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武侠梦,谨以此书献给热爱武侠的人们,献给永不磨灭的青春。
《小女子的麻辣江湖》是一部借金庸小说中的人物说事的书,也是一部关于80后“青春记忆”的书,更是一部让你在疲惫人生中会心一笑的书。作者禹媚把金庸作品中的人物和稽康、陶潜、张爱玲、仓央嘉措等放在一个层面上评说,借金庸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侃侃而谈,妙趣横生。在勾起70后、80后集体记忆的同时,也让不曾读过武侠的读者,从中领略那个江湖的清风朗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小女子的麻辣江湖 |
分类 | |
作者 | 禹媚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武侠梦,谨以此书献给热爱武侠的人们,献给永不磨灭的青春。 《小女子的麻辣江湖》是一部借金庸小说中的人物说事的书,也是一部关于80后“青春记忆”的书,更是一部让你在疲惫人生中会心一笑的书。作者禹媚把金庸作品中的人物和稽康、陶潜、张爱玲、仓央嘉措等放在一个层面上评说,借金庸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侃侃而谈,妙趣横生。在勾起70后、80后集体记忆的同时,也让不曾读过武侠的读者,从中领略那个江湖的清风朗月。 内容推荐 本书以作者禹媚曾以“慕容素衣”的网名,以《东拉西扯话金庸》在“天涯论坛”发表本书部分内容,引起网友关注。现经作者增补润色,以《小女子的麻辣江湖》正式出版。 《小女子的麻辣江湖》是一部借金庸小说中的人物说事的书,也是一部关于80后“青春记忆”的书,更是一部让你在疲惫人生中会心一笑的书。作者把金庸作品中的人物和嵇康、陶潜、张爱玲、仓央嘉措等放在一个层面上评说,借金庸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侃侃而谈,妙趣横生。在勾起70后、80后集体记忆的同时,也让不曾读过武侠的读者,从中领略那个江湖的清风朗月。 目录 第一章 论剑 《倚天》五味说 那些不被岳父待见的凤凰男们 男性江湖VS女性江湖 那些无比性感的金庸女子 《白马啸西风》总论:东方式《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 人淡如菊说《连城诀》 通才与专家 草根也有闪光时——我看江南七怪 我是谁——大侠们也有身份的焦虑 小职员们——高手 第二章 问情 天不绝人愿,故使侬见郎——我看岳灵珊和林平之 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说说冲盈之恋 补偿——当狄云失去了戚芳 千万别嫁那些不如你的人 向欲望低头——卿本佳人,奈何变心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梅芳姑为何输给了闵柔 那些缓慢而优美的爱情哪里去了——献给李文秀和她的守护者 素素的倾城之恋 有毒——谈谈程英的苦恋 殷离:如果爱情不如想象中美丽 第三章 乱弹 何来群芳聚江湖——妖女和名妓的混合体 三问《神雕》 如果令狐冲和郭襄在一起 内秀MM与外向MM的战争 何如嫁与苗人凤 木棉之恋——给霍青桐来个拉郎配 熟女与萝莉之争 当俏花旦遇上怨青衣 金庸十二钗与乐器 金庸情僧录 金庸情尼录 第四章 品侠 段誉:我的武侠初恋 从“越名教”到“任自然” 青春·杨过 人贱人爱韦小宝 他们都是伤心人——误读五绝 那些光彩夺目的绿叶们 阿紫:那一朵美得邪异的恶之花 阿修罗——歪评任盈盈 曲非烟:任盈盈的前奏 岳不群:一个野心家的骄傲和无奈 莫大先生: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峨眉属郭襄 后记 金、古、梁笔下的不同江湖 试读章节 小时候看金庸的小说,我以为我可以做令狐冲那样的人物,率性任情,潇洒不羁。后来读研究生时生怕毕不了业,整天在导师面前唯唯诺诺阿谀奉承,这才知道自己没有令狐冲那种敢于与师门决裂的勇气,不如夹着尾巴做张无忌吧。