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1月19日,杰克·韦尔奇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萨兰姆市的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性格沉稳,言语不多,在波士顿的一家铁路公司工作,早出晚归,所以培养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韦尔奇母亲的肩上。韦尔奇是家里的独生子,身材矮小,还带点口吃,因此,小时候很自卑。
对韦尔奇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母亲,虽然她很晚才有了这个孩子,但却从不溺爱,她知道儿子的自卑心理,并不打击他,她的关心逐步增强了韦尔奇的意志力。韦尔奇非常尊敬乃至崇拜母亲:“她是一位非常有权威性的母亲,总是让我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是母亲训练了我,要我学习独立。每次当我的行为稍有越轨,她就立即予以纠正。她向来不说什么多余的话,总是那么坚决,我对她心服口服。”韦尔奇在他的自传中写到。
韦尔奇到了成年还略带口吃,但他的母亲说,这算不了什么缺陷,只不过是他想的比说的快些而已。母亲还经常鼓励他“只有面对现实,坚持多与别人沟通,让别人了解你,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别人才会跟你做朋友”。这位母亲把儿子的缺点变成一种激励,教会韦尔奇正确看待自己的缺陷,在此之后,韦尔奇再也不以口吃为耻,这是这个伟大而平凡的母亲给予韦尔奇的最大财富。
事实上,如果你自己不在意,那么这个缺陷也就不太重要了。略带口吃的毛病并没有阻碍韦尔奇的发展,实际上后来注意到这个弱点的人大都对韦尔奇很敬佩,因为他竞能克服这个障碍,在商界出类拔萃。
韦尔奇从小就喜欢体育运动,特别喜欢打曲棍球,经常到其他城市去参加比赛。母亲一直以一种宽松而包容的方式来教育他,别的孩子出远门父母都要陪着,可是韦尔奇的母亲很早就把他当大人看待,只是把他送上火车,让他独自去参加球赛,培养他独立生活的能力。在中学的时候,韦尔奇还当上了学校曲棍球队的队长,这些经历让韦尔奇受益匪浅,他开始初步对领导艺术有了一点概念。
中学毕业后,韦尔奇和其他学生一样想进入哈佛、斯坦福、耶鲁这些著名大学读书,但事与愿违,他只考上了马萨诸塞州大学。刚开始,他感到非常沮丧,尤其是很多往日的同学和好友都如愿以偿,让他很是不甘,但母亲“面对现实”的理论让他打起精神,还是进入了马萨诸塞州大学读书。
韦尔奇刚进学校没几天,他的沮丧就变成了庆幸,又一次体会到了母亲的先见之明。后来,韦尔奇说:“如果当时我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那我就会被昔日的伙伴们挤压,很难有出头之日,正是马萨诸塞这所较小的州立大学,让我获得了许多自信。”而所有的管理都是围绕“自信”展开的,人生的成功也不例外。
大学毕业后,韦尔奇接着攻读研究生课程,1960年他获得了伊利诺伊大学化工博士学位,之后在许多可供选择的公司中,他把通用电气公司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直到退休。
1960年10月17日,韦尔奇正式成为通用电气公司的一员。他的第一项任务是找到一个制造PPO(一种用于化工的新材料)的示范场地,然后把工厂建立起来。在一座破败的楼房里,他与另外一名化学专家为了建造这座工厂,花费了许多心血和精力。
一年之后,这座工厂终于建造起来,韦尔奇得到了公司高管很高的评价。但是,让他失望的是,通用电气公司只按照标准给他加了1000美元。因为无论表现得好与坏,每个人都获得了同样的加薪。在这一刻,韦尔奇感到这个公司的官僚主义是如此严重,平均主义“大锅饭”体制是如此僵化,和他以前想象的完全不同。于是,他准备辞职,去伊利诺伊州国际矿物化学公司工作。
当时,作为部门负责人的鲁本·古托夫听到韦尔奇要辞职的消息感到非常吃惊,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留住这位有才干、有能力的年轻人。于是,他在告别宴会的前一天,邀请韦尔奇夫妇共进晚餐。在就餐之际,鲁本·古托夫对韦尔奇展开长达四个多小时的说服工作。他向韦尔奇保证,他将使韦尔奇不受官僚作风的纠缠,并将利用大公司的资源为韦尔奇创立一个小公司的工作环境。鲁本·古托夫对他说:“相信我,只要我在公司一天,你就能利用大公司最好的部分进行工作,最差的部分将离你远远的。”P4-5
这是一个需要商界领袖并不断产生商界领袖的时代,也是一个崇拜商界领袖的时代。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雷蒙德·克罗克、亨利·福特、稻盛和夫、本田宗一郎、李嘉诚、任正非、松下幸之助、史蒂夫·乔布斯等都是世界公认的商界领袖和经营大师,是企业家、经理人学习的标杆。他们涵盖了IT、汽车、机械、电器、快餐、金融、电信、航空、陶瓷等许多领域,他们的经营管理思想和方法被誉为“经营管理圣经”、决胜商场的“智慧宝典”,让世界上所有梦想成功的商业人士都会从中获得启迪和教益。
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企业面对的机遇多了,面临的竞争也大了。商务部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五年,品牌的生命力平均不足两年,在21世纪新经济条件下,身陷全球化经济浪潮的中国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中国企业经营者们该何去何从?中国企业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企业要发展,管理是关键。简约管理是全球顶级CE0的成功之道。大道至简意味着“少而精”,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不仅要整合创新,跳出原来的框框,去粗取精,而且要抓住要害和根本,挥动奥卡姆剃刀,剔除那些无效的、可有可无的、非本质的东西,融合成少而精的东西。所谓“为学日增,为道日减”就是这个道理。
