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津小洋楼(共4册)(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牛一兵//王宏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历史留给天津一千多幢样式各异韵小洋楼,为天津张贴上“万国建筑博览会”的标签:归隐的静寂,思潮的预热.丰美的物象,深邃的杂糅,都能在里面一一找到对应物:曾经的风烟,曾经的屈辱,曾经的奋起,都刻在那斑驳的墙上;照出城市的细节,发散城市的味道。由牛一兵和王宏主编的《天津小洋楼(共4册)(精)》让你了解更多不为人知的洋楼故事,感受历史人物在特定时期的真实状态。

内容推荐

由牛一兵和王宏主编的《天津小洋楼(共4册)(精)》是一套描写近代天津名人、寓公的书,展现了一幅沧桑的历史画卷。

《天津小洋楼(共4册)(精)》是一套迄今为止采访最深入、记录最全面、编排最科学的有关天津名人故居小洋楼的书籍。

风云逝去,唯留小楼。沉默的砖瓦窗棂还记得历史本真的模样。当一部部家族史与中国近代史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一张张已经模糊的脸渐渐变得清晰。

目录

天津小洋楼:名人故居完全档案 第一卷

五大道地区

马场道

 2号 潘复旧居

 10号 香港大楼

 16-18号 吴泰勋旧居

 26-404号 法国教会公寓

 42号 胡若愚旧居

 50号 徐氏旧居

 54号 王仲刘旧居

 60-62号 雍剑秋旧居

 74号 吴新田旧居

 102号 李烛尘旧居

 安乐邨9号 骆玉笙旧居

 安乐邨10号 杨荣环旧居

 安乐邨16号 刘松庵旧居

 安乐邨18号 杨珂旧居

 117-119号 北疆博物院

 (桑志华旧居)