张无忌虽然没有令狐冲那么厉害,至少也称得上人见人爱车见车载,最后还能过上闲云野鹤般的日子。 令狐冲是神仙般的人物,张无忌却是凡人中的极品,至此,我挥泪告别了令狐冲,转而向张无忌看齐。工作了一年,每每出现不快时,一怒之下总想拂袖而去,宣布老子不干了。可事到如今,我还是埋首在格子间,除了在天涯论坛上发发牢骚外,不敢和任何人撕破脸。 我终于明白,我做不了令狐冲,更做不了张无忌,我只能老实本分地做我的新闻民工。我拿什么和人家武侠人物比啊,人家父母双亡有车有房,可那一把屎一把尿抚养咱长大的爹妈还在世,有种你撂了挑子,看你如何到老父老母面前去交代。 你和这个世界的感情纽带越少,你就越有可能实现身心的自由。孙悟空为什么敢去大闹天宫?因为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杨过为什么能义无反顾地去跳崖?因为他亲人全都死光了。说到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怎么金庸小说中的男主角毫无例外地都是这样孤苦伶仃呢?但凡父母有点名气占点戏份的,金庸都会毫不留情地让这对苦命父母趁早双亡。 于是,张翠山和殷素素一起自刎了,杨康和穆念慈先后仙游了,胡一刀和胡夫人双双离世了。好歹是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如段誉,到最后却发现老爸原来是个赝品。有了父母却无人认领的更是大把,比如说《天龙八部》中的乔峰和虚竹,再比如说石破天。 总而言之,金著中的男主角是极端缺少家庭温暖的,所以他们成年后才会喜欢小母亲式的贤内助,这何尝不是一种补偿。 金著中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如果不父母双亡的话,那就父亲早早死掉,留下一个遗腹子。比如说郭靖、杨过、袁承志。依我的想法,这可能和传统戏剧《赵氏孤儿》之类的母题一脉相承,孤儿,总是会和复仇、奇遇、忠奸对立这些联系在一起。当然,在我看来,联系在一起的还有自由。 父母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靠山。虽然武侠小说中的男主角大多有师父照看,可铁一般的现实证明了:师父是靠不住的。看起来忠厚老实的戚长发,最终却毁了狄云的人生;看起来温润君子似的岳不群,最后却一次又一次地对令狐冲痛下杀手。 欧阳锋倒是对侄儿兼徒弟欧阳克“视若己出”,但是地球人都知道,那是因为他确实是“己出”。这世界上就没有“视若己出”这回事。 因为靠山的空缺,金著中的男主角一个个无依无靠,赤手空拳在武林中打出了声名。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凤凰男”吗?一样的背景空缺,一样的出身微贱,一样的资质非凡。 老天是公平的,凤凰男们没有父母可依靠,却大多可以摊上一个好岳父。 我们一起来看看凤凰男和显赫岳父之间的搭配(金老啊,幸亏你杜撰出了那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对联,省了我多少检索的工夫),我们先从下联说起,就说《笑傲江湖》吧。 令狐冲和任我行,陈家洛(这个出身还算高贵,但岳父也不次)和木卓伦,石破天和白万剑,张无忌和汝阳王,胡斐和苗人凤,狄云和水岱,丁典和凌退思,虚竹和西夏王,乔峰和段正淳(新版中的段誉和段正淳),郭靖和黄药师,韦小宝和顺治(建宁的挂名老爹)。 还有一些差点儿就成功了的,比如说杨过和郭靖,袁承志和崇祯皇帝。 但是,无一例外的,这些凤凰男和他们的显赫岳父们,要不就是势不两立老死不相往来,要不就是往来了之后,更加相看两厌。悲剧啊,凤凰男们孤苦了大半生,却不能从老丈人那里得到丝毫温暖。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爱,那么老丈人看女婿呢?是不是越看越厌?根据弗洛伊德的学说,父亲和女儿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吸引力,有句话不是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吗?