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所著的《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前主编重磅推出的经典力作,感动百万人的中医故事,惠及大众的养生智慧;一读知中医,两读悟医道,三读获健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大国医系列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作者 | 罗大伦 |
出版社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罗大伦所著的《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前主编重磅推出的经典力作,感动百万人的中医故事,惠及大众的养生智慧;一读知中医,两读悟医道,三读获健康。 内容推荐 罗大伦所著的《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内容简介:谁都看过中医,但可曾想过,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是什么? 在很多人看来,中医祖传下来的就是药草、药罐,还有泛黄的古书; 也有人认为,中医祖传的都是高深玄妙的理论,什么阴阳五行、经络穴位之类; 还有人认为,中医祖传的就是那些方子,垒出一堆“慢性子”的中药,时间久了才可见效。 读了《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你就会对中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中医大师们都拥有高超的医术、高尚的情操,他们诊病如神,药到病除。书中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精彩的中医故事,还有神医们的精诚之心。让人敬佩的,不仅仅是出神入化的医术,还有神医们为钻研医术而度过的一个个不眠之夜。让人欣慰的,不仅仅是人们对中医的热忱依旧,更有名医的方子流传至今。 目录 张锡纯,中西医结合的奠基人 (一) 引子 没赶上好日子 初生的牛犊 那年头还要参加科举考试 苦学《伤寒论》 神农尝百草 网友互动 (二) 去天津赶考 开始接触西医 艺高人胆大 精彩的药方 大革命的时代 网友互动 (三) 中医应该有自己的医院 力挽狂澜 众望所归的医学大家 中西医汇通之路 点燃中医之火 罗博士临证随笔 李中梓,手到病除的诊脉高手 (一) 引子 小秀才的生活 磨炼之路 十年以后 真寒假热和真热假寒 网友互动 (二) 崭露头角的日子 做个好医生 给名人们看病 大家一起郁闷 网友互动 (三) 平和之路 医生朋友的故事 天下巨变 把医术传下去吧 罗博士临证随笔 薛立斋,中医史上治病最多的人 (一) 引子 太医院的考试高手 锦衣卫也生病 童便是味好药 父亲,我做到了 网友互动 (二) 难伺候的皇上 阁老的儿子和孙子 最不靠谱的皇帝 南京太医院 母亲病了 别了,朱厚照 色即是空 舌诊的秘密 明朝交通肇事的主要原因 网友互动 (三) 名利如浮云 大展拳脚 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 补中益气丸到底是干吗的 写给未来的书 罗博士临证随笔 许叔微,一个真正读懂了《伤寒》 的经方大师 (一) 引子 可怜的孩子 没有家长管束的学习 蔡京生病了 有一本书,叫《伤寒论》 仲景之路 网友互动 (二) 出手不凡的青年 经方的疗效 歌谣推广运动 医生遇见兵 瘟疫又来了 赶考的路上 网友互动 (三) 必须为许叔微辟谣 这官没法儿当了 极其神秘的秘方 仲景先师的背影 罗博士临证随笔 试读章节 张锡纯,中西医结合的奠基人 一段山药,摆放在瓷盘中。 皮已经削去,山药散发着玉一般的光晕。 我笑了笑,问朋友:可知山药能做什么? 朋友回答:可以吃。 我摇了摇头:非但可以吃,还可以救命! 朋友抬起头,疑惑地望着我。 民国年间。 北京,通县。 高崇勋的家里。 高崇勋的妻子已经卧病在床半年了。 这一日,她的病情突然加重,似喘非喘,气短不足以息。 她感觉自己恐怕将要不久于人世了,于是开始向家人嘱托后事。 她叮嘱高崇勋:“我走后,你一定要照顾好女儿们,这是我最放心不下的……” 高崇勋潸然泪下,女儿们更是抱着母亲痛哭不止。 但是,在这个悲伤的时刻,二女儿德清却含着眼泪,读着一本书。 半晌,德清突然对高崇勋说:“爹爹,您来看看,这书里说山药可以救命,如此神奇。” 高崇勋睁大了眼睛。然后,他的目光落到了刚买回来的四两山药上。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匪夷所思。 他们把这四两山药按照书中所说,煎汤给患者服下,过了十来分钟,患者的气息居然接续上了,症状大为减轻。 人们面面相觑。然后,他们每天坚持用四两山药熬汤给患者服用。 结果,四个月后,患者痊愈,而且身体较病前更好。 高崇勋惊了,这是什么书啊?如此实用!他合上书,书名赫然是《医学衷中参西录》。此书的作者,正是当时的一位名医。 高崇勋激动不已,如此高手,我一定要拜他为师! 后来,高崇勋不远千里寻师,终于得偿所愿,拜在此人门下。 朋友听完,叹了口气:“山药原来真可以救命,但是,我有个疑问。” 我抬起头:“请讲。” 