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正义之路(从教科书模式到中国司法改革的探索)》为作者吴云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以经济学、比较学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跨国法律制度,从而提出中国司法改革之路。大量的经济学表格、图形将抽象的法律制度清晰地呈现给读者,学术观点新颖,表述方式独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通往正义之路(从教科书模式到中国司法改革的探索)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作者 | 吴云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通往正义之路(从教科书模式到中国司法改革的探索)》为作者吴云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以经济学、比较学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跨国法律制度,从而提出中国司法改革之路。大量的经济学表格、图形将抽象的法律制度清晰地呈现给读者,学术观点新颖,表述方式独特。 内容推荐 《通往正义之路(从教科书模式到中国司法改革的探索)》立足国际视野和科学方法,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并结合经济、历史、政治和哲学的基本理论,以独特的视角和宏大的视野分析了中国的司法改革。 从1990年代起,东欧国家按照主流理论采取了“社会工程”式的司法改革,而1998年开始的中国司法改革则选择了与东欧国家完全相反的路径。定量分析表明,以司法独立为目标的司法改革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带来积极效果。实际上,一味强调司法独立,忽视了司法责任,反而导致了体系化的腐败。与东欧情况相反,调查表明,中国的司法改革却取得了非常积极的进步,尤其是那些以强化司法责任和提高司法专业性为导向的措施都取得了积极效果。两种道路之间的效果反差质疑了教科书理论(或者照搬教科书理论的改革)的一般性。中国式司法改革实际上为那些国情复杂的大国以及经济水平落后的国家提供了另外一种通向法治的一般性道路。 《通往正义之路(从教科书模式到中国司法改革的探索)》由吴云所著。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和意义 三、本书的结构和思路 第一章 “教科书模式”和中国的司法改革:效果反差 第一节 引论——司法改革的“中国奇迹”和东欧的“教科书模式” 一、东欧司法改革的教科书模式:效果评估 二、司法改革的中国奇迹:社会调查数据 三、东欧和中国的司法公正:简单对比 第二节 “教科书模式”在东欧的效果检验 一、司法独立和腐败:经验观察和争论 二、东欧十三国的数据检验:标准模式和司法腐败 附录:关于对中国“司法公正”问卷数据的进一步说明 第二章 美国联邦司法制度:作为世界标准的意识形态 第一节 美国司法的标准模式:联邦党人以及联邦法院的实践 一、司法独立的理论基础与历史背景:民主与不信任 二、司法独立的制度保护 三、从司法独立到司法至上:违宪审查 第二节 从美国模式到世界标准 一、欧洲宪政的重构:宪法审查和司法地位的提高 二、从美国模式到世界标准 第三章 美国司法模式的神话:缺陷最少但是缺陷很多 第一节 标准模式的反对:反联邦党人以及美国各州的实践 一、司法独立于谁:议会与司法 二、司法是否至上:司法应当是宪法的最终解释者吗 三、美国各州的实践:美国各州议会对人民主权的维护 第二节 法官超党派的神话:“政治的司法” 一、从司法审查的历史起源看“政治的司法” 二、从法官任命来看“政治的司法” 三、“政治的司法”的极端演绎:布什诉戈尔 第三节 “司法弱小”的神话:并非危害最小的部门 一、美国司法:并非最弱小的部门 二、美国司法:并非危害最小的部门——以斯科特案为例 第四节 “任命制法官”的神话:“任命制法官”并不优于“选举制法官” 一、法官的产生的两种哲学:司法独立与司法责任 二、美国法官遴选制度:并非只有任命制和终身制 三、任命制法官的神话:任命制法官比选举制法官更加出色 四、为什么是多样化的制度探索:任务和功能决定法院的组织形式 第五节 美国司法道德优势的神话:美国人民对司法责任的探索 一、司法道德的神话:美国人民对司法责任的要求 二、激进的司法责任:取消法官的绝对豁免权 三、温和的司法责任:建立法官评价机制 第四章 美国司法制度在东欧:神话为什么破灭 第一节 “司法独立”何以维持:稳定的利益集团 一、稳定的利益集团:司法独立的推动力量 二、民主过程对司法独立的监控:美国宪法史上的分水岭案例 第二节 “司法至上”何以正当:成熟与克制的法官群体 第三节 美国模式在东欧 一、司法独立:稳定的利益集团和成熟的政治制度 二、司法独立与法律群体 第五章 中国司法改革:效果评估和经验总结 第一节 十年司法改革:效果概览 一、争论:前进还是后退 二、中国司法改革措施的效果:是前进而不是后退 第二节 司法改革的评估:资料来源和方法 一、资料来源及其分布 二、资料有效性分析 第三节 中国司法改革的“反司法独立”措施及其效果评估 一、“反司法独立”与强化司法责任:效果评估 二、“反司法独立”与强化司法责任:总结 第四节 适应中国正义观的要求:效果评估 一、背帚:从强调司法程序到强调解决争议 二、效果评估:调解制度 三、效果评估:上访救济 第五节 “双轨”与“渐进”:人事制度和司法制度 一、、法院人事制度变革的舆论背景:“复转军人进法院”的争论 二、法院人事制度变革:“双轨制” 三、人员“双轨制”:评估与效果 第六节 中国的司法改革:经验与综合评价 一、总体效果评估 三、经验总结 第六章 探寻法治变革中的一般性原理 第一节 量化的“法治” 一、法治的标准:从形式到效果 二、效果“法治”:数据和测量手段 第二节 中国和东欧:“效果”法治的对比 一、中国和东欧法治:简单对比 二、中国和俄罗斯法治:简单对比 第三节 法治中的决定性力量:一般理论探索 一、东欧国家法治程度:描述性统计 二、一般探索:法活的决定性力量 三、解释与推论 第四节 理论的推演:社会发展阶段和利益格局 结论:中国式道路的普遍性意义 参考文献与数据 后记:一种法学研究科学化的尝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