所以,如同天下间永远没有处得好的婆媳一样,天下间也难得有处得好的翁婿。 丁典就不用说了,他碰到的是世上最冷酷最无情的丈人,要说金著中最令我不寒而栗的人,那就是凌退思了,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居然下得了狠心,连自己亲生女儿都能活埋。有一歌名最能代表我对他的评价:《算你狠》。 关于岳父和女婿之间的相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笑傲江湖》和《射雕英雄传》说得最多。黄药师对郭靖那叫一个厌憎啊,可以说从头到尾就没喜欢过。不管是之前的傻小子还是后来的郭巨侠,在郭靖身上都找不到半点能够让黄药师喜欢的地方。 《射雕》中黄药师对郭靖的不喜欢,从纯粹是一个聪明人对一个傻瓜的轻视和讨厌,到《神雕》中则升华成了一个出世者对一个人世者的鄙弃,你自做你的巨侠,我自做我的老邪,咱干脆老死不相往来。黄药师和郭靖,不单存在着智商和才华的差距,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是有天堑一样深的沟壑。窃以为,恐怕郭靖对黄药师,也是从来都没有认同过的吧。当傻小子时是畏惧加尊敬,当郭巨侠时则有点不以为然了,私底下没准儿认为黄药师连“侠之小者”都算不上,更不用说和郭靖这个“侠之大者”相提并论了。 所谓恨屋及乌,因为讨厌郭靖,黄药师对和郭靖有关的人一概不感冒。先是那江南七怪,每次看到他们在书中的行为我都很想撞墙,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可七怪却压根儿不知道自己在江湖中是什么地位,一开始就跑去和丘处机较劲,也不想想,人家再牛也只有一个人,你们七个人侥幸赢了也是胜之不武,有什么好比的? 七怪对黄药师的态度更是前倨后恭,先是坚决反对小妖女黄蓉和郭靖在一起,后来觉得此门亲事有望,何况亲家还是江湖上的顶尖高手,那就不妨走动走动,一有风吹草动就巴巴地跑到桃花岛上去送信,落得七侠只剩了一个柯镇恶。 我很想做个调查:看金庸小说的人到底有没有喜欢柯镇恶的?! 一想到那个大义凛然的老柯盘踞在桃花岛上,姑娘我就连去看看桃花的心情都没了。真是难为了黄药师,如此风雅清逸的人物,不仅要对着一个郭靖,还要捎上一个柯镇恶,难怪他在《神雕》中行为举止也有点怪异了,怕是多年积怨的一次小爆发吧。 郭靖的另一个师父——洪七公,在我看来和黄药师之间也不大搭。洪七公这个人太正,和欧阳锋这种肆无忌惮的坏人倒不乏惺惺相惜之处,但跟亦正亦邪的黄药师就没啥共鸣了。话说欧阳锋这个人,虽然有点儿坏有点儿毒,为人倒是蛮讨喜的,他到了桃花岛,黄老邪还高高兴兴地接待他,而且私底下很想将黄蓉嫁给欧阳克。 看看洪七公和黄药师各自擅长的武功,就知道这两个人有多不搭了。一个是降龙十八掌,至阳至刚稳打稳扎;一个是落英神剑掌,至阴至柔花样百出;一个是打狗棒法,通俗易懂老少咸宜;一个是碧海潮生曲,七窍玲珑孤芳自赏。 叹只叹,过洁人皆嫌。不单是女婿郭靖,连女儿黄蓉都没有继承黄药师的衣钵,好好一个女儿家,跑去学了套打狗棒法。不过,这种打破常规的精神倒是和他一脉相承。P12-15 序言 又是一个无聊的夜。 机械地按着电视遥控器。突然间,视线被一个出浴的红衣女子吸引住。这个黑夜忽然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我随着剧中人一起金戈铁马,一起爱恨交缠,一起笑傲江湖。当剧中入自问:“试问天下英雄,又有谁能真正地笑傲江湖?”我清晰地感受到了年轻的热血正于我的体内流淌、奔走直至沸腾。 这部百看不厌的《东方不败》,点燃了我的血液,也点燃了深埋于我心底的江湖梦。 正如古代文人心中都藏有一个田园梦,在爱读武侠的人心中,也都藏有一个江湖。武侠梦潜藏在无数华夏儿女心中,热爱武侠的人会迅速认出对方身上的身份代码,然后乐此不疲地说起郭靖、黄蓉,说起乔峰、段誉,仿佛人家是他的老友一般。 中国的武侠小说如同流行于中世纪欧洲的骑士小说,因其浪漫的模式而风靡一时,又终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最初接触武侠是通过影视作品,在我看来,武侠片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完全写实的阶段,想当年,《少林寺》俘虏了千万少男少女的心,八岁的我就曾在看了《少林寺》后,买了个小沙包每日在家中击打。