊市代表价格不断下跌的主趋势,是对牛市的调整。 1.浪1 第1浪刚开始时往往不被认可。当第l浪开始时,前期趋势的力量仍然十分强大。此时新闻媒体都还在报道负面消息,分析师们忙于将他们对市场走势的预期调到更低的点位,在正规公司里此时谈投资还不合时宜。随着熊市最后一波下跌走势结束,那些看空的人开始逐渐转向看多时,他们仍然面带会心的微笑抱着旁观的心态关注着社会事件。有关市场走势的民意测验也处于极度悲观之中。技术上,看跌期权(put options)的持仓量远高于看涨期权(call options),此时隐含波动率(implied volatility)出奇的大,投资者和操盘手都在绝望地为他们的投资寻求保险措施。价格上涨一点点成交量都会急剧放大,但这还不足以警醒大多数分析师。投资机构还在告诫投资者,认为这只是“熊市的反弹”,不久后市场仍将延续前期跌势。 如果你是一位波浪理论的专家,那么此时你就能确认熊市已经结束。即便是上升5浪的早期,你也能注意到这是一个上升5浪。除非熊市在结束前出现加速下跌,否则此时的成交量应该急剧放大,但最好不要放得太大。因为成交量如果放得过大,那么随着猖獗空头的回扑,反攻更有可能成为熊市反弹的一部分而不是牛市的开始。稳定温和的价格上涨是新一轮牛市最好的开始。 如果你关注期货市场,往往就会发现市场出现转势时,尽管现在合约价格的走势与前期趋势相反,但持仓量(open interest,指未平仓的期货合约)已开始下滑。等到第1浪后期,持仓量应该确认新的牛市趋势。一旦价格出现较大反转,期权市场的波动就会趋于平缓(外汇市场可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在外汇市场一种货币的牛市对应着另一种货币的熊市)。 2.浪2 浪2的出现使所有自诩聪明的分析师大胆放言,“我早就说过市场只是反弹而已”。当趋势继续下跌时,熊市取得胜利。不幸的是,如果价格未能创出新低,那就意味着熊市的胜利化为泡影。下跌的浪2应该可以分为3个子浪(记住,如果我们提到一个a-b-c锯齿形下跌形态,那么浪a仍有可能走出5浪形态,但是浪a结束时的调整幅度应该只是浪1幅度的很小一部分)。浪2的成交量应该比浪l时小,价格回撤的幅度往往是浪1上涨幅度的38%~62%,这往往让公众确信前期下跌趋势仍将继续。如果我们之前面临的是一轮大的强势熊市,或者说我们做的是短线操作,那么浪2的回撤幅度很容易超过62%。但是,浪2的回撤幅度永远不会超过浪1上涨幅度的100%,也就是说浪2的低点不会跌破浪1的起点,这一条原则不容突破。一般情况下,如果浪2的回撤幅度超过62%,那么看多的风险就会很高,此时你的数量很有可能是错误的,熊市实际上依然处于强势。 3.浪3 浪3是用波浪理论进行分析的人梦寐以求的投资机会。此时价格迅速上升,任何想等到市场回调时再买入的人都会后悔不已,因为回调的时间很短,回调幅度也很小。浪3时成交量往往放得很大,此时大多数公众都将意识到熊市已经结束。此时波浪理论分析师们要注意并记住有时可以与群体持相同看法。通常情况下,浪3的运行幅度至少是浪1的1.618倍,尽管浪3非常强势,但其持续的时间可能不到浪1的1.618倍。多数情况下,浪3以清晰的5浪形态展开,其中三浪上升,两浪下跌。浪3期间,价格高点往往也能得到动能指标的确认。 4.浪4 所有书本都说浪4的回撤幅度是浪3上涨幅度的38%,有时确实如此,但大多数时候并非如此。第4浪往往是非常明显的调整浪。价格波动幅度很小,成交量也远低于浪3期间。浪4期间,即便是价格下跌时,波动率也可能不会出现突然大幅上升。浪4持续时间会很长,但是不会比前期推动浪持续的时间更长。不过,有必要事先提醒你,我曾见过第4浪持续的时间相当于前三浪持续时间总和的情形,这一条可能是数第4浪时唯一可以突破原则的一点。浪4调整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可能是它们往往难以数清。在浪4期间,往往一些分析师开始警告说价格已涨得过高,大多数失去耐心的投资者和操盘手可能会在此时对多头利润进行获利了结。不幸的是,一旦浪5突破浪4的高点,他们又会回补多头头寸,结果使得自己回旋的余地很小。 5.浪5 浪5是驱动浪的最后一浪,正如经典的技术分析所说的一样,此时往往会出现动能指标背离。尽管浪5期间的成交量可能与浪4相当,或是比浪4时高,但往往比浪3时低。记住,浪5仍然是一个推动浪,而且应该呈5浪上升的形态。往往在浪5时所有人都很乐观,此时所有数据都表明美好时光永远不会结束,人们嘲笑熊市观点。回顾一下1999年年末和2000年年初时的情形,当时有人警告说纳斯达克市场(Nasdaq)即将崩溃。请注意,在一些大的5浪上升趋势结束之后,正如纳斯达克市场的泡沫破灭时一样,最终的顶部可能会出现巨大的成交量,呈巨量突破之势。此时市场出现的最初的下跌往往被视为“千载难逢的买入良机”。试想想此时以50美元一股买入3个月前价格还是128美元的网络股会怎样。等到2002年,这些50美元的网络股跌到了1.19美元,这时你才认识到当时的想法是多么荒谬1 6.A浪 调整浪往往比驱动浪更难数,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调整浪往往呈3浪结构。