 121号 达文士旧居

 123号 刘冠雄旧居

 164号 朱启钤旧居

睦南道

 11号 许氏旧居

 20号 孙殿英旧居

 24号 颜惠庆旧居

 28号 李赞臣旧居

 37号 张克忠旧居

 50号 张学铭旧居

 60号 林必锦旧居

 67号 林崧旧居

 69号 金显宅旧居

 70号 纳森旧居

 74号 李勉之旧居

 75号 施锡恩旧居

 79号 卞颖新旧居

 81-87号 卞做成旧居

 84号 宋棐卿旧居

 97号 蒋恩钿旧居

 睦南里 王襄旧居

 金林村3号 虞颂庭

 俞霭峰旧居

 金林村4号 张祥斋

 (小德张)旧居

 109号 方先之旧居

 126号 徐世章旧居

 129号 周叔弢旧居

 139号 柯应夔旧居

 141号 高树勋旧居

 建设村1号 梁锦萱旧居

大理道

 3号 蔡成勋旧居

 4号 张志潭旧居

 7号 李霁野旧居

 18号 鹿钟麟旧居

 36号 卢弼旧居

 37号 訾玉甫旧居

 39号 张伯苓旧居

 翠竹里2号 高少洲旧居

 42号 林鸿赉旧居

 48号 陈光远旧居

 53号 张纪正旧居

 55—57号 王天木旧居

 贤邻别墅 陈调甫旧居

 60号 王占元旧居

 晓园 杨文恺旧居

 66号 孙氏旧居

天津小洋楼:名人故居完全档案 第二卷

五大道地区

常德道

 1号 曾延毅旧居

 2号 张福运旧居

 6号 孙凤藻旧居

 8号 林宪祖旧居

 20号 孙啸南旧居

 24号 范权旧居

 28号 孟氏旧居

 38号 林修竹旧居

 51号 过之翰旧居

 57-59号 金氏旧居

 62-64号 佟兆元旧居

 69号 赵以诚、汪培娲旧居

 71号 刘茀祺旧居

 72号 苏锡麟旧居

 78号 毕鸣岐旧居

 121号 茂根大楼

重庆道

 4号 张作相旧居

 23号 孟恩远旧居

 24号 剑桥大楼

 38号 李爱锐旧居

 52号 金梁旧居

 55号 庆王府

 民园大楼20号 王光英旧居

 64号 龚心湛旧居

 68号 孙桐萱旧居

 75号 张国忱旧居

 大兴老邨3号 董维基旧居

 106号 张氏旧居

 114号 金邦平旧居

 116号 杨济时旧居

 144、146号 严氏旧居

成都道

 14号 陶湘旧居

 30号 金邦正旧居

 31号 李廷玉旧居

 36号 陶茂正旧居

 40号 袁家骝旧居

 鹏程里 杨十三旧居

 60号 张自忠旧居

 73号 赵天麟遇害地

 昭明里 资耀华旧居

 77号 谷良民旧居

 博爱里 王莘旧居

 博爱里 缪天瑞旧居

 世界里 施剑翘旧居

 世界里 李厚基旧居

 世界里 陈少梅旧居

 92号 朱有济旧居

 93号 袁克文旧居

 94号 孙冰如旧居

 100号 朱宪彝旧居

 104号 朱继圣旧居

 永定里 胡仲文旧居

 106号 丁懋英旧居

 118号 张叔诚旧居

 131号 乐氏旧居

新华路

 庆云里 李书田旧居

 庆云里 刘彭久旧居

 255号 徐世昌旧居

天津小洋楼:名人故居完全档案 第三卷

五大道地区

 河北路

237号 马福祥旧居

宁静里 马鸿逵旧居

239号 李氏旧居

253号 杜持礼旧居

267号 顾维钧旧居

275号 王益孙旧居

277号 周明泰旧居

287号 马连良旧居

300号 谈丹崖旧居

334号 张绍曾旧居

 桂林路

生蛀里20号 李汉元旧居

 云南路

57号 卞万年旧居

 昆明路

103号 田大文旧居

105号 胡奇旧居

117号 吴颂平旧居

132号 马达旧居

 湖北路

57号 张嘏臣旧居

59号 英国文法学校旧址

 澳门路

3号 周学熙旧居

 南海路

2号 曹锟旧居

永健里 梁斌旧居

 湖南路

11号 马占山旧居

 长沙路

64号 刘汝明旧居

69号 石敬亭旧居

93号 米春霖旧居

95号 关麟征旧居

求志里17号 李季达旧居

 芷江路

泰华里1号 王怀庆旧居

 贵州路

86号 曹汝霖旧居

吉安别墅 卢景贵旧居

 郑州道

26号 王普旧居

35号 郑氏旧居

 西安道

93号 陈亦侯旧居

 湛江路

19号 崔伯旧居

小白楼地区

 浦口道

6号 张勋旧居

青岛胡同 杨度旧居

 泰安道

13号 周学辉旧居

5号 孙传芳旧居

 浙江路

25号 渠本翘旧居

 保定道

4号 陈祝龄旧居

 唐山道

47号 红色地下印刷厂

54号 靳少卿旧居

 湖北路

1号 张人骏旧居

15号 钱伟长旧居

27号 载沣旧居

 建设路

72号 蔡幕韩旧居

80号 陆洪涛旧居

 新华路

120号 元隆孙旧居

176号 那桐旧居

201号 梁炎卿旧居

 南京路

21号 王郅隆旧居

88号 倪嗣冲旧居

 四川路

2号 靳云鹏旧居

 广东路

1号 美国兵营旧址

中心公园地区

 花园路

2号 张公撝旧居

5号 吉鸿昌旧居

9号 章瑞庭旧居

10号 庄乐峰旧居

11号 李鸣钟旧居

12号 李吉圃旧居

 赤峰道

70号 乔氏旧居

74号 王劭廉旧居

76号 范竹斋旧居

78号 张学良旧居

125号 宋则久旧居

 辽宁路

162号 高星桥旧居

 河北路

万善里 丁子良旧居

 营口道

42号 田中玉旧居

 山西路

186号 任凤苞旧居

天津小洋楼:名人故居完全档案 第四卷

鞍山道地区

 鞍山道

38号 段祺瑞旧居

59号 张彪旧居

70号 静园

 河北路

86号 沈湘旧居

 陕西路

55号 阎锡山旧居

 沈阳道

66号 王揖唐旧居

 南开区

二纬路41号 杨以德旧居

三纬路49号 宁星普旧居

意式风情地区

 民族路

44-46号 梁启超旧居

80号 张鸣歧旧居

88号 孙良诚旧居

 民族路与进步道交口

郑诵先旧居