我的那些小朋友们,有练铁砂掌的,也有练铁头功的,可怜这些孩子啊,无不搞得头破血流。而我的小沙包不堪我的百般蹂躏,终于在半年后沙漏袋亡。 幸好,徐克的新武侠拯救孩子们于终日疲乏的练功之中,武侠片由此变写实为写意。身怀绝技的人整天在房顶上飞来飞去,挥手间土崩瓦解,这下子,想练功的人也无从练起,因为电影再也没有提供任何可供参照的练功模式。 再就是惨不忍睹的第三阶段。我愤慨地称之为形而上阶段。看看新一代的导演吧,他们打着武侠的幌子,但除去一层似是而非的外衣外,武侠的精神已消失殆尽。 什么叫武侠的真精神?不外乎“快意恩仇、任情适性”八个字。 武侠的意义,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全诗意化的江湖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放任自己的心灵自由呼吸。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是以“善”,即道德评判为准则的,而诗意化的江湖世界则以快意为至上追求。这一点在金庸、古龙等人的小说中有突出体现,他们的书在给人审美愉悦的同时,也给人以心灵上的无限快感。 小说中的江湖,是一个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江湖儿女个个霁月光风,正义者光明磊落,邪恶者理直气壮。他们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他们彻夜欢娱,醉生梦死;他们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从不婆婆妈妈拖泥带水;他们毋须种田挑水,也不用上班打工;他们穷得叮当响可似乎从不缺钱用;他们将魏晋人的风度和游侠儿的豪情集于一身;他们只求一宵欢娱不求终生承诺。试问,谁会计较令狐冲有个任盈盈还有个岳灵珊?管他最爱谁,只要这一刻他爱的是我就行。所以,我们会永远记住东方不败,记住令狐)中,记住任我行,甚至记住那一群用剑来烤肉吃的华山弟子。 在这个江湖,我们曾经奉上神坛的道德准则被抛诸脑后,我们渴望着能和江湖中人一样,将每天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度过。我深信,即使是刀架上脖子的那一刻,江湖中人也会有一种痛快淋漓的解脱感。 江湖中人有着挥之不去的隐逸情结,从一开始,他们就反复地说总有一天要金盆洗手、退出江湖;而他们却又有着解不脱的江湖情结,他们总是幻想着有一天能够浪迹天涯、闯荡江湖。无奈的是,最后,渴望退出江湖的人还是逃不脱江湖的腥风血雨;渴望进入江湖的人,也大多过着日复一日单调无聊的生活,直至被磨成一块块圆滑的石头。 每一个真心爱武侠的人内心都藏着一个自由奔放的灵魂。这样的人总是有那么一点不流于世俗,还残留着天真的梦想和一丝不泯的灵性,或多或少地沾染了江湖儿女的豪气和灵气。 程英她们一见杨过误终生,其实,我辈何尝不是如此,一读武侠终生误啊。武侠使我们溺于幻境,使我们永远不能真正入世,使我们的心底总隐藏着抹不掉的遗憾。 我有时候想,喜欢武侠的人,是不是都比较向往农耕时代的自由和散漫,都有一份隐约的古典情怀?《倩女幽魂》中的午马曾说:“做人生不逢时,惨过做鬼。”那么,喜欢武侠的你,是不是常常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本应是北宋。的木婉清或者南宋的杨过,只是一不小心,错生在了冷漠喧嚣的2l世纪? 有人说年轻人是读不懂武侠的,武侠是给过来人细细咀嚼慢慢回味的,这里面也混合着对以往青葱岁月的追忆。我一直都认为,每个人都有他梦中的江湖。写这本小书,就是试图去描述我心中那个月朗风清的江湖,献给热爱武侠的人们,也献给我们终将逝去但永不磨灭的青春。 禹媚 2011年8月20日于广东中山 后记 对照新武侠三位武林宗师的小说,我们会发现,他们营造出了不一样的江湖。