许多技术分析师和策略分析师都试图从短暂的调整中寻找突破机会。但是,在一个3浪循环中,这种突破往往是假突破,最终往往以演变为反弹的终点而告终。当然也有例外情况,如当A-B-C三浪是一个更大级别的调整浪时,比如在熊市时就会有例外。例如,自2000年以来全球证券市场的下跌或许实际上正是一个更大的第4浪的一部分。当然,此时的熊市并不符合上文所讲的浪4的特征。这个第4浪是对前期长达10年的一轮牛市的调整。投资者运用一般波浪行为时,要充分意识到趋势所隐含的价格行为。当A浪实际上是趋势反转的第一浪,或者是更大级别的上升趋势的调整浪时,往往却被视为对前一趋势的调整。A浪可能呈5浪结构,也可能呈3浪结构(如是平台形、不规则形或三角形的一部分)。当相关期货市场的持仓量在前期上升趋势中已经开始下降,而且现在价格下跌期货市场的持仓量正在上升时,就可以认为一个更大级别的调整趋势正在形成之中。此外,A浪的成交量可能陡升,波动率也可能上升,当然A浪结束时并不足以支持新的底部确立。 7.B浪 B浪往往是最难把握的,他们要么呈三浪结构,要么呈三角形。如果是平台形调整,那么B浪的反弹幅度应该与A浪的下跌幅度相当,至少是A浪下跌幅度的62%,如果是不规则性,那么B浪的反弹幅度应超出A浪的下跌幅度。如果A浪呈5浪结构,那么B浪的反弹高度往往是A浪下跌幅度的62%。与平台形和不规则形相比,锯齿形调整表明熊市力量更强。B浪的成交量往往较低。 8.C浪 C浪往往很强势,多呈5浪结构,与浪3很接近,只是走势相反。在锯齿形调整中,C浪调整幅度和持续时间往往超过A浪,C浪的成交量也比A浪大。有研究提出,C浪持续时间不会超过A浪持续时间的1.618倍,当然我也看到过别的研究认为这一假设不成立。我自己的经验发现,许多C浪持续时间都超出了这一所谓的1.618倍极限。如果是平台形调整,那么C浪的幅度往往与A浪类似。 P16-20 序言 从本质上讲,扎根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对世界的潜在信念决定了人类的行为。当然,这些信念随时间在改变,但是这种改变大多数是渐进式的,我们几乎觉察不到。不过,有时我们突然意识到某些事情不再“有效”——即我们的信念从根本上已不再适用,然后就发生了危机,并且诞生出新的典范——即一种看待世界的新方法。因为这些新典范源自危机之中,所以这样的变化非常让人不舒服。不过,这是克服人类抵制变革的自然方式。 在我看来,经济学界和金融学界正面临这样一种典型的转变。传统的经济行为模型假设人是理性的,行为独立,这种假设已不再适合交织着过剩和不均衡的全球经济。它们也不再能帮助我们理解将要发生什么或自信地运用对冲政策工具。学术界没有说出的疑虑是,这些模型已不再有效。 即便没有清晰的办法能立即将解决方法融入已有的理论框架之中,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也非常简单。那就是要承认我们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协同的心理趋向——也就是说,我们所有人骨子里都愿意调动我们的部分能量用于更为广泛的社会群体活动中,不管这些群体是体育俱乐部、宗教社团、国家,还是具体的文明概念。当然,依然存在一种清楚的个人品质——超出潜能的冲动。不过,我们这种想融入群体的倾向性总会有利于避免我们的独断专行。因此,潜在的随机个性总是体现为非随机的群体行为。 这就是群体的力量,它保证了我们都能以同样的情绪来一起参与此类活动,如买房、炒股票或穿某种牌子的衣服,结果导致经济和金融行为出现剧烈波动,反反复复。这正是技术分析(它们直接关注市场模式和能量)之所以有效的原因;这也正是经济分析之所以如此无能的原因。技术分析清楚地分析群体行为,经济分析首先含蓄地否认存在此类行为。 因此,任何分析群体行为波动模式的理论都值得我们关注。这正是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的著作值得深入分析和广泛关注的原因。他提出的波浪理论是解释和预测金融市场的一种有力方法,但不幸的是,他的原著充满了大量晦涩的术语,以至于要么被怀疑者认定为彻底的伪科学,要么被追随者认定为神圣的真理。实际上,这两种看法都是错误的。艾略特的原著是煞费苦心而且深刻的,在他研究之前并没有已知的波浪模式。不过,他对波浪理论的理论判断缺乏深度,仍有待发展。 因此,当一位对艾略特波浪理论有多年应用经验的分析师向广大投资者提出他的一些发现时,这是一件重要的事。史蒂文·波泽对艾略特波浪理论(Elliott Wave Theory)的深入研究和他提出的应用波浪理论的操作指导原则为波浪理论提供了直接的实用例子。对于那些需要一个一致的理性分析框架来指导他们进行操作和投资的人来说,它能使他们更便捷地应用艾略特波浪理论。 重要的是,本书出版之际可能正是我们最为迫切地需要理解市场行为之时。 托尼·普卢默(Tony Plummer) 英国伦敦Rhombus研究有限公司的董事 著有《金融市场预测》(FDrecasting Financial Markets) 后记 波浪理论是较早引入我国的技术分析方法之一,国内已有不少种有关波浪理论的引进版和本土版书籍,我也曾拜读过几本,总的感觉是波浪理论看起来简单,就那么几条基本原则,但应用起来往往是无从下手,我的同行们也常有此感。