简约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带给大家的既是思维的革命,也是管理的革命,可以让我们从烦琐和复杂的工作、生活中解脱出来。
“管得越少,成效越好”是“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的一句名言。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依托企业谋略、企业文化而建立的至高无上的经营平台。
杰克·韦尔奇说:“事必躬亲,只会累坏自己。习惯于相信自己,放心不下他人,经常粗鲁地干预别人的工作过程,这是许多管理者的通病。问题是,这会形成一个怪圈:上司喜欢从头管到尾,越管越变得事必躬亲,独断专行,疑神疑鬼;同时,部下就越来越束手束脚,养成依赖、封闭的习惯,把主动性和创造性丢得一干二净。”所以,我们作为管理者不必事必躬亲,要信任部下,学会放权。让你的部下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简约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管用,好用,一用就有效。企业管理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有效,即有效直至高效地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要在简约管理思维的指导下,利用科学的方法,将工作主题核心以外的枝节因素尽可能地剔除掉,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条理化,条理化的问题更简化,从而简化人际关系,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佳效益,在简约中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许多民企老板都有过这样的感叹:人才难找,班子难带,员工难管,听话的不能干,能干的不听话。一言以蔽之,就是招不到人、管不好人、用不好人、留不住人。
在当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如何降低人才流失率成为我国众多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员工的流失不仅直接导致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升高,还将造成企业的技术和经验流失,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企业经营的实质是经营人心。老板在经营企业的同时,要像经营大师们一样“经营员工”,因为人是第一生产要素。维持现有队伍,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增强凝聚力是企业人力成本最低的办法。
留住员工,必须提高企业的吸引力,而“钱”不是唯一吸引力。因为,员工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要实实在在地做到“以人为本”,用感情留人,用企业文化留人,让他们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增进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给员工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发挥其潜能,提高工作业绩,以使员工觉得自己有发展前途,从而乐意长久地为企业作出贡献。这个道理中国企业家都懂,遗憾的是多数没有把这些工作落到实处,“以人为本”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
杰克·韦尔奇说:“CEO的首要任务是一手抓种子,一手拿化肥和水,让种子成长。让你的公司发展,让你身边的人不断发展和创新,而不是控制他们。”他还指出:“中国的企业家在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不是很出色。很多管理者更懂得服从上司,但是没有调动别人的积极性。”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经讲过:“如果拿走我的全部厂房设备、资金,只要保留我的原班人马,几年以后,我仍将成为钢铁大王。”可见,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中国企业真正的挑战在于国际化规则与世界级水平的运营。因为中国企业与世界卓越企业存在的差距是整体性的、全方位的。像华为、海尔、联想这样的国际化企业很少。要想真正把握消费者,就得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像追求真理一样,不断地了解他们、琢磨他们、服务他们,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像雷蒙德·克罗克和本田宗一郎一样时刻“把自己摆在顾客的位置上”、“让用户感到满足和喜悦”,像任正非一样“以客户为中心,为用户创造价值”。