朋友好奇地问:“这位杏林高人到底是谁呢?” 我回答:“张锡纯!” 张锡纯,民国期间的中医大师,大家如果想研究那个时期的中医,一定无法绕过他。张锡纯的影响,就像是您眼前巍然屹立的一座大山,让人没办法忽视。 就是前几天,我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聆听医史文献权威专家余瀛鳌老先生的讲话,余先生说:20 世纪上半叶,中医界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影响能和张锡纯相比,从那以后,中医再也没出现过有类似影响的人物。 这句话的分量很重啊。 朋友点点头:“果然是高人,我很好奇,他的一生到底如何呢?” 我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笑了。别着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引子 在最近这些年的电影中,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脑海中都会不断地浮现出这么一幅图像:在密布的阴云下,黄飞鸿倒背双手,昂首挺立潮头,眉头紧锁,他面对的,是重重的危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图像呢?因为当时列强环伺,内忧外患,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我们的民族该怎么办?这是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都在想的问题。 黄飞鸿从他的角度出发,力图通过练武,来增强国人的体质。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甚至响起了悲壮的电影主题音乐。 其实,当时面临这种局面的又何止黄飞鸿一个人呢? 我们中医界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西医进来了,中医被认为是不科学的,面临被取缔的危险。那么,中医到底能不能治病呢?我们该如何面对西医呢?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中医界里一位黄飞鸿似的人物——张锡纯。 对中医界来说,张锡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师。 曾经有人对现在的中医名家做过一项调查,让他们列出十个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人物和书籍,结果70% 的中医名家,在第一的位置填写上了张锡纯这个名字,或者是他的书《医学衷中参西录》。 可见,张锡纯在中医史上有多重要。P1-3 序言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里,无数古代的中医,为了济世救人,曾经殚精竭虑地思考治病防病的方法,这些思考的结晶,都是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贝,都是值得我们珍藏、学习的宝贵财富。 我是研究古代中医各家学说的,从学中医那天起,就一直喜欢看古代的名医留下的书。我自己努力得不够,其实,我估计看了古代中医著作的万分之一都不及,所以只能根据我看过的内容,写了这些古代中医名家的故事,这次发行了修订版,更名为《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和《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 在这些故事里,我掺杂着写了一些中医的道理,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但是我更想让大家了解的,是古代医生舍己为人、一心赴救的大医精神。这些古代的中医,他们往往都是因为自己或者家人的病痛而开始接触医学,在行医的过程中见到了百姓生活的凄惨,因此把对家人的小爱升华为对众生的博爱,因此才心怀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最终成长为一代大医,为中医学说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才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的中医要学习的。 同时,我写这些内容,又不是单单是为中医业内人士写的,我觉得,这种精神,任何一个领域的人如果懂得了,用到自己的工作中,那么,您的精神也会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会在您的工作领域内,对这个世界有更大的贡献。这也正是我写此书的一个重要目的。 这种放下“小我”,为“众生”的利益而努力的大医精诚的精神,才是古代的中医给我们留下的那点儿东西,它看似简单,其实是个宝贝,如果我们把它放到了心里,那么,我们的人生会幸福很多,会有意义很多。 是为序。 罗大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