读完波泽先生的这本书后,我对波浪理论的认识比原来清晰多了,若假以时日,按照书中的方法加强练习,我相信自己对市场价格走势的把握能力将会有明显提高。与同类书相比,波泽先生的这本波浪理论有以下独特之处。 首先,书中反复强调不要抵制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因为简单易懂,所以引入国内时间较早,尤其是在我国证券市场初期做庄模式盛行,股价与基本面脱离,因此各种技术分析一度十分普及,有人笑称连营业部的老太太都能给你说说金叉、死叉。这种氛围长期以来使得许多技术分析师对基本面因素不屑一顾,我周围的大多数技术分析师就宣称从来不看基本面,理由是盘面反映一切。波泽先生虽然研究的是波浪理论,但他在本书中却反复提到要分析波浪形成的驱动因素,在分析个股走势和美元走势时他也确实提到了相关公司和美国经济的基本情况。其实波浪理论与其他所有技术分析一样,说到底它还是一种可能性分析,也就是说在某一时点它可能这么走也可能那么走,最终要判断市场到底朝哪个方向走正是取决于各种基本面的因素。正如书中所言关注基本面的技术分析师预测成功的概率更大,而且时间长了对各种消息面的变化也更敏感。 其次,书中花了约1/3的篇幅来介绍怎样制定操作计划。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各种突发性事件,导致证券市场价格走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对价格走势进行预判是非常重要的,常言道“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我也见过一些职业操盘手们的操作计划,但大多数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顶多是一个买入价位、一个卖出价位、一个止损位外加一段随便拷来的股评文章。更多的投资者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操作计划,多半是根据盘面变化追涨杀跌。这种随意性操作可能会胜一两次,但很难长期有这么好的运气。而波泽先生在书中介绍的操作计划更强调纪律和理性,通过反复练习,也能提高自己操作的成功率。更重要的是,有了操作计划,即便是数错了浪可能也不会妨碍自己获利。 最后,要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形成合理的回报预期。对于大多数泡在股市的人来说,可能都是抱着“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思想,希望每年获利越多越好。这不太现实,以2004年为例,上半年A股市场还曾有一波行情,但全年下来投资者亏损面多达90%以上,也就是说只有不到10%的人是盈利的。在咨询公司,许多投资者都是抱着过高的期望入会,恨不得3个月就能翻倍。其实这都是不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也没有形成合理的回报预期。在这种盲目的心态下,投资者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模式,往往是大盘拉一根阳线就热血沸腾,拉一根阴线就垂头丧气,一年下来越亏越多。正如波泽先生所言,“市场不会因为你赚钱而高兴,也不会因为你赔钱而沮丧”。用理性的心态来看待投资,投入你能赔得起的资金,努力寻找合理的回报,这样才能从投资中获得快乐,才能在变幻莫测的资本市场活得长久。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无往不胜的所谓“圣杯”,“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成功都是经过一番努力才实现的。如果你还在迷茫中上下求素,那么衷心希望我翻译的这本书能带你通向未来的成功之路。 本书主要由我翻译,参与翻译的还有雷雅丽和肖鑫。由于国内资本市场的功能和品种尚不完善,书中难免有译得不贴切之处,也敬请各位读者指正。 符彩霞 书评(媒体评论) 史蒂文·波泽写了这本有意思的书,而且是根据他的实践经验写的。他让艾略特波浪理论变得有意义。向波泽先生致敬,他创作了这本市场期待已久的书。 ——布鲁斯·卡米奇(Bruce M.Kamich)Rutgers大学Baruch学院的金融学副教授 市场技术分析师协会前总裁 史蒂文·波泽是我所见过的少数几位能将艾略特波浪理论分析融入有关市场的日常讨论中的人,而且他还能让这种交谈很有意思。 ——迈克尔·卡恩(Michael Kahn)Quick Takes Pro技术分析简报编辑 Barron's在线的技术分析专栏作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