2010年,苹果取代谷歌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品牌。作为苹果的CEO,史蒂夫·乔布斯的可贵之处在于非常尊重用户的需求,当他感觉自己的产品已经做到尽善尽美的时候,总是对自己的一千条创意说“不”。他时刻关注细节,无论是在产品设计、网页导航,还是在产品演示上都要进行不断创新和简化,把每一个细节和技术做到极致,让产品尽善尽美,让用户体验达到极致。
经常有人问我,中国为什么缺少世界级企业?我们究竟落后在哪里?其实中国企业的科学技术并不落后,落后的是我们企业家的思想观念。观念左右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导致结果。要改变结果,关键是要改变思想观念。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说:“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发现是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从而改变人生。”这句话是至理明言。改变行为的关键是转变态度,而要转变态度,首先就要从转变观念着手。
亨利·福特在汽车还只是富人们炫耀金钱的年代,就豪迈地宣称:“我要为大众造一种汽车。”为了实现诺言,他坚信只要将汽车生产标准化、系统化、规模化,就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汽车价格。
亨利·福特大力改进汽车,使汽车在耐用性、易操作性和维护上都变得很简单,还创造性地在世界上首次运用了流水装配线,而后,这也为世界工业生产带来了一场大革命。他的标准化、系统化、规模化生产汽车的理念十分成功,终于让汽车真正成为大众都能买得起的普通交通工具,让人类步入了汽车时代。
稻盛和夫被誉为“经营哲学之父”,一生培育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他说:“人到这个世界就是来修行的。我之所以要把企业搞得越来越出色,目的就是让在京瓷和KDD的员工能够安心地工作,度过一个幸福的人生。”京瓷和KDD的成功,也是稻盛和夫的这种经营思想带来的。
稻盛和夫即使在最忙碌的时刻,也没有忘记心灵的追求。他一直在潜心研究哲学与宗教,始终都在追问一个终极问题:作为人何为正确?“敬天爱人,自利利他”不仅是他的人生哲学,也是他的经营哲学的根本。
在实际经营中,稻盛和夫始终谦卑、谨慎,遵循“为商必先为人”的准则。在数次金融危机中,他坚持不精减任何一名员工,因为“公司永远都是保障员工生活的地方”。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他提倡稳健经营,公司永远保留大量现金,以备不时之需。
稻盛和夫始终坚持一切从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满足顾客的要求。只要为客户创造了价值,企业也就可以从中分享价值,这使得他在商场上屡创奇迹。更重要的是,他还系统地整理了自己的思想,总结出了自己的成功方程式:成功=人格理念×努力×能力。
从“佛道”到“人道”再到“商道”,稻盛和夫把一个企业家的人格修炼放到了最高的位置上。
松下幸之助说:“不想成为全球顶级企业,永远长不大。不掌握顶级企业经营之道的企业家,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家。”大凡世界上卓越的企业,都源于成功的观念,能符合时代潮流的观念。大多的失败,特别是在一个较为完善管理机制下的失败,也源于失败的观念,没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所以我希望中国企业家,每隔三五年一定要对自己的经营理念做一番深刻的反省,检讨自己的观念是否落伍,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更新观念、变革管理,就没有真正的进步,企业也不可能长久稳定地发展。
去改变我们的观念,有些事,便会在一夜之间被彻底改变。21世纪,不是一场技术的革命,也不是一场产品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的革命!对个人而言,那就是一切皆起因于观念。改变观念,你就能改变命运,让基业长青!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学习借鉴了相关图书资料(详见书后“主要参考文献”列表),在此向这些著作的作者(译者)和出版社表示衷心的感谢!
余胜海编著的《大道至简:全球顶级CEO商道智慧》是一部饱含全球经营大师人生哲理和商道智慧书。《大道至简:全球顶级CEO商道智慧》从经营的角度,总结提炼出了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雷蒙德·克罗克、亨利·福特、稻盛和夫、本田宗一郎、李嘉诚、松下幸之助、史蒂夫·乔布斯、任正非等十位全球顶级CEO的商业思想精髓、经营智慧和成功法则,揭开了他们基业长青的秘诀,看似简单、简洁的文字让您在最短时间内突破企业管理的瓶颈,领悟企业经营管理的真谛,获得改变现状的具体方法,造就非凡业绩。
余胜海编著的《大道至简》内容介绍:这是一个需要商界领袖并不断产生商界领袖的时代,也是一个崇拜商界领袖的时代。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雷蒙德·克罗克、亨利·福特、稻盛和夫、本田宗一郎、李嘉诚、任正非、松下幸之助、史蒂夫·乔布斯等都是世界公认的商界领袖和经营大师,是企业家、经理人学习的标杆。他们涵盖了IT、汽车、机械、电器、快餐、金融、电信、航空、陶瓷等许多领域,他们的经营管理思想和方法被誉为“经营管理圣经”、决胜商场的“智慧宝典”,让世界上所有梦想成功的商业人士都会从中获得启迪和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