金庸笔下的江湖属于少男少女,武林前辈们往往只有一个模糊的背影,比如说赫赫有名的独孤求败,总是只闻其名而未睹其人。梁羽生笔下的江湖属于青年男女,用现在的话来说是轻熟女、轻熟男,主角们大多青春正好,在武林中出尽了风头,恨只恨情路坎坷。古龙笔下则是熟男熟女们的天下,不管男主角还是女主角,都有一段坎坷情史。 金著中弥漫着一种小儿女式的纯情,偶尔也见荷尔蒙,但那只是少男少女刚刚发育时的冲动,常常被扼杀于萌芽状态。梁公只大旨言情,名士侠女们大多发乎情止乎礼,全书中透着一种性的压抑和性的苦闷。而在古龙的笔下,你是看不到纯情这码子事的。陆小风、楚留香他们进化得就像现在的男女一样,one night stand、多角恋什么的没少玩。 我十四五岁的时候,看古龙的小说觉得特带劲,男女主角一见面就干柴烈火的,该干吗干吗。最了不起的是,男的女的一个个都超酷,像那个李寻欢,放着好好的美人儿不娶,偏要送给自己兄弟;像那个风四娘,要多风骚有多风骚,据说还是个处女,真正是冰火两重天啊。 记得第一次看古龙的《欢乐英雄》,异常惊艳,有“天下间竟有如此妙文”的感觉。而且古龙的那些短句,对于一个热爱文学的少女来说,绝对能够被秒杀。朋友们啊,但凡是玩过文学的,一开始总会从模仿这种神神叨叨的句子入手吧?很多年以后,我才蓦然发现一,如果要掌握汉语特有的优美和纯粹,最好的启蒙教材不是《欢乐英雄》,而是《白马啸西风》。 有人说,武侠里面只有一种人物,那就是侠客,姑且不论这话是否说得通,单说侠客,其实也可以分成三六九等,三位武林宗师笔下的侠客便各不相同。 众所周知,梁羽生创造了“名士型”侠客这一类型,其中最最有名的就是张丹枫,每个少女都以为自己是云蕾,有一天会遇到一个张丹枫一样的侠客,白衣飘飘,一书一剑,骑着白马款款闯进自己的梦中。除了金世遗外,梁羽生笔下的侠客们,一个个都出身高贵不凡,琴谱和剑谱读得一样熟,吟诗和舞剑那是同样精妙,那可真是文治武功都不赖。而且这些可能是梁公心态的一种折射,不管是檀羽)中还是张丹枫,都有点生不逢时。 古龙笔下的侠客则可归类为“浪子型”,这类侠客的最大特色是横空出世,好像是突然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你无法追究他师从何人,也不知道他爹他妈姓甚名谁。他们好比传说中的李嘉诚,从白手起家到声名震天,中间那段发迹史没有谁弄得清楚。正因为如此,才格外传奇,格外引人注目。 浪子型侠客的第二大特色是好酒,不管是情场得意的香帅,还是把恋人送给兄弟的李寻欢,没有一个不贪杯。一瞧李寻欢这个名字,就马上可以联想到某个又帅又颓。的大叔,抱着个酒坛,在昏黄的油灯下喝得醉醺醺的。纯真的小女孩们不禁母性大发,恨不能化身为孙小红,去解救这个苦哈哈的大叔。 酒和女人,是古龙毕生所爱,所以他笔下的浪子大多是不愁没有美女的,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铁打的楚留香流水的美女,看到了陆小凤一段比一段精彩的情史。即使是忠贞如萧十一郎这样的,也得和红颜知己玩一把暧昧。 也许,这就是真正的江湖情史,由一次又一次的露水姻缘串成。天亮之后说分手,并不是到了现代才有的风尚。毕竟,人在江湖,还有太多的路要赶,浪子们注定不会为任何一个女人多做停留。 金庸笔下的侠客,相对来说难以归类,古大侠有多纯粹,金大师就有多复杂,看金著就像看《红楼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宗教爱好者看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爱国主义者看到了民族大融合,政客看到了钩心斗角,小白领看到了金枝欲孽,纯情少女看到了风花雪月,超熟女。则看到了荷尔蒙。金庸的作品是如此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以至于每看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才能达到有华人处就有金庸小说的境界。 我姑且斗胆用“草根型”侠客来为金著中的男主角们归类——虽然这个称呼肯定也不足以将他们一网打尽。刘国重有个观点我非常认同,他认为金庸深受沈从文的影响,所以“乡下人进城”成了其小说中的一大母题。 