 民族路与博爱道交口

潘毓桂旧居

 胜利路

389号 华世奎旧居

401号 阎家琦旧居

403号 卢鹤绂旧居

李文田旧居

 平安街

81号 鲍贵卿旧居

 博爱道

23号 王卓然旧居

 自由道

37号 李廷玉旧居

曾国荃祠堂

 进步道

80-84号 程克旧居

 民生路

50号 王一民旧居

 民主道

23-25号 曹禺旧居

27-29号 曹锐旧居

35号 张廷谔旧居

38号 汤玉麟旧居

50-54号 冯国璋旧居

 海河东路

39号 袁氏宅邸

 建国道

66号 刘髯公旧居

德式风情地区

 解放南路

292号 吴毓麟旧居

 台北路

6号 袁克定旧居

消失的小洋楼

 马场道

5-17号 唐绍仪旧居

6号 胡佛旧居

271号 德璀琳旧居

 成都道

20号 陈氏旧居

 贵州路

津中里 罗隆基旧居

 汉阳道

慧德里7号 朋弟旧居

 岳阳道

78号 阎子亨旧居

 唐山道

28号 石友三旧居

 保定道

通达理4号 张锡元旧居

 新华路

178号 齐燮元旧居

231号 宋哲元旧居

文联大楼吴景濂旧居

 山西路

耀华里51—52 郑孝胥旧居

烟台道43号 袁静旧居

建设路69号 张福来旧居

德源里 严复旧居

德源里 詹天佑旧居

 河北路

顺和里 刘云若旧居

 赤峰道

130号 卢永祥旧居

 南京路

110号 李魁元旧居

 多伦道

186号 方若旧居

216号 吴鼎昌旧居

 浦口道

31号 载洵旧居

徐州道与台儿庄路交口

载抡旧居

 台北路

2号 金钺旧居

 台湾路

13号 乐达仁旧居

 大沽路

75号 马根济旧居

 解放南路

256号 黎元洪旧居

314号 傅莱旧居

323号 侯德榜旧居

 博爱道

74号 安文忠旧居

 民主道

7号 黄郛旧居

 民权路

1号 卢木斋旧居

总有一些印迹镌刻在生命里

试读章节

1928年夏,吴俊升在沈阳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第二年,吴泰勋从东北陆军讲武堂第八期毕业后,在张学良的卫队任骑兵队长。因为吴俊升生前最爱养马,“少帅”骑兵队里的马匹三分之一是吴泰勋家的私产,所以张学良对吴泰勋格外器重,加上两人父亲同时在皇姑屯遇害,更多了一份惺惺相惜的情谊。于是张学良与吴泰勋结拜了把兄弟,这“父一辈、子一辈”的关系更为密切了。“西安事变”之后,在张学良的引荐下,吴泰勋结识了戴笠。戴笠一直想在奉系军阀的上层人物中物色一个特务,而吴泰勋正适合戴笠所需的条件。在戴笠的提议下,张学良、吴泰勋和戴笠也结成了把兄弟。

宫运学说,吴俊升的两个孙子都在加拿大,另有一个外孙生活在中国台湾。多年前,宫馆长曾经接待过吴俊升的这个外孙,他为郑家屯博物馆的吴俊升旧居展提供了很多资料。宫馆长回忆,吴俊升的这位后人曾经留下过联络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唯一的线索也断了,从此再也联络不到吴氏后人。

戴笠在吴公馆发布五条辅务决策

吴公馆里的故事,除了吴泰勋本人,更多则集中在著名的特务头子戴笠身上。

戴笠(1896~1946)字雨农,小名春风。1926年人黄埔军校,毕业后任蒋介石侍从副官。1928年开始进行情报活动。1930年建立国民党第一个特务组织——调查通讯小组,后建立“十人团”,深得蒋介石宠信。1932年3月,蒋介石为加强特务统治,先组织力行社,后在南京秘密成立中华复兴社(又名“蓝衣社”),戴笠被任为特务处处长。1938年特务处扩大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任副局长。1942年,美蒋联合组成特务机关“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戴兼为主任。

舒季衡是国民党军统特务电台天津站长,天津站是他和妻子徐爱莲共同负责的。新中国成立后,这对军统特务夫妻成为改造的对象,国民党军统天津站活动的情况主要来自于这对夫妻的回忆。

舒季衡回忆,1945年11月下旬,戴笠来天津,随行人员有军统局北平、华北办事处长马汉三等军统特务。天津军统局特务头目、天津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处长陈仙洲组成了招待组,负责一切活动和警卫事宜。而戴笠本人居住在原马场道7号的吴泰勋家,同时借用睦南道上张学铭的住宅,作为开会会客之用。

吴泰勋的公馆内外遍布众多“便衣”,闲杂人等不得靠近。这天晚上,戴笠在吴公馆备下晚宴,20多名军统北平局、华北局的高级特务相继到来。登瀛楼的大师傅特备好一桌地道的鲁菜,由专人送到吴公馆。戴笠与各位高级特务寒暄一阵后,神情忽然变得严肃。他轻咳一声,压低声音,一字一句地说:“今天我有重要的事儿要宣布。”

戴笠一共布置了五项工作:一、将日伪时期在津潜伏的特务组织,统予撤销,建立军统局天津站。这是军统局在津的最高特务秘密机构,统辖市内各机关团体的军统特务,任陈仙洲为站长;二、改组天津警备司令部稽查处,改任陈仙洲为处长;三、组成天津肃奸机构,定名为“天津区汉奸财产清查委员会”,主要任务要肃清沦陷时期叛国投敌的日伪汉奸,并查封其财产。由天津市长张廷谔任主任委员,戴笠任副主任委员,时子周、牟廷芳、梁士杰、甘舍棠任委员。名为各单位联合组织共同负责,实际是军统局独揽大权,操纵一切;四、平津区铁路局添置部分铁道装甲车和吉普车,车上装设报话机,由武装路警按时分段巡逻,遇有情况,立即通知附近驻军,进行“围剿”;五、发誓“定把高树勋部再拉回到我们方面来”。

据回忆,戴笠先后三次来天津,都曾经到吴泰勋公馆,除住宿之外,也作为集会和布置工作之所。  P12-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51:20