金著中的男主角们大多都生于贫贱,起于微时,非常之草根、非常之平民。在写《书剑恩仇录》时,金庸可能还脱不了旧小说的窠臼,把陈家洛塑造成了一个浊世翩翩佳公子式的名士,出身名门、文武兼备,可惜的是,这个名士形象塑造得并不成功,起码离梁公的张丹枫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或许,每个作者都只能写自己擅长的人物类型,名士显然并非是金庸的长处。 《书剑恩仇录》之后,金庸便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草根大侠,即使是袁承志这样的名将之后,也处理成在民间成长。在最后一部小说《鹿鼎记》中,韦小宝的出身更是低贱到出身青楼之中,连老爸是哪族人都没弄清。 金庸擅长写穷小子,他笔下的大侠们,都有一段心酸坎坷的成长史,脱尽了张丹枫式的贵族气息。很多人把令狐冲和魏晋名士相提并论,其实,令狐冲是完全平民化的,有名士的旷达而无名士之狂傲,令狐可亲,而名士可敬。 成年后,我百读不厌的还是金庸的小说,令狐冲、张无忌、杨过、狄云这些人物家常得就像邻家的大哥哥。我们知道,他们今日的武功盖世和光鲜体面来得是多么不容易;我们发现,令狐冲也曾失过恋,张无忌也曾单相思,杨过也曾讨过饭,狄云也曾坐过牢,他们就像我们普通入一样,生活中充满了小欢喜和大悲哀。面对莫测的未来,他们也曾沮丧过;经受人生的打击,他们也曾放弃过,我们有的痛苦他们都有,甚至更深远、更巨大,他们并不比我们任何一个人更快乐、更幸运、更强大。 “乡下人进城”这个母题反复出现在金著中,狄云从湘西来到荆州,韦小宝从扬州来到京城,郭靖从塞北来到江南,石破天从荒山来到中原,杨过更绝,直接从古墓跳到精彩武林之中,迅速完成了从穴居时代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这些男主角们之所以如此可亲可近,固然和其出身有关,最重要的是,金庸喜欢从人物的童年写起,这么一来,我们就成了他们成长的见证人。如果有一天我在路上遇见了神雕大侠,冲动之下真的很想冲上前去,摸着大侠的头说:“过儿啊,我可是看着你长大的呀!”看到《神雕侠侣》中的黄蓉,我真想冲进书中去,大声疾呼:“蓉儿啊,你可不能这样不长进啊!” 是的,虽然郭靖如今成了巨侠,可我们亲眼目睹过,江南七怪在他小时候是怎么恨铁不成钢地训练他;虽然张无忌现在有四个MM倒追,可对于他当初单恋朱九真的那档子事,我们心中是有谱的;虽然杨过现在成了神雕大侠,可想当年,我可是为他的吃饭问题纠结过的……我们陪着他们一起跌跤,一起成长,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欢欣鼓舞,他们哭的时候我们陪着流泪,他们笑的时候我们跟着傻乐。有过这样的革命友谊,我们怎能不把他们当成自家人一样看待? 正因为如此,我在看梁羽生和古龙的著作时,总会感到心灵上有一层若有若无的隔膜。嗯,李寻欢们够酷够颓,张丹枫们够帅够有型,但问题是,这些大叔、大哥的生活离我太遥远了,他们自顾帅他们的,一点都不干我的事。我只是个旁观者,总是无法介入其中。我欣赏楚留香,敬佩张丹枫,却把喜爱和牵挂留给了郭靖、韦小宝这些乡下小子们。 在本书即将出版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两年前的那个深夜,当我在“天涯论坛”写下第一个评论金庸小说的帖子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这些文章会付梓出版。那时候我正当人生的低谷期,写下这些文字,也不过是希望在自娱之余,能够让各位侠友们解颐一笑。网友们的积极回帖,也是我所料不及的。 写作本来是一件很孤独的事,但因为有了网友们的互动而变得不那么寂寞,在此我要感谢“天涯论坛”的网友们,是你们,在纾解了我的寂寞的同时,也推进了这本书的写作。也要感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的朋友们,没有你们的辛苦,这本小书也无法这么快与读者见面。 禹媚 2011年